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富阳市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富阳市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富阳市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富阳市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固本强基,抓住村书记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发挥作用”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保证了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主要做法

1、多渠道选配,优化村书记队伍。一是储备人才。近年来,富阳市积极引导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外出打工返乡人员的思想意识,做好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把那些思想素质高、能力强、实绩明显的年轻优秀人才吸收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在2001年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基础上,2004年公选产生村后备干部1242名,为村书记队伍建设储备人才。二是做好选举。富阳市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推行“两推一选”办法,公开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人进入村党组织班子,特别是选准配强村书记,换届后,45周岁左右的村书记占82.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书记占91.4%;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强的村书记占96.1%,实现了村书记从“三个60%”到“三个80%”目标的转变。三是整顿提高。自2003年以来,富阳市每年开展一次后进村整顿工作。2005年下半年,结合做好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开展村级班子调整整顿工作。2006年4月至5月,开展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回头看”。近三年来,富阳市通过村级班子“回头看”、对薄弱村进行整顿等,共对141个村党组织班子进行了调整,调整充实了书记101名,大大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提高了村级班子带领致富的能力。

2、多形式教育,提高村书记素质。近年来,富阳市积极抓好新任村党组织书记的上岗培训、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经济知识和适应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村书记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强学历教育。为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三个80%”的目标,增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富阳市在完成村干部高中学历教育419名,中专学历教育427名的基础上,2004年以来坚持举办大专学历教育,2004年度有131名村干部参加,2005年度有180多名村干部参加。二是加强能力教育。富阳市多次组织村书记到省、杭州参加带领致富、村级管理等能力培训,市和乡镇也多次组织村书记开展岗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2003年至2005年富阳市每年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市场经济和适用技术培训。三是加强党风教育。鉴于发达乡镇信访较多的问题,富阳市专门邀请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朱永祥为发达乡镇的村党支部书记上党风廉洁课,提高他们的党性素质。四是加强“五好”村书记培训。2004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五好”村书记培训,今年5月10日至12日,富阳市委组织部又对全市2006年度创建“五好”村党组织的103个村书记进行了培训,推进了“五好”村党组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3、多制度管理,发挥村书记作用。近年来,富阳市为规范对村干部的管理,不断完善制度,相继出台了《关于实行村干部诫勉和辞职制度的意见》、《关于认真落实“三真”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等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来规范人,最大限度地规范了村书记的行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有效管理,确保了村书记能明确使命,落实职责,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为更好地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积极发挥村干部作用,富阳市还在村级班子建设和村干部管理监督方面大胆创新,摸索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一是实行村干部诫勉和辞职制度,对不称职的村干部进行教育和批评,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对影响较坏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以树立村干部的良好形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推行村干部“双带”绩效公示制。对村干部“双带”的对象、项目,承诺完成时间,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等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村干部每季工作讲评制。每季度,村两委会班子成员进行公开述职,由全体党员、村民代表、村群团负责人、乡镇(街道)联村领导和驻村农村工作指导员对村两委会班子成员述职情况进行评议质询和民主测评。四是开展农村党员干部“亮身份、许承诺”活动。“亮身份”是指为党员和党员家庭挂牌,以激发党员内动力,规范党员行为;“许承诺”是指在年初党员支部大会上,每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和“双联”活动情况,承诺自己全年要为村里、企业和群众做哪些事情,并签订承诺书,党组织将每位党员承诺情况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创新方法,提高村干部素质,发挥村干部作用。通过这些新举措,积极加强对村书记的管理,更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4、多方面保障,提高村书记工作积极性。为更好地把“事业留人”与“待遇留人”结合起来,提高村书记的工作积极性,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富阳市还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做好村书记的保障工作,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行村书记工作报酬与工作目标挂钩政策。2000年,富阳市委下发《富阳市农村党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富委(2000)6号〕文件,对该市村党支部书记在任期内享受的经济待遇作了规定,经济待遇包括固定补贴和目标奖励补贴两部分。固定补贴按月发放根据村党支部书记的任职年限、村人口规模和党员人数、村发展集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情况、村人均收入情况、上交乡镇统筹款的数量等因素确定,原则上每人每月70?200元。目标奖励补贴是根据各乡镇对所属村全年各项考核目标和对村党支部书记考察结果,按等级年终一次性奖励的一种补贴。目标奖励补贴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由市财政和乡镇财政各承担50%。确定目标奖励补贴与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实绩挂钩,不搞一刀切,实现按等级发放,对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村党支部书记不发放目标奖励补贴。此举大大提高了村书记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村书记的工作责任心。二是坚持和完善村书记养老保险制度。富阳市从2003年起建立了行政村主要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该市在任的行政村党支部(含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参保。村干部参保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统一集中办理,并由劳动管理和企业服务中心统一缴费,统一管理。村干部参保经费采用市、乡镇(街道)、村、个人按比例各出一部分的办法。为体现对村干部的照顾和关心,降低个人缴费比例,市、乡镇(街道)、村、个人以40:20:15:25的比例缴费。目前,全市611个行政村都实行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村干部经济待遇的保障,也使村干部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形象得以改善,村干部职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村级班子换届中参选村干部的人数不断增多。三是改善村书记办公条件。近年来,市、乡、村各级都十分注重对村集体办公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加强对集体经济薄弱村村级组织办公场所的解决工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新建、改建村集体办公场所,到2006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村的村级组织办公场所面积都达到100平方米以上。使村书记办公有场所,群众办事有去处,同时也提高了村书记的地位和形象。

5、多层面宣传,树立村书记良好形象。一直以来,富阳市十分重视对优秀村干部特别是对村书记的宣传工作。一是培育典型。去年,富阳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从该市各行各业党员中选取21名优秀党员(其中有8位是村书记)的先进事迹汇编成《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一书,印发给全市每位党员,进行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的宣传。今年,该市又以农村为亮点,积极抓好示范点建设工作。二是加强宣传。今年以来,富阳日报、富阳广播电视台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了“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活动,对30个先进村、优秀村书记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通过培育典型,多层面宣传,积极营造学习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树立村书记的良好形象。

二、初步成效

近年来,富阳市通过选拔、教育、管理、保障和宣传等措施,切实加强了对村书记队伍的建设,有力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培育和壮大了一支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村书记队伍。目前,富阳市具有“双带”本领的村书记占96%,村书记普遍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其中许多村书记自身都拥有一个以上的致富项目,带领群众发展支柱产业,帮助贫困群众找到了致富门路。该市春建乡下唐村书记李金立针对下唐村山区的地理特点及市场需求,带领群众走发展绿色农业之路。为选准合适的农业发展项目,他带着几个村干部出门取经,跑遍了该市有特色农业的村庄和种植基地,还多次到农业局咨询、学习种、养殖技术,最后确定了把茶叶、竹笋等作为优先发展的项目,并带头开始了科学种植。群众是最实际的,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后,搞种植的热情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从小块地种植开始尝试,得到甜头后,又进一步加大投入,并主动要求承包村里集体土地。由于科学种植,市场对路,下唐村出产的水果、茶叶、竹笋在市场上销路很畅,群众收入大大提高。村民们对种植致富之路也更有了信心,学习科学技术更主动了,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态势。下唐村也因此被富阳市定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并被杭州市确定为“农业示范区”。李金立本人,也被杭州市科委、杭州市团委评为“科技星火带头人”和“杭州市劳模”。

2、强化和突出了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能丢,党的作用不能消失。该市新登镇塔山村在村书记朱建明为核心的村党组织的带领下,针对塔山村邻近新登城镇的优势,明确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得到了村党员干部的全力支持。从1994年开始,塔山村先后建造了商业性营业用房70余间,并建成了塔山停车场。同时,对村里10余家村办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激活企业经营机制,并且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创办新的企业,使全村工商企业达到130多家,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10年来,村新增集体资产达1000余万;2004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7亿元,村年集体收入1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9095元,塔山村人民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村书记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道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党组织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3、改善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一批政治素质高、熟悉农业和农村工作、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带着责任,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广泛支持。该市胥口镇石山村在2002年前,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排在全镇24个行政村的末位,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当时的石山村,村级经济薄弱、人心涣散、村民的素质普遍较低、支部战斗力弱化,党群关系不融洽。2002年,庞根娥当选为石山村书记后,带领村一班子人克服种种困难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通过修建致富路,提高农民素质,强化班子建设,凝结群众人心等一系列措施,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加强,群众互帮互敬蔚然成风,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并取得较好的成绩。2003年石山村被富阳市评为“康庄工程”先进村,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04年人均年收入突破5300元大关。短短两年多时间,年人均收入猛增近2300元。

4、推动和加快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经济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党支部书记“有苦头、没奔头”、“干无所获、老无所养”的尴尬局面。也使每个村书记真切体会到,只有“有为”才能“有位”,很多支部书记由过去不愿干、不想干、促着干,变为主动干、抢着干、比着干,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富阳市建成了春江街道八一村、新建村,新登镇塔山村等61个“看有形象、说有经验、学有榜样”的全面小康示范点。2005年,富阳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6.4亿元,增长16.1%;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85元,比上年增长11%,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长水平。

三、体会和启示

富阳市在村书记队伍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村书记队伍建设带来了一些经验和启示。

1、必须灵活运用选拔任用机制,选准配强“当家人”。选准人是用好人的前提,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坚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积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把选准人作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性环节来抓。在村书记的配备上,要灵活运用选拔任用机制,注重把素质较高、能力较强、作风优秀、勤于干事的年轻干部选拔出来。同时,采取激励竞争机制,促使能者上,庸者下,给村书记以紧迫感、危机感,增强村书记队伍的活力。

2、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提高村书记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一项突出而又紧迫的任务,是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特别是村书记的整体素质。各级党委、政府要针对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采取党校调训、乡镇轮训、赴外培训、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村书记教育培训力度。制定村书记参加各级党校、村干部大专班、农函大、农广校学习等培训计划;对新当选的村书记,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同时,结合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加大实用科技的培训力度,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必须实施规范化管理,强化激励、保障和监督作用。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产业富民战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村书记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岗位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上对下考核、下对上评议、左右互评的“一考双评”制度,并采取个人述职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不定期考核和阶段性工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村书记的考核。按照“管用、实在、简便、可行”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群众民主评议、谈话诫勉、廉洁自律等制度,全面推行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村书记行为。

4、必须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新形势下,应该说绝大部分村书记都发挥着自己的才能和工作热情,带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但也存在着少数村书记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态度冷淡,生活作风不检点的现象,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要重视对村书记的作风建设,提高村书记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村书记的思想教育、作风教育,积极转变村书记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提高他们的党性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村书记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5、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村书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要切实提高村书记的政治待遇。对特别优秀的村书记,可通过公开选拔方式进入乡镇当公务员;对符合条件的村书记纳入乡镇后备干部人才进行培养管理;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政绩突出、有较强议政能力的村书记参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要提高村书记的经济待遇。积极让村书记带薪上岗,并对有突出贡献的村书记给予重奖;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立村干部报酬的最低保障线,研究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离职补偿制度等,解决村书记的后顾之忧。要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要建立帮扶机制。经济发达村与经济欠发达村间建立对口帮扶机制,村书记间相互交流经验,共同解决难题,使年轻村书记、经济欠发达村书记在工作上、生活上有个帮、带、扶的人,做到工作有目标,心里有底气,少走弯路,尽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