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全区不锈钢产业整合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产业发展现状
龙湾区不锈钢产业在全省起步最早、企业数最多、产品种类最齐全;产业链涉及冶炼、轧钢、穿孔、拉管及深加工等诸多环节,产品主要以管材(包括无缝管、焊管、高精密管等)、管件和深加工产品为主。2011年,我区不锈钢产业行业统计总产值近100亿元,出口创汇1.44亿美元,不锈钢无缝管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7.2%。全行业现有拉管企业243家、焊管企业30家、轧钢企业5家、穿孔企业32家及相关配套企业90多家,总计近400家,占全市不锈钢企业数量的90%以上,从业人员近5万人,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名。区内原有不锈钢冶炼企业32家,产能93.44万吨。随着近年来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开展,冶炼企业数已减为12家,总产能51.68万吨。全行业拥有炼钢炉30台(其中电伏炉4台,中频炉16台,AOD炉10台),吨位均在30吨以下。以龙湾区不锈钢产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温州市不锈钢产业近年来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2004年,温州被中国特钢协会命名为“中国不锈钢无缝管材生产基地”,2010年荣获“浙江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目前,龙湾区不锈钢企业已获国家驰名商标1枚,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各4枚,市级名牌产品、知名商标各6枚;已获取特种生产许可证企业125家。
存在问题
产业低小散。以民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龙湾不锈钢产业具有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产能与企业支撑能力相匹配等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区大部分不锈钢企业散落在居民区及工业园区,整体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同质化竞争严重;12家冶炼企业平均产能仅4.3万吨/年,与国家最新规定的最低标准(国家钢铁经营规范条件要求特钢企业最低经营规模为30万吨/年)相差甚远。
工艺及装备水平落后。龙湾不锈钢企业的冶炼装备以小电炉、中频炉为主,均在30吨以下,工序能耗高、污染重,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属于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淘汰范围。冶炼装备的落后,也直接导致了与其配套的下游企业加工装备水平及产品难以提升。
产品档次不高。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企业发展空间有限,加之面临着技术、设备、人才、土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全区多数不锈钢企业只能生产一些档次较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200及300系列不锈钢产品,行业整体赢利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亟需提高。
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一方面,企业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不够,行业内大部分企业在同质化竞争的漩涡中挣扎,转型升级意识薄弱;另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和民间借贷风波影响,企业资金普遍偏紧,投资意识不强。在缺乏产业整合提升实质性政策扶持、土地等要素支撑和相应技术保障的情况下,企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
淘汰落后产能压力凸显。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要求日益迫切,但若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执行,意味着全区所有的炼钢炉都面临着停产、拆除、销毁等局面。企业损失惨重,员工遣返困难,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此外,如相应的淘汰落后产能的扶持、补助政策不到位,缺乏可操作性,将给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整合提升的思路
将现有的12家炼钢企业整合重组成不锈钢冶炼企业集团。项目采用高功率或超高功率电弧炉,新型脉冲布袋除尘以及新一代热机械控制加工(TMCP)工艺技术。新增2座符合国家要求的50吨以上电炉,同时保留2座30吨以下电炉用于新型材料及特殊工艺要求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对散落在各居民区周边的不锈钢企业进行整合、集聚、提升。采取“淘汰低小、总量减少、整合重组、整体入园、集聚提升”的原则,用3-5年的时间,将其迁入新的不锈钢产业基地。
整治城市中心区域不锈钢批发点,建立新的不锈钢产业批发市场。一方面,散落在我区永中区域数条街道上的零星不锈钢批发点层次低、分布广,严重影响了市容及交通;另一方面,全区大量的不锈钢企业需要上规模、上档次的批发市场。为此,有必要将零星的不锈钢批发点集中整治后整体迁入新的不锈钢产业基地。
对座落在各工业园区内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在产品、设备、技术、工艺、环保、能耗等方面进行总体改造提升。基于以上四方面的考虑,我区计划在空港经济区天城围垦片南端划出1200亩左右的工业用地,建设“浙南不锈钢管材基地”,分别用于不锈钢冶炼集团落地(150亩)、居民区不锈钢企业集聚安置(850亩)以及不锈钢专业批发市场建设(200亩)。
整合提升的措施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以市场调节和政策调控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根据转、并、改的思路,兼顾调控政策严肃性与灵活性,分期逐步淘汰钢铁产业落后生产装备,完成省、市级下达的各项任务:2013年底前淘汰10吨及10吨以下中频炉和小电炉;2014年底前淘汰20吨及20吨以下中频炉和小电炉;2015年底前淘汰30吨及30吨以下中频炉和小电炉;除保留部分转向用于新型材料。在经济方面,充分利用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方式,对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小电炉、中频炉等炼钢装备以及限制类生产装备,采取不同的加价方式,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对列入国家和省、市年度淘汰计划的企业,按期完成淘汰验收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促使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在行政方面,充分利用税收、环保、质监、安全执法检查等行政手段,加大对落后产能设备的监管力度,对污染排放不达标、产品质量低劣、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坚决依法处理,迫使企业主动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停止生产落后产品。
整合重组不锈钢冶炼企业。结合前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鼓励不锈钢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以华迪钢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年产35万吨特种钢、计划用地150亩的集团公司,初步拟定落户在空港经济区(整合重组方案见附件)。在企业进行整合重组过程中,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补助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指导,通过土地、金融、电力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措施,提高企业整合重组的积极性,推进整合重组工作顺利进行。
实施产业集聚工程。结合淘汰落后、技术改造、联合重组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区不锈钢产业集聚水平。对散落在龙湾各居民区的100多家“低、小、散”不锈钢企业进行整体改造搬迁。由区政府在“浙南不锈钢管材基地”安排850亩工业用地进行产业集聚(其中750亩用于企业集聚安置,100亩用于产业平台建设)。并拟由浙江五星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温州市经协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温州市康增钢管厂、浙江长鸣钢管厂、浙江方圆钢管厂、浙江嘉泰异型钢管厂、温州卓越金属有限公司、聚钢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分别牵头,按照平均供地30亩组建25家企业入园。同时,对园内企业实行“五统一”:统一污水治理,集中设立酸洗污水处理中心,实现达标排放;统一建立原料和产品检测平台,加强省不锈钢产品检测中心功能,减少检测设备重复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逐步形成拥有区域品牌,品质优良,竞争力强的产品;统一使用清洁、安全能源,用天然气代替现有的煤气发生炉,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增加节能减排空间,建设绿色发展的管材基地;统一建立挤压和穿孔中心,为下游企业提供质量优良、规格齐全、统一标准的管坯,降低营运成本;统一建立研发中心,联合高校院所,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解决生产发展中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问题,生产技术含量高、品质优、高附加值产品。100家企业的原有用地或由政府评估后按市场价收回集中开发;或由企业保留原产权进行退二进三或转为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产业。属于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并列入拆迁范围的,按有关政策处理。
提升原有园区产业。在节能降耗方面,对现有的煤气发生炉进行技术改造,并在时机成熟时倡导引进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在环境治理方面,加大环保设备投入力度,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在源头防止酸洗废水排放,完善厂区内环境保护的监控体系,杜绝偷排,防止漏排;在产品研发方面,总体要朝大口径、双相化、耐高温、耐腐蚀、耐高压方向发展。重点生产超级304不锈钢管、2520特制钢管、830mm无缝管及2205双相管等产品;在工艺及技术方面,逐步采用电炉(中频炉)+AOD(VOD)精炼工艺冶炼,提高钢质纯净度的同时提高链铸比例。改善单一的穿孔结构,增加热挤压工艺和不锈钢热轧工艺供坯,采用冷轧+冷拔联合短流程工艺逐步替代纯冷拔生产工艺等;在设备方面,采用可控保护气氛系统的辊低式、网带式和马弗管式热处理炉替代连续式辊底炉。推广采用高速、长行程、环孔型、高精度的冷轧管机替代或改造我国第二代冷轧机;在企业管理方面,改进商业模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运行效率,重视团队建设,特别是要在全行业引进精细化生产等先进管理技术。
建设产业配套设施。“浙南不锈钢管材基地”落地后,推进不锈钢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力争建立不锈钢研发、品质管理、信息网络、物流、交易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宽市场营销渠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龙湾区不锈钢产业转型发展。一是加快“浙南不锈钢交易市场”建设。该项目拟征用土地200亩,通过3-5年的时间,将“浙南不锈钢交易市场”打造成集原材料交易、产品展销、仓储服务、中转贸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联办”的方式,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研究开发不锈钢行业新产品,加快不锈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问题,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油井管、油管杆、核电工业用管等新兴钢产品,拉大产业链发展空间,提高不锈钢精深加工产品的份额,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是强化品牌培育工作。抓好产业集聚区龙头骨干企业的品牌培育工作,将政府扶持政策向优势潜力企业倾斜。梳理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区领导联系制度,一对一加以指导帮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不锈钢企业集团,提升我区不锈钢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组织指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工作,对获得国家、省、市级以上知名品牌的企业,按有关政策给予奖励。四是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依托不锈钢专业市场,搭建“中国不锈钢管材交易网”,逐步扩大网络交易的市场份额;引导企业通过阿里巴巴、生意宝等专业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业务,鼓励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营造企业网络营销体系。五是充分发挥检测中心作用。以龙湾拥有省不锈钢产品检测中心的有利因素,加强对企业产品生产工作的指导,加大产品的检测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不锈钢产业整合提升工作取得实效,区政府成立不锈钢产业整合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环保局、区安监局、区空港新区管委会、区工商分局、区规划分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区供电分局、永强供电公司、区质监分局等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经信局,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对不锈钢产业整合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不锈钢产业整合提升工作的落实。
采取先疏后堵的方式。鉴于目前我区的不锈钢产业整合集聚园区尚在选址确定阶段的现状,同时中小微不锈钢企业也曾在经济发展中作出过贡献,我区将给予大多数企业以一定的存续时间,采取先疏后堵、逐步推进的方式,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计划。待园区建设投用后,淘汰全部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强化改造提升项目的要素保障。将不锈钢联合重组整合提升作为我区特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加以落实推进。一是加强对不锈钢产业规划,科学确定不锈钢整合提升项目选址,对整合重组的企业在土地要素上优先予以安排。二是统筹考虑不锈钢整合提升项目供电需求,完善供电基础设施,提供电力保障。三是对符合整合提升方案的项目,优先列入市、区重点整合提升计划,给予专项资金扶持,推进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不锈钢产业整合提升项目的融资支持,指导鼓励企业谋求资本市场,试行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确保我区项目顺利实施。四是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兼并重组财政政策。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支持。加快建立健全不锈钢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扶持政策和补偿机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偿相关企业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等所带来的各种费用。一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资金补助比例。二是加大对企业的资金补助力度,激励企业积极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注重舆论引导。不锈钢产业整合提升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面面面,只有全民参与、全民监督,才能见实效。所以,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不锈钢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整合提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通过持续、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开展不锈钢整合提升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不锈钢整合提升工作提供有效的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