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富阳市以实施三心工程为载体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4年以来,富阳市着眼于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实施党建“三心工程”为总载体,搭建有形舞台,确定明确目标,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把握时代要求,适时推出党建“三心工程”
富阳市地处杭州市西南,为杭州市下辖县(市)中距离杭州最近的市。近几年来富阳市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6?7亿元,工业总产值519?8亿元,人均GDP达到3420美元,财政总收入20?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33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列第30位,比上一年前移8位。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不断得到加强,全市以开展“三级联创”、“先锋工程”和“领头雁工程”建设为载体,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2004年6月,富阳市被浙江省委授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称号。
2004年下半年,富阳市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前期调研活动中,有不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出,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基层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党员在经济建设中带头作用不明显、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不明显、党组织对群众的凝聚作用不明显等等。富阳市委经研究后,认为基层所反映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即将面临换届,另一方面富阳市拥有非公企业4058家,非公经济工业总量占全市工业总量的97%上,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和非公企业党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切实采取措施,赋予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的内涵。为此,对应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建设和谐社会这三大要求,富阳市委提出了“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凝聚人民群众人心”的基层党建工作要求,以“三心工程”为载体,深化“先锋工程”建设,推进农村“三级联创”,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随后,富阳市以“围绕企业发展中心,强化企业党组织核心,凝聚企业员工人心”为主要内容,在非公企业率先实施党员电教“三心工程”试点,充分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2005年1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后,富阳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时总结非公企业党员电教“三心工程”试点经验,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实施‘三心工程’,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心工程”拓展到基层党建各个层面,成为富阳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总载体。
二、精心设计载体,统筹推进党建“三心工程”
“三心工程”在全市推开,成为基层党建工作总载体以后,为形成“三心工程“的独特效应,富阳市着重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一是统一“三心”形象标识。专业设计了“三心工程”形象标识,在基层党组织的党员电教室、宣传栏以及开展的系列活动中,处处可见“三心”形象标识,增强“三心工程”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建立“三心”电教播放室。按照“高标准配置、合理化投入、紧扣党员教育主题”的总体要求,在非公企业、车站、社区等地广泛建设“三心”电教播放室,扩大党员受教育面;三是建立标准统一的“三心”宣传廊。在农村、企业、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建设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的“三心”宣传廊,作为宣传“三心工程”的主阵地。随着“三心工程”的全面推开,舆论氛围日渐浓厚,”三心”标识在富春大地遍地开花,“三心”理念深入人心,实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三心工程’”的目的。
1、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党员作用现出来。充分发挥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积极开展“为经济服务、为基层解难”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基层,对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共召开座谈会52个,上门走访企业2000余家,发放调查表5000余份,征求到意见、建议544条,经梳理研究后,全部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制订帮困解难的具体措施,迅速组织实施,着力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广泛开展非公企业“三心”主题实践活动。在非公企业中,着眼于员工业务技能的提高,建立“三心”科技实践园地,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技术传帮带活动,并在工会、科技和劳动等部门的协助下,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比武、技术创新等活动。组织党员从工作实践出发,在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技术等方面,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策、做贡献。如富通集团党委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一人一策,千人千策”、“技术革新”活动,党员所提出的许多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纳后产生了较好效果,其中一些重要建议为公司改善经营管理创造了数百万元效益。三是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双联”活动。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党员“联户服务区”和“联事先锋岗”活动,全市17000多名农村党员和15万多户农户中,已有82%的党员联系了41%的农户,78%的党员参加了16类“先锋岗”,同时有1266名非党致富能人加入“先锋岗”,有1583名致富能手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走出了“三向培养”的新路子。全市广大农村党员在关心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扶贫帮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工业经济建设、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支部建设强起来。一是抓基础,扩大“两个覆盖”。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结合富阳实际,提出了“30人以上的企业有党员、80人以上的企业有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目标,推行“支部建在园区”和“支部建在山庄”的做法,全面开展以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内容的“全覆盖”行动。据统计,全市已有324家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单独组建289家,联合组建35家),309家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304家50名职工以上的非公企业都有党员;146家100名职工以上的非公企业94?5%建立党组织。继续从乡镇(街道)、市级机关选派357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建工作联络员,到598家非公企业指导工作。二是抓重点,抓实村党组织整顿和换届选举工作。着眼于村党组织换届,积极实施村级组织整顿,对支部班子软弱涣散的进行重点整顿,对书记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予以调整,2004年共集中整顿27个组织建设薄弱村,调整村领导班子成员52名,其中村支部书记30名。在今年上半年开展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按照“三个80%”的要求,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进一步规范“两推”程序,试行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直选,推行候选人竞职演说和岗位书面承诺,提高村党组织的公信力。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45周岁以下的占82?1%,比上届提高了8?9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1?4%,比上届提高了19?5个百分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强的占96?1%,比上届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全市同时符合三项指标的村占80?4%,比上届提高了15?5个百分点。三是抓规范,完善村党组织制度建设。以增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重大村务联签联章制度,有关报销凭证须经村两委会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报销,涉及重大村务的审批表、合同等,须经村两委会讨论通过后,由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签字并盖上村两委会公章;建立健全村委会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村委会对落实村两委会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情况和重点工程工作的进展情况,每季向村党组织报告一次,必要时应随时报告;加强对村党组织书记的考核管理,出台《村党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办法》,对村党组织书记在各乡镇分别给予每月固定补贴的基础上,市、乡镇财政给予年终3000元的目标奖励,并统一办理其养老保险,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村党组织书记的严格考核,促使其全面履行职责。四是抓监督,严格党员的发展和考核管理。全面实行以入党积极分子公开选拔制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公示制度和发展党员公开审核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三公开”制度,确保新党员的质量。同时,实行《富阳市党员百分考核办法》,结合党内“双评”活动,加强对党员的考核监督,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畅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渠道。在2004年的党内民主评议中,全市共评出不合格党员176名,占参评党员的0?62%。五是抓难点,积极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通过全面开展“双找”,摸清流动党员底数,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临时党支部和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为流动党员的就业、生活提供帮助,对流动党员做到关爱、管理并重,使流动党员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共找出流动党员265名,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15个,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127件。同时,全面推广流动党员“双向联系、双重管理”的做法,对在非公企业工作但组织关系在农村的流动党员,纳入所在企业党组织管理,并参加所在企业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情况及时向村党组织通报。
3、凝聚人心民心,先锋形象树起来。把党员先进性充分体现在为人民服务当中,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广大党员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做到“我为党旗增光辉”。一是真情帮困。积极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全市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保持在每年300万元左右,积极做好对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的帮扶工作;在全市党员中开展“我为群众办一事”活动,发动党员根据自身能力为群众至少办一件实事,通过“腾百个岗位、助百个就业困难家庭”、“百名贫困学子助学行动”等有效形式,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据不完全统计,该项活动开展以来,共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300余万元,帮助就业困难群众解决就业岗位800个,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300余件,在全社会倡导了真心帮困的良好风气。同样在非公企业,党支部对党员家庭情况进行梳理后,对家庭困难、身患重病的党员也开展了“党员互助帮困”活动。如浙江云森集团开展了“‘三心’帮困”活动,由公司拿出部分资金,并发动党员、职工捐款,慰问生病、生活困难职工,有效地凝聚了企业职工人心。二是热心帮扶。积极开展社区党员争做“三心人”活动,即居住在社区的党员争做社区工作的热心人、社区居民的知心人、社区困难群众的贴心人。围绕这一活动,建立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机制,共有4168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名,根据各自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组成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环境整治等党员志愿者小组,开展便民服务、捐款、义务劳动等活动,受到了群众欢迎和称赞。三是全心助民。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制,从2004年开始,把全程中心延伸到村,建立村级服务室,指定代办员,在农村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制,做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制度实施以来,全市农村便民服务室共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3万余件,受到了群众的普遍称赞。
三、不断展现实效,群众齐赞党建“三心工程”
通过实施党建“三心工程”,群众反响非常好,他们表示,党建“三心工程”让党组织的声音听得到了,党员的身影看得到了,群众与党组织和党员的关系更融洽了。
1、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施“三心”工程以前,基层党组织感到活动开展难,工作上缺乏号召力,党组织在党员群众中凝聚力不强。“三心”工程开展以来,随着党组织在教育党员、组织活动、促进生产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引起了普遍重视,特别是在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威信和地位不断提高,要求入党的员工多了,组织关系要求迁到企业支部的党员也多了。如富阳市高桥镇在“三心工程”实施前,非公企业中写入党申请书的职工仅19人,现在达到了52人,随着党组织在人员、场地、经费、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健全,核心作用进一步得到强化,组织覆盖面也得到扩大,该镇今年上半年新成立非公企业党支部4个。
2、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非公企业,在“三心”工程的影响带动下,党员职工投身于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党员之间、职工之间“争、赶、学、超”的氛围日益浓厚,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同时,通过“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等载体,党员自觉在安全、质量等方面作好表率,推动了企业生产经营整体水平的提高。在社区,出台了《社区党员百分考核办法》,通过实施“三心工程”这一具体有形的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增强了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3、促进了企业发展和经济进步。在“三心工程”活动中,各企业党组织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组织党员观看《海尔经验》、《中国民营企业之崛起》等电教片,树立党员关心企业生产经营、正确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意识。在缺电的严峻形势下,为了落实用电计划、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浙江永泰集团党支部向全体党员、职工发出了共同节约用电的倡议书。集团下属热电公司共产党员龚乐定,响应党组织号召,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写了题为《0.942比0.345多多少?》的调研文章,针对永泰集团实际,提出了很多节约用电合理化建议,为公司增收节支抗缺电作出了贡献。
4、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各基层党组织切实为群众所想,围绕“凝聚人心”的目标做了大量实事,为人民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如富春街道秋月社区在市建设局的支持和帮助,先后完成了社区九字弄、春秋北路等道路的整改与下水管网的集中整治,共拓宽道路11条,整改地下管网达1000多米,目前,社区停车泊位已增至149个,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居民行路停车难的问题;后周社区对辖区内的困难户进行了排查分析,在社区共建联席会议上,将14户特困户与14家共建单位进行一对一结对,提高了帮扶效果。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党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