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党的领导与和谐社会建设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党的领导与和谐社会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只有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才能动员和激励全体人民共同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

一、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起部署和全面推进,只有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才能真正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重点要切实做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并形成强大的合力来加以推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人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只有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与他们利益的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才能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为此,要高度重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把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要重视发挥广大群众在城乡社区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共同促进社会和谐。

二、在党的领导下推动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社会和谐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正确地处理社会和谐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因为我们毫不动摇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是,个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且这个主要矛盾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要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根本上要靠经济发展。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要靠经济发展,协调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靠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解决民生问题要靠经济发展,建立更广泛、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靠经济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强调科学发展非常必要和重要,因为仅仅有经济的发展、一时的发展、物的发展,是不能保证社会和谐的,还必须有社会的发展,持续的发展、人的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需求,为广大人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重视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当前,要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解决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丰动性、创造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了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竭动力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自己思想的理论基础,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人民群众显示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创造历史的作用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

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蕴藏着促进社会和谐的巨大热情和智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定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各级党委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所担负的四个方面的职责: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这四个方面的职责,集中体现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突出了党组织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的领导重点。

把握方向,就是明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和根本目的,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全面把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为着力点,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制定政策,就是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针对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既符合中央方针政策又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既突出重点又整体配套、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措施。制定政策要根据现实条件,分清轻重缓急,体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意增强政策措施的普惠性,兼顾各个阶层、各类群众的利益,尤其要充分考虑到困难群众的利益,形成正确的政策导向。

整合力量,就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安排好各方面的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运用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调动各个领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集聚各方智慧,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和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营造环境,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工作,为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是营造有利于改革的环境,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改革意识,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减少改革阻力,增强改革动力,降低和避免改革风险,使各项重大改革举措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以改革促进和谐;二是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环境,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奠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实思想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发展巩固和谐;三是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环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稳定保障和谐;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舆论引导,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浓厚氛围。

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好所担负的领导责任,就要建立起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要对现行,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并根据新的情况和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更加科学高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本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提高本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按照党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更好地适应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