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组织人事总汇材料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长期以来,由于组织人事工作的特殊性,往往使组织部门在干部群众心目中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随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格局,揭开这层“面纱”,增强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对组织工作的知情权。近年来,组织部根据“树组工干部形象”和打造组织部门“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的要求,本着公开、公正、透明、高效的原则,突出抓好了公开组织工作,消除群众的疑虑,拉近与群众的感情,为推动组织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信赖。
一是坚持对群众最想知道的提拔使用干部进行公开,让群众了解“阳光政策”。组织部门提拔任免干部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制度,但这些制度群众多数不知道,总认为提拔谁、使用谁还不是组织部门一家说了算。为此,我们把近年来形成的一大批规章制度集中编册印发到各基层单位,进行学习宣传,同时还利用部务公开栏定期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为了让群众更深入的了解选拔任免干部的全过程,制定了《市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张贴上墙,一目了然。每次调整和考察干部方案出台后,及时将考察组成员、联系电话及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开。在今年的市、乡人大、政府换届选举过程中,市委组织部坚持规范落实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职务任期制、任职试用期、届中和届末考核等制度,向社会公开组织部门监督电话()和通讯地址,将考察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并向群众反馈结果,充分尊重民意,凡是大多数群众不推荐、不赞成的,坚决不提名,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坚决予以调整,使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监督是实实在在,切实扩大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干部任免的参与面,实行全程“阳光操作”,社会反响强烈,群众比较认可,都说“阳光政策”出了一批好干部。
二是坚持对组织部门最基本的业务进行公开,让群众了解“全景”。过去,一提起组织部,社会上总是说组织部门就是提拔干部的部门,组工干部就是考察干部的干部,使社会上对组织部存有“神秘感”。为此,我们及时提出了从组织部门最基本的业务进行公开。根据组织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群众关注的程度,在认真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组织工作公开的内容和公开的范围及不宜公开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对组织部业务工作除依法保密事项和未研究确定的干部任免事项外将全部公开,内容涵盖组织机构和职能任务、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干部工作相关事项、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等12大项70多小项。坚持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根据实际情况每季度或半年公开一次;阶段性工作重点公开,如干部培训、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管理等方面的进展情况;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对所形成的各类工作安排意见除正式下发文件外,利用已建起的新疆昆仑网进行,同时,还将这些文件在部务公开栏内张贴公布。并通过采取聘请部务公开监督员等措施,让群众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公开内容经常更新、时效性强,增强了部内事务的开放度,扩大了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坚持把组工干部融入群众之中,做群众的“贴心人”。由于组织部门自身的特殊性,社会上对组工干部都“高看一眼”,虽然有“敬重”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疑惑和戒备。为解除群众对组工干部的戒备心理,在“双满意”建设年一开始就提出了“组工干部融入群众”计划,让组工干部走村入户、到农村帮助“三老”人员义务劳动、到困难企业过组织生活等系列活动,很好的展示了组工干部的人格魅力。严格落实“部领导接访日”制度,在“三同”、扶贫帮困、下基层指导工作时,向干部群众通报组织工作进展情况,疏通与党员群众直接沟通的渠道,使之成为最有效的公开方式。年开始,结合“双满意”建设年活动,将市乡村作为党建联系点,组织全体组工干部参加该村“两委班子”工作会,帮助了两委班子和农民群众理清思路,协调引进帮扶项目,提高村民致富技能,帮助解决发展农村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联系点搞好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搞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工作,积极向他们宣传组织工作重点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今年,市委组织部在保持对原联系点帮扶工作不断线的情况下,将市伯什克然木乡作为定点联系点,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以扶智为主的帮扶思想,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帮助该乡抓紧建立“干事的班子”,以带动该乡其他各项工作。并下派一名组工干部到该乡11村任职,指定两名组工干部定点到该乡开展党建工作,积极筹措资金20万元,为该乡11村修建了“惠源井”,解决了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问题。在亲民、为民、助民的过程中,拉近农民群众与组工干部的距离,揭开组工干部的“神秘面纱”。在逐步扩大帮扶范围的同时,扩大组织工作的宣传面。我们还每年组织组工干部到农村、街道社区、企业与农民和职工开展“结对子”、扶贫帮困等活动,加深了组工干部与群众的感情,过去群众与组工干部不敢说的话敢说了,不敢反映的问题敢反映了。
由于我们围绕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开展组织工作公开,群众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认识和看法已悄然的发生了很大变化。
变化之一:组织部门不再神秘。开展部务公开后,组织部门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了,随之而来的是组工干部朋友多了,来组织部办事的人多了。一些看过部务公开栏、浏览过新疆昆仑网、参加过组织部门召开的座谈会、切身感受到公开组织工作为自己所带来的方便的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说:“以前总觉得组织部很‘神秘’,现在不同了,公开栏,热线电话以及组织部门的同志经常下基层与我们交流,向我们宣传解释政策,让我们感到组织离我们很近,有什么想法,我们也愿意向组织上讲,更愿意向更多的人宣传组织工作。”通过推行公开组织工作,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了解了组织部和组工干部的工作作风,组织部和组工干部的形象和威信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变化之二:组工干部更有亲和力。通过公开组织工作,不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对树立组工干部形象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下乡调研时,有部风监督员反映乡干部交流力度不大、个人生活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组织部及时对全市在乡里工作7年以上的干部进行了统计,并会同人事局对一般干部进行了适当交流;对部风监督员反映乡干部交通不便、吃饭难问题,会同财政局,为每个乡下拨专款帮助开办了职工食堂,解决了基层干部吃饭难的问题,并及时协调市公交公司为市帕哈太克里、伯什克然木等偏远乡通了公交车,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出行难问题,并将这些整改措施及时向部风监督员和群众进行反馈并公示,受到基层干部群众和部风监督员的好评。也正是在这一件件具体问题的协调解决中,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感受到了组工干部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增强了对组织部门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变化之三:党员干部群众与组织部门更贴心。在公开组织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摆正位置、换位思考,从小事抓起,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持之以恒,努力将组织部门建成党员、干部、知识分子的“家”。在组织部门内部强调“组织工作无小事”、“作风就是形象”意识,倡导使用文明用语、文明办公、热情服务,使每名组工干部在接待外来办事人员时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相让、一杯热茶相敬、一个明确答复定心、一声再见相送,一言一行体现公道正派,切实感受到组织部门的“温馨”和体贴。针对基层干部反映往返组织部门报送材料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市委组织部及时为基层各单位统一申请了邮箱,实现组织工作资源共享;针对村(社区)干部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及时向市委反映,制定了《喀什市从优秀村、社区集体干部中聘用干部的管理办法》,每年从村(社区)两委班子“一把手”中择优选聘干部享受集体干部待遇,每人每月由市财政核发1000元工资,目前已有24名村(社区)干部享受到了这项待遇,今年又有12名已列入考察范围。在公开组织工作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组织部门公开的各项服务事项和办事流程,能够很方便地找到相关科室,及时向组织部门反映自己的难题,感受到了公开组织工作所带来的便民、便捷与高效,与组织部门更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