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风雨二十年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平昌县老年大学于1987年成立,回顾这20年曲折而艰辛的道路,老年大学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兴盛,有很多东西值得深入思考,认真总结。
从创建到发展
1987年8月31日,平昌老年大学召开了成立大会,县委、政府领导到会授牌并讲话。当时校长由县委副书记、老龄委主任李景碧担任,县老龄办主任曾凤高兼任老年大学办公室工作。9月3日,老年大学在县工会会议室正式行课,整个老年大学只有40多名学员,开设也仅有“现代科技与生活”、“时事政策”、“老年医学保健”等课程,但学校仍坚持聘请知名人士为各科教师,学校每月授课两次,分上下学期,学制4年。除上大课外,在县委广场和犁子园举办课外辅导班,重点教授拳剑和体操,中途因场地、经费等问题办得断断续续。2000年李景碧同志因健康原因,辞去校长职务,县人民政府决定将老年大学交给老年科协主办,并挂牌为“平昌县老年科技大学”,校长由老科协副会长、92岁高龄的许渊如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由老科协秘书杜泉炎同志兼任。2001年,学校迁到人民政府4楼会议大厅。到2004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平昌县老年大学”的牌子,由县老龄委直接领导。老年大学从开办到2003年,共授课320多场次,听课学员达25000多人次,已毕业学员183人。
走上正规办学之路
老年大学前期,由于场地固定,领导变动,加之经费无保证,办学十分不正规,发展曲曲折折。2004年11月23日,许渊如、杜泉炎二同志在广安参加四川省老年大学协会召开的会议,代表平昌老年大学在会上发言,同时被吸收为省老年大学协会会员。这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6月7日,县老龄委下发文件,决定名誉校长由原县人大主任周尚聪担任,至此以后,学校进入正规发展阶段。
县老龄委指出,今后要加强对老年大学的领导,推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学校于2005年7月提出“通过努力把平昌县老年大学办成巴山一流”的口号,2005年10月25日,在宜宾召开的四川省老年大学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平昌老年大学被省老龄委评为办学“先进集体”,并授予奖牌,校长许渊如评为“优秀教师”。同年10月27日,四川省老龄委主办的《晚霞报》,以《发展中的平昌老年大学》为题,登载了平昌的办学经验。
跨入“示范校”行列
2005年7月26日,为了创建老年大学示范校,县老龄委对县老年大学的领导班子重新进行了充实调整,老年大学草拟了“办学章程”,提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六个老有”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观点,拟定“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提出“学为结合、以学促为”的办学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让学员老有所学,学有所得,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从而自觉乐意地参加学习,使老年大学成为老年人寻求新知识的课堂,老有所为的场所、颐养天年的乐园、交朋结友的天地。
学校制定了创建示范校规划,并建立定期和不定期向县委、政府请示汇报的制度,争取他们的重视支持,从而解决了办学中的三大难题:一是办学经费问题,2005年起,县上每年给老年大学办学经费2万元,纳入财政预算,2006年因创示范校,县上增拨了5万元;二是解决了教学场地和办公室,教师原在县政府会议大厅,后因县政府要使用,县上决定将县粮食局会议室调给县老年大学用于办学。办公室原在县政府会议大厅的楼下,后因要用作县政府来信来访接待室,县委决定将老年大学办公室调到县委原用作信访办的房间,老年大学办公室设在县委院内,这是绝无仅有的事,体现了平昌县县委十分重视老年教育。三是给学校办公室安装了电话,购置办公桌椅、文柜和办公用品,给教室购置座椅150把,落实图书阅览室,添置图书和书架,县政府还将原会议室的连二桌100张,座椅近200把交老年大学使用,这对老年大学是极大的支持。
2006年3月9日,省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何保全率领成都、乐山、雅安、眉山等县市老龄办负责人,来平昌检查指导,参观了平昌老年大学的教师及办公室,指出平昌作为贫困县,老年活动开展得这么活跃,真是难能可贵。
2006年12月19日,平昌老年大学被四川省老龄办授予“县级示范校”的匾牌。这样平昌老年大学跨入了全省首批39所示范校行列。
办出特色
平昌县老年大学走上正规之后,就十分注重在“特色”上做文章,力争走在兄弟学校的前面。在办学突出点上,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认真总结。一是上大课针对性强。每期安排8堂大课,每月讲课两次。教学中把时事政治教育放在老年教育的首位,根据学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请县上四大家的领导和县城有一定威望和专门研究的学者讲课。2007年上期,请了县委书记、人大主任刘谦祥、县委常委、常委副县长谢友先等到老年大学讲课。由于讲课内容有指导性和影响力,课后,县委办公室在《工作通报》上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关爱老人》为题,将刘书记的讲话翻印出来,发到乡镇和各单位,在全县上下掀起了尊老爱老的热潮,使孝道文化更加弘扬光大。2007年的《大众健康报》和《晚霞报》都报道了刘书记到老年大学讲课的情况。县上领导给老年大学上课,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加了政策的透明度,提高了学员的思想觉悟,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更重要的是使领导知道学校在干什么,使他们更加重视老年大学的工作。二是开展第二课堂,活跃了学员身心。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员的兴趣爱好,除定期上大课以外,还开办了拳剑体操班、音乐舞蹈班、国乐培训班、川剧曲艺班,同时与老体协、老科协联手,利用“金秋”、“夕阳红”两个艺术团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平昌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三是出版专著,撰写论文,展示老年大学办学成果。2006年在创建示范校的过程中,出版了一本7万多字的《平昌老龄》专著。这本书由县委书记作序,常务副县长严敏提写书名,包括论述荟萃、诗词天地、养生集锦,名言谚语等四个部分,图文并茂,印刷质量好,可读性,适用性都比较强。学校开展了教育理论研究,写出《进老年大学,做学习型老人》、《探索老有所学的内涵和意义》、《老年大学亟待规范》等论文,用以指导办学。同时,在2005年创办的四幅展板的基础上,于2006年4月又新办出四幅,进一步反映老年大学的办学历程,展示老年大学的办学成果。四是将县政府分管老龄工作的县长和涉老部门的主要领导聘请为老年大学名誉校长;同时与老年科协、老年体协搞好协作关系,将老年协的会长,老体协的主席,或安排任老年大学名誉校长,或任副校长,把他们的会员吸纳为老年大学学员;坚持经常请县老干局、老龄办指导老年大学的工作,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老年教育工作。
经过20年的发展,平昌老年大学从1个班发展到17个班,学员由4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500多人,成为一个活跃在大巴山区的老年群体。2007年5月10日,《晚霞报》头版头条以《平昌老年大学呈现五大活力》为题,深入报道了领导重视,师资落实,学员广泛,活动经常等方面的情况,对平昌老年大学坚持服务大局、服务老人、服务社会,积极探索山区老年教育新路作了充分肯定,使平昌老年大学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