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解放思想高层论坛第9期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解放思想高层论坛第9期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解放思想高层论坛第9期

核心提示

■对于创新而言,既要重视"整体",更要强调"个体"。没有个体创新,整体创新便无法达到

■对于个人创新能力提高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重要的是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决定创新能力

■一个社会要充满活力就一定要张扬个性。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价值到底有多大,主要体现在他多大程度上与众不同

顾海兵

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中国劳动学会学术委员,中国信息协会预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国家发改委价格顾问。

武义青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管理学博士,研究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数量经济学硕士点导师组组长,经济科学实验室负责人。省政协常委、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顾海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提高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解放思想。没有思想的解放,创新能力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我们通常把“创新”当作是一个整体概念来对待。什么意思呢?创新包含很多种,文化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不管哪一种,让人首先想到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不是个体的概念。其实,对于创新而言,既要重视“整体”,更要强调“个体”。没有个体创新,整体创新便无法达到。比如,没有一个个干部的创新,怎么会有一个地方整体决策的创新;没有一个个员工的创新,怎么会有企业创新文化的形成;没有一个个科技人员的创新,怎么会有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不能靠空喊,每一个河北人,包括在座的诸位,能不能提高创新能力,关系到河北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那么,对于个人创新能力提高而言,至关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决定创新能力。我注意到,河北省提出要破除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这很有必要,我愿意就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大家进行探讨。

创新形成一个人的价值

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就在于人和人之间差异太小,相同的地方太多。我认为一个社会要充满活力就一定要张扬个性。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价值到底有多大,主要体现在他多大程度上与众不同。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社会要具有核心的竞争能力。那么,什么是“核心竞争能力”?说到底就是你的特点是什么。我曾对自己的学生讲,当你出去找工作时,你找的岗位有2个人可以做,你的价值就下降了一半;有10个人可以做,你的价值就下降了90%;有100个人可以做,你的价值就基本等于零。这个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都要有自己的特点。

那么,一个人如何形成自己的特点,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价值?我看关键是靠创新实现五个超越:

(一)看其能否超越传统。中国的传统当然有其优越性,这不需要多讲。我更想说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致命的缺陷,从方法论角度讲有两大致命缺陷: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注重数据。大家看一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成就里面,很少有数据,几乎从来不拿数据说话。二是不喜欢调查研究,更喜欢做的是闭门造车。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养成一种习惯,对任何一种数据都要有敏感度,做任何发言都要用数据说话,另外,要学会调查,特别是田野调查,要了解我们的社会。

(二)看其能否超越流行。我们的社会从众心理较重,与众不同的心态较少。大家比较喜欢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重复,有创新,大多数人恰恰缺少这些。

(三)看其能否超越本位。不管做什么,大家都喜欢本位,喜欢山头,喜欢分割,喜欢就事论事。我主张任何一个行业里70%是搞本行业的,30%是搞其他行业的。大家看看诺贝尔奖得主,没有一个是单纯搞一个学科的,都是横跨2-3个学科以上的,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潮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什么?问题本身是没有学科边界的,是扩散的。就事论事,就本行来研究本行是没有出路的。因此我们需要这样的超越。

(四)看其能否超越国界。在互联网这个世界里,超越国界的成本已经很低了。过去我们只能走出国门去了解世界,现在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它正在改变我们的社会。

(五)看其能否超越自我。社会唯一不变的是“变”。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要让每一天都活得很精彩。不要把今天看成是昨天的重复,更不要把明天看成是今天的再一次复制。

在这里,我还要跟大家说两句话。第一句话,追求创新,与众不同,一定会付出成本;第二句话,只要付出足够的成本,一定会有回报。关于这两句话,举一个本人的例子。四年前,我到广东中山参加该市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该市请省内、省外三家研究机构给它做了三套经济发展战略方案。上午是研讨会,下午是专家点评。一般专家都说:“前面说的我都同意,下面我补充三点”。我的开场白是:“目前给我的三套经济发展战略方案,如果满分是100分,则全部低于60分”。于是,全场肃静。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其他专家都走了,餐厅里只有三个课题组的成员。当我走进餐厅时,餐厅里突然没有声音了,所有的人都对我横眉冷对。我只好一个人悄悄地坐在角落里。这时你会不会感到孤独、郁闷、痛苦?这就是与众不同的成本与代价。可是我依然坚持:“我可以得罪这三个课题组成员,但我绝不得罪中山市140万人民”。当时,我想也许中山市从今以后再也不请我做顾问了。但是,没想到,半年之后,该市发展局局长到北京开会,再一次把我请到中山市。我想,重要的不在于你的言论得罪了多少人,而在于与众不同使你自己获得了独特的价值。

怀疑精神:破除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的关键

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怎么破解?我看首先是要有怀疑精神。

一个没有怀疑习惯和特点的民族是不会进步的。所以我在很多地方都非常强调“怀疑”。我们这个社会之所以在近代明显地落后于世界,就是因为很久没有怀疑的传统了。不管是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都存在很多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的东西。“怀疑”,更确切地说,是不轻信。我所说的怀疑正是指不轻信,不盲从。在面对一个已经成为惯例的做法时,面对所谓大家都认可的经验时,不妨问一问:这些被认同的说法一定是正确的吗?这些大家都在沿用的方式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吗?

我是一个怀疑精神很强的人,对一些司空见惯的提法,一些大家都认可的做法,我都喜欢做一些怀疑,都试图寻找另一种答案。

比如,我对传统的“人才”提法就表示怀疑。我认为,用人才这个概念,不如用人力资源、人力资本这些概念来得科学。因为人人都是资源,可开发可利用;人人都是资本,可流动可增值。什么人才不人才,难道你是才我不是才?其实,每个人都有才。人的才能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要给他贴上标签,不要将其固化。

再比如,一些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工作方法也需要再思考。自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以来,推广奥运英语似乎就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任务。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民学奥运外(英)语办公室,出版了《奥运英语200句》,在媒体、在社区大力普及奥运英语200句。其实,面对奥运,与其被动地以防守的姿态搞什么奥运英语,不如反其道而行之,采用进攻的姿态,是最好的防守,借机大力普及推广汉语,比如搞奥运汉语20句,这既是中国的需要,更是世界的要求。参加奥运会的外国朋友,不管来自什么国家,他们都对古老的中国感兴趣,都对汉语感兴趣,如果借奥运之机学上几句并不难学的汉语,对他们而言,难道不是雪中送炭吗?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儿感受。那么对于在座的诸位,能不能在自己的惯性词典里,用自己的怀疑寻求一些思路上的突破呢?每一个人,特别是干部,要想在工作上有创新,有突破,应该多向自己发问:过去的经验,现在还是经验吗?大家都认为对的,就一定对吗?万年不变的老皇历适应现在的社会吗……这样的疑问多一些,这样的怀疑多一些,创新的萌芽或许就会出现。

四种重要的创新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方式,就是以超常规乃至反常规的眼界、视角、方法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等,以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从而提高人的主体创造能力。

学会创新思维方式,对于创新而言,就是给你打鱼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给你几条鱼。创新思维,第一要大处着眼,即站得高看得远,要观察世界发展趋势。没有高屋建瓴不可能创新。第二要小处着手,就是给你具体的方法。创新思维方式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介绍几种成本较低的方法:第一是相联论方法,第二是相似论方法,第三是相反论方法,第四是相合论方法。这四个方法不是我的创造,但名字是我起的。今天我主要讲讲相联论方法与相反论方法。

关于相联论方法。两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就已经发现并使用了这一方法,他们把这一方法叫作“元分析方法”。欧美的学者在100年前为这种方法起了一个名字叫“形态矩证方法”。这一方法的理论这里不讲了,举个例子:比如我身上穿的上衣,把它分解为六大子系统:领子、扣子、袖子、口袋、前面、后面,假如各有100种不同的做法,大家说能制作出多少种不同的上衣?100的6次方,1万亿种,所以,时装设计师永远有饭吃。这就是相联论的威力。10年前中国社会曾掀起过点子大王的热潮,这根本不稀奇,它所使用的就是相联论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你的创造创新空间无限。

关于相反论方法,也就是逆向思维。中国的教育已经把人的这种逆向思维能力给磨掉了。其实,我们太需要逆向思维了。举个例子来说吧。4年前日本出口到美国的西瓜,一个西瓜卖87美元,为什么可以卖这么贵?原来这西瓜不是圆的,而是四四方方的,放在玻璃盒子里,非常漂亮。可谓“一招鲜吃遍天”。第二年,日本出口到美国的西瓜一个又卖到了100多美元,为什么?因为西瓜的形状不再是方的了,而是金字塔形的。这就是创造。

关于相似论方法与相合论方法,因为时间关系我简单说一下。相似论方法是说世界上的事物往往存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相似性,例如经济周期。依据周期,我们可以判断未来的走势。相合论方法是说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可以合成的,例如把经济学与数学结合可以产生经济数学,把李子与桃子组合可以产生油桃等等。总之,创新的方法很多,也因人而异,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提炼,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靠创新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

□武义青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后的发展要“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统筹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与国内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下大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这为我省今后解放思想,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创新的思路来自于创新的思想,只有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目前,创新的区域化与产业的集聚化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技术与经济互动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一过程中,不建设创新型河北,我省的多数产业集群就会被锁定在全球产业链的下游低端,永远成不了经济强省。2006年,我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居全国第26位,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24位。解放思想,加强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已成为推进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解放思想,需要在认识省情的基础上,奋起直追,提高建设创新型河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研发投入来看,我省研发投入在全国居第13位,不但低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经济较我省发达的地区,还低于经济较我省落后的中部的湖北、西部的陕西和四川等地。整体创新水平也不强,从国内权威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看,我省的科技进步水平还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就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来说,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在全国排名第19位,其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和山西、内蒙古、甘肃等地同属于第四类地区。就自主创新能力来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表明,我省同样与山西、内蒙古和甘肃等省份都属于创新欠缺地区。因此,我们要认清差距,急起直追,加快科学发展的步伐。

解放思想,需要我们在促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基础上,提高创新型河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性的统一认识。只有建设成创新型河北,我省才能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才能从容应对我国其他省份的竞争。目前,山东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山东”的战略,且制定了配套推进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服务三个体系,组织140个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北京提出“十一五”末要力争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江苏2006年财政安排科技经费17.9亿元,其中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8亿元。其他省份的一些高目标、大手笔,为我省解放思想、建设创新型河北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解放思想,需要我们破除教条思维,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地研究新情况,灵活地解决新问题。建设创新型河北,就是要不但有效地整合全省的科技资源,推动经济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而且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积极整合现有技术,推进集成创新,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再创新。战后日本30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韩国仅用40年成为世界第五大科技创新强国,都与它们大力加强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密切相关。

建设创新型河北,核心是使企业具有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目前,我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还远未确立,这就需要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解放思想,制定和实施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企业根据需要,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比如,形成以华药、石药为龙头,组建国家维生素、抗生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和邯钢新区为载体,推动建立国家钢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另外,要抓住曹妃甸和渤海新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建立国家级相关实验室、研发基地、孵化平台,从而带动我省重化工业升级转型,实现科学发展。

互动

听众:您讲到,一个人破除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重要的是要有怀疑精神,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也经常看到一些人的怀疑精神走到了极端,怎么避免这种现象呢?

顾海兵:胡适先生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恰好概括了两要素。极端的怀疑论会导致怀疑一切,使心灵闭塞而不愿探索;或者否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否认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从而走向反科学。因此,仅仅具有怀疑精神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为科学精神增添新的内涵:实证和理性,即对各种主张用严密的逻辑进行分析,要求有确凿的证据;越是不寻常的主张,越要求有不寻常的证据。既不是盲目地相信,也不是盲目地怀疑,而是建立在实证和理性的基础上,这才是科学的怀疑精神的真谛。

听众: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创新往往不由个人说了算。同样一个人,在甲地可能不是创新人才,换到乙地就能不断突破,不断创新。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顾海兵:今天我讲的创新更多地与个人有关。的确,创新不只是个人能力的事情,有没有一个创新环境,对于创新而言也非常重要。最好的创新环境,是一种宽容的环境。改革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充满机遇,但也布满荆棘。任何创新,本身就意味着从无到有、开风气之先,挫折、失败以及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总是必然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经历1001次失败后才成功发明灯泡,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贝尔兄弟发明电话,无不是在痛苦和失败的废墟上实现的。美国硅谷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创业者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失败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当这些创新者有所失误、有所失败之时,我们理应提供一种宽容的氛围,鼓励他们不断探索,不断尝试。

听众:正如您说,“知识背后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知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创新背后的创新才是最重要的创新。如果是,创新背后的创新,是不是创新文化?一个地方如何形成创新文化?

顾海兵:广义地说,创新背后的创新是文化,是创新文化。一个国家要有自己的创新文化,一个地区也要有自己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的内容当然极其丰富,其关键是创新理念。地方的创新文化建设,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就河北而言,关键是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如要加强与智力密集的北京沟通,不求拥有北京的智力资源,但求使用北京的智力资源。河北的天时、人和都已经具备,现在关键的是地利,有了天时、地利、人和,河北的创新还是问题吗?河北的发展还是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