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完善民政基础提高为民服务质量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如何夯实民政为民服务的基础,基层民政是党和政府民生政策惠及百姓的最终实现者。最大水平地满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民生需求是一个值得民政人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我州的实际,笔者认为当前应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破瓶颈。
民生需求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时发展。且需求的期望值不时提升,民政工作已远远不再是拜拜年发发钱,送送物资解解难”简单操作模式了不只在保守的民政业务上新增了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建设、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老龄服务、民间组织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而且各项民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时丰富和延伸,服务对象也由过去单一的社会困难群体扩展到全体社会公众,基层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愈益凸显,这就对民政基础平台建设提出了新的更多更严的规范规范。但从我州乡镇民政工作的现状来看,与群众的现实需求相比,基层民政基础建设还比较滞后,工作平台的设计有些粗糙且稳定性较差。据调查,全州164个乡镇(街道)都没有核定民政办的机构编制,大部分乡镇只安排一个兼职的人员分抓这项工作,以应付日常事务的处置。由于兼职较多,压力过重,经常顾此失彼,为弱势群众解决民生的过程中,乡镇民政干部的执行力较为疲软,服务“缺位”问题时有发生,导致许多为民服务的工作“横到不了边、纵到不了底”基层民政基础的弱势状况,使得基层民政工作平台的支撑乏力,制约了为民服务效率的提升。
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夯实基层民政基础。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抓手。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民政工作特别是基层民政工作的重要性,要适应民生需求多样化的特性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从外地实际动身,乡镇(街道)设立专门的民政机构,科学整合空虚人员编制,配齐配强基层民政干部,坚持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通过理顺工作服务体制,突破平台制约瓶颈,破解基层民政办事缺机构、做事缺人手的难题,从根本上夯实民政为民服务的基础。
二、加大投入。
办公场所、办公设施、福利待遇或者经费保证等方面,州基层民政工作条件比较艰苦。都与所从事的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乡镇民政办公场所简陋且不固定,普遍缺少电脑、传真机、专用档案柜等办公设施,各项业务仍然袭用原始手段开展,查灾、报灾、核灾依靠口述手写,优抚、低保、五保老人管理仍是手工操作,低保、优抚等重要档案资料无处存放。同时工作经费短缺,如救灾用的交通费、通信费、低保动态管理走村入户核查调查的车船费、误餐费等均无固定来源。由于经费的短缺,一些工作人员有时会对民政资金这根“高压线”抱有“临时停电”侥幸,从而有可能出现资金挪用截留等违规使用的问题。硬件环境的落后,导致基层民政工作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都比较低,民政民生资金的运行会因为没有“防滑链”而出现平安隐患。
把改善基层民政工作条件作为执政为民、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决策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更好地保证民生改善民生解决民生的要求动身。要敢于投入,舍得投入,科学投入,努力加快基层民政设施建设步伐,优化为民服务工作环境。当前亟待解决的要为乡镇民政机构提供固定的办公场所,配置必要的电话、电脑、传真机、摄像照相机、档案柜等办公设备,要在财政预算中为基层民政工作配足相应的办公经费,确保民政工作的正常开展,要针对基层民政干部经常走村串户、出差时间多的实际,适当增加出差费或协助解决交通工具等问题。同时要改善基层民政干部的福利待遇,关心他生长,从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上,提高基层民政干部的工作热情。当然改善环境,各级民政部门也应有所作为,要抓住“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机遇,依照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要求,精心谋划,研究制定我州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既实事求是又科学可行的向当地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通过多方支持,形成合力,从而以最优的方式取得工作环境与工作职能的和谐匹配,实现基层民政为民服务的边沿效益和资金平安最大化。
三、强化培训。
政策法规还在不时丰富,新时期民政工作的领域还在不时扩大。全新的民政业务还在不时增加,保守的民政业务还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不时予以创新、改善、整合。这就对民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强化培训,就是要根据基层民政工作群众性、政策性、政治性和多元性的特点,采取培训、自学、挂职交流、深入第一线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基层民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基层民政解决民生问题的综合能力。
所做的为弱势群众雪里送炭的工作,民政面对的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这“炭”送得是否及时,否到位,否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到群众的身上,除了依赖于为民服务的硬件环境的优劣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基层民政工作者素质的高低。所谓提高为民服务的素质,就是要求民政工作者要勇做弱势群众的代言人,真做困难群众的三心”人(即贴心人、知心人、放心人)勇做代言人,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动身,敢于用心说话、讲真话、讲实话;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以务实的精神、扎实的作风、求实的态度,把事关民生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通过自身的有效工作,把党和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统一起来。真做“三心”人,就是要求民政工作者对困难群众的苦处、难处、急处,要先知先觉,先知先觉才干先动先行,才干从群众“最盼”上着力、最急”上着手、最忧”上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