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深化隐患排查综治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认真贯彻落实《宁波市州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办法》(政办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根据宁波市《关于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设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甬安委办号)要求,进一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构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探索建立企业有效履责、政府科学监管、社会广泛参与的“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形成部门协调配合、企业自主到位、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格局。具体目标为:
(一)企业有效履责方面
1、落实人员配备,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监控职责,建立责任制;
2、健全安全检查、隐患治理与监控、信息报送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3、熟悉隐患排查治理程序和内容;
4、掌握安全检查、信息报送等工作方法;
5、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确保“一患一档”,并做好跟踪整改工作。
(二)政府科学监管方面
1、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协调机制;
2、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指导、督促、考核等监管制度;
3、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和检查记录。
(三)社会广泛参与方面
1、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
2、完善举报奖励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3、促进隐患排查与公共安全监管有效结合,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为保证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工作的落实,成立由陈朋豪任组长,乡安监所、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村安全工作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三、工作内容
(一)全面排查治理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二)通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检查各村及乡级有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情况,打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许可制度实施,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三)全力提高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各村及乡级有关部门事故隐患排查要列入日常性工作,及时督办责任单位完成隐患治理工作,并将排查治理情况总结上报乡安监所。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上旬)。宣传发动各村和企业积极参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工作中来,各有关单位要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扎实推进隐患排查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中旬—5月下旬)。按照乡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方案,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教育培训,组织指导企业按照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法》逐条逐项抓好落实。
(三)总结评估阶段(6月)。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梳理汇总,认真总结经验和成效,形成总结报告,适时召开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会,推进全乡隐患排查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各村、各部门要提高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切实负起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具体抓落实。要迅速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贯彻落实到基层,不留死角。
(二)突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各类隐患。组织开展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订隐患监控措施,排查隐患并限期整改到位,及时向乡安监所报告。隐患排查治理要突出四个重点,即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情况;事故多发、易发的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单位;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隐患排查工作日常化进度。
(三)强化督查、重在治理。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工作重点放在安全生产隐患治理上,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类隐患,并做到“四不放过”,即: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隐患未整改报告不放过。安监所将从5月中旬进行全面督查和通报,并列入年度安监工作考核。
(四)密切配合,强化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或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对存在重大隐患拒不整改的企业和单位将立即责令其停产停业;对因拒不整改隐患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酿成事故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从重、从严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五)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相关单位按照《实施办法》,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落实好人员、物资,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台账和检查记录。
(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全乡干部、企业职工和群众参与到隐患排查工作中来。要强化重点行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及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发挥他们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