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抓住人才根本促进经济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抓住人才根本促进经济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抓住人才根本促进经济思考

近几年来,我们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把人才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人才队伍的绝对数量、整体素质、专业结构、行业分布和作用的发挥等都较以往有了明显的变化,步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

一、多层次培养人才,夯实人才工作基础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我们采取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狠抓了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培养了一支为数千名的农村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队伍。从95年到现在,我们与湖北农学院、荆州农校和农广校联合,先后开办了六个农业经济管理和特种技术班,培养了1032名村干部和致富能手。这些人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毕业,走上了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岗位。二是培养了一支为数数万名的农民技术员队伍。按照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推行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的经营格局要求,根据各乡镇的地域和生态特点,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40多期,培养各类农业技术骨干3000多名,并以此为依据托,先后组织农民进行单项技术培训27万人次。三是培养了一支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队伍。通过联合办班、委托培养等形式,我们将300多名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专业基础的人员送入高等院校学习,其中仅在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武汉化工学院、湖北工学院学习的,近两年每年就有100人。四是选送初、高中毕业生进入省内高等院校深造。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院校的多年合作,先后培养出了845名本地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五是广泛开展计算机等级培训。为了适应时展要求,提高各类人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我们充分发挥人事部门的职能优势,对需办理职称晋升、工资晋级、调动、录(聘)用手续的人员,有计划地组织参加计算机等级培训,到目前为止,已陆续开办计算机培训班143期,培训学员19523人。

二、多渠道选拔人才,打造人才工作平台

为了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奠定合理使用人才的基础,我们在提高人才队伍数量、增加人才资源密度的同时,有计划选拔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一是选拔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的专技人员。目前,全县已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9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的1人,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的1人,市管拔尖人才2人,享受县政府特殊津贴的6人。二是选拔有突出贡献的专技人员。通过定期选拔、宣传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激励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选拔乡土拔尖人才。根据县政府下发的《关于选拔乡土拔尖人才的通知》要求,全县先后选出了乡土拔尖人才1323人,其中县级108人,报送省市管理18人。对于选拔出来的乡土拔尖人才,我们为其建立了人才档案,实行分类管理和跟踪培养:对具有农村经济管理才能的,作为村干部后备人选进行培养,让他们逐步走上村级领导岗位;对开展技术承包和咨询服务的,为其评定非全民专业技术职称。四是选拔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支农、支教、支医)。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公开考试录用,先后选拔了三批共24名大中专毕业生,现已全部走上工作岗位。

三、多方位激励人才,增强人才工作活力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人才作用的发挥,既有人才自身的素质因素,也有外界的环境因素。没有良好的环境,人才的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人才工作就不会有活力。为了让全县的人才队伍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我们制定了种种激励措施:一是建立技术人员奖励基金。2002年,我们对全县专技人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奖励表彰活动,共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5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2名。目前县内已有8个乡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奖励、开发、发展基金。二是制订优惠政策。为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激励作用,我们对专技人员提出了以下优惠政策:优先录(聘)用国家干部、优先“农转非”、优先提供科技服务、优先申报科技奖励、优先提供法律服务、优先晋升专技职务、优先提供辅助资金等,并以县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支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开展技术服务的通知》。几年来已实现人才带编流动50人次,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基层300多人,智力流动120多人次。三是推行专技职务聘任管理制度。自99年开始,全县先后有296家单位推行了评聘分开,按照因事设岗,合理调整结构比例,促进专技队伍健康成长的原则,陆续聘任专技人员5780人,其中高职低聘187人,低职高聘11人,转岗29人。通过评聘分开这一举措,有效地促进全县专技岗位设置与结构比例的调整,大大增强了专技人员的责任心、紧迫感和竞争意识,调动了专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四是组建专家服务团,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2000年,以18名历年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为主体,组建了专家服务团,制订了《专家服务团章程》,三年来多次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四、多元化引进人才,促进人才工作对接

为了提高全县人才工作的品位,缓解高层次人才的紧缺和不足,我们与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农学院、湖北农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其人才和技术优势,先后在六个乡镇建立了示范基地:一是在黄歇口镇建立了“高效农业综合开发、院县联姻科技共建”基地。该基地共引进资金近100万元,引进专家28人次,引进农业开发项目10个,配合开展各类技术讲座30余场,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500多人次。同时还选派15名农业技术员配合中科院研究人员开展科研活动,培养了一批“永久型”农业技术人才。二是在湖北银欣集团建立了“人才——智力引进、科技——产业嫁接”示范基地。该基地在中科院水稻专家王鹊生等一批专家的指导下,以“优质水稻品种选育”和“特种水稻品种引种”为研究方向,几年来共培育改良出27个优质水稻品种,其中“96早14''''’、“晚籼95-96”、“湖农2000''''’等3个品种,因产量高、抗性好、味道美而被大面积推广,总推广面积达50多万亩。三是在容城镇建立了“避水农业模式推广,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示范基地。容城镇的新洲垸是国家的平垸行洪区之一,九五期间,该垸曾3次扒口行洪,导致有的年份颗粒无收,后经该垸推广荆州市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提出的“油一瓜一莱”种植模式,有效地避免了洪水对汛前作物的毁损,年人平纯收入对比以往增长了近150元。四是在桥市镇建立了“沿湖资源综合开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基地建立以来,专家们共编写《淡水渔类制品及加工技术》、《莲藕系列开发》、《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等实用技术资料5000多份,无偿分发到农户手中,为当地培养出实用技术人才2000多人,有力地带动了沿湖地区的汴河、棋盘等乡镇水产养殖工作。五是在分盐镇建立了“乡土拔尖人才培养、特种养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基地带头人鲜于燕除自己致富外,还带领当地99位群众联合承包开发了王大垸回型渔池,形成了群团效应,收到了规模效益。其本人被授予“2000年度省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称号。六是在棋盘乡建立了“乡土拔尖人才培养、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该基地共有鱼莲共生、鱼稻共生、甲鱼养殖、河蟹养殖、黄鳝养殖、常见四大家鱼养殖面积共2520多亩,养殖专业户达368户,从业人员1100多人。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共引进专家155人次,鉴证技术服务合同48份,提供招商和销售信息83条,引进资金12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