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开展结对共建推动重心下移开展结对共建推动重心下移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开展结对共建推动重心下移开展结对共建推动重心下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开展结对共建推动重心下移开展结对共建推动重心下移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市城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居民区党支部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机关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推进我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新体制探索和实施进程,自1997年6月,区委提出116个机关党支部与116个居民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两年来的实践证明,“结对共建”工作受到共建双方普遍欢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最近,区委组织部深入基层,对我区两年来“结对共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听取了200余个居民区党支部和机关党支部的工作汇报,实地走访了5个街道近30个居委会,并个别访谈了部分街道党工委书记,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实践篇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两年来,各结对党支部围绕《中共静安区委关于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通知》提出的基本任务,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使全区“结对共建”工作呈现出一派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动人景象。

一是加强了居民区党支部和机关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令人可喜的是在机关党支部的指导和参与下,全区90%以上的居民区党支部已在全市率先建立了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从而为广大地区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找到了一个切实有效的组织载体,此举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肯定。居委会干部自觉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如江宁路街道三星坊居民区党支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论述,克服了消极畏难思想,大力整治了杂乱无章的公用灶间,最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感谢。南京西路街道威海居民区党支部通过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论述,开展了“远洋热线”活动,请侨眷给生活在海外的亲人打电话,宣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曹家渡街道姚西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熊美华在“结对共建”中,感到区规划局为小区办实事,是从硬件上为创建工作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但关键还要抓好居委会干部队伍建设。她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信任我,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我,我就要做出成绩。”她带领的居委会干部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

二是促进了居民区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共建促党建,支部是关键。居民区党支部是党在社区最基层的组织,是搞好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同志多次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黄菊同志也指出:“在新的历史情况下,我们执政党在基层体现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基点就在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通过“结对共建”工作,各居民区党支部进一步建立或健全了“”、组织生活会、党员谈心、党风廉政监督等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活动存档,使人一目了然。静安寺街道党工委通过动员共建党支部积极参加“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解百家难”的双休日“四百”活动,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江宁路街道党工委针对地区内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薄弱点问题,积极成立新经济组织党总支,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社区化管理的路子。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两年中,不仅机关干部经常到居委会上党课206次,一些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和地区离休干部、优秀党员、老红军也被请到机关上党课,共52次,大大丰富了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使机关干部了解到从事社区工作的艰辛和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从而进一步牢固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探索了“四级网络”在社区管理中的工作机制。随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新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现代化管理重心下移,作为支撑第四级网络的主体--居民区党支部和居委会承担的任务日趋繁重。而我区地区干部中存在的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工作思路较窄等问题与现代化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结对共建”工作则为社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力量,插上了腾飞的双翼,促进了社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江宁路街道党工委受区级机关政务公开的启发,在全街道普遍推行了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干部持证上岗制度,便于群众监督和自我监督。区人事局机关党支部积极为结对的南京西路街道古柏小区下岗人员再就业牵线搭桥,先后帮助下岗人员近30人次重新踏上工作岗位。石门二路街道吴兴居委会地处三个集贸市场包围之中,环境非常复杂。静安公安分局政保处与他们结对后,发挥公安优势,帮助居委会搞好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效果,1998年吴兴居委会被评为市级安全小区。区环保局与南京西路街道陕南居民区党支部结对后,召开个体餐饮业主座谈会,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由此解决了环境差的老大难问题。通过“结对共建”工作,居委会开展工作的责任心和意识明显增强,象陕南等居民区党支部,面对涉外高档住宅区难开展工作的情况,注意采用为居民服务、创造良好生活环境以及与业主交朋友等方法,以服务促管理,打开工作局面。

四是推进了文明小区的建设。社区是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基地。“结对共建”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文明小区的创建工作,增强了群众对自己居住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心,如今“社区是个家,我们都爱她”、“社区是个家,建设靠大家”、“社区是个家,党员奉献她”等口号已日益深入人心。社区建设逐步规范化,社区服务队伍逐步网络化,社区服务水平逐步专业化,社区管理逐步信息化。区外经委机关党支部与静安寺街道中实居民区党支部结对后,以争创市级文明小区为目标,开展“结对共建”进楼组活动。双方通过成立楼组会、无纠纷楼组签约等形式,使楼组内文明向上的氛围越来越浓厚。1998年中实小区荣获市级文明小区等称号。区卫生局机关党支部积极参加结对的石门二路街道西王小区的“卫生月”劳动,热心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保健、康复等方面的服务,增强了居民的卫生文明和自我保健意识,推动该小区成为市级文明小区。曹家渡街道南长居民区党支部在与之结对的地区办机关党支部启发下,充分发挥在职党员作用,建立一支人才济济的志愿者队伍,为万航小区提前一年创建成功市级文明小区作出了贡献。两年来,我区共创市级文明社区2个,市、区级文明小区58个,其中增创市、区级文明小区16个,推进了创建文明城区工作。

五是密切了党群、政群关系。共建是连心,干群一条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凝聚力工程”是一个载体,“结对共建”工作同样也是一个有效载体。两年来,我区机关支部把“结对共建”工作视为加强机关干部自身建设的途径和贯彻中央、市委、区委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和反馈的终端。两年来,共有104名机关干部被选派到居民区轮岗工作,了解社情民意,学做基层工作,从而促进了机关本职工作的改进和机关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如区建委机关党支部同曹家渡街道四和花园居民区党支部结对后,体会到参与居民区工作能检验我们制定的政策是否正确,小区建筑设计如不合理,会给居民的生活和环境的布局带来诸多的遗憾,促进了区建委加强协调管理工作。刚从大学毕业到机关工作的大学生到居民区锻炼,体验了基层的甘苦。他们感慨地说:“居民区工作不怕你想不到,就怕你做不来。”“大学生不要把自己当外人,如果你小事也做不好,大事能做好吗?”区人民武装部党支部与石门二路街道祥福居民区党支部结对后,32次到社区开展工作,深受群众的爱戴。祥福居委会的居民及社区志愿者,每年端午节都要亲自包上200只粽子送到武装部慰问人民子弟兵。在“结对共建”中,机关党支部共为居民区办实事1300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不怕脏、不怕累,积极投入疏通阴沟管道、安装防盗装置、提供业务咨询、捐助困难群众等各种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行动,更是在地区群众中树立了党和政府干部的良好形象。群众交口称赞,说:“‘结对共建’真正解了我们的‘渴’,党的优良传统又回来了。”

启示篇

两年的实践证明,“结对共建”相对于“结对帮困”,起点更高、范围更广、层面更深,是新时期党建工作中一种富有创造又有特色的载体。此项工作拓展了社区党建领域,充分发挥了机关党支部和居民区党支部建设的整合作用,统一协调了社区党建资源,走出了一条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创建,以创建促发展的新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统一认识是前提。从两年来的实践看,各结对党支部对“结对共建”工作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提高和深化的过程。为此,区委始终把统一思想认识作为首要环节来抓。多次召开书记办公会议、常委会专题研究;召开动员会、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推进会进行指导;印发《关于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通知》等文件。使结对党支部和党员充分认识“结对共建”工作要解决的不是房子、票子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脑子、机制问题,就是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机制上帮助服务,参与社区党的建设。

启示之二,领导重视是关键。小平同志指出:“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党员干部的人格力量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对于凝聚人心、发挥示范效应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实践表明,凡是“结对共建”工作搞得好的机关部门和单位,党政一把手均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尤其是区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均亲自参加本支部的共建活动,出金点子,治疑难“症”,办实在事,解决居民区实际问题,以强大的感召力推动了“结对共建”工作蓬勃开展。

启示之三,制度建设是保证。工作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规范性、稳定性、操作性和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是推动“结对共建”工作深入持久开展,形成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区委当初制定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度、联席支委会制度、定期交流制度、挂职轮岗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及活动记录、考核制度在共建实践中不仅得到了较好地贯彻和坚持,而且有了发展和完善。一些结对党支部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联络员制度、在职党员参与制度等。实践证明这些制度是行之有效的。

启示之四,优势互补是动力。“结对共建”工作的作用是“双通道”的。居委会干部贴近基层,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踏实、深入、勤勉;机关干部年龄相对较轻,思路较新,水平较高,较了解全区工作的大局。开展“结对共建”工作使两者优势互补,双向获益。居委会干部学到了过去学不到的一些知识,解决了过去长期解决不了的一些问题,达到了过去没有达到的水平;机关干部通过共建活动,了解了社情、民情,树立了群众观念,转变了工作作风,从居委会的“陌生人”变成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启示之五,群众拥护是基础。党的各项工作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在基层调研过程中,所到之处,无论是居委会干部还是普通居民,都围着我们盛赞“结对共建”工作的好处。他们用通俗朴实的语言说共建支部是“两家是一家,两家胜一家”。他们纷纷要求我们向区委转达心声:希望“结对共建”工作不要结束,继续搞下去。可见,“结对共建”活动已产生了广泛影响。有影响的、受群众衷心拥护的新生事物就有生命力。

问题篇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新生事物有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结对共建”工作开展两年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问题之一,对“结对共建”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一些机关党支部和居民区党支部对开展“结对共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差距。尤其对“结对共建”工作要解决的不是房子、票子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脑子、机制问题,就是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机制上帮助服务,参与社区党的建设,这个观点未深刻领会。有的居民区党支部没有从实际出发,不同程度地存在“攀比”思想。

问题之二,部分共建党支部存在“一头热”现象。原因主要是机关党工委对不属于其管辖范围的部分党支部无直接领导关系,协调有难度;机关党支部不够重视,党员参与面不够广;结对共建双方党支部未找到最佳结合点;双方党支部工作中未有效沟通;检查考核力度不够大以及一些机关党支部有大、小之分,无论党员人数还是工作力度均存在不足等。

问题之三,组织设置发生变化。城市建设管理中,出现有的居民区动迁或即将动迁(如曹家渡街道的荣西、康底、康乐等居委会),有的居委会需要增设(如石门二路街道的达安城、新德等小区),有的机关党支部机构设置有了调整而出现结对党支部不对应问题(如工商局的合同、商标广告党支部和企管、外资党支部合并为一个党支部,公安分局的交、巡警合并后存在磨合期等)。另外,有的党支部换届后存在着工作衔接问题,使党支部共建工作基本停滞。

对策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区委对“结对共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建工作重心下移,推进我区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在充分听取机关党支部和居民区党支部意见的基础上,就新一轮“结对共建”工作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对策之一,把“结对共建”工作纳入系统化管理。要把握五个环节:1、目标明确。即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促进干部队伍建设、推动文明城区建设。2、任务具体。要围绕目标来确定任务,既能解决问题,又便于操作。3、认识统一。要把全区机关党员和居民区党员的认识统一到区委的精神上来,“结对共建”要解决的不是房子、票子问题,而是脑子、机制问题。4、措施到位。建议成立区“结对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继续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共建党支部,拓展“结对共建”工作对象,采用带课题的形式开展深层次共建等。5、制度保证。健全和完善六项制度:即工作目标责任制度、联席支委会制度、联络员制度、挂职轮岗制度、活动记录制度、考核总结制度。

对策之二,注意规范化运作。1、要把“结对共建”工作纳入党支部日常工作范畴,同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等工作一样进行检查考核,扩大党员的参与面。2、注意提高共建质量和层次,机关党支部应主要从政治思想上、工作水平上帮助居民区党支部,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思路。3、效果要互利,做到优势互补,双向得益。4、工作要深化,从认识上和工作方法上均达到一个新水平。

对策之三,努力选准结合点。机关党支部和居民区党支部结对后,要保持长期较高的工作兴奋点,必须找准共建的最佳结合点,形成“结对共建”工作的特色。

我们坚信,在区委的领导下,我区各共建党支部在新一轮的“结对共建”活动中将充分发挥各自的组织优势和软、硬件优势,探索适应“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新型城区管理体制要求的社区党建工作内在规律,积极开展以居民区党支部为主体,辖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努力构建“双向学习、优势互补、同创共建、形成网络、资源共享”的社区党建网络,以新的佳绩迎接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