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推助和谐社区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人民政府、各办事处,区直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区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三环联动、两业并举、城乡一体”的战略部署和区委六届三次全会《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决议》精神,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健全社区服务体系,通过强化领导、统筹实施,典型引路,分类指导,依托四种保障,完善五个中心,构筑六大网络,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和谐社区,为打造魅力城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居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2、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作用。
3、共驻共建,协调发展。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社会团体、物业管理机构以及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实现社区资源共有共享,营造共驻共建的浓厚氛围。
4、典型引路,整体推进。根据不同社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文化、社区精神和特色品牌。
三、工作任务
按照“十一五”期末,全区77个社区全部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的总体目标,和谐社区建设分三步实施,2008年抓好15个和谐示范社区达标建设,2009年抓好30个和谐社区达标建设,2010年抓好32个和谐社区达标建设。
15个示范社区是:
西上庄办事处:西马匠社区
钟家庄办事处:上辇社区、下辇社区、白水社区、钟家庄社区
东街办事处:康乐社区、建设路社区
西街办事处:北大街社区、西大街社区
南街办事处:金华社区、泰昌社区
北街办事处:下东关社区、东大街社区
矿区办事处:凤凰山社区、晋煤集团机关社区
四、创建内容
和谐社区建设内涵丰富,是涉及范围很广的系统工程。要紧紧围绕居民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服务体系。
(一)依托四种保障
通过健全组织,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形成“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有机制办事”的良好局面,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财力和机制保障。
1、有人办事
工作目标:社区内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各项事务有人干、有人问、有人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办事。
主要任务:
机构健全。在抓好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组织建设的同时,按社区规模配备5-9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健全治安、民调、卫生、文体、计生、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内设机构,注重发挥共青团、妇代会、业主委员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居委为主体,群团组织为助手、其他群众组织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社区组织体系。
网络建立。按每50户—100户推选一名楼(片)长,每150户—300户推选一名居民小组长的标准,民主推选出热心社区建设的居民小组长和楼(片)长,建立楼(片)长—小组长—社区居委会三级组织网络,将社区居委会管理触角延伸到居民户,使居民不出楼院就能将利益诉求、服务需求反馈到社区居委会。
职责明确。完善社区内党组织、居委会及其内设机构的职责,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协商、共驻共建和社情民意反映各项制度,依章依法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2、有钱办事
工作目标:通过发展社区经济和动员驻地单位共驻共建,具有更多财力投入社区建设,保障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主要任务:
提高社区工作经费。按照“财政拨付、费随事转、社会资助”的原则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稳定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重点解决非农社区和企业社区办公经费短缺和社区干部待遇问题。建立社区工作者待遇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形成社区共建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社区通过社会赞助、低偿服务等多元化渠道筹措资金,驻社区单位每年至少要为社区办2-3件实事,形成政府投入、驻地单位积极参与、全社会广泛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相结合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
3、有地方办事
工作目标: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居民群众营造温馨的家园。
主要任务:
建有社区办公场所。建有较为宽敞的社区办公场所(150平米以上),办公设施齐全,基础建设完善,各类文件、资料管理规范。
建有文体活动场所。为社区服务站提供较好的办公条件,实行“一门式服务”。社区警务室、计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一应俱全。
4、有机制办事
工作目标: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主要任务:
责任制。制定有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成员大会、社区协商会议以及《社区工作职责》、《社区工作者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有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明确到岗。
排队制。对社区工作,一月一督查,一季一汇报,半年一排队,推动工作落实。
评议制。驻地单位、居民代表每半年对社区干部进行一次评议。
考核制。建有社区干部任用、考核、监督、管理和激励机制。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直接与干部的工资、绩效挂钩,与拔付社区的办公经费挂钩。
追究制。对不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力的社区干部,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后果的,严肃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二)完善五个中心
通过五大中心建设,强化社区功能,推进社区服务向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1、便民服务中心
工作目标:方便居民群众,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增强社区综合服务功能。
主要任务:
集中服务。实行综合治理、户籍管理、城市低保、劳动保障、便民服务、计划生育等“一门式”服务。
上门服务。社区内商业网点和社区成立的服务公司开展上门服务、便民热线、电话购物等服务项目,社区工作者每月深入老弱病残等不方便出门的居民家中开展服务。
电话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开通热线电话,方便群众咨询,及时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市场服务。全力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真正做到“买菜购物不出社区、就餐洗理不出社区、文化娱乐不出社区”。以家政服务和养老服务为重点,创出自己社区的服务品牌。
2、文体活动中心
工作目标: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增强社区向心力和亲和力。
主要任务:
强化基础。强化文化队伍、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建有文化室、图书室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设施。
建有队伍。建有秧歌队、民乐队、晨练队等群众性文体队伍。
组织活动。经常有专人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居民开展各种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家庭伦理等教育。
3、爱心救助中心
工作目标:加大对弱势群体救助力度,充分体现社区对居民的关爱。
重点任务:
定期捐赠。社区经申请批准后,倡导驻地单位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随时接受社区居民捐赠的闲置物品,每年组织不少于4次一定规模的爱心捐赠活动。
日常救助。通过发放爱心救助卡,定期救助社区的贫困居民、困难家庭以及受灾的群众。对无生活来源的特困家庭,免费发放生活必须品。
集中救助。政府每年融资25万元,每户500元,年底集中救助500户。
4、矛盾调处中心
工作目标:通过社区调委会,使矛盾早发现、早排查、早调解,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达到“六无”目标,即无纠纷积压、无民间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无民间纠纷引发的死亡案件、无群体性械斗、无群体性上访、无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
主要任务:
建立网络。建有社区调委会、调解小组、矛盾信息员三级网络。
开展培训。采用专题培训、参与案件旁听、审理等多种方式,提高调解员整体素质。
进行调解。对可能引发刑事纠纷的民事案件,要进行及时的入户调查。对家常琐事引发纠纷要积极化解矛盾,对群众的来信来访要热情接待,对所反映的问题要给予积极答复,对无权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统一归档。社区建有矛盾纠纷调处台帐,有调解记录,有调解卷宗,做到五必记,即对群众的矛盾纠纷、思想情绪、解难措施、邻里互助、居民建议必记。调解成功,要由双方当事人签字。
5、党员服务中心
工作目标:加强社区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干部带党员,以党员带群众,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主要任务:
定期培训。开展党建特色社区创建活动。定期对社区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6次。
定期学习。定期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网络化、信息化推动社区经济建设,全年组织学习不少于12次。
发挥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党员作用,建有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提供服务。接受党员求助,协调有关单位解决或向上反映党员的实际困难,为党员提供用工指导、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精神文化、文体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帮助辖区内“两新”组织建立基层党组织。
开展调研。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调研活动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大讨论活动等。
(三)构筑六大网络
更新服务理念,整合社会资源,着力构建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文化、平安建设六大服务网络,提高和谐社区建设的质量和档次。
1、树立爱民理念,构筑社会保障网络
工作目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主要任务:
低保救助。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对社区内的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积极为他们办理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设有社区低保一站式服务窗口,完善社区低保民主评议、定期公示、档案管理和续保制度。
社会救助。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对救助对象进行公示,缓解特困群体看病贵问题。开展社区助残活动,使残疾人共享社区文明成果。
志愿救助。出台《社区志愿者管理办法》,建立以党员、团员、退休干部为骨干的各类志愿者队伍(不少于社区人口的5%)。开展志愿者注册活动,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和保障、奖励办法。深入开展方式灵活、内容丰富、效果实在的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安排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两次,个人参加志愿服务时间每年不少于10小时,形成“志愿服务、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2、树立亲民理念,构筑劳动就业网络
工作目标:建立社区就业保障平台,城镇居民实现充分就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在社区真正实现就业有人管,就业有希望。
主要任务:
建立档案。对社区失业人员进行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详细建立社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以及用工单位招工信息等档案,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得到及时安置。
组织培训。利用现有民办职业技术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培训,尤其是市场热门的家政、维修、美容美发、计算机等适用型技能培训,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每个社区全年组织不少于2次的培训,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60%以上。
开展职介。充分发挥职介在就业中的桥梁作用,组织居民参加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劳动力洽谈会、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毕业生洽谈会等活动,做好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工作,努力使求职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直接就业。通过开发社区保安、保洁、保绿、公共设施维护、后勤服务等公益性岗位,直接安置一定比例的就业困难人员。做好辖区单位的用工服务和管理,优先安排本社区人员就业,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重点是“零就业家庭”。
鼓励创业。组织开展“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SIYB”创业培训。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创业优惠政策,培养一批创办社区就业实体的带头人,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责任单位:区社会劳动保障局
3、树立健民理念,构筑公共卫生网络
工作目标: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生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主要任务:
卫生机构进社区。每3-5万人口建有符合《山西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覆盖不到的人口满5000人以上的社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到房屋面积、设施设备、人员配备达标。
健康知识进社区。开展经常性的社区健康教育,免费进行健康知识咨询,每年组织1—2次专题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社区有健康教育专栏,每年至少更换4次,居民家中有健康教育资料。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健康服务进社区。开展社区预防工作。免费为社区儿童进行规划免疫接种,建立预防接种档案。及时登记和报告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法定传染病。开展社区保健工作。建立儿童和孕产妇保健手册,对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普查和防治,指导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社区残疾人现状摸清底数。对适合康复训练的残疾人,指导其科学进行家庭和社区康复训练。
健康管理进社区。免费为居民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每年为居民提供一次健康咨询,每年为居民进行一次包括测量心率和血压,心肺听诊和测量身高体重在内的体格检查。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4、树立为民理念,构筑公共环境网络
工作目标:
通过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社区环境达到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目标。
主要任务:
构建社区环卫网络。在办事处设立环卫作业公司的基础上,各社区组建环卫站,楼片设立环卫组,采取专业与兼职相结合,“零”就业与低保户相结合等办法,合理配置清扫保洁人员,具体负责社区内日常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公厕管理等任务。清扫做到“两扫全保”、背街小巷、楼里楼外全覆盖;垃圾定点收集,日产日清;公厕干净无异味;辖区环境达到“六新”标准。
明确环卫作业标准。清扫保洁按照“五无五净”标准执行,五无即无烟头纸片、无粪便泥土、无污水、无瓜果皮核、无砖头瓦块;五净即路面净、树窝净、下水道净、人行道净、墙根净。垃圾收集按照“六无三净”标准执行,“六无”即无积存、无满溢、无落地、无苍蝇、无燃烧、无抛撒;“三净”即墙体净、地面净、设施净。公厕管理按照“七净四无”标准执行。
完善环卫基础设施。社区主街大巷合理配置果皮箱。确需设置临时垃圾池的地方,要统一修建高标准垃圾池,并做到日产日清,收集到清运垃圾点上。公厕达到二类水冲式标准,做到每日保洁。教育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定时定点倾倒垃圾,爱护社区环境。
落实“门前三包”。社区与沿街门店签定“门前三包”责任书,专人监管,定期检查、考核、评比;庭院清洁卫生,房前屋后整洁干净;小街小巷无占道煤土、建材、杂物堆,无占道经营和马路市场。沿街墙壁定期粉刷,乱贴乱画专人清理,确保社区卫生达标。
开展公益劳动。以楼院为单位,社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党员和群众参加净化、美化、绿化家园等公益劳动,清除卫生死角。通过参与社区建设,引导居民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
责任单位:区爱卫办、区环卫局
5、树立乐民理念,构筑公共文化网络
工作目标:通过丰富多采的社区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主要任务:
精神文明创建:利用文明市民学校举办各种讲座,使《晋城市市民文明公约》、《文明晋城人“十”不要》家喻户晓。推动学习型家庭、文明小区等各项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居民的整体修养和文明素质,培育团结互助的社区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塑造文明和谐的社区形象。
文化资源调查:社区每年开展一次以上文化资源调查,分类建立社区文体骨干人才档案。通过骨干人才作用的发挥,组织和带动社区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
文化人才培养:每个社区培养5名以上太极拳等文化骨干人才,培育具有50户以上的文化特色户和健身家庭。带动社区整体文化建设。
文化活动开展:组织开展经常化、大众化、特色化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和健身活动,全年组织一定规模社区文化活动不少于6场次。
文化组织培育:每个社区建有1-3支不少于100人的群众性艺术团体,如太极拳表演队、秧歌表演队、文艺演出队等,大力营造广大居民和谐共处的人文环境。
文化阵地建设:重点加强“三室一广场”建设。建有1000—8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建有50—6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图书不少于2000册,建有50—6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建有50—60平方米的棋牌室或体育活动室。
责任单位:区文化局
6、树立安民理念,构筑平安建设网络
工作目标:健全治安防范网络,形成警民联合,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相结合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使居民安全感和归属感明显增强。
主要任务:
防线前移。按“一区一警”模式建立社区警务室,明确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及考核办法。干警每周到警务责任点服务不少于20个小时。由各派出所组建专职治安巡逻队,对辖区内的治安情况进行24小时值班巡逻,确保社区内无刑事案件发生、无邪教组织和传销组织活动。
群防群治。封闭型小区配备专业保安,按居民区、楼(片)组建6-12人的专业巡逻队,流动人口密集区推选出流动人口协管员,由楼(片)长、退休人员、志愿者队伍组成义务巡逻队,形成“五位一体”打防控治安联防体系。每半年进行一次公众安全感调查,居民对社区治安满意率达到90%以上。
法律援助。开展法律进社区“六个一”活动,即建有法制宣传橱窗、法制宣传图书角、居民学法制度、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队、法制大院,每季度开展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社区每月举办一次法律咨询活动,指导居民寻求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开展无偿法律服务,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做到有活动、有记录、有考核标准。
矛盾调处。按照小纠纷不出组,一般纠纷不出社区的原则,对矛盾纠纷实行户先调,户调不结的,转组调,组调不结的,转社区调。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分别达到100%和95%。
信访稳定。实行“排查制”。社区每半月进行一次信访排查,做到排查细、发现早,并逐级上报。实行“家访制”。党员干部每月进行一次家访,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社区的重要事项,反映自己的需求。实行“包处制”。社区两委干部实行包组(包户)制,掌握信访动态,信访情况底清数明,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实行“追究制”。对不负责任,造成越级信访的,对包组(包户)干部要作出严肃处理,如在全区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取消本社区及社区主干年度各种评先评模资格。
责任单位:区综治办、区公安局、区司法局、区信访局
五、保障措施
和谐社区建设工程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全区上下必须强化领导,落实责任,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各镇办、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社区建设工程在构建和谐城区中的重大意义,明确各自工作任务,定期研究社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和落实,切实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障、工作上落实、经费上到位,努力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格局。
(二)提高标准,星级评定。要立足于创建全国一流和谐社区的目标,采取“限定指标、优中选优”的办法,开展和谐社区星级评定活动。“星级社区”评比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评,主要采取听取汇报、部门统计、实地考察、组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星级社区”评定分值的比重为:社区评价占40%;办事处总体评价、驻区单位代表、社区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评价占30%;区机关有关部门评价占30%。对评比得分三星级以上的社区进行挂牌表彰。
(三)严格考核,奖优罚劣。一是考核社区工作。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加大对和谐社区建设工程全面工作考核的同时,重点加大对社区环境卫生、信访稳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考核力度。对于阶段性的重点工作,要逐项打分,年底汇总,考核结果将与区里拔付的经费相挂钩。二是考核社区干部。加大对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履职考核力度,严格与工资、奖金挂钩。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依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启动罢免程序。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取消其社区工作者资格。三是考核职能部门。采取政府督查与办事处、社区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区直部门六大服务网络考核力度,作为年终“三杯”竞赛的重要依据,确保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程目标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