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对湖北恩施州沼气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对湖北恩施州沼气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对湖北恩施州沼气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最近,我们对毗邻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沼气建设及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所到之处,我们被恩施州沼气建设的浓厚氛围所感染,被小池催生出农村循环经济的实事所折服。一致认为,开发、利用、发展沼气,启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幕。

一、大山区兴起沼气热

恩施州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辖六县二市,耕地面积379万亩,农业人口306万人。近年来,他们大力推进以农村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家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州已累计建设沼气池30万口,占适宜地区农户的42%,高于全国10.6%的平均水平,呈现出热潮趋势。

氛围浓。走进恩施农村,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沼气热,农民朋友谈起沼气池无不津津乐道,喜笑颜开。“一口沼气池,解放农家女;一盏沼气灯,照亮新农村;一台沼气淋浴器,洗掉农村旧习气”是恩施州农村广为流传的一首歌谣,也是该州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从州政府负责人的介绍中了解到,这里主要在三个方面形成了氛围。领导高度重视。州、县(市)两级成立了以州、县长挂帅,财政、计划、农业、扶贫、农行等有关部门组成的生态家园建设领导小组,将沼气池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2003年以来,州政府连续三年把沼气池建设纳入向社会承诺的10件实事之一;组织机构健全。根据工作需要,原创:恩施州政府将原州农村能源办公室升格为副处级的生态能源局,配备8名工作人员。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宣传发动到位。州农业局与州电视台常年联办《对话—沼气》节目,请专家座谈、典型户现身说法。今年8月,人民日报社等9大中央新闻媒体齐聚恩施采访,宣传推介恩施以沼气池为龙头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成效和经验。

投入大。恩施把各级项目资金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有机整合,形成了“政府引导投入、项目捆绑投入、群众自愿投入”的推动机制。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000年以来,恩施争取农业部沼气池建设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二是加大资金捆绑使用力度。从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民族地区建设等渠道进行资金捆绑、集中投入。2003年以来,全州共捆绑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沼气池及其配套建设。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和世行贷款。今年已落实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650万元,2000万美元世行贷款项目列入2006年利用外资计划。四是动员社会结对帮扶。全州500多个州县(市)直单位、5000多名干部与农户结成对子,挤出资金帮助农户建沼气池。

质量高。恩施从四个方面确保建池质量。首先是加强技术攻关。安排专项经费,集中精干力量,对恩施州不同地区建池技术进行科研攻关,重点解决高山地区沼气池因温度低导致产气率低的技术问题。大力推广新技术,重点加强了沼气池新池型(旋流布料式、强回流式)、预制件建池、脚踏式沼液冲便器的示范和推广。狠抓分级培训,实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目前全州已有农业部颁发施工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2744人,确保了建池的技术力量。其次是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州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特别是在村里设立服务网点,每个网点培养3-4个当地农民作为技术员,设置了维修专号电话,很好地解决了农民使用沼气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效益好。恩施沼气建设已显示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生态效益分析,沼气建设使农村人畜粪便等被闲置废弃的农业资源得到综合利用,长期以柴草为燃料的生活习惯得到根本改变,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2000年以来,全州森林覆盖率由64%提高到67%,森林活立木总蓄积达4500万立方米,“鄂西林海”的美誉得到恢复。从经济效益分析,按每口沼气池年产气300立方米,每立方米按单价1.2元计算,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亿元左右,每口沼气池沼液沼渣综合利用节约化肥、农药费用一年按100元计算,可节约生产费用2900万元,农民人平增收38元。

二、圣火点亮农村文明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沼气池的综合效益,恩施首创“五改三建”模式(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家、建园、建池)。“建成沼气户、走上水泥路、饮用自来水、筑起防渗渠、生产有机肥、吃上有机菜”,群众称赞沼气为圣火,农业部肯定为对生态家园内涵极大丰富的“恩施模式”。

把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恩施的沼气工程就是具体举措和好路子。他们把沼气建设与文明新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推广“五改三建”生态家园模式,全州700多个村初步建成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始县野韭池村,原来是一个脏乱村、贫困村,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40元,60%的村民饮水困难。2002年,该村以沼气建设为突破口,推广“五改三建”模式,小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沼气入户率达到90.3%,家家用上自来水,户户通上硬化路,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0元。恩施的实践告诉我们,沼气综合配套建设既能促进生产发展,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又能美化村容村貌,使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

把沼气建设与调整农业结构结合起来。现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不是解决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的问题,而是解决农产品在市场上实现较高价值,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问题。其战略性主要体现为紧跟市场消费需求,生产优质、安全、高效农产品,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恩施州把沼气建设与开发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生态种养模式,牲猪、茶叶、魔芋、药材、蔬菜等特色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州年牲猪饲养量达到300多万头,比2000年增长20%;富硒茶4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富硒茶基地;魔芋总面积30万亩,是全国四大魔芋主产区之一;药材80多万亩,号称“华中药库”;薇菜等特色山野菜基地60万亩;38个品种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恩施的实践告诉我们,农村沼气是提升产业发展档次的加速器,是整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连接器,只有把沼气建设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紧密结合,发挥最大效益,才能使沼气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把沼气建设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结合起来。沼气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杆、薪柴等生物能源,又可替代煤炭、石油等石化能源,1个沼气池每年可替代0.8吨标准煤、50方薪柴。恩施充分发挥沼气的生态功能,把沼气开发作为生态示范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积极引导农户用沼气烧水做饭,用沼肥替代化肥,农村长期以化肥为肥料、以薪柴为燃料的传统生产生活习惯逐步转变,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通过发展沼气,近三年恩施农民节约农资开支2900万元,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恩施的实践告诉我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沼气建设及其综合利用为切入点,构筑农业生态产业链,催生“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模式,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把沼气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就是要让广大农村享受现代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成果,让全国数亿农民安居乐业,在农村也能过上“城市人的生活”。恩施把沼气建设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全州通电率达到100%,通路率80%,40万贫困人口饮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今的恩施,没有污水横流、泥泞满地,不见烟熏火燎、灰尘遍撒,取而代之的,是树荫夹道的公路网、清洁明亮的卫生间、灵便实用的沼气煲、和谐美观的家院,一部分老百姓真正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恩施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以沼气建设为切入点,象重视城市能源建设一样重视农村沼气建设,象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经济更繁荣,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

三、做好小池子这篇大文章

恩施的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群众为目标,加大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力度,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到2010年,全市沼气池总数达到30万个,占适宜户的30%;“三改”配套户达到24万户,配套率达到80%;一半以上的村庄建成生态家园文明新村。

1.要把农村沼气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抓好资金投入。沼气产业是一项投入较大的产业,必须千方百计拓宽投资渠道,驱动“财政、项目、部门、银信”四个轮子一起转,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财政投入为先导。最基本的要求,各级沼气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这也是考核地方党委政府重不重视沼气建设的重要指标。项目投入为主体。在一定时期内,项目投入仍是沼气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支持沼气事业发展的有利机遇,优化项目,加强汇报,积极联系,勤跑多动,在争取国债项目上舍得花精力、下功夫,力争每年都有国债项目落户我市。部门投入为助力。发动机关干部和有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沼气建设,特别是农村能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都要挤出一定专项资金,集中起来,捆绑使用。信贷投入为后盾。引导信贷部门加大小额贷款投放额度,重点扶持一批积极性高、资金不足的农户建设沼气池。

2.要把农村沼气工程作为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抓好综合利用。沼气是农业深度开发的一根重要纽带,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沼气建设的效益,必须坚持“三个结合”,突出“三个效应”。一是坚持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突出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猪牛羊+沼气+果蔬渔”等一些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使结构调整与沼气建设相互整合、相互配套、相互补充,通过沼气建设巩固结构调整的成果,进而又带动沼气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坚持与退耕还林相结合,突出生态效益。解决好广大农村封山不封林的现实矛盾,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不反弹,就必须加强退耕还林地区的沼气建设。各地特别是山区县要集中力量,在连片造林区域加快沼气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三是坚持与文明村镇建设结合起来,突出社会效益。在发展沼气的同时,要大力推行“一池多改”、“一气多用”,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综合进行房屋改造及道路、田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村能留住农民、吸引市民。

3.要把农村沼气工程作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农村沼气建设是为民办的实事、好事,能不能把这件实事办好、办扎实,关系到政府形象的好坏,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亲疏,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沼气建设摆到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放到维护农村长治久安的大局中来考虑,把农村沼气建设抓紧抓实。一是领导到位。各地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沼气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实力量,完善队伍。原创:市县农村能源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协调解决沼气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责任。按照沼气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将任务分解到乡村,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加强问责制建设,对落实任务不积极、不到位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三是督导检查。农村能源办要会同政府办督查室等督查机构,加强沼气建设特别是国债项目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大面沼气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4.要把农村沼气工程作为考核农村工作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抓好协同配合。各个相关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上来,分工合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支持沼气建设。各个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明确责任,搞好分工。农村能源部门要重点抓好沼气建设的协调、指导、服务,农业、畜牧、科技等部门重点抓好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示范推广,移民扶贫部门重点抓好移民区和贫困区的沼气建设,林业部门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地区的沼气入户,新闻部门重点抓好政策宣传、典型推介。要继续开展办点示范。充分挖掘各级领导示范点的潜力,提高沼气普及率,增强辐射能力。调动市、县、区各个后盾单位的积极性,以建整扶贫点村为重点发展沼气。加快国债项目村的沼气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湖北气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气象局

湖北造纸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轻工业管理办公室

湖北宣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