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金融业发展工作规定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业发展工作规定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金融业发展工作规定

一、金融业发展回顾

期间,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坚持“四个第一”,加速“五大突破”、实现“三个率先”战略目标以来,我市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金融的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对经济的贡献能力持续提高。

(一)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健全,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期间,我市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保险机构、证券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截止年末,全市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22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农发行),国有商业银行4家(工、农、中、建),邮政储蓄银行1家,股份制银行2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4家(地方商业银行1家、县区农信联社12家、村镇银行1家),各类网点共计592个;保险公司总数达到25家;西部证券、齐鲁证券营业部6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融资性担保机构2家;金融从业人员达17000多人,形成了竞争有序,服务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

(二)金融总量不断增长,支持经济发展能力日益提升。

期间,全市各级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金融政策,围绕重大项目、产业集群和支柱企业,不断加大信贷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截至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076.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436.95亿元,金融业总资产过千亿元,均比年末翻了一番。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秩序进一步稳定。保险业等其它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有了较快的发展,截至年12月末,全市保费总收入达到29.87亿元,赔款与给付支出6.68亿元,全市保险深度3.06%,保险密度800.5元,在时期年均增长15%以上。利用资本市场成效明显,截至年12月末,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5家(宝钛股份、秦川发展、宝光股份、易食股份、烽火电子),总市值257.37亿元,流通市值172.83亿元,近几年通过资产注入、重组等方式,上市公司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金融生态建设有力推进,金融环境明显优化。

围绕“诚信道德体系、信用维护体系、征信体系”三大工程,金融生态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全省首家市县两级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工作机制,在西北地区首家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在西北地区首家研究制定了“县(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研发了电子软件系统,荣膺了第四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桂冠和中国金融生态模范城市的称号,年又荣获“最佳创新型金融生态城市”、“最具经济活力金融生态城市”称号。

(四)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产品创新层出不穷。

期间,我市国有商业银行先后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市商业银行并入长安银行。到年12月末,农村信用联合社12家联社资本充足率达到3.41%,加权风险资产达到168.65亿元,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金融产品日益增多,已从传统存、贷、汇业务发展到银行卡、融资、电子、理财和结算等5类、100多个产品,拓展到票据承兑及贴现、回购、国债交易以及资产托管等领域。金融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服务便捷性显著增强,服务功能更为完善。

(五)政府管理金融职能日益加强,扶持金融发展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金融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出台了《市关于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市加快保险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实施意见》、《关于鼓励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关于金融支持我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拿出300万元资金奖励优秀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增设网点。通过召开银企对接会、联席会议等方式,搭建了良好的银政企沟通平台。加强了对金融支持中小企业、“三农”情况的调研,开展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政府对金融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

二、期间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金融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传统金融业向现代金融业的初步转型时期,金融业推动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的效率还不高,金融资源优势还难以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还相当缓慢,在结构、质量、效益、制度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年,全市各项存款增速17.96%,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8.73%)0.77个百分点;贷款增速20.46%,基本与全省增速(20.48%)持平,高于全市GDP16.44%的增速;贷款对GDP的贡献达到38.71%;存贷款余额比40.58%,低于全省62.12%的比率;存贷款增量比率也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金融资本的配置效率差,资金沉积和资金饥渴并存,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二)银行机构总量不足、结构不均衡,农村金融仍是最薄弱的环节。

银行结构矛盾突出,着重表现在金融组织结构、信贷结构、产品业务结构失衡。市银行机构总量不足,机构配比不尽合理。地方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实力弱、份额小;在信贷结构上,银行中长期贷款存量较大、短期贷款增长缓慢、信贷资金期限结构错配比较突出。中间业务发展不足,金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信托公司资本金偏小,业务创新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偏弱。

(三)金融风险仍不可忽视。

银行业由于历史现实等各种因素,资产质量较差,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存量不良贷款消化处置能力较弱。年末,市不良贷款率为6.99%,比年末下降了13.71个百分点,但仍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金融机构化解信贷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资本市场发展有待进一步开发。

作为全省工业强市,装备制造业基地,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我市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为企业直接融资的服务体系不健全。证券业务结构单一,投行业务发展缓慢;已上市公司总体质量不高,规模偏小,盈利能力较弱,再融资能力亟待加强;培育后备上市资源力度不够,符合上市条件的未上市企业还不多;债券发行份额小,市场发展相对不足;产权市场不完善,交易机构整合进展缓慢。

(五)保险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市保险机构相对丰富,但保险业务品种单一、保险资金运用贫乏。农业保险、责任保险、意外健康保险等险种发展相对不足,产品差异化较小,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要;与全省情况相比,我市保险业存在的问题:一是保险覆盖面较窄,特别是农村保险体系薄弱,对农村经济的保障程度不够;二是保险产品单一,保险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三是保险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四是在保险资金利用上仍显不足。

(六)经济对资金的吸附能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方式及经济主体上。在增长速度上,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与榆林、延安、咸阳和渭南等地市相比,仍显得较慢。在增长方式上,主要依赖项目投资拉动和少数国有企业支撑,大企业贷款余额62.75亿元,占全市辖内贷款余额的17.5%,以致集中趋势明显。在经济主体上,中省大企业管理体制变革,财务集中,在的存贷款市场总量同时缩减。企业数量总体偏少,符合银行信贷条件的企业更少。特别是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企业落后的管理制度与先进的银行经营制度反差显著,造成信贷有效载体偏少,以致于银行资金大量富余。

(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市的信用信息资源尚未实现整合和共享。受我市经济总量偏低、历史包袱沉重、信用环境不佳等因素的制约,在全国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排名上,我市仍落后于省内西安、榆林等城市。另外,我市行业性诚信主体培育不够广泛、不深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步伐慢、协作差、信息资源利用率低。部分中介机构道德水平不够高、经营不规范,影响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一些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意识不强,信用状况不佳,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仍时有发生;部分上市公司不讲信用,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和公司违规担保问题仍然存在;提高失信者的失信成本和处罚力度的制度建设还相对滞后。

三、金融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

(一)发展优势

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交通优势。位于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在全国经济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作用,一日交通半径达1000公里,三条国家主干铁路在此交汇,是我国东中部连接西南、西北的交通大枢纽。随着郑州至西安快速客运专线延伸和铁路枢纽工程的动工,铁路货运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公路交通发达,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川陕路、310国道、宝平路、西宝高速、宝天高速以及110多条支线公路网连接东西南北,“三纵五横”的公路网基本形成。

2.产业优势。工业基础雄厚,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防军工企业相对集中,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8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57户,上市公司5户,机械电子、烟酒食品、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在国内有一定的地位,是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和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初步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机床工具、石油装备、煤化工、酒类、轨道交通、航空安全装备、太阳能光伏等九大产业集群和陕汽、石油钢管、机床、秦川机床、宝钛、石油机械、宝二电、东岭集团、中铁宝桥、宝烟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机床、石油钻采设备、钢管、铁路桥梁道岔、真空开关、好猫烟、西凤酒等60多种产品销量和科研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3.资源优势。是炎帝故里、周秦王朝发祥地,是享有盛誉的佛骨圣地、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占全省的近一半,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土地肥沃,是中国西部商品粮、果、畜、菜主产区,布尔羊、秦川牛、沙能奶山羊、猕猴桃等农产品享誉全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铅锌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三,已在麟游北部地区探明煤炭储量达30亿吨,是除了陕北以外全省煤炭第二大分布区域。被称为关中“水龙头”,境内有渭河、嘉陵江及各级支流300多条,全市水资源年拥有量达到37亿立方米,全市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仅为22.4%,冯家山、石头河两个大型水库的总容量超过6亿立方米。

4.科技优势。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技术研发与创新中心20多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人。部省属企业集中,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和民营科技企业较多。还是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高新区经济总量在西北地区八个国家级高新区居第二位,仅次于西安。以34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10个良种繁育中心为科技支撑的现代农业是乃至农业的一大特色。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经济实力在全省乃至西部居于领先。

5.功能优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在关中西部城镇群中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期间,始终突出生态环保和人文理念,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大城市,经过几年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2年的55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83平方公里,“四横十纵”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大城市骨架已具雏形。五年累计完成城建投资28亿元,建成了一批道路、桥梁、城市广场、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天然气利用等重点项目,城市功能日趋完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6.环境优势。近年来,始终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力打造最佳投资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经过几年建设,全市绿化覆盖面积达10820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0.29%,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4.53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全年达到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天数稳定在80%以上。建成了长达8公里、宽200到250米的开放式生态绿地公园,获得了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通过加闸(坝)蓄水,在市区河道形成了3个水面,其中最大的金渭湖水面达到140万平方米;建成了占地几百万平方米的森林公园。在国家环保局公布的年全国城市环境综合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建成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西北地区首家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奖。

(二)发展机遇。

“十二五”时期,将进入以经济转型为前提的科学发展提速期、以社会转型为基础的全面小康攻坚期、以体制转型为核心的统筹发展关键期。金融业稳健发展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快速成长、金融创新日趋活跃、金融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特征日益凸显,金融业必将进入“黄金发展期”,我市金融业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1.国内外发展形势为金融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十二五”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国际政治经济总体将保持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美、日、欧经济复苏势头较好,亚洲新兴市场经济继续增速,国际金融发展呈现新趋势,全球金融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日新月异,新产品新业务层出不穷,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机遇和挑战并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稳步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所有这些,必将为我市金融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市场动力和新的机遇。

2.区位经济优势为金融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位居我国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是长江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区的连接点。这种区位优势将为加强同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合作、强化对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经济辐射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九大集群建设和特色产业将进一步增强,三大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发展,消费结构进一步提升,经济活力将空前提高,西部大开发的实际效果更加显现。在此过程中,及其周边地区金融服务需求将更为强烈,将会促进以为中心的区域金融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金融市场领域不断拓展,从而加快推进金融业现代化进程。

3.各项改革全面推进为金融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十七大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两大任务,将更加注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培育产业集群、增强经济综合实力,更加注重加快大城市建设、构建关中西部城镇群,更加注重改善生态环境、创建最佳宜居城市,更加注重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稳定。这些都必将为金融业发展营造难得的良好环境。

4.国家高度重视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党和国家对金融工作十分关注,一直将金融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我国金融业目前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也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期,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要求必须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金融改革推向新的阶段。这就为金融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委市政府对金融业发展极为重视、非常关注,确立了要将我市建设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带西部金融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这些都为我市金融业加快发展提供了保证。

5.的发展基础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在关中经济带中的影响力日益提高。的整体实力在全省仅次于西安,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行列。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国有企业改制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关中经济带中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经济实力在全省乃至西部居于领先。期间共建成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4个,被国家确定为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

6.金融监管日益强化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管理制度将更加完善,金融监管职能作用将更能充分发挥,与地方政府的配合机制将更加协调有效,金融信息和网络建设将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必将为全市金融业规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十二五”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副中心城市为目标,紧紧围绕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经济建设目标和任务,以建立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立体式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加快企业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为重点,以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为手段,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我市投融资体制建设,做大金融总量,提升我市金融产业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辐射度,尽快建立起大范围、宽领域的银政企金融合作新机制,形成经济与金融融合互动发展新格局,为实现我市“四个第一”、“五大突破”充分发挥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金融和经济相协调原则,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金融是展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窗口。“十二五”时期要加快金融业发展,努力提升金融层次,尽快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发挥金融业的重要支撑与促进作用,大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原则,大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坚决贯彻落实中、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金融改革的各项决定,加强与改进党和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增强金融体系活力,提高金融业综合实力,促进金融市场有序合理竞争。以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内部改革,正确处理好扩大规模和优化结构质量、提高自身效益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金融创新和加强金融监管以及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重要关系,保持金融稳定,提高运行效率,实现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3.坚持开放与创新并举原则,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力。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金融形势及其发展特点,强化危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积极参与国际国内金融竞争。深刻认识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不断深入推进金融业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开发适合我市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新产品、新服务,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创新求提升,以服务树品牌,努力提高金融业竞争实力。

4.坚持全面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原则,着力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积极支持大、中、小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重点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把培植地方金融机构龙头放在优先地位,着力优化县域以下农村金融体系,努力构建功能互补、竞争力强、服务高效的地方金融机构体系,全面推动我市金融业的协调发展。

5.坚持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重原则,努力构建服务高效的融资市场体系。在大力推动间接融资市场建设的同时,依据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融资需求,加大直接融资力度,通过对全国性、国际性直接融资市场的积极参与,显著提升直接融资的比重,努力构筑具有区域特点的融资市场体系。

6.坚持加快发展与强化监管相统一原则,促进金融业安全稳健发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强化监管的关系,既不能单纯追求发展的高速度、高效率而放松监管,忽视风险的客观存在,也不能过分强调风险防范而导致业务停滞不前、发展效率不高,努力做到“促发展”和“防风险”相统一、两不误,有效推进金融业安全稳健发展。

(三)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我市金融业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和发展,以把打造成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副中心为目标,积极实施,稳妥推进,到年要达到“五个基本建成”:基本建成国内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功能互补、规范稳健、覆盖广泛、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基本建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产权市场协调发展、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互补、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均衡发展,融资功能和服务功能相统一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高效开放、创新活跃、服务优质、功能齐全,与全市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现代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成以政府为领导、金融管理与监管部门为主体、有关行政执法部门为支撑、社会各方面共同维护的金融监管安全体系;基本建成信用征集、评估、担保等功能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使金融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初步实现向金融大市跨越的历史性转变。

2.金融业发展目标

(1)银行业:建成由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构成的功能完备、结构完善的银行业机构体系。到年,全市存款规模达到2165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贷款达1333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占比每年实现双降。

(2)保险业:建成中外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共同发展的结构合理、互补共赢、竞争有序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到年,全市保费收入达7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保险深度(保费占GDP之比)达到4%,保险密度达到1500元以上。

(3)证券业等:积极发展各类证券、期货、债券和产权交易业务,推动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企业债券及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产权交易融资等均有较大增长。到年,力争上市公司达到8家左右,融资50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80亿元;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资产证券化等融资规模达到50亿元以上;产权市场初步建成;争取建立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发行信托规模达到15亿元以上。

3.金融机构发展目标

(1)银行类机构:到年,争取设立3—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完成农村信用社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社改制,在条件基本达标的情况下,力争成立2—3家村镇银行、2—4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20户左右,进一步提高全市金融机构覆盖率。

(2)证券期货类机构:努力培育证券公司,力争吸引4—5家资产质量优良、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健全、业务结构合理、具有持续创新发展能力的证券公司落户我市,2―3家具有金融期货结算资格和专业特色、业务创新能力较强的期货公司落户我市。

(3)保险类机构:到年,全市保险公司数量达到35家以上;争取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4)信托类机构:加大对信托投资公司的引进力度,力争有4—5家信托投资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5)中介服务类机构:加快各类中介机构发展,完善服务功能,鼓励和支持创办各种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探索组建市

级再担保公司;积极支持国内外有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

事务所、评估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6)基金管理类机构:积极支持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及早设立西部开发投资基金,争取成立2-3家基金管理公司,初步建立起以社会资金为投资主体的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发展协调、运行规范的基金投资管理体系。

(7)其他金融机构:规范发展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控股公司等具有金融性质的机构;促进有条件的集团公司成立财务公司。争取设立一家实力较强、运行较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金融控股集团。

五、加快金融业发展政策措施

(一)建立高效的金融工作机制

1.加强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金融办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做好全市金融业发展统一谋划、统一协调、统一指导的职能;研究制定中长期金融业发展目标与规划;建立金融机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约束功能,增强政府对金融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全力推动我市投融资体制建设基础工作,努力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

2.建立金融运行协调机制。市金融办要完善与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每季度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建立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工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重点和各类项目融资对接会”;编制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中小企业、招商引资各类项目汇编,作为各类金融机构项目选择的参考依据。建立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联动机制,调度各方面金融资源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二)建立健全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3.完善金融机构建设。认真落实《关于鼓励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导全市各金融机构根据各县(区)经济特色和产业布局,优化网点布局,鼓励金融机构将网点向县(区)、向乡镇延伸,健全服务功能。加大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法,吸引更多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来宝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向域外金融机构推介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吸引外地金融机构考察立项和信贷介入。

4.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建设。大力支持农村信用联社改革,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规范民间融资,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创立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支持各县区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逐步扩大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试点范围。渭滨、凤翔和眉县等县区要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目标,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突出装备制造业优势,推进重型汽车、数控机床、电子仪器仪表、石油钻采设备、铁路桥梁及钛材等行业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陕汽、东岭、宝钛、西凤酒等优势企业设立财务公司。

(三)创新融资模式,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5.创新重大项目融资方式。认真研究保险、社保等资金与重点项目对接的方式。探索通过信托融资、委托贷款、联合贷款、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以及BOT、TOT、TT、PPP等新型融资工具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对重型汽车、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企业按照“百亿集团引领、工业园区承载、五大基地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在规划、研发、产能提升和产业链发展方面,提供财务顾问、外汇贷款等金融工具服务,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开发境外资源,开展技术管理合作;通过信用证、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等融资方式,扶持外向型企业开展外汇业务。积极探索科技保险试点和股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权益质押贷款业务,支持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对全市纳入计划的重大项目,各金融机构要提前进入,并与发改委、工信局、项目业主建立沟通渠道和方式,审查并完善融资方案,促其早日申报成功。

(四)不断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

6.加快建立市县(区)两级担保体系。鼓励民间成立各类担保公司,壮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各县(区)要积极组建担保公司,辅以商业化担保,形成功能互补、分担有序、高效运行的市县(区)两级担保体系,促进银行、担保机构与企业开展互利合作。各信用担保机构,要按照《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管理试行办法》有关规定,适当放大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倍数。

7.加快设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支持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贷款经营中心,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分行,鼓励商业银行简化中小企业审贷流程,创新信贷产品,扩大有效信贷投入,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提高自身效益,努力实现银企双赢。要大力发展担保业,探索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各类担保形式,增强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的信心。

8.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按照“统一冠名、分别负债、统一担保、集合发行”的新模式,做好中小企业集合融资券的申报发行工作。

(五)建立支持“三农”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9.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信贷资金为主体,民间资金为补充,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保障的农村资金供应体系,在制度安排和财政资金支持上,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农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制订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和新增贷款考核办法,并列入县域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期目标责任考核之中。建立新增贷款奖励办法,调动县域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10.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农房、大型农机具为抵押,以土地权、林权﹑应收账款和存货为质押,采取“公司+农户+信贷”、“公司+农业保险+农户+信贷”、“公司+中介机构+农户+信贷”等融资方式,提升整个产业链企业的群体竞争力,实现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发展。力争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贷款贴息,年均放贷5亿元。

11.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紧紧围绕我市“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百村示范”等工程,大力发展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订单贷款业务,适时推广“一证通”小额信用贷款、“幸福家园”农民住房贷款、农户商品房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库存商品抵押贷款等新的信贷产品,拓宽“富秦卡”、“惠农卡”的服务功能,让农民切实享受到现代金融的便利。

12.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政策性银行要发挥好信贷支持作用,促使项目早日建成,早日发挥效益;对于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商业银行以项目未来现金流和收益为担保,通过政府增信,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参与建设。

13.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三农”保险市场,增加参保险种和参保农户,在涉农保险产品开发上全面突破,力争农业保险占总体业务的20%以上,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促使农村保险支持“三农”发展迈入新阶段。

(六)加大贷款力度,促进全民创业

14.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范围,提高小额贷款发放标准。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创业扩大就业的通知》的要求,及时给予财政贴息,对信用记录好的可再次给予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对小额担保额度按照不同的经营和生产情况给予提高和贴息补助。

15.降低创业贷款担保门槛。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创业扩大就业的通知》的要求,通过担保基金和财政资金的存放,来调动金融机构开展小额担保贷款的积极性,确保年均放贷10亿元目标的实现。

(七)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16.完善推动上市融资的工作机制。要加强对上市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工作协调,开辟企业上市的“绿色通道”。每年选择30户优势企业,与深圳、上海创投公司和基金公司开展合作,争取包装上市。同时,把投资效益好的项目推介到资本市场招募资金,吸引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投资。

17.加快我市企业上市步伐。在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上做好工作。全力支持红旗民爆、西凤酒业、瑞科医药等企业上市,实现低成本、裂变式的资本扩张,打造资本市场的“板块”,促进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点引导一批前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扶持一批高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加强对已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工作。

18.引导私募股权和产业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制定私募股权相关操作办法,鼓励多种形式的风险创业投资,鼓励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使充裕的民间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

19.强力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实现经济总量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保障,所以推进市级投融资平台改革和建设成为支持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项尤为重要和紧迫的工作。通过财政注资、资产划拨、兼并、重组、信托等多种方式,不断做大做强市城投公司、高新投资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融资能力。各县区也要做好投融资平台的搭建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各类投资公司,壮大经济发展的资金源泉。

(八)积极稳健发展债券和保险市场

20.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搭建发债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平台。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行业中效益好、偿债能力强的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募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改善融资结构,降低财务成本。

21.不断完善我市保险市场体系。积极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鼓励保险公司参与弱势群体、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建设;加快保险产品创新。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发高科技保险,推动保险在自主创新成果推广、重大装备应用、物流市场培育等方面发挥作用。鼓励保险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参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鼓励出口信用的保险支持,逐步提高扶持比例,鼓励开发中小型企业一揽子保险产品,并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的作用,扩充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来源。

(九)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22.整合政府财政资金,完善生产性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引导银行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和民生富民领域发展。

23.设立农村综合保险公司。以财政出资为主设立农村综合保险公司,为设施农业、养殖业、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保险,增强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通过投保实现对农户增信,提高其融资能力。

24.健全企业担保公司。引导民间资本设立担保公司和信用再担保公司,支持我市的中小企业融资,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对发生的损失进行分担补偿。

25.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财政出资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壮大,从而活跃我市创投市场,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十一)进一步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26.努力打造“诚信”。全面推进“诚信”建设,将金融生态建设作为城市管理、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打造诚信。围绕“三大工程,打造三大平台”,全力推进金融生态城市建设。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和保障,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全市倡导、形成诚信为重、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27.强化考核考评机制。完善各县区金融生态工作考评机制,每年对各县区金融生态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对各县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

28.打击非法集资。建立全市非法集资处置联席工作会议制度,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活动,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十二)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9.编制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成立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机构,将办公室与金融生态办合并办公,并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工作来抓,建立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工作制度,由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定期召开会议,制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推进信息在行际间交流与共享。

30.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将高新区申报为全国的中小企业信用建设试验区,开展企业信息征集、信用评级(或评分)、征信产品运用、征信宣传等工作,在企业信用评级上实现突破。实施“双百”工程:即举办百户中小企业融资项目推介会;在全辖筛选100户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一定规模、经营情况良好、发展潜力较大、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中小企业,举办项目推介会,推荐给金融机构,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开展百户中小企业信用培植活动。筛选100户进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与金融机构有密切结算往来、经营情况良好的中小企业进行系列的信用培植活动,以尽快达到金融机构信贷要求,解决企业贷款难题。系列信用培植活动:包括会计事务所的企业制度培训、金融机构信贷政策与信贷产品培训、政府扶持政策培训、人民银行征信知识与产品培训。

31.创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成立全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县区成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形成市、县两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机构,建立信用县(区)、信用村镇联评工作机制,由政府统一组织开展信用县(区)、信用村镇评选活动。建立农村企业和农户信用等级联评机制,制定统一的涉农企业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成立农村信用等级联合评定小组,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涉农企业和农户进行评级,并在涉农金融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十三)大力推进金融信息化建设,提高金融效率

32.加强金融网络建设。积极推行纳税、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银行代收代付制,积极推广银行卡的应用和网上银行业务。加强金融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建设,构筑各金融机构金融信息的互联系统网络,进行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实现金融电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十四)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加大各类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33.加大金融人才培养力度。根据金融行业人才特点,制定引进和培养计划,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简化落户手续,使成为吸引各类金融人才的高地。与金融院校联合建立金融干部培训中心,通过开展学历教育、组织专业讲座、举办业务培训、组织国内外金融专家授课等形式,为金融人才及金融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深造机会,提高金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为金融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十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为金融产业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3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营造良好的行政环境;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实施一站式服务,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网上政务,营造透明的政策环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彻底清理滥收费、滥罚款、滥摊派,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营造宽松的投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