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研究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耐火材料
在应用耐火材料的生产行业中,特别是在钢铁工业中当前的主要趋势是如何降低耐火材料的单位消耗。在炼钢生产中可使耐火材料单位消耗显著降低所采用的材料是不定形耐火材料。此类材料包括:耐火浇注料、喷涂料、捣打料、可塑料、火泥(耐火胶泥)、干混合物、耐火涂层、陶瓷纤维等。不定形耐火材料在下列方面优越于定型耐火材料:生产费用、筑造效益、使用寿命、安全性、材料的单位消耗等。在耐火材料生产的总规模中不定形耐火材料所占比例日益增大。在不定形耐火材料应用最多的是耐火浇注料和喷涂料。通常耐火混合物或者耐火浇注料呈原始状态向用户供货,这些料的成型(浇注、制造整体内衬)和烧成系在使用前或者使用过程中直接在热工窑炉中进行。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改善,促使对不定形耐火材料的要求提高。由于采用优质原料(包括超细粉)、新型结合剂、高效加入剂、最佳化的颗粒组成及完善的施工工艺,使不定形耐火材料(特别是浇注料)的开发取得巨大的进步。
2冶金工业用新一代耐火浇注料
新一代浇注料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这与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高抗侵蚀性、高使用温度及高抗热震性有关。由于采用由纯净原料,并按照复杂工艺制成的优质材料,使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使用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些因素决定着优质耐火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众所周知,不定形耐火材料的使用性能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组成,也取决于其成型及加热处理等工序完成的质量。采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时,这些工序都在用户处直接进行,这也是不定形耐火材料使用时的主要复杂性之一,因而要求内衬施工的工人应具有较高的熟练程度,对所用施工设备也提出较高的要求。波罗维奇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中心开发并开始生产牌号为Borcast及BorAlucast系列的低水泥耐火浇注料混合物、喷涂料、隔热干混合物。上述材料在钢铁工业及有色冶金工业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在开发新型高效不定形耐火材料方面所获得的显著成就说明了在生产具有较高纯度、强分散性及化学活性的各种原料方面业绩斐然。在生产不定形耐火材料时,利用自身的材料(包括本体材料和骨料)可以降低其使用费用并控制其质量。在浇注料的配料组成中采用各种不同的流变性加入剂可以显著降低浇注料混合物的用水量,改善其流动性和施工便捷性,调节凝固或硬化时间。为了强化干燥,在耐火浇注料中使用聚丙烯纤维,在进行加热处理和烧成时该纤维可以加速和缓和脱水过程,因此,降低了应力和浇注料开裂的危险性。根据用途,耐火混合物分为振动施工型和自扩型两种。为了提高结构强度和抗热震性,浇注料可以采用普通钢纤维或者低碳钢纤维来增强。
2.1Borcast系列耐火浇注料混合物
就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而言,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分类与俄罗斯国家标准ГОСT28874中传统耐火材料的分类是一致的。在实践中应用最多的为刚玉质、莫来石刚玉质、莫来石质及硅酸铝质的不定形耐火混合物。按照用途,耐火浇注料混合物分为下列数种:(1)牌号为Borcast95WK、Borcast96W及Borcast96S的耐火浇注料混合物该类料用于在钢包、中间包及炼钢电弧炉中作整体内衬。其物理化学性能列于,制造部件示于图1。结合剂类型:水硬性结合剂。施工方法:振动法和自扩散法。主要原料:刚玉。(2)牌号为Borcast80W、Borcast80S、Bor-cast70WT及Borcast70ST耐火浇注料混合物此类料用于作钢包和中间包的盖、钢包和中间包的永久衬、加热炉的上部砌块、铁水脱硫喷枪,以及作为钢包永久衬的维修用料。其物理化学性能列于,内衬筑造示于图2。结合剂类型:水硬性结合剂。施工方法:振动法和自扩散法。主要原料:莫来石刚玉熟料、红柱石。(3)牌号为Borcast65S、Borcast55W、Bor-cast50W耐火浇注料混合物此类料用于作钢包和中间包的盖以及作它们的永久衬。其物理化学性能列于。结合剂类型:水硬性结合剂。施工方法:振动法和自扩散法。主要原料:黏土熟料。(4)牌号为Borcast70SiC及Borcast70SiC-2耐火浇注料混合物此类料用于作钢包底的内衬和制作铁水脱硫喷枪。其物理化学性能列于,制造衬板示于图3。结合剂类型:水硬性结合剂。施工方法:振动法。主要原料:刚玉、铝土矿。因为在使用耐火浇注料混合物时,在内衬干燥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在用浇注料制作的冶金窑炉内衬的最重要的工序为干燥和烘炉过程。波罗维奇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们推荐的干燥制度可以保证内衬整个体积内的水分均匀地排出,如果不遵守该干燥制度将导致材料开裂。Borcast系列耐火浇注料混合物已经成批地向下列冶金企业供货:北方钢厂股份有限公司、布列兹泥科夫炼镁厂、彼得钢厂、奥斯柯尔斯克电冶金股份有限公司等。
农村消防工作有一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但与迅速发展的经济相比,还不是很乐观。农村消防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其原因是多样化的许多老百姓认为,首先是群众的消防意识不够。火灾离自己海很远,忽略了消防意识的提高和在火灾中自救逃生知识的学习。因为任意堆放柴草、违章用火用电等“习惯性”违章行为造成火灾的占比相当高,发生火灾时,因为没有足够的自救知识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是大有人在甚至还有部分农民群众不知道119火警电话号码,有的甚至因为担心消防队救火要收取高额费用而不报警。重视不够,其次是由于乡镇领导以及部分消防监督机构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消防工作尚未真正延伸至农村的每个角落;各项制度还不健全,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最后在消防经费方面,地方政府没有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有些农村成立了自己的消防机构,但是由于经费不够,而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消防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因此深入细致地做好农村消防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消防安全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实行“三个代表”具体行动,也是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开展消防工作的必要性
虽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提高,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但是受自然、人为环境的影响,一些消防隐患还是存在于我周围,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造发生火灾后燃烧快,
一是建筑结构上没有周全地考虑到消防因素。易蔓延。农村的住宅单位相对集中,大部分地方还保留着原来生产大队的居住形式,户户相邻,结构紧凑。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大环境下,农村的住宅用地也明显比以前要显得紧缺。由于消防知识的薄弱和消防意识的不够,许多农民在盖房时,缺少对防火间距,消防通道的考虑。发生火灾后,火势就会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迅速蔓延,甚至造成成片的火灾。
二是现代化进程加快。诱发火灾的原因也增多。近几年,特别是提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一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但是许多农民群众家中电器线路、用电设备的铺设安装先对并不是很正规,所以由电路电器等发生火灾的比率相对增加。随着城市打假力度的加大,一些低价销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的不法商贩在将目标盯向了广大的农村市场,大量劣质电线、电器流入农村,由很大一部分农民群众缺乏安全意识、贪图一时便宜,使其在农村大行其道,这些都为火灾埋下了隐患。有些农民群众虽然购买了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设备,但是使用过程中缺少维护保养的常识,使一些线路设备老化,超负荷工作,也是极易酿成火灾。
三是农村建设中忽视对天然水源的保护。当发生火灾时。由些地方就用了简易的小型消防车,即在机动形较高的摩托车,三轮车后面加上一个小水泵,抽取火灾地点周围天然河道里的水予以灭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家庭都用上了自来水,人们很容易忽视对原有的天然水资源保护,有的填沟造屋,有的把周围的天然河道当成垃圾场,往河道里肆意第扔垃圾,更有的家庭式作坊严重污染了农村的水源,也对水质带来影响,有的农村中的小溪河流水草从生,这都给农村的消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本文作者:赵燕华作者单位:江苏扬州爱默生新材料有限公司
现在的生活中烫金材料越来越广范地运用到每一个角落。在烫金材料的生产中经常出现的色铝分离现象又称"流色"或"露银",即烫印后剥离时颜色容易脱落,露出铝层,影响烫金效果。产生色铝分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分析产生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烫金材料是由各种涂层、镀铝层和基膜的叠加构成,其结构如下:(略)。
在正常状态下色层中的染料均匀地分散于树脂中。烫印转移后,正常情况下色层与铝层胶层牢固地附着在烫印物(纸张、织物、皮革等)上,颜色均匀鲜艳、光亮度高。
而有时出现颜色不均匀、深浅不一、露银、甚至完全变成银色的现象,既色铝分离。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该现象主要由如下几方面产生:正常烫印剥离如下:(略)。
1.染料比例过高。
抗静电材料
化纤织物由于静电效应,摩擦时很容易产生放电,出现火花,同时也容易吸收灰尘,使化纤制品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并带来安全性的问题,给使用者造成很多不便。在化纤制品中加入少量纳米微粒,如将0.1%~0.5%的纳米TiO2、Cr2O3、ZnO、Fe2O3等具有半导体性质的粉体或碳纳米管加到树脂中,会产生良好的静电屏蔽性能,使静电效应大大降低,提高安全系数。ZHLim等[5]制备了ZnO纳米棒织物,该纳米氧化棒沿径向生长均匀,密集覆盖到织物的每根纤维上,由于纳米棒排列的一致性及高结晶度使织物导电,这种导电织物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用其制成的服装具有显著的静电屏蔽性能。BunshiFugetsu等[6,7]研究发现碳纳米管可以改善聚合物的性能,将碳纳米管掺入聚合物中可制得功能性材料,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以使材料具有好的静电屏蔽效果。LarsBoger[8]研究了纳米材料的电导性,发现环氧树脂用碳纳米管修饰后可以具有导电性,用该材料制成的纤维具有优良的静电屏蔽性能。
纳米紫外线吸收材料
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和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合成及促进骨骼组织发育的功能,但过多遭受紫外线辐射会加速人体皮肤老化和癌变。对人体有伤害的紫外线主要位于300~400nm波段,相关研究表明,纳米TiO2、ZnO、SiO2和纳米云母都有吸收该波段紫外线的特征。把这些材料制成纳米粉体,其微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相当或更小,小尺寸效应导致光吸收显著增强,纳米粉体的量子尺寸效应等使它对某种波长的光吸收带有蓝移现象,对各种波长光的吸收带有宽化现象。利用纳米微粒优异的光屏蔽特性,将少量纳米超细粉体加入合成纤维中,制成的服装和用品具有阻隔紫外线的功效。ZhipingMao等[9]用水热法使ZnO纳米颗粒生长覆盖在棉织物的表面,发现在100℃或更高的水热处理温度下通过重结晶可使棉织物表面的ZnO纳米颗粒的形态由球状或棒状变成更小的针状,棉织物表面被直径为24nm的针状纳米棒覆盖,具有优良的紫外防护性能,紫外防护指数超过50。MagedH.Zohdy等[10]研究发现含有硫酸铝或硫酸钾的纳米ZnO涂层具有紫外线防护性能,织物表面涂覆0.3g/mL的明矾可显著提高紫外线防护性能,加入纳米ZnO后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会增强2~3倍。A.El.Shafei等[11]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ZnO/羧甲基壳聚糖生物纳米复合物,制备的ZnO、羧甲基壳聚糖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8nm、100nm,并发现这种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可使棉织物具有防紫外性能,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ZhiCao等[12]采用原位改性的方法用SiO2和三甲基硅氧烷改性制备了ZnO超细纳米颗粒,改性后的ZnO在可见光区域高度透明,与未改性的ZnO相比具有优异的紫外屏蔽性能。HaifengLu[13]制备了氧化锌聚苯乙烯纳米杂化涂层,经该材料处理后的棉织物具有优异的紫外防护性能及良好的耐水洗能力,该新型材料对织物表面功能化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纳米拒水拒油自清洁材料
纺织品在服用过程中会沾上污渍,影响纺织品的外观和使用性能,可借助纳米SiO2和纳米TiO2的有效复合来整理纺织品。纳米SiO2可使纺织品表面张力降低,令污水和油污只能依附在布面,降低沾染入布的几率;纳米TiO2微粒受紫外线激发,具有较强的光催化和氧化降解特性,在光照下能将吸附在纺织品布面的有机油和有机污物层层分解,最终变成CO2和H2O而蒸发掉,使纺织品保持清洁;光的照射还引起TiO2表面在纳米区域形成亲水性及亲油性两相共存的二元协同纳米界面结构,显示出奇妙的超双亲性,用这种纤维制成的衣物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清洁状态,具有防水、防油等效果。DeyongWu[14]通过水溶胶法制得粒径为3~5nm的锐钛型纳米TiO2,将其涂覆到织物表面,发现该面料具有明显的自清洁性能。T.Yuranova等[15]将厚度为20~30nm、粒径为4~8nm的TiO2-SiO2复合涂层覆盖在棉纺织品表面,发现TiO2-SiO2复合涂层在棉纺织品表面具有自清洁作用,比仅用纳米TiO2自清洁效果更显著。K.T.Meilert等[16]采用绿色化学方法在210℃时将TiO2连接到棉布表面,发现处理后织物具有自清洁性能,而再升温会导致织物轻微泛黄变色。
本文作者:张水明作者单位:宁波港强实业有限公司
石油是最为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之一,具有“工业血液”之称。然而,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石油对海洋,河流等自然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石油物质在水体表面会形成一层油膜,导致水体溶解氧下降,致使水体中浮游生物窒息死亡;同时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失衡。此外,石油中的多环芳烃(PAHs)、苯和酚类物质将长期影响生物的代谢,对其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油类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可分为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4大类。对含油废水的吸附处理,主要是利用吸附材料的表面活性,通过物理或化学吸附将污染物富集于表面,以去除含油废水中的溶解油、乳化油和其他污染物的过程。吸附法的关键在于吸附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比表面积、饱和吸附容量、再生方法、成本经济都是衡量吸附剂优劣的标准。国内外研究的吸附材料主要可分为无机型吸附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有机天然材料。本文将针对这几类典型材料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1无机型吸附材料
1.1炭质吸附材料
目前,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炭质吸附剂主要为活性炭。活性炭具有非常丰富的孔隙结构和的比表面积,是一种非极性结构的吸附剂。它不仅具有较好的吸油能力(一般为30~82mg/g),还能同时吸附废水中其它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然而活性炭的价格较贵,再生也比较困难,通常只用作含油废水的深度处理。活性炭还可与其它吸附材料,如沸石、二氧化硅等一起组成复合型吸油剂,以利于其回收。据报道,膨胀石墨、焦炭等炭质吸附材料对含油废水的处理也具有较好的效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