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试论农业转变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试论农业转变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试论农业转变

试论农业转变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全面实施第三步战略,旨在提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追赶发达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适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加速农业转变,提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世界农业发展规律表明,发展中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如日本在60年代,韩国在70年代),基础工作是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转变。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初步认识农业转变理论,依靠创新机制,加速传统农业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农业转变理论

1.1农业转变理论内涵

农业转变理论源于经济学理论中从总量经济到经济结构变化的理论。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蒙•库兹涅茨开创性地发表了《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著作,人们开始重视三次产业比例变化(产值和就业结构)以及部门内部的比例关系(结构变化)。H.钱纳里将经济结构理论提升为结构转变理论。他于1979年的研究成果《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和1986年的研究成果《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吸收了库兹涅茨关于经济结构理论的内涵,重点研究了低收入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化问题,提出了经济结构转变理论。

库兹涅茨认为,经济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动,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消费需求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根据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根据变化了的技术水平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理论体现了由市场决定的消费需求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对结构变动和总量增长的巨大作用,这一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变奠定了基础。

而H.钱纳里则明确提出,经济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经济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不仅表现在不同收入水平上的经济结构状况不同,也表现为经济结构转变可以加速经济增长,特别是在非均衡条件下(要素市场分割和调整滞后等),经济结构转变有显著作用。这些作用包括:结构转变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随发展水平而变动,结构转变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各阶段不同部门、不同要素对增长贡献的相对重要性也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增长过程不同是由于结构关系不同所致,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变对于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意义远比发达国家更大,发展中国家更需要注意非均衡条件下结构转变要依靠技术创新。H.钱纳里的研究成果基本确立了产业转变(经济结构转变)理论

农业转变,就其一般含义而言,是指欠发达国家在追赶中等发达国家或向发达国家演进过程中,根据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的变化,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包括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制度),动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以达到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适应非农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整个过程。农业转变具有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特征,如加速传统农业技术改造,不断调整和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水平,不仅突出结构动态优化,更在于强调农业整体水平。因此,农业转变是一个世界通用的经济学概念。

发展经济学理论都十分强调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的农业转变,如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著作中和约翰•梅尔在《农业经济发展学》一书中都强调了农业转变及其重要性。当然,不同的国家,农业转变有先有后,各有侧重和特色,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农业转变理论具有普遍性,如日本、法国、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都先后成功地实现了农业转变。

1.2农业转变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应该看到,目前中国农业结构性问题很突出,必须充分意识到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确实存在着与建设现代农业极不适应的问题,加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必要的。然而,中国农业发展不仅仅是结构调整问题,整个农业发展也不仅仅是通过结构调整就可以解决的,如农业总体实力、农业体制、技术进步、政府职能、农民知识化、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等关系到现代农业的重大因素,都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所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中国农业主要面临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农业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就需要从农业转变角度去认识和关注中国农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初期的中国农业发展,远不是“农业结构调整”这条“口袋”完全可以包含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是针对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而言的,毫无疑问这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农产品品种结构看,中国南方地区市场需求弹性低的早籼谷,北方地区的常规品种如梨、苹果等,产量低且品质不高的南方玉米和小麦,常规水产品和耗粮系数较高的生猪生产等农产品将会逐步调减。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看,在种植业中要调减常规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扩大园艺作物生产;林业要扩大公益性林业面积,增加具有速生性、高附加值的名优新特种经济林木果品生产;大力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畜牧业和现代水产养殖增殖业。然而,农业转变并不仅是上述以“农业生产经济”为主体的变化,而是广泛涉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变化;也不仅是以农业经济产出为唯一内容,它要求在工业化过程中,将过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分布中更为合理;也不仅仅是农业产品的生产,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建立与农业转变相适应的农业经营和组织体制,建立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市场机制,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持续高效地推进农业转变。

之所以强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基础的农业转变,就在于从过去主要以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将农业产中环节与产前和产后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将农业生产内在要素合理地结合起来,在于将总量发展与结构变化关联起来,促使农业自身发展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相适应,将国内农业供求与全球农业一体化要求一致起来,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把中国现代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中国农业转变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处时期,根据中国农业发展所处阶段,不断调整农业转变的重点,由此确定不同时期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建立现代农业组织体制和发展机制,不断调整有利于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宏观控制性政策,进一步完善农业创新机制。

2中国农业产业进化与农业转变

新中国经过51年发展,农业产业形态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顺利实现了解决温饱和小康二大目标。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宏观背景下,中央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做出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新时期农业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

2.1中国农业产业进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完全产业形态(即三次产业齐全)、由传统农业向工业化推进进而实现现代化伟大宏愿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或很不完善的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是农业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成长作出过重大贡献,对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起过重大推动作用,农业内部产业形态成功地经历了二次大的发展演变过程,形成了以粮食经济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阶段性农业经济特色,基本完成了传统产业的进化。

第一次是建国以后到80年代中期前后的农业发展阶段,可以称之为粮食经济时期。特别是在80年代初期,粮食等基本农作物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中国长期难于解决的温饱问题。这一时期,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性能量释放,中国长期形成的精耕细作的粮食生产优势得到全面发挥和体现,到199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46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提高到390公斤。同期,棉花、油料、糖料、大宗蔬菜等基本农产品都获得巨大增长。

第二次是90年代形成的以多种经营、畜牧业和水产业快速成长为特色的传统农业经济,可以称之为传统畜渔经济。这一时期,在继续重视粮棉等基本农产品生产的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素逐步发挥作用,商品农业快速发展,生产重心开始由粮食向非粮食物转变,农业生产结构在传统农业框架下得到较大调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提前实现了中国第二步战略目标。在80年代中期出现基本农产品阶段性过剩后,中国农民并没有满足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辉煌,而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开始将农业生产要素资源逐步向高效益的农业领域转移,沿海地区水产业迅猛发展,中原大地农区畜牧业生产规模成倍扩大,丘陵地区利用丰富的园地资源发展水果业,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商品性林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全国农业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非粮农业全面增长,长期形成的以粮食经济为主体的农业产业格局有了根本改善。

用粮棉产量和畜渔业产出的边际变化对中国农业内部产业变动过程作实证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农业产业形态的演进过程。按照农业生产大致3-4年为一个周期,计算粮棉实物产量和畜渔业产出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三年期移动平均,然后求出农业边际变动率(以百分比计算),可以得出如图1所示的粮棉和畜渔边际率变化曲线。由此可见,中国粮棉边际增长率由改革开放以前低于2%增长到1984年前后最高约8%形成单峰后于1990年前后结束了4%的较高增长率(图1中的“粮棉边际增长率”),我把这一时期简要地称之为粮棉经济时期,或农业转变准备时期(或第一时期)。用畜牧业和渔业产值代表商品农业发展,根据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指数作算术平均后求出的商品农业边际增长率(图1中的“畜渔边际率”)曲线表明,三年移动平均的商品农业产出在粮棉等基本农产品增长乏力后于1990年前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其边际增长速度开始远远大于粮棉边际率,虽然畜牧和渔业产品的商品率远远高于粮食生产的商品率,但生产方式仍是传统型的,因此我称之为传统畜渔经济时期,或农业转变的启动时期(或第二时期)。大致从目前(2000年前后)开始将进入以优质粮食、园艺业、现代畜牧和现代渔业为特征的农业新时期(或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显然有别于前两个时期,这是一个现代农业将会得到全面发展和快速成长的新的时期,可以称这一时期为现代农业进入时期或农业转变时期。

根据农业转变理论和上述实证分

Y边际增长率析,可以看出中国农业产业演进路径

十分明晰,有着典型的农业转变轨迹,通过图形抽象,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农业转变模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时间T为横轴,以纵轴Y表示农业产业边际增长率(%),用A曲线表示以粮棉等基本农产品为特色的典型传统农业经济成长过程,B曲线表示传统畜渔经济为特色的非粮类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C曲线表示现代农业进步过程,每一个时期都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单峰变动曲线。第二时期的B曲线与第一时期的A曲线及第三时期的C曲线的时间序列交点分别为a点和b点,大致在1990年和2000年。如果将A线、B线和C线分别作切线,将切点相连并作出农业产业变动长期曲线,这一变动过程正好可以用F曲线近似地表示,这便是中国农业转变或农业产业进化的长期变动曲线。

中国农业转变和内部产业进化已经开始由B曲线转移到C曲线,并将沿着C曲线移动,经过目前已经开始的第三次农业内部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移动,会抬升表示农业总体发展态势的长期曲线F,加速完成这次农业转变。然而,由于宏观局面的巨大变化而使中国农业转变更具紧迫性。分析表明,中国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突出的不适应性,如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不适应,与增加农民收入要求不适应,与市场需求不适应,这是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转变需要高度重视的三个主要问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应该看到,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资源禀赋、财政支农、现代要素投入和市场建设等硬指标上,还反映在诸如人员素质、经营机制、组织化程度、管理水平等方面,中国农业发展差距还很大,农业转变任务还十分艰巨。

2.2新时期农业转变的政策信号

应该看到,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及国际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为了加速农业转变和建设相适应的农业产业,中国农业政策逐步开始了重大调整,相继出台了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的系列政策,逐步拉开农业转变的序幕。

一是1998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而使全国粮食生产与收购格局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使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粮食生产为主要制约因素所形成的调整传统农业结构难于奏效的格局开始有了改变,全国各地逐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并拉开了农业转变的序幕。

二是1998年10月初,总书记在江浙沪三地农村考察时指出,“沿海地区要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发达农业,争取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随后召开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并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确定了到2010年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和相应政策,使中国农业转变开始成为跨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内容。

三是2000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国农业形势作出明确判断,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意见》要求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三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同时指出,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合理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农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从而使各地重点围绕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实质性地迈出农业转变步伐。

四是2000年10月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农业要加强,要巩固,要在发展中面向市场调整。在农产品结构方面,要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提出要加快发展畜牧和水产业并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以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以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使先进适用技术进入更多农户。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十五”期间中国农业转变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调整农业结构,而是从多方面加速农业发展。

中国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1995年和1996年对粮食供给这一制约农业转变的根本因素进行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大讨论,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世界浪潮的强烈推动下,逐步形成的这些政策,为全国整体性农业大转变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中国融入农业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战略性机遇和从未有过的重大挑战。在既不放松粮食生产又要加速传统农业改造的情况下,根据市场配置农业资源原则和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推进农业转变势在必行。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次农业转变,是继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中国农业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的第二次农业革命。我们理应大胆进取,抓住机遇,利用全国统一的农业大市场框架基本形成和全球农业一体化条件较为成熟等有利时机,加速这次农业转变。全面推进中国农业转变的时机已逐步成熟,一个全面推进农业转变的新的发展时期开始到来。

3农业转变没有固定模式

加速中国农业转变,需要抓住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产品农业提升为质量农业,推进一国范围的自给性农业向全球范围的商品性农业等基本特征,其目的在于促进包括农业资源要素、农业生产结构、农业技术和农业体制(包括制度和组织)的全面升级,提高生产者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档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农业市场,使中国农业尽早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农业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这次农业转变,实际上也是21世纪初期农业现代化工作的重要抓手。然而,实现农业转变并没有各地共同可以通用的农业转变模式。

中国由东到西、由南而北,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需求等差异较大,甚至中国许多省的面积和人口都达到或超过了欧美一些国家的规模,多数省市区都有着完整的产业形态,农业对于中国和一些地区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础部门,农业转变是一个从全国到地方的共同任务,但如何促进农业转变却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在农业比较优势原则下根据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地推进。

沿海地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相比,除农耕业外,还有独特的海洋资源,根据资源禀赋决定农业结构的原则,水产业就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部地区由于仅靠淡水资源发展水产业就远不如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虽然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地势较高且起伏大,河流水域利用率低,只能利用库、塘、渠等水体资源发展淡水养殖,水产业比例就很低。最主要的是,东部地区在热量、淡水和土壤资源条件方面配合较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中国农耕业、农区畜牧业和渔业的集中产区;而西部地区气候比较干旱,热量、水利、土质等资源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加上交通不便,人口稀少,耕地小而分散,农业发展相对粗放,没有东部那样精耕细作,但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潜力超过了东部地区。

除东西部地区这些差异是农业转变所要考虑的因素外,南北方之间的差别也是需要重视的,然而却很少引起重视,中国南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也是中国农业转变所必须看到的。从下表数据可见,以秦岭和淮河为地理标志的中国南北方地区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表1中国南北方地区经济社会条件比较

土地面积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农民纯收入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

(万平方公里)(%)(万人)(%)(亿元)(%)(元/人)(倍数)(亿元)(%)(亿美元)(%)

南方地区260.5627.497111157.6848685.358.823701.102941.559.022372.173.23

北方地区687.3872.515217142.3234095.041.221050.972042.540.98867.126.77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有关数据计算。其中,“土地面积”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0年)。表中土地面积的比例、总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按分省合计数计算。农民纯收入倍数以全国平均数为1计算。

中国南北方地区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差异,如降水、温度、土壤、日照等,淮河以北的东部北方地区,旱地为耕地的基本形态,发展了一整套旱地农业生产制度,是中国旱粮作物和棉花、花生、大豆、甜菜和温带水果的主产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以水田作为耕地的基本形态,发展了一整套水田农业生产制度,是水稻以及油菜和甘蔗、桑、茶、柑桔等各种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在北方地区西部,又以祁连山为界,在祁连山以北的甘新地区,是广大的干旱气候区,荒漠化严重,种植业完全依赖于灌溉,畜牧业以山地放牧业为主且相对发达;在祁连山以南的青藏高寒地区,是以放牧业为主的地区,除少数河谷地带外,牲畜、农作物都带有高寒地区的特点。二是经济社会条件,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人口较多、城市和农村工业较为发达、农业技术扩散速度较快、农民敢冒风险勇于闯市场等,这就决定了南方地区应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农业产业。

当然,中国地域的广阔性远不是东西部的经济划分和南北方的地理划分可以囊括的,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更有其不同的特点,如农业综合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0个农业区(一级农业区),这种区域划分显然更有利于指导各地的农业转变。陆地部分的九个农业区在农业发展上各有侧重,东北区垦植较晚,人均耕地较多,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大豆、木材等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农牧兼营,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黄淮海区平原广阔,耕地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棉主产区;黄土高原区大部分为黄土高原,以旱杂粮生产为主;长江中下游区人多地少,水热资源丰富,农林牧渔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有利于提前实现农业现代化;西南区以山地丘陵为主,系国家重要的农林生产基地;华南区地处南亚热带及热带,是唯一适宜发展热带作物的地区,现代园艺业有着广阔前景;甘新区气候干旱,地广人稀,少数民族聚居,以依靠灌溉的绿洲农业和荒漠放牧业为主,将逐步成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产区;青藏区是国家重要的牧区和林区之一。

即使在省域内部,也因具体条件不同而使农业发展有所不同,如各县之间,甚至乡镇之间亦是如此。因此,各地农业转变没有固定模型,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与策略,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转变,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4依靠创新机制促进农业转变

a

资源禀赋技术

A

CE

fF

Bb

ec

D

文化禀赋制度

d

图3诱致性创新模型及要素关系

如何促进中国农业转变,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提出的“诱致性创新模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超常规的一般均衡模型,勾画了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和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及相互间的重大关系,下面是模型图示。

“诱致性创新模型”表明,资源和技术对制度的影响表现为C线和B线的正向关系,要求根据资源比较优势,采取相应的制度,如我们可以利用突出的人力资源优势,作出采取劳动密集型制度安排,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制度;D线表示诸如农民生产偏好行为等文化因素对农业制度的影响;而A线和F线则表明资源禀赋对农业技术的要求以及文化禀赋对资源利用因素的影响;E线表示技术因素对文化禀赋巨大影响作用。相反,它们之间也存在反向影响关系,模型中的小写字母a表示技术对资源禀赋的作用,b线表示制度对技术的影响,c线表示制度因素影响资源利用的影响,d线表示制度因素对文化因素的影响,e线表示文化因素对技术的作用,而f线则为资源状况影响文化禀赋的变化。从这一模型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中国开始处在农业转变的初期,需要重点抓好创新机制,以体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通过创新机制调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充分文化禀赋的作用。

如何通过创新加速农业转变,近期需要重点抓好以信息为中心、以政策和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者知识水平为基础,沟通政府宏观决策与农民微观生产行为,紧密连结国内外两个市场,抓创新系统建设。这就是,从供求关系角度上,让农业生产主体明确市场需要什么产品(Product),政府部门根据国家农产品安全需要在对那只“看不见的手”作出充分识别后制定指导性政策(Policy),始终不断地向农民提供农业知识(Technology,包括技术和技能),这里将之概称为“PPT”系统建设。只有将产品市场、政府决策和知识农民相结合并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支持系统,才能较好地完成这次农业战略性转变,才能推进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4.1建立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

著名农业经济学家梅勒认为,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由于商品化加速发展、收入增长对非粮类鲜活农产品需求大幅度增加以及改善市场管理效率等三种变化引起市场重要性的迅速增加,非赢利性的政府组织向农民以各种形式提供农民急需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则是至关重要的。作者最近在江浙沪三地农村调查发现,目前农民仍主要依靠政府销售大宗农产品(粮食和生猪等),而水果、水产品、蔬菜及花木等高附加值农产品主要靠零散的“运销户+提篮小卖”传统方式,农民往往由于农产品信息不灵导致巨大损失。浙江省长兴县长桥乡东埠村是长江三角洲有名的“草莓村”,种植历史已有10年,一直靠外地客商在当地设点低价收购(2000年4月中旬,较小的草莓每公斤仅2元)和外出提篮零卖,由于对外地售价不清楚,不仅导致收入大打折扣,而且每年都有一些草莓烂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建设中最基本的是建立国家级的农产品信息系统,起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农民,二是政府部门。对农民而言,尚需提高农民搏击市场的综合能力,建立农产品产、销、加各环节相互沟通的合作组织,培育专业性贩销大户等;而政府部门的作用却是最重要的,这不仅是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政府农业部门要加速服务职能转变和改变工作方式,增强直接面向分散农民的产品购销服务功能。建立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需要国家和地方多级联动,利用政府占有信息资源的优势,在研究、筛选、分析基础上,以国家农业部门为基础,构建全国范围的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借助现代通讯设施和手段,以政府网络形式,联通地方各级农产品供求网络,指导地方农产品调剂。通过向农民农产品供求信息,使农民能在生产之前自行调节生产计划,在产后可以选择适合的市场投放其农产品,无疑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

4.2构建国家、省、县、乡(镇)四级双向反馈决策系统

农民家庭生产计划信息越是充分,微观生产计划(农户生产计划)就越能适应市场需求,其产品也就越有销路。农民所需要的信息除上面提到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外,还有农业技术信息、劳务信息等,但政策信息尤为重要,特别是正确的政策信息是农户微观生产计划前农户决策的基础。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特丽•西库勒考察中国80年代以来的农业发展后认为,中国未来“有效的农业政策要求考虑全面和注意政策协调,并要把农业放在与其他产业真正平等的地位上”。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及时为农户提供农业发展的政策信息。需要建立国家、省、县、乡(镇)四级互通的决策信息系统,定期向下国家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税收、农民减负等政府政策信息,由下而上传递农户决策、农户调查、生产动态等信息。通过政府农业专业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四级双向反馈传递网络的完善,不仅可以使农民能及时了解国家农业政策、各级地方农业政策,而且使各级政府能及时了解农户计划、农业生产行情,从而减少农户和政府的错误决策的概率,提高农业转变的有效性。

4.3逐步建立现代“知识农民”培训教育系统

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向农民投资,培育类似于日本“核心农户”那样的农民阶层,需要建立“知识农民”培训教育系统,这是中国农业转变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长期任务。日本是一个农业现代化国家,这是因为“即使在战前,日本农民就已经受过很好的教育,日本农民几乎没有文盲”,这是日本著名农业专家小仓武一剖析日本农业现代化后得出的一条成功经验。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名著中也认为,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这些能力与资本品一样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增长的关键在于获得并有效地使用某些现代生产要素,如果要获得农民对新要素的有效地持续增长需要,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对农民的技术和文化培训、知识教育和智力投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显而易见的。

国家“知识农民”系统建设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知识农民”体系要做到短期和长期相结合,通过建立“知识农民”系统来实现农业转变的长效性和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性。二是制定鼓励已获“绿色证书”的农民和农业大户稳定或扩大农业生产经营政策,这是近期有效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加速实现农业转变的重要方面,如在耕地调整、新品种定点试验(大田试验)、农技推广示范、方便农贷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三是鼓励农村非农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县、乡镇或村进行“筑巢引凤”,吸引农业院校毕业生创办“农业公司”,以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通过多级智力投资,对当地农民进行传帮带,可以加快“知识农民”工程建设步伐。四是设立全国性的“知识农民”基金制度,制定旨在推进“知识农民”进程的“知识农民”培养计划,各地可建立本地区的“知识农民”基金制度,选择务农意愿强烈的高中毕业生或在读农函大务农青年予以资助,采取学校理论学习和个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每年培养若干名这样的农业专门人才,多渠道培育知识型农业骨干。五是将智力投资与困难扶持相结合,将工作深入到农户这一微观层面,把调整的着眼点聚焦于贫困地区和困难农户。对那些最困难的农户,有关部门可在西部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山区旱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对那些长期实行高复种的种植制度进行改造,对以粮食生产为主又缺乏技术的农户给予种植结构调整或粮食转作的专项扶持,可以先行试点然后全面推开,从各级财政拿出资金给予扶持,把智力投资与农户微观结构调整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提高扶贫效率,促进贫困地区农业转变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