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区建设规划工作方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济区建设规划工作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经济区建设规划工作方案

一、《规划》实施的战略意义

经济区是国家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市属于经济区的辐射区,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历史文化深厚、产业特色突出,与天水市和宝鸡、汉中地区联系紧密、互补性强、产业协作潜力大。

深入贯彻落实《规划》,主动融入经济区发展,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有利于强化区域对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有效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重大战略部署,是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

要深刻认识主动融入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推动全市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广泛宣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规划》和《意见》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提高贯彻落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实现《规划》和《意见》提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二、《规划》实施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规划》和《意见》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和“融入大关中、合作共发展”的要求,以富民强市为目标,围绕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本着“积极融入、主动作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宗旨和原则,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纽带,加强区域合作,拓宽交流领域,完善对接机制,突出发展有色冶金、特色农产品、水电能源、生态旅游等产业,加强交通对接、工业协作、旅游联合、商贸流通、信息共享,极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开放合作,主动融入的原则。充分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开放合作、组团发展,积极对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主动融入关天经济区建设,推动《规划》和《意见》全面实施。

2.坚持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全市不同区位特点、资源特性和产业特色,加强与省和省内东部3市战略合作、联动发展,形成推动《规划》和《意见》实施的强大合力。

3.坚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的原则。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基础,科学统筹规划10年发展,明确阶段目标,集中力量、联动协作,分阶段、有步骤实施《规划》和《意见》。

4.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原则。按照不同区位特点,合理划分产业布局,对《规划》和《意见》确定的重点产业重点扶持、促进突破发展,加快形成在经济区内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的合理、科学、快速发展。

5.坚持深化改革,推进创新的原则。加快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激发民间投资,为《规划》和《意见》实施提供强大动力。

(三)战略定位

通过《规划》和《意见》的实施,把我市建设成为陇东南有色冶金基地、优质农林产品和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全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连接西南、西北重要通道。

——有色冶金基地。依托文县阳山金矿和西成铅锌矿带,加快发展以黄金、铅锌为主的有色冶金工业,把建成有色冶金工业基地。

——优质农林产品和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花椒、核桃、油橄榄、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扩大基地规模,提高加工深度和产品附加值,培育龙头企业,把建成特色优质农林产品和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

——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中小电站并举,推进“三江一水”梯级开发,把建成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

——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发挥生态资源良好、气候宜人的优势,把生态保护建设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突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把建设成甘陕川毗邻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实现较大增长。

——连接西南、西北重要通道。按照内联外拓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全市公路、铁路、民航和公共交通建设,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建成较高水平的综合运输体系和立体交通网络,使成为连接西北、西南的重要通道。

(四)空间布局

依托交通干线、资源分布和现有产业基础,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构筑“两心、两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发展以区为中心,包括文县、和宕昌县的南部经济区,依托兰海高速公路和兰渝铁路,规划建设、哈达铺等工业园区,加强与经济区内陕南城市的协作,重点布局发展水电能源、农特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生物制药等区域特色产业。优化提升以成县为中心,包括、、和的北部经济区,依托十堰—天水高速公路、成武高速公路及天平铁路南延伸线,进一步增强西成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产业聚集能力,积极承接经济区产业转移项目及深圳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项目,重点布局发展有色冶金、建材产业、装备制造及其它新兴产业。

(五)发展目标

通过《规划》和《意见》实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力争前五年夯实基础、后五年跨越发展,经过10年的发展,与省和我省东部3市形成产业对接、文化融合、优势互补、合作共建、联动发展的经济一体化格局,成为陇东南地区和甘陕川毗邻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指标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300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4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6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95亿元。到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达到603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达到8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149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217亿元。

——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高起点推进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相继建成一批国家和省上重大工程项目,到年,铁路、支线机场、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设更加完善,形成覆盖全市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完善水利设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加快电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力得到根本改善。

——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增强铅锌、黄金、硅铁、建材、绿色食品、医药化工、加工制造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加快实施产业园区建设,突出铅锌、黄金、硅铁等重点产业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到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达到63亿元。到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达到157亿元。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到年,市区建城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各县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到年,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

——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到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8:30:52。

——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到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将建成生态园林城市,到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显著降低,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到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达到178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3940元。到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328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7925元。

三、《规划》实施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内联外拓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全市公路、铁路、民航和公共交通建设,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建成连接西北、西南和关天、成渝两大经济区的重要通道。配合铁路部门加快兰渝和成兰铁路段建设,早日开工建设天平铁路南延伸线与兰渝铁路接线、九寨沟至阳平关铁路;加快“陇煤南运”煤炭运输通道建设,优化陇东煤炭资源异地转化承载条件;推进地区性铁路集运站和枢纽建设。加快兰海(武罐段)、成武等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建成由武罐、十天、成武等三条高速公路组成的“H”型高速公路网。充分做好十天高速公路(大石碑)至天水段、兰海高速渭源至、延九高速至九寨沟、至成县、洛门至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与天水、宝鸡、汉中合作,新改建至略阳县白水江镇、两当(广金)至宝鸡市(南星镇)、至九寨沟旅游环线道路、成县镡河至略阳县西淮坝等断头路和联网路,抓好省道208线洛门至二级公路建设,尽快实现所有县城通二级以上公路。抓好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提高农村客运站覆盖率;加强旅游景区与干线公路及旅游景区之间连接道路建设,改善景区内外交通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配合做好成州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积极争取、论证、适时建设文县、宕昌、和阳坝直升机场项目。发挥“两江一水”适航水域资源优势,加快内河航道和码头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通航能力。

(二)大力发展工业产业

加快铅锌、黄金、硅铁、建材、绿色食品、医药化工、加工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步伐,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力争在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上与经济区其他城市优化互补。依托核心区众多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相对集聚的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和先进的管理运行理念,积极开展园区建设思路、政策、项目、机制对接,力争用5—10年时间,每县区建设一个工业集中园区,全市建设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3个以上省级开发区。加快西成经济开发区新址规划和扩区建设,把西成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陇东南有色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主动承接经济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快黄金、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勘探开发,提升冶炼、精炼生产技术,以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深加工为重点,着力发展有色、稀有新材料等矿产采冶和精深加工业、建材业,把建成黄金及有色冶金工业基地。铅锌产业。加快推进以厂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为主的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步伐,重点支持白银公司成县20万吨/年锌冶炼系统技术提升等大项目建设。以提升铅锌采选能力为重点,实施洛坝有色金属集团100万吨/年采选生产线建设等重点项目。黄金产业。加大采选力度,重点抓好文县阳山金矿日采选冶5000—10000吨矿石生产线、大桥金矿和十里后川坝金矿各1500吨/日黄金浮选、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分公司()日处理矿石500吨、亚特矿业有限公司()建设日处理黄金堆浸尾渣6000吨综合回收生产线等项目。硅铁产业。以文县为主,重点抓好文县万利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临江20万千伏安特种铁合金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抓好平达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年铁选厂生产线及矿山综合治理项目。建材产业。实施成县祁连山集团成县200万吨/年干法水泥生产线扩建、文县玉丰水泥100万吨/年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青峰石材、文县玉莹石材、成县花岗岩建材、鸿海仿玉石材等生产线和区石膏矿开采、环保涂料等项目,培育建材产业新的增长点。绿色食品产业。依托优势农特产品基地,支持企业引进核心区关键技术提升企业加工技术,大力开发保健品、方便食品及有效成份提取。保健品重点支持康福来、宕昌扶正、成县成州亿葛业、大黄保健、永兴银杏、雅龙银杏、恒源香料、文县中寨代元纹党等龙头企业;方便食品重点支持华美、绿之源、鸿徽,成县核桃乳,茗芝茶等加工企业;特色产品加工重点支持祥宇、世博林、田园等企业发展油橄榄综合深加工,积极推进西和瑞雪精淀粉加工、裕丰茶多酚等特色加工项目建设;白酒行业重点实施金徽酒业扩建及红川酒业、宕昌滕昌酒业、两当果老仙酒厂技术改造,新建成县玉米酒精厂。医药化工。以发展现代中药制药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药材基地,培育医药龙头企业,全面推进GMP和GAP认证,重点支持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独一味系列产品新药研究、萃取银杏酮及银杏系列产品生产线、宕昌当归油萃取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无锑炸药、磷肥、硫酸锌、盐化工等化工产品,重点建设明珠矿业有限公司10万吨/年高纯碳酸钡、文县碳化硅厂8万吨/年碳化硅、同鑫锌业公司1万吨/年氧化锌、文县石坊钡盐厂原矿处理1000吨/日钡盐深加工、神农高效生物肥厂15万吨/年高效生物肥、久联民爆器材有限公司1500吨/年改性添加剂等项目。加工制造业。抢抓省上振兴装备制造业和经济区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机遇,重点抓好万方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00吨铸件厂建设、东港公司5000座大棚温室骨架(塑钢基质管专利技术)生产线建设、天合山山核桃工艺品厂年加工山核桃工艺品3万件生产线项目、华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高效矿冶振动筛、金属加工和机械零部件加工生产线等项目建设。

积极协调配合相关行业和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加大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梯级电站开发力度,加快实施在建水电站项目,力争把我市建成陇东南水电能源基地,到年,水电能源开发装机150万千瓦,年达到200万千瓦以上。积极争取建设天水至750千伏输电线路,承接陇东煤电辐射;新建330千伏至西和至天水750千伏变线路、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110千伏及以下配网完善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强以330千伏线路为骨干网架、110千伏线路为主供网架的多电源互供式供电网络。支持加快新能源开发步伐,推广和发展清洁能源。充分利用国家建设能源通道、推进陇东煤炭和新疆煤炭向西南输出的机遇,积极引进省内外大型能源集团企业,超前论证、适时建设火电项目。加快论证建设3000吨高纯多晶硅和1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支持加快新能源开发步伐,推广和发展清洁能源。积极配合实施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联络线及支线工程,加快天然气车用、民用供气网络体系建设。

(三)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依托地形复杂、生物多样、景观独特、文化荟萃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与天水、平凉、庆阳等市的组团发展、与省的对接协作,着力打造天水——九寨沟自然生态旅游走廊、天水——汉中三国古迹历史文化旅游走廊、延安—庆阳—平凉—红色旅游走廊、西安—天水—(成县、)杜甫留寓陇右旅游走廊、—天水—先秦文化旅游走廊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主动融入关中天水旅游经济圈和大九寨旅游圈。

围绕兰渝铁路、成兰铁路、兰海高速、成武高速带来的便利交通条件,大力开发阳坝、西峡颂、官鹅沟、万象洞等核心景区和天池森林公园、鸡峰山森林公园、三滩生态自然风景区、云屏三峡自然风景区等“百峡山水”生态旅游景观,争创乡村旅游示范县;围绕秦陇文化、巴蜀文化、藏羌文化荟萃的特点,开发建设秦西陲陵园、祁山武侯祠古战场、仇池文化公园、西峡颂、乞巧文化园、阴平古道、白马民俗村等人文旅游景观。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项目,重点抓好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基础设施建设及两当兵变指挥部旧址建设项目,征集遗留在民间的各种红色文物,扩大旅游内涵,争创宕昌县、红色旅游示范县。

(四)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立足规划编修、突出城市新区建设、老城改造等重点领域,构建以“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小城镇—新农村”为框架、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的开放式城镇体系。

推进市三级城市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抓好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把区建成有一定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山水特色之城、生态园林之城、人文魅力之城,打造成商贸中心、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立足徽成盆地铅锌资源丰富和自然人文景观、生态文化旅游特征突出的优势,把成县建成经济中心。

以市区和各县城为重点,全面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城区道路、桥梁、供电、供水、集中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避难场所建设力度,实施“绿色长廊”、南北两山、“百里竹海”、两当“一线两山三流域”等一批城市外围绿化重点工程。

加快中心镇建设,重点支持具有资源开发、旅游度假、加工制造、商贸流通基础等优势的哈达铺、盐官、江洛、阳坝、碧口、安化、黄渚、洛峪、杨店等21个示范小城镇建设。

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农村邮政和电信,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和无线通讯无缝覆盖;加强农村能源建设,重点扶持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改造和加快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提高供电质量;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积极争取建设城乡统筹重点示范点项目。

(五)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

依托杨凌农科城、天水农业高新示范园区科技、人才、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优势,主动加强产业对接,通过与省联合申报秦巴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开发利用、建设市特色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基地和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等项目,做大做强做优我市农林业特色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融入经济区优势市场。积极争取《规划》和《意见》政策及项目扶持,按照特色农业“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核桃、花椒、油橄榄、中药材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畜牧、蔬菜、茶叶、马铃薯、苹果等五大区域性特色产业,水产养殖、蚕桑、黑木耳等地方特色产业,开发银杏、烤烟、蜂蜜、花卉、柑桔、香料、苦荞麦等地方性特色产品,实现农业特色产业适生区内合理覆盖。抓住布局优化、龙头企业、市场体系、科技支撑、新品种引进等环节,扩大基地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市场体系、壮大龙头企业、打造优势品牌,加快产业化进程,着力构建主导性产业强势带动、独一性产业优势鲜明、区域性产业互为补充、地方性产品尽显特色的农林业发展新格局。重点推进现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资产重组,努力做大做强新创建市级标准以上的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依托国家重点拓展经济区农副产品市场机遇,充分发挥各县区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加强农超对接,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区发展订单农业、精细农业和冷链物流。大力发展各类优势农村产业集聚区,并配套建成若干个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农产品现代购销等农村服务业,配套建成若干个特色鲜明、集散功能较强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重点抓好核桃、花椒、油橄榄、木耳、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及中药材集散的交易市场建设。

(六)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构建防汛、灌溉、供水三大水利体系,加快实施“三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流域综合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城镇防洪体系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加大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力度,继续争取投资,加快实施坡耕地综合整治工程,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集雨节灌、节水灌溉工程,重点抓好徽成盆地和“两江一水”沿岸河谷川坝区老灌区的维修配套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对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投资。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按照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争取国家生态建设资金和政策支持,与宝鸡、汉中等市共同争取国家加快推进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汉水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陕甘两省共同争取国家实施在陕甘两省四市(天水、、宝鸡、汉中)十四县区护林防火联防区森林火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将全市九县区列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县,共同实施生态修复、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自然保护区、长防林二期建设六大工程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推进白龙江等流域天然林恢复,继续加强森林区域管护,对天然林区、公益林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自然保护区、人工造林区、生态脆弱区、草场重度退化区、飞播造林区等重点生态建设区域实施封山禁牧。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重点抓好白龙江湿地保护工程、康南太平河、宕昌八马湿地等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争取把裕河、成县鸡峰山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争取实施区内植被恢复工程,重金属污染和尾矿库治理工程;争取实施秦巴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及开发利用工程;组织实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组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六大“绿色长廊”示范区建设,力争进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范围。

(八)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

以国家支持西安研究设立陆港型综合保税区为契机,充分利用兰渝铁路、兰海高速、成武高速等重大重点交通项目建成运营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与核心区城市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机制,积极引进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充分发挥作为南部、陕甘川交界区域交通、商贸流转枢纽的区位优势,在各交通重要节点,建立现代物流集散园区,并依此延伸放射,构筑覆盖整个农村的市场网络,着力建设、宕昌、成县、四个南部物流中心园区和乡镇配送中心,重点抓好吉石坝物流—工业园区、宕昌哈达铺物流—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齐全,现代化水平较高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积极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大力推进数字城市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道、省道移动通讯无缝隙覆盖,加快信息网络安全和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九)强力推进扶贫开发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上扶持“两州两市”发展的重要机遇,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和扶贫措施,加大扶持贫困片带扶贫政策项目的争取力度,争取国家支持,尽快与等省市共同争取国家尽快实施秦巴山区集中特殊困难地区片区开发建设,争取国家实施贫困乡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培训输转工程。

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生态扶贫、劳务合作等多方面,积极与经济区相关市县加强联系和融合发展,全面落实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政策,有力促进我市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等五大工程实施。

加快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争取把我市、宕昌、、西和、成县等县纳入国家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区。

借助经济区发达城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经验和人才培训实力,完善我市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和再就业培训基地。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规划建设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站、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服务机构。

(十)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与省和我省东部3市开展特色民俗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实施陕甘川茶马古道遗址保护和开发、陕甘栖风坡黑马羌族民俗文化风情旅游线、陕甘川卧龙岗白马氐族文化渡假村等文化长廊工程和知识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工程,重点推进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社区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城乡影剧院、农村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家书屋等公益性文化惠民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培育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依托雄厚的教育基础,大力发展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争取师院完成专升本;继续改善农村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校舍安全工程,农村教师周转住房建设工程。

积极鼓励我市医疗机构与核心区城市开展医疗卫生合作交流,完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机制,不断提升我市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一基地、两体系、三保障、四网络”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强化医学教育基地,完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加快推进计生服务基础设施的配备,完善县乡村三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市县区和各乡镇体育场馆及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建设。

依托核心区科技研发、人才培训等优势,加快市、县区创业园区、科技培训基地和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建设,推进科技馆建设,鼓励与核心区企业、院校等开展科技合作,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制定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鼓励创新型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研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自由流动,更多地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服务经济建设。依托核心区职业教育基础和科技研发、人才培训等优势,签订定向培训、帮扶支教、业务进修培训等协议,加速我市人才培养和储备,健全人才资源市场体系、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开发力度,组织实施一批人才开发重点项目,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依托经济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主动融入构建创新型区域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促进我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做好《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市《规划》实施协调领导小组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重点解决实施《规划》和《意见》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跨区域、跨部门的复杂问题,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问题,商讨措施,全力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的日常协调联络工作。各县区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组织统筹协调本县区实施《规划》工作。

(二)争取支持政策

财税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公益性项目国债转贷资金转为拨款的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加大对我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重大项目、特色产业、扶贫开发、公共服务等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并落实好相关项目。整合各类资金,全面支持特色农林业、医药化工、新能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加工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积极争取省上提高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比例,加大对我市民族乡村经济建设专项资金投资扶持规模。深化财税改革,理顺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健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加地方可用财力。

产业方面。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省上支持涉及我市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出台支持以医药化工、水电能源、加工制造、生态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重点在产业准入、土地供应、投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制定实施市、县区经济开发区及工业集中区产业错位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人口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布局;制定吸引东、中部企业投资优势产业、节能环保项目的政策措施。

投资方面。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我市有色冶金、特色农产品、生态旅游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积极争取省上对我市产业园区给予必要的扶持,积极争取国家减免市以下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积极争取省上加大对我市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电网改造升级。落实《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暂行办法》,进一步下放项目审批、备案权限。严格贯彻执行县及县以下投资项目资金配套改革办法,完善重点建设项目考核机制,促进纳入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尽快实施。不断完善保障条件,积极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

土地方面。积极争取省上核增我市建设用地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积极争取省上对国家每年返还省级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给我市予以倾斜安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对我市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和发展的投入。研究制定盘活市本级和各县区存量、积极争取增量的土地利用政策措施,协调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制定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监管体系的政策措施,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

金融方面。积极争取省上出台的金融政策中加大对我市的扶持力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改善支付结算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参与探索经济区融资平台建设,加强与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探索多种抵押担保形式,推进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来设立分支机构,满足各个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措施,支持重点企业通过规范上市、发行债券等渠道进行直接融资。扩大保险覆盖面,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险保障。

(三)实施项目支撑

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保证必要的项目工作经费,特别是对交通、工业、特色产业和城市建设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由政府牵头实施的重大项目,要想方设法挤筹资金,投入项目前期工作。要认真研究《规划》和《意见》,积极策划项目、准备项目、多上项目,认真论证、精心筛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支撑《规划》的实施。在项目前期工作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选择信誉好、力量强、有资质的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内容和标准,承担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等文件的编制工作,确保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深度,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增加项目的可靠度,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支撑赢得《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优化实施环境

加强区域协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依托核心区资金、信息、市场,深化人才交流、劳务输转、科技研发等领域的对接,推进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关天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把国内500强企业、经济区内的大企业、大集团作为重点招商对象,定期、不定期邀请企业家到考察,组织动员我市各类企业到和省内东部3市积极开展合作洽谈、项目对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到发展。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大引进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力度,提高引进外资质量,优化投资环境。

创新投融资机制,激活金融市场,扩大金融覆盖面,完善上市、担保、基金等融资方式,建立健全投融资平台,重点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积极在城乡规划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运用市场机制,优先配置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创新生产要素流动机制、科技合作机制、对口帮扶机制、人才开发机制,引进和培养人才,推广先进技术,探索产业发展、教育卫生、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对口支援模式,促进核心区优质生产要素向我市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形成区域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五)强化责任考核

落实工作责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和省驻有关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按照我市支撑《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见附表)要求,加强协调配合,靠实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属全市性的目标任务,由市《规划》实施协调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属相关县区和市直部门职责的,相关县区和相关部门为第一责任单位,需要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由承担主要工作的单位为第一责任单位。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各县区和有关部门行政一把手是落实《规划》任务的第一责任人。

加强督查考核。根据《省年度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试行办法》,要把实施《规划》和省上《意见》纳入到各县区、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对规划实施组织、产业项目合作、协作机制建立、创新能力培育四项内容定期开展评估考核,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对各县区、各部门实施《规划》的情况进行综合督查或专项督查,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