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却有继续扩大之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粮食产量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三农”问题更为突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就难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我们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
明确新要求
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新要求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千方百计促使农民持续增收,使农民的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支柱,就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就是要加强农村公路、电网、通讯、广播电视、教育、医疗卫生和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推进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就是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按照新要求,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推进农村各方面制度的创新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行动。
抓住新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部署,为我省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机遇。党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摆在“十一五”时期发展的十大方略之首,将投资方向由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重视农村建设,从建设资金、财政支出、银行信贷等方面向农村倾斜,这是今后几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抓住用好这一机遇,将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国家启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注入新动力。国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指导意见并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在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推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有利于我们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把更多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为我省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新条件。2005年河南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初步确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初步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粮食生产能力连续6年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2005年突破4500万吨,稳居全国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些都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确立新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确立新的思路,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体制,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要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来带动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增强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抓住增收这个关键环节。“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近几年,我省农民收入增幅较大,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扶持和价格因素带来的,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必须积极探索新的路子,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最根本的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找出路,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要把握求实这个重要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我省各地发展不平衡,新农村建设的起点有差距、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必须保持和发扬求实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尊重农民意愿,不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务求取得广大农民满意的实效。
采取新举措
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粮食供给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河南有近亿人口,必须立足自身解决好吃饭问题,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近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了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今后必须坚定不移按照这条路子走下去,决不能因为农业形势稍有好转就忽视农业和粮食生产。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优质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要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贫困落后状况的治本之策。实践证明,加强基础设施,改善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单靠农民自己和市场机制是难以解决的。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环境。
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发展劳务经济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实现形式,能够转移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我省固始、新县等地的情况表明,农民打工的收入已成为农村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要加强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组织服务,为他们的就业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和平等环境,引导那些在城市稳定就业、长期生活的农民逐渐完成由农民向工人、村民向市民的转变;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把更多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城市文明带回家乡,投入新农村建设。
要把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新农村建设必然伴随一系列体制创新,其中一大任务就是推进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要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坚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土地征用、流通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要把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基层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弘扬传统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要把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重要体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和谐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统筹考虑、一同谋划。要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好扶贫开发和困难群体救济救助等工作,逐步完善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让农民与城市市民平等地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要搞好农村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基层“创安”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确保农民安居乐业。
提供新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党委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适应党在农村工作任务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有力的政治保证。
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着力培养选拔“双强”村党支部书记,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支持村民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健全“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建设好共青团、妇女组织、民兵组织等基层组织,发挥农村行业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形成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要在农村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广大农村党员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