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创先争优主要事迹材料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先争优主要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创先争优主要事迹材料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江西省余干县出台《关于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加强生态党建工作的意见》,构建以生态经济资源为依托,以党组织覆盖为基础,以发挥党员作用为核心,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目标的生态党建新格局,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搭建绿色新平台。

组织创先“新阵地”。县委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目标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依托生态经济区不同的功能分区,把党的组织建在湖面湿地中,建在生态新村里,建在产业基地上,建在工业园区内,实现党的组织在生态经济区上的全覆盖。全县已组建渔业党委1个,渔业党支部36个,组建各类生态产业党支部106个,生态新村党小组366个,依托生态工业园组建33个企业党支部,涉及绿色农业、低碳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等10多个门类,党员9300多名。在此基础上,各地按照“五好”的标准,注重加强生态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确保生态党组织的硬件和软件到位,使生态党组织做到“六有”,即有完整的组织机构、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规范的党员活动室、有必备的办公设备、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有详细的台账资料,促使生态党组织运转有序,真正使生态党支部硬件过硬、软件规范、特色鲜明、活动有效。目前,全县已培育省级先进党组织1个,市级先进党组织5个,县级先进党组织36个。

干部示范“风向标”。县委紧扣“生态发展、绿色崛起”的主题,围绕“三区一平台”的发展定位来配班子、用干部,促使干部在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中当先锋、作示范。为此,县委把生态经济区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干部培训主体班次教学计划,先后举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研讨培训班7场,培训干部1620多人次。加大县直机关和乡镇场之间双向交流力度,选拔了39名后备干部到沿湖乡镇和环保、林业、水利、污水处理等与生态经济直接相关的部门跟班学习,提高领导干部从事生态建设的经验和能力,使生态建设的一线成为培养后备干部的主阵地。完善干部工作实绩考评体系,把生态经济、节能减排、空气质量、环境治理、湿地保护、森林覆盖率和群众满意度等7方面20多项指标列入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目标考评内容,让生态指标在干部的升降任免中更具有“发言权”,树立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确立了“既看经济发展显绩,又看生态建设潜绩”的干部任用风向标。

党员争优“大舞台”。积极探索党员参与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载体,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延伸到核心保护区,把党员责任区延伸到控制开发带,把为民服务承诺延伸到集约发展区,搭建党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平台。各基层组织先后设置防污监督、湿地禁牧、候鸟保护、转产示范等10多种党员责任岗,1200多名在湖区作业的党员挂牌上岗履责。沿湖核心保护区76个村党支部划分禁采硪砂、禁牧封洲、禁排防污、禁垦围堰、禁捕候鸟等5大类党员责任区,治理湖区乱采砂、乱放牧、乱排污、乱围堰等活动720多起。6000多名沿湖党员承诺为民办实事7100多件。按照一名“双带”党员标兵帮扶一名困难党员、带动十户群众致富的方式,组建“一帮十带”的党群致富联合体973个,近1000名党员致富标兵与11000多户农民结对帮扶,带头保护生态调结构,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人才用武“试验地”。依托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调查摸底,对全县1200名生态农业、林业技术、水土保护、城镇绿化、园艺环保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建立了管理台帐。建立县级优秀人才信息库,对350多名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所需求的规划管理人才进行信息化管理。对500多名余干籍在外高级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实行台账管理,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配备好人才。制定《余干县直接掌握联系优秀人才管理服务暂行办法》,从制定政策,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入手,强化人才支撑和就业服务,积极为人才创业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大力实施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等工程项目64个,大力发展生态产业115个,为人才发挥作用和创业创造条件、提供用武之地。

绿色发展“助推器”。县委紧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区一带”的不同功能分区,依托湖体核心区域,强化生态保护功能;依托沿湖生态新村,强化生态教育功能;依托绿色农业基地,强化生态服务功能;依托新型低碳产业,强化生态拓展功能。各地党组织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50多项,规范采砂、捕鱼、养殖等经济行为27项,维护湖区生态和治安环境。通过党员示范带头,全县建成186个生态新村,打造1.5万亩芡实种植基地、12万亩螃蟹养殖基地、2000亩辣椒种植基地、5000亩乌鱼养殖基地、500万羽红毛鸭饲养基地,实现了由农业资源大县向农业基地大县的跨越。充分发挥党组织打造生态工业园的引领作用,否决10多家电镀、印染等高污染、高耗能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入园,园区空气质量总体水平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工业废水处理率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绿化覆盖率大于45%,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动双赢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