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廉政风险监管办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中纪委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规定和市委《关于印发〈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市政府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对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管理,结合政府领导班子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纪委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要求,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查找和确定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行政风险点,切实提高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化解廉政风险的意识,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监督,着力构建“权力监督、风险防控、阳光运行、廉洁高效”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创造依法办事、高效做事、廉洁干事的政务环境。
二、工作内容
结合政府工作实际,围绕监督制约和规范权力运行,突出涉及民主集中制,人、财、物管理,工程建设领域和关键环节等重点,认真查找思想道德、岗位职责、权力运行、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通过制定方案、贯彻执行、检查考核、调整修正等环节,对预防腐败和廉政勤政工作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管理。
三、主要步骤
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分六个阶段。
1、宣传启动。(1)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廉政风险相关文件和基本知识,开展宣传动员,为开展工作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2)成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推进工作。
2、查找风险。结合班子及成员职责分工,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权利运行过程、制度机制等方面逐一排查、筛选,确定廉政风险点。
(1)查找思想风险。主要从是否存在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养降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实际、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违、独断专行、以权谋私等方面进行查找。
(2)查找制度风险。主要从是否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及时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对制度贯彻落实缺乏有效约束和监督,执行不够,未能形成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查找。
(3)查找职责风险。班子成员对照职责履行、制度执行情况,通过群众提、自己找、集体查、组织定等多种方式,认真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在岗位设定、职责履行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报政府党组审核。
(4)查找岗位风险。针对分管工作实际,分别查找出制度制定、机制运行、岗位履职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风险,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报政府党组审核。
(5)查找班子风险。重点查找班子在权力运行过程、“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报市委备案。
3、风险评估。针对班子成员个人查找出的廉政风险进行专题研究,按照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影响大小由高到低划分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并依据确定的风险等级,明确监督权限和监管责任。经党组严格审核后,将风险点等级汇总,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4、制定措施。围绕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控措施,进一步健全防控风险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防控风险任务要求和工作标准,形成上下一体、左右联动、运行畅通的有效防范机制。
5、监督管理。根据权力运行的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对等级较高的廉政风险由市长负责监督;一般风险由常务副市长负责监督。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类监督主体的积极性,对领导干部廉政风险实施有效监督。
6、检查修正。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廉政风险防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以年度为周期,根据考核评估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程序,及时调整风险内容和防控措施,进入下一个循环系统。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市政府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府办,具体负责市政府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五、主要措施
(一)公开权力范围,查找廉政风险点
1、公开权力范围:重点做好“六个公开”,即:公开规范性文件和制度、公开岗位职责和主要分工、公开重大事项决策程序、重要人事任免结果、重大项目安排情况、大额资金使用情况。
2、查找廉政风险点。认真查找思想道德、制度机制、重点岗位、行政权力行使等重点环节的风险点。根据权力运行范围,分析诱发风险的因素、发生的原因和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
(二)把握三个关键,实现动态防控
1、事前预防。针对班子成员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压缩办事环节,对工程、资金类行政权力细化环节、重点监督,增强班子成员廉洁自律的主动性和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性,预防腐败行为发生。
2、事中监控。结合廉政教育,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实现“节点控制”,减少腐败机会,防止廉政风险转化为腐败行为。
3、事后监督。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避免问题演化发展成违纪违法行为,尽量把腐败消灭在源头上或萌芽状态。
(三)搭建三个平台,建立防控网络
1、深化政务公开,夯实公开平台。要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把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进行公开公示,积极推进权力决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整合各类监督资源,搭建监督平台。通过组织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形成监督合力。
3、实行廉政风险预警,构建信息平台。政府领导班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员,负责廉政风险预警信息的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机制,每季度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和分析归纳,找出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对领导班子成员提出预警建议。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创新举措。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要高度重视,把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作为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的主题实践和具体行动,提高认识,积极参与,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带头抓好自身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二)精心组织实施。政府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领导班子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定专人开展工作,落实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三)积极稳妥推进。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排查风险点,分析可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坚决杜绝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四)切实抓好落实。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按照方案进度要求,积极稳妥、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把政府领导班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不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