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我们要认真落实全会精神,切实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好,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放到突出地位
拥有巩固强大的基层组织和自觉奋斗的党员队伍,是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的一大特点,也是我们党保持生机和活力,克服艰难险阻,不断走向新胜利的一大优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同志提出了著名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原则。邓小平同志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基本纽带”;“工作总是离不开基层”。同志提出,“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整体战斗力的基础”。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和执政成效的优劣。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党的自身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就给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能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果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不能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上级组织和领导机关就会悬空,这是非常危险的。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仅要靠党的上级组织和领导机关,而且要靠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但要高度重视上级组织和领导机关,而且要高度重视基层,着力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群众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去完成,党的形象和威信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来建立,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来体现。人民群众常常是根据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来了解和评价我们党的。基层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作风,组织、宣传、教育和服务群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群众就会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党。如果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作风不能让群众满意,就会损害党的形象,降低党的威信,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落实,甚至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汲取自己和别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误教训,持之以恒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仅在党的领导层,而且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切实解决好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落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
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就是按照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组织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来,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推动者,就是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根本标准,始终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群众作出表率、树立榜样,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实到基层,主要应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提高创造力。基层的生动实践是党的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挑战和机遇并存。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的改革创新,创造新的业绩,总结新的经验,使党的创造活力源源不断。
增强凝聚力。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政治核心,广大党员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带头人,是党的凝聚力的不竭源泉。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迅速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要求广大党员迅速提高素质和能力。要认真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使党具有更加强大的凝聚人心的力量。
提高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战斗力的不竭源泉。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困难的时候能挺身而出,关键的时刻能冲得上去,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应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把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同解决党员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党员,充分保护和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扩大影响力。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都提出,要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是党的影响力的不竭源泉。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力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重点。
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充满活力,不断提高执政本领。
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来进行。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是为党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供有效的实践载体,创造多样的实践形式;三是为党全面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提供活跃的实践主体,构建统一的实践整体。
按照党的建设的总规律来推进。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和改进组织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好领导班子及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增强全党的团结统一;坚持把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的总体水平。
深入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规律。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党的十六大将之概括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十六字方针。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必须以这一方针为指导,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一应调整组织设置。构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格局,健全党员充分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形成党员队伍自我纯洁的有效机制。二应改进工作方式。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围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经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加大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在生产和工作一线特别是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中培养积极分子,把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为党员;围绕城市建设发展、完善功能和社会管理,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坚持不懈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三应创新活动内容。在这方面,要善于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四应扩大覆盖面。抓好在非公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和发展党员的工作,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积极利用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形成党的宣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