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7-7-2711:06:26]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十五”时期是我市人才队伍机构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效安置平稳过度的重要时期,而“十一五”时期又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关键期,全面融入杭州大都市的推进期,也是深入实施“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难题”的突破期,如何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做法,顺应“十一五”人才工作发展总体要求,实现两大重要转型期的重大转变,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成为一个重要突破口。
一、“十五”时期我市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概述
1、毕业生生源人数逐年攀升。“十五”时期我市毕业生源情况成不断上升趋势,据统计,2003年我市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共计1833人,本科316人,大专358人,中专1159人;2004年我市共有1874人,其中本科714人,大专538人,中专307人,高职类315人;2005年共有1903人,其中本科951人,大专953人;2006年共计2266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36人,本科688,大专1539人;2007年将达到3202人。
2、毕业生安置负担逐年加重。2003年,我市实际需安置的毕业生总数为1120人,富阳生源毕业生为756人,外地毕业生共458人;2004年,我市实际需安置的毕业生总数为1294人,富阳生源毕业生为836人,外地毕业生共458人;2005年,我市实际需安置的毕业生总数为1159人,富阳生源毕业生为990人,外地毕业生共169人;2006年,我市实际需安置的毕业生总数为1804人,富阳生源毕业生为1473人,外地毕业生322人。
3、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2003年至2006年分别是高校扩招后的四个就业高峰年,每年我市均需安置近200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就业人数的不断递增,加剧了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毕业生就业工作给政府和就业部门带来较大的压力,就业形势变的日益严峻,特别是2007年,毕业生人数达到3200余人。
4、毕业生就业渠道和主要去向。因受人员和编制的限制,大中专毕业生进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通道变的愈来愈狭窄,卫生和教育系统进人基数相对较大,与其它部门通过公开招考录入的毕业生总和仅占实际毕业安置总人数的5%左右,毕业生安置的主渠道为我市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每年有93%以上毕业生通过这一渠道实现就业,有1-2%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
5、“十五”时期毕业生安置成效明显。几年来,我市安置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市人事局作为安置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管部门,按照上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毕业生就业、创业这一主题,优化政策机制,创新服务载体,积极构建和谐创业环境,在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引导毕业生成长成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年来,总安置毕业生5177人,平均就业率为96.5%(显性和隐性),在杭州地区名列前矛。
6、毕业生就业和就业工作的主要特点和问题。一是高学历毕业生和紧缺急需人才倍受用人单位青睐,特别是复合性人才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更趋走俏。二是企业成为毕业生就业和创业主渠道,毕业生进机关事业单位的空间进一步缩小,且竞争日益激烈。三是市场化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毕业生跨地区和行业就业更加普遍。四是毕业生就业观念日趋成熟,善于调整就业心理,降低就业标准,走向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五是毕业生就业总人数逐年攀升,实际回富毕业生比例逐年提高,就业安置基数逐年增加,就业工作任务日趋繁重。六是毕业生人才队伍作为实施我市人才强市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受到社会广泛重视,地位日趋突出,政府和就业部门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安置就业。
二、“十五”时期我市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1、“撤居建社”为毕业生提供了有效的就业空间。2002年我市在富春街道秋月社区开展“撤居建社”试点工作。首次向社会招考了3名社区工作者(高中1人,中专2人)。随着“撤居建社”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和社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入,该街道又分两次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40名社区工作者,同时在近两年的公务员招考中,从未录取但成绩优异的人员中择优录取30名社区工作者,经过近四年的发展,富春街道发展为拥有19个社区、130名社区工作者的现代社区群落,其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有129名,大专以上学历占总数的50%以上。
2、农村市场成为安置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部分高校毕业生摆脱原有择业观、价值观的束缚,积极面向农村市场就业。在对我市部分街道和乡镇的调查中了解到,我市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就业,主要是在农村的学校、农村的各种中小型民营企业、村办企业就业,少数高校毕业生进村级组织参与相关工作。据统计,富春街道的33个行政村,共有191名村干部,高中(中专)以上学历有97名,在各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达到33名;又如春江街道,2004年2005年共招入高校毕业生53名,其中有53名进企业工作,其余3人进村级组织工作。
3、毕业生就业部门各类服务举措相继推出。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为毕业生进农和社区工作提供积极服务,主要体现以下五方面:一是积极做好《就业协议书》鉴证工作;二是为毕业生办理报到手续,并实行人事,对尚未落实就业单位和到西部地区工作的本市生源毕业生免费提供人事档案托管,同时,简化和规范毕业生落户手续;三是招聘信息,建立网上人才库,为毕业生求职简历,同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各项服务;四是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为在校大学生或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就业缓冲期;五是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市场招、应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进农村和社区就业的主渠道。
4、高校毕业生进基层工作的政策机制逐步开始形成。我市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农村和社区就业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政策机制,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一是在落户迁移、完善人事服务方面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提供便利。二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市工商和税务部门简化手续,并提供帮助和指导。凡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初次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一年内免交工商登记类和工商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规定有关部门依法加强对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和缴纳社会保险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5、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农村和社区工作的舆论氛围日趋笃厚。政府通过各类媒体和活动载体,广泛宣传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基业的意义和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社会积极倡导“四尊”氛围,各类基层创业人才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他们在我市经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广泛受到社会认同和肯定,他们的创业热情更加浓厚,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作用。
三、“十五”时期我市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主要存在问题和原因归纳
1、主要存在问题
(1)、农村市场高校毕业生人才稀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已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渠道,但到基层的高校毕业生,大多数已在大中型企业、学校、卫生部门等的单位就业,真正到农村和小型企业等基层单位就业的人数稀少。在对我市几个街道、乡镇的调研中发现,除富春街道33个行政村中有33名大中专毕业生工作外,春江街道在村级组织中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仅为3名,而其他相关经济薄弱乡镇的行政村在其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几乎没有。
(2)、社区人才队伍结构欠优。在我市的四个街道,只有富春街道建有19个社区。在对这19个社区工作人员的学历调查中发现,130名社区工作中,停留在高中或中专学历的人员有近半数,拥有高校毕业生60余名,但本科学历者却如数家珍;至于农村村级组织中高校毕业生更是稀缺,办事人员基本停留在初高中学历,而且年龄结构也及不合理。
(3)、人才流失严重。在对我市10家偏远中小企业的情况调查中发现,这10家企业三年内共引进各类人才47人,其中本科学历12人,占25.5%,大专学历29人,占61.7%,中专学历6人,占12.8%,但三年来,就同一批引进的人才中,留住的本科生为0人,大专生为7人,占14.9%,中专生为4人占8.5%;在对我市的村级组织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市高校毕业生进村级组织工作这一市场还没有形成,即使进入,也只是暂时的基层锻炼或组织委派,留住的高校毕业生也只是寥寥无几。另外,在社区工作人才流失较多。
2、原因分析
(1)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偏离客观实际。高校毕业生在社会舆论的影响下,普遍认为到社区、农村工作,不仅降低了自己高校毕业生的身份,难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而且还风吹雨淋,吃力不讨好,与其被人看不起,还不如呆在家里;另外,部分从农村出来的高校毕业,认为考上大学是跳出“农门”,再到农村,不又跳进了“泥坛”,这与他们的初衷“出人头地”相违背;城里出生的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和农村工作,在他们的思想上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2)就业条件相对滞后。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是基层群众组织,社区工作者和村干部需要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要求较高,工作量较大,但他们的办公条件、生活设施和环境欠佳,工资待遇低,两者形成较大的反差。据了解,目前我市社区工作人员的基本月工资只有500余元,这与现在我市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与高校毕业生的知识要素价值也不相符合。
(3)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不强。农村和社区与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经济、环境这些主导要素处于弱势地位,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为数不多,并且与农村实用人才的自身安置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冲突,加上观念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农村和社区就业环境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影响了对人才的吸纳能力。
(4)就业体制原因。大中专毕业生进入社区和农村工作缺乏必要的工作载体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有效手段,同时,还未形成较为完备的工作机制和政策,在人员定编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规范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招收。另外,高等院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对基层的服务需要,也影响着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四、向“十一五”时期转型过渡的基本应对策略与建议
基层特别是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在工作环境、物质待遇、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城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人才竞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急需大量有用人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又不愿下去,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到了基层出来难”的问题较突出。面对新的情况,将“十五”时期的毕业生进村和社区工作向“十一五”时期转移,在继承前一时期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和人才工作要求,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加大宏观调空、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的力度,完善机制,增强基层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切实将此项工作在这一时期实现重大突破,到2010年前率先实现村村有一名大学生工作目标。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政策的调控力度。大力贯彻和实施面向基层就业。组织开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三支一扶”,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进村进社区”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我市基层(农村、社区及欠发达地区)活动。一是加大选调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的工作力度,每年都能选拔一定数量的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重点充实农村乡镇的基层单位,并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考中,给予选调生具体优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或录取。二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服务计划,每年能招摹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支农、支教、支学和扶贫,服务2到3年,有关部门提供帮助,进入市场自主择业,目前我市已经启动,到2007年年底实现20%村有一名大学生。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安排专门经费,用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四是给予一些周转编制,用于接收高校毕业生就业。五是推进“撤居建社”和新农村建设新进程,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农村和社区对人才的吸纳能力。
2、优化各类服务和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一是建设统一规范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开展人才网、政府网、毕业生就业网、信息和劳动力市场网的连网贯通工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全市人事部门、人才中介机构、职业介绍中介机构和大中专院校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探索力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完善的择业、就业、创业指导和信息服务,提高需求对接的针对性,为高校毕业生进基层就业提高有效服务平台。二是建立和完善职业见习制度。政府就业主管部门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加强联合,进一步加强我市企事业单位建立见习实习基地或提供见习岗位,开展见习和就业培训,对毕业后6个月以上仍未就业和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在见习期内,见习单位要给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基本补助。三是建立面向基层需要的定向招生制度。根据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实际需要,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高校制定面向农村生生源的定向招生计划,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教育、医疗、农业推广、村镇管理、文化宣传、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动物防疫等方面的使用人才和适应社区工作需要的各类人才,严格招生条件,严格招生管理,严格执行定向招生协议,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确保这部分学生完成学业后到协议单位服务。
3、确实维护和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到社区和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所在地政府部门和就业单位要予以高度重视,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见习期满后,要帮助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事项。加大执法力度,规范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项选择”行为,各类企业要依法与高校毕业生签定劳动合同,兑现劳动报酬,同时提高他们的福利和社会待遇。全社会联动,确实维护起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4、其他措施。在探索和建立毕业生进基层就业的载体,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农村和社区对人才的吸纳量和吸引力,改善农村和社区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力度,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调整毕业就业心理和价值认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实践和探索,建立起我市毕业生进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引导更多的毕业生面向农村和社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