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经济社会的大发展,首先需要思想的大解放。就我省而言,建设充满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就是使我们的主观意识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使我们的实践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使我们的发展更加自觉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明确指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我省来讲,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

一、解放思想是推动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放思想首先要正确认识省情。近年来,我省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经济总量平稳快速发展,2005年实现GDP和财政收入“双超一”,GDP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0116.6亿,全部财政收入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达到1035.2亿,2006年和今年也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我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在农业上,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2%。在工业上,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上升到80%。三是曹妃甸大港、黄骅港、华北石化、富士康、华为、邯钢新区等一大批战略投资项目相继建设,使我省经济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后劲。四是改革开放为进一步发展增添活力,国企改革迈出新步伐,农村综合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五是基础设施建设迅猛,成为我省建国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最多最快的时期。六是社会事业发展迈出巨大步伐,五大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建立。

在客观总结成就的同时,必须看到,我省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2006年我省GDP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的44.7%、53.2%、53.9%和74.2%,人均GDP分别为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的53.3%、58.9%、60.2%和71.7%。2006年我省城市化率为38.8%,不仅低于沿海发达四省,也低于43.9%的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十八位。2006年我省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10305元,居全国第十六位,比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分别低7960元、3779元、5711元和1887元。2006年我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802元,居全国第十位,比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分别低3533元、2011元、1278元和566元。客观总结成就,认真分析不足,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全省人民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实现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快实现建设沿海强省的宏伟目标。

解放思想要认识和把握环渤海地区崛起的巨大历史机遇。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是东北、西北、华北以及部分华东地区的龙聚之地。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有20个城市遥相呼应,聚集着数千家大型企业。包括天津、大连、青岛、曹妃甸、秦皇岛等中国重要港口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以北京和天津两个世界级大都市带动的扇型区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区、工业区、港口区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珠三角率先发展、长三角强力突起和环渤海地区后发崛起的发展过程,形成了我国最主要的三大经济集聚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环渤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下,环渤海地区将逐步发展为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和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已经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家对于环渤海地区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内外产业向该地区转移和集聚的趋势明显加强,区域内要素市场优化整合的力度加大。因此,我省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省份,其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不进则退、小进也退,以全新的姿态,把握大机遇,实施大举措,乘势而上,才能实现我省又好又快发展。

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我省又好又快发展。我省有487公里的海岸线,本来就是沿海省份,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我省是沿海省份,因此,我省确立建设沿海强省的目标可以说是区位的回归;针对我省多年形成的保守、小富即满等消极社会心态,也是思想的觉醒;对于全省人民谋发展、盼发展的客观要求,更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建设沿海强省,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思想和观念问题的束缚,面临着一系列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因此,解放思想本身不是目的,更不是口号,而是要与发展实践相结合,实实在在落实在工作上,落实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上。

二、树立沿海意识是推动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树立沿海意识并不主要指树立沿海的区位意识,而主要是指与发展有关的意识。主要包括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市场意识、自信意识等方面。

树立沿海意识,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全方位的开放意识。那么,什么是开放意识呢?我认为,开放意识并不能简单理解为你这个地方的发展环境是不是宽松,而是指有没有主动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意识。古今中外,沿海地区的发展无一不是利用了国内外资源和市场,通过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快速发展。许多国人不知道我省是沿海省份,并不能怪人家孤陋寡闻,而是我们多年来没有重视海洋和沿海地区的开发。我省引进的世界500强还不足广东和江苏的四分之一。树立开放意识要体现在“主动”二字上,不能坐等,要走出去,获得主动权。摒弃封闭的“边缘心态”和“内陆心态”,在思想和行动上树立“大开放”“大融入”“大互动”的开放意识。

改革意识,就是人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规律,敢于突破陈规和固见的创新意识。沿海发达地区无一不走出了一条发展引领改革,改革促进发展的道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文化等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完善。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所有制结构;培育了适应其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人才、技术、土地等要素市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了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扁平化政府管理体制;探索了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基本建立起了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意识的养成需要社会的激励、更需要社会对于失败的宽容。沿海发达地区形成的一系列新体制、新机制都是具有较强改革意识的具体体现。

市场意识,就是人们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主动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的意识。不仅敢想,而且会想;不仅敢干,而且会干。敢想、不会想是瞎想;敢干、不会干是蛮干。怎样才能做到会想和会干,主要看你懂不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谋划、去管理、去创业、去创新。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交学费”的事情,归根到底,是我们没有掌握并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最终事倍功半,甚至一败涂地。因此,建设沿海强省我们必须拥有一支真正懂经济、会管理的管理队伍和企业家队伍。

自信意识,包括人的自信、团队自信和区域自信多个方面。就区域自信而言,我认为,我省文化具有包容、谦逊与多样性的特征,但自信不足。现实生活中,与沿海发达地区甚至中部有些地区的人们相比,我省人更多地谈自己的劣势,很少谈及我省的优势。我们身居沿海,但很少提及沿海,造成人们印象中的河北与真实的河北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客观地讲,许多人不了解我省,更不了解我省的历史。历史上我省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极深,涌现出了大批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乃至实业家。保津走廊、唐山是近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确立沿海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培育社会的自信意识,坚信我省建设沿海强省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三、更新发展观念是推动我省又好又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现我省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要以人为本,建立在协调、可持续的基础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更新发展观念最主要的是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绩观、区位观、资源观和产业观。

就我省而言,建立新的发展观念要着眼于我省的发展实际,在发展上,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我省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以大港口、大基地(园区)、大项目、大交通为载体,发挥产业和区域比较优势,通过实现部分产业和区域的率先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二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逐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核心产业、核心园区和核心城市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存量调强、增量调优,进一步加快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进程。三是要培育发展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的要素市场,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四是要加快优化行政管理区域,特别在中心城市的县区设置以及几个沿海新区的建设上,要加快实现行政管理区域和经济区域的一体化进程。

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客观上需要树立新的政绩观,并建立与之适应的效能评价体系和政绩考核体系,对于一个行业、地区发展的考核指标要符合行业和地区特色,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通过考核的激励机制,实现我省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沿海强省需要树立新的区位观。就总体而言,我省不仅内环京津、外环渤海,而且还外环东北、西北、华东,随着曹妃甸大港、黄骅港的建成,我省的港口群将是欧亚大陆桥东方最近的出海口,我省将是未来北方最大港口群最直接的腹地。因此,从区位看,我省应该说整体上属于沿海地区,不应有传统上的内陆、沿海区位之分。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新的资源观。市场经济时期最大的资源是什么?按照市场取得的难易度排序是人才、管理、品牌、信息、自然资源。我省发展中最紧缺的资源是人力资源,特别是既懂管理、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和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实用人才。以发展的眼光看,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是靠出卖自然资源获得持续发展的。所以一个地区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摒弃只把自然资源作为资源的旧的资源观,树立新的资源观。特别是一些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要尽快从煤炭、矿石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等粗放利用方式中摆脱出来,在资源还没有枯竭以前,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我省作为资源短缺的省份,要加大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力度,提高国土资源的可持续支撑能力。

优化经济结构需要树立新的产业观念。我省是农业大省,又是重工业、化学工业大省,人们传统的产业观念多偏重于第一、第二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的认识不够。我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有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经济主体,特别是一些企业家对于第三产业的认识不够,使得资本的投向以第二产业居多。因此,要通过政策引导,逐步形成全社会重视发展第三产业的新的产业观念。

只有通过解放思想,才能破除发展道路上的思想束缚和体制机制的制约,进一步提升全省人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最终实现我省又好又快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已跨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发展优势将更加显现,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进步、人民富足的沿海强省必将崛起于渤海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