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建文明城市辅导材料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为基础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涵盖了三个文明同步发展,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文明程度的集中展示和反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促进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进一步研究探讨文明城市建设,科学全面地认识文明城市,增强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自觉性,提高创建工作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战略性课题。
第1节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
我省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省委、省政府为树立河南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快速发展,迅速实现中原崛起而做出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河南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主题工程。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全省上下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广泛深入开展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明显成效,集中展示了我省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新的形势、新的阶段赋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新的内容和标准,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评判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除经济指标等诸多因素外,城市的文明建设也是其中一个关键性的指标。因此,做为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各部门的广泛重视。
一、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龙头”工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政治、文化、科技、卫生、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其根本目的,就是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育“四有”新人,创造良好的风尚和秩序,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实现精神文明,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风尚,需要有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安定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它提供保障。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给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和更高的要求。过去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同时也需要从新情况出发,用改革的精神和方法不断探索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而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则正是新时期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它不仅在内容上包容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且在发展要求上,也与这些目标相适应。可以说,文明城市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突出地位,它通过同国家的方针政策、城市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局相适应,不断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从而为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和政治保障,而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和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通过文明城市建设这个有效载体,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规范市民的行为,创造优美环境和优良秩序,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还可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城市的道路交通、市容市貌、园林绿化、供水排水、通信传递等设施建设,使市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通过一系列的文明素质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市民不断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及现代城市意识,为塑造现代城市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文明城市的创建也极大带动了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促进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蓬勃兴起。
二、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重要升华。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更快更好发展。我省经过20多年的建设,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可以说,我省正从一个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迈进。特别是“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为我省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纵观我省各个城市的现状,品牌还不响,知名度还不高,尤其是一些城市形象和环境质量与一个现代化文明城市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省的科学教育、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另一方面,我省高素质的人才还比较匮乏,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传统、守旧,改革、创新的步子较慢等,这些都直接影响我省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阻碍着我省现代文明进程。可以说,城市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规模、实力、水平的竞争,而且更是环境、文明和人才的竞争。这是一个地区有没有凝聚力、吸引力的前提,也是能否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本”。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它始终把人的素质提高作为第一任务,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以及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内容,是实现我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载体和渠道。它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所有条件,是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就我们这个中原大省而言,可以说正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城市凝聚力、吸引力,促进自身发展的理性化思考的结晶,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抉择和必然选择。
三、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载体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城市的文明程度直接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精神风貌,表现着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达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前进的方向。河南作为一个中原内陆省份,要想寻求新的突破,创造新的优势,就必须抓住新的机遇,探索新的路子。近年来,我省确立了“中原崛起”发展战略,得到了全省各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崛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要靠工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而且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来保证,有一个高素质的干部和市民队伍来支撑。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工作为我们找到了实践的渠道,它能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最大程度地激活社会发展的各种元素,共同促进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干部职工素质的提高,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良好环境,这是“中原崛起”的基础和保障。“中原崛起”侧重的是经济的发展,是物质文明的体现;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工作侧重的是环境的优化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中原崛起”战略能为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工作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工作则能为“中原崛起”战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条件。我们要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活动,进一步明确重点,瞄准亮点,抢占制高点,以创建求发展,以发展树形象,以形象促文明,真正为“中原崛起”战略构筑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谋求更好的发展优势,实现更快的跨越式发展。
四、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有效途径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是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大大增强,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本文源于文秘城:)要求。人们渴望建设美好家园,渴望拥有一个优美祥和的人居环境。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工作的目的就是更快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紧贴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变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把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起来,围绕共同目标,满足共同需求,实现共同利益,解决社会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实惠,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同时,通过创建,也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吸引广泛参与,实现同创共建,资源共享,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升华的目的,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感召力,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全省人民热爱河南、建设河南、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热情。
第二节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内容
文明城市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构成因素很多,既有“软件”的东西,又有“硬件”的内容;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文明城市建设就是形象建设。它要求塑造出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府形象,优美整洁、安定和谐、繁荣进步、朝气蓬勃的城市形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行业形象和团结求实、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敢创一流的市民形象等等。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日积月累、久久为功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不断适应形势发展,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建立起科学、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从而使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规范有序,不断深化,健康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看,其标准和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即营造六个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党委和政府是城市的政治核心,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关键。行政领导的思想认识、领导精力、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工作摆布、建设措施等对文明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创建文明城市,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创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是软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
所谓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就是通过机制化的安排,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句老话,落实到可操作的层面并严格执行到具体工作中。也就是说,要把令“老百姓”望而生畏的“衙门”,改造成为“公民”提供服务的“服务型政府”。
按照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设廉洁高效政务环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全面创新行政运行机制、管理方法和工作方式,使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到制定政策、经济调节、实施监督、社会管理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等公共事务上来。主要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好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使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学习纳入计划,结合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主题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等,通过正面宣传弘扬正气,剖析反面案例达到警钟长鸣;二是要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等各项改革,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清理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加强规章制度和制度建设;三是要建立健全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积极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解决服务办公场所和“两头办理”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四是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不断开拓网上办公平台;五是要进一步健全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落实开门接访、携案下访的要求。
在软环境建设中,政务环境的建设非常关键。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具有巨大的先导作用,有利于推动人文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及生活环境的建设,能够带动民风、社会风气和市场秩序的不断好转。政务环境不好,要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不可能的。同时,政府承担着服务和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的职能,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能够提高政府对社会的服务水平、管理效率,促进社会经济良性运行。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一定要把政务环境的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必须把思想观念从传统的“重管理”彻底地转变到“重服务”上来,依法行政,规范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其次要大胆改革行政管理制度,努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从政府职能、办事制度、工作程序等多方面为政府规范行政提供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第三,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府”建设的速度,勇于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让广大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到政务环境建设中来。第四,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
一座文明之城,一定是一个平安之地。世界上许多城市的历史与现实,都说明无论是城市物质文明建设,还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法制健全,法治有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需要一个导向、动力、保障的控制系统,而法制是这个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手段。依法治市,营造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明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所谓法治环境,第一要素是法治基础,即法律条文、立法、司法和执法制度,以及法律界人才的质和量,第二个要素是政府对法治的承担和决心,第三是社会各界对法治的渴求、观感和信心。
一次“严打”,一次“集中整治”,都可能使社会治安在短期内迅速得到一定好转,但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则更多地表现为一个过程。它需要对法治理念的长期坚守,需要点滴进步的日积月累。因此,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重点要长期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一要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确保社会稳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群众技防、人防、消防水平和意识进一步提高,群众有安全感。要有效遏制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使黑恶势力和“黄赌毒”得到有效遏制。二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和加强社会救助保护网络建设,切实维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要加强公民道德、家庭美德、和尊老爱幼宣传教育,关注并迅速处理虐待老人,家庭暴力,遗弃、虐待或侮辱残疾人事件,尤其是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要普遍设立负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查处企业使用童工现象,真正使孤、残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得到扎实落实。三是要狠抓法律援助与法律宣传工作的落实。要经常性开展大规模的普法教育,对民众重点普及依法维权知识,对政府工作人员,则强调依法行政,以贯彻“法治政府”的理念。同时,要求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不仅“知法守法”,更要“知法用法”,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要普遍设立法律援助机构、基层法律热线和民调组织,切实在广大群众中开展法律援助和服务。四是要切实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要积极推行社区居委会的民主建设与管理,依法执行社区直选制度,建立健全以居民自治章程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以居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建立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
三、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良好的信用是城市的“金字招牌”,经济要长足发展,市场须有效规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是经营城市的特殊资源和无形资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和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行为的主体。因此,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以铸造诚信为重点,以营造市场环境为手段,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形成社会对政府部门承诺的监督网络,促进政府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责,引导企业自律、自警、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市场竞争,塑造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努力为市民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
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要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要迅速建立和完善政府诚信体系、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和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搞好信用建设试点,逐步在形成较为完善的信用备案制度和信用监管体系。建立信用评价系统和失信惩罚机制,弘扬以诚信经商为本、文明诚信的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加强行业自律,重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和服务承诺制的建立,使服务行业的服务态度得到切实改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二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建立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经营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打击走私贩私的举报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对重要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监控,集中力量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打击,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三要加强“窗口”行业的监管。”在“窗口”行业全面推行规范化服务,扎实开展“窗口”行业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提升市民群众对各“窗口”行业服务的满意度。
四、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创建文明城市是民心工程,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工程。其目的是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富有人文精神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条件,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构筑更为广阔的平台,谋求更好的发展优势,实现更快的跨越式发展。
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干部理论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理论宣传与研究;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线,加强市民的形势政策、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常年开展市民终身教育;以培育宣传重大先进典型为突破,努力营造崇尚先进的浓厚社会氛围。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要重视国民教育,加强学校管理;要建设并完善市、区、街道、社区科普工作者队伍和设施等,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以基层科普工作为支撑,认真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市民群众科学素质;要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加大完善市、区级基础文化、体育设施力度,以基础文体设施为载体,努力活跃丰富群众文体活动;建立社区居委会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注册登记制度,定期培训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指导开展正常的文体活动,经常开展区级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切实搞好公共场所秩序,创造规范、有序的工作、生活环境;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市民广泛参与,积极教育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接受教育,提高素质;积极搞好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学习表彰见义勇为活动,设立见义勇为基金,广泛宣传并定期表彰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与集体,以保障见义勇为行动、建立志愿者组织为重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市民广泛参与的志愿组织并正常开展志愿者活动等等。
五、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一座城市,通过百姓的衣食住行、物质品位、精神追求展现出来的生活细节,往往能成为其彰显魅力、吸引视线的闪光点。城市的文明程度与居民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经济发展水平、道路交通状况、公共卫生到文化层次、精神追求,每一样都与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拥有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文明城市的一个硬性指标,更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因素。这样一个环境,体现着城市生活细节的全部内容,成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强大动力。
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抓经济发展不放松,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在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公共设施和公共交通建设,尽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强医疗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搞好卫生服务工作。尤其要建设方便市民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依靠基层组织、社区组织,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把方便群众生活、维护社会安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
六、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与文明城市的内在联系也非常紧密:要让市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享受洁净的土地。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
从创建文明城市实践看,各级政府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搞好城市绿化、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要加快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工程,真正做到城市规划体系完备,城市环境清洁有序,绿化美化成效显著,主要道路交通顺畅,无障碍设施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城市环保措施落实,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效果显著,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齐备,运行稳定,服务网点设置合理。节水工作达标。城市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第三节创建文明城市的主要途径
文明城市建设成效如何,作用大小,最终要通过经济的发展、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城市文明建设的进步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创建文明城市要以服务和促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为中心,以群众建设活动为载体,虚功实做,软硬并举,促进各项城市经济、政治、精神文明指标得以真正落实。
1、加强市民教育,2、提高市民素质
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总体目标。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建文明城”与“育文明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引导、环境熏陶、制度约束、严格管理等多种措施与途径,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抓好人的素质提高,要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要灌输新思想。在抓好公民道德教育的同时,注重把发扬民族精神同无私奉献结合起来,把树立诚实守信观念和求实创新结合起来,针对新形势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和解决,始终使人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要运用新载体。注重发掘启用寓意深刻、灵活多样的新载体,注重发现和培育创建活动的“新生点”。三是要开辟新视角。注重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教育方式的灵活性,注重用新的视角去研究,用新的思维去观察,用新的模式去探索,如在对干部群众的教育中,既要抓好工作期间的教育,又要重点抓好“八小时以外”非工作日期间的规范、约束和管理。四是要覆盖新领域。进一步延伸拓宽道德建设的领域,积极在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领域进行探索,在下岗待岗者群体、进城务工群体、流动员工群体领域进行探索,使创建活动全面、细致、深入、扎实。
二、创建文明社区,夯实创建基础
要深化以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创建活动,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辐射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产生同频共振、同创共建的社会效应。加强社区建设,要研究制定好《文明社区评选和管理办法》,按照“六个一”(有一所市民学校,有一个宣传橱窗,有一个健身园地,有一个卫生服务站,有一个警务室和治安巡防队,有一支志愿者队伍)的要求建设社区,突出抓好城市村庄型社区的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道德“五进社区”活动,努力使社区设施齐全、机构健全、管理规范、环境整洁卫生、居民生活健康文明向上。要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完善文明单位的考核制度,加强文明单位的日常动态管理,着力解决个别单位存在的重牌匾轻效果、重号召轻行动、重形式轻措施、重评比轻过程以及“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等不正确思想认识,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更加扎实,更富有成效。要加强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管理,积极探索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路子,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构筑创建文明城市的坚实基础。要扎实开展各项群众性争创评比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文明机关和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开展“企业评部门”、“群众评机关”、“评优评差”等活动,对群众意见较多的行业和单位,要进行专项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市民标兵、新风新事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新风。继续抓好油地共建、军民共建、校街共建和青年文明号、百城万店无假货、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等各类争创活动,使争创活动在各行各业、各个方面蓬勃兴起,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三、组织实践活动,优化社会风气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搞好公民道德教育工作。要积极开展以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要切实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精心组织开展“三优一争”活动,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继续开展以“百城万店无假货”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题,推进规章制度、信用道德、监督管理三大体系建设,专项整治虚假失信,强化人们的信用观念,培养公民诚信意识,倡导“诚实守信、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要深入开展“三讲一树”活动,加大“三管六不”、“五不准”的宣传力度,强化监督和管理,增强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提高全民道德素质。
四、开展综合整治,创建优美环境
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按照科学、有序、规范、提高的原则,全面强化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路子,努力建立长效、规范的管理机制,有效地解决管理职能权限交叉、职责不明、只收费不管理等问题。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一要整治环境卫生。全面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强化环卫人员的岗位责任,明确标准,实行环卫质量追究制,确保城区各个部位全天保洁。动员广大市民经常性广泛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对背街小巷、城市村庄、集贸市场、夜市、早市进行卫生治理,使城区卫生状况有一个大的改观。二要整治违章建设。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制止乱贴、乱画、乱建和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要严管重罚,加大城市户外广告治理力度,本着“发展经济、服务社会、美化市容、提高品位”的原则,因地规划设置一批公益广告,解决公益广告太少、商业广告过多过滥、空白闲置、陈旧破损、安装不规范等问题。三要整治建筑工地。要把制止建筑物料乱堆乱放、建筑工地污水横流、建筑物院杂乱无章和不进行封闭等作为整治重点,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建筑场地管理规范,职工行为文明卫生。四要整治文化、交通、市场等秩序。文化秩序整治要体现严惩快治,加强“网吧”管理,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交通秩序整治要体现违章必纠,规范有序,积极实施“畅通工程”,强化管理手段,纠正违规行为,搞好交通宣传,增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市场整治要重点对马路市场、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假冒伪劣商品和饮食不卫生等现象集中进行整治,达到净、齐、美的要求。
五、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以优化环境为重点,把完善设施,增加功能作为基础工作,投入巨资大力搞好市政、环卫、交通、通讯及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绿洁畅亮美”工程,使城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要继续搞好城市绿化,见缝插绿,见空建园,千方百计增加绿化面积,扩大城区绿量,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培育城市新亮点,对于新建的城市建筑,要坚持高标准设计,努力提高设计品位和档次,使新上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艺术色彩,突出城市特色;对于已建成的建筑,要“穿靴戴帽”,增加文化符号,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健身路径等公共健身设施建设,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六、强化日常管理,建立优良秩序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事关千家万户和国计民生,也是衡量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要以争创综合治理先进城市为目标,加强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维护稳定的各项具体措施,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安全的大环境。要加强公共安全保障建设,强化科技装备,确保报警畅通,接警及时。要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消防安全能力。要搞好社区警务室建设,健全群防群治组织,完善治安防范网络。要开展扫黄除黑打恶专项治理活动,认真排查不安定因素,严格控制各类案件的发生。要依法维护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弱势群体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要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矛盾,避免或减少各类上访案件的发生。加大对×××等邪教组织的打击力度,严惩顽固分子,确保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