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促进农民增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促进农民增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从浙江来看,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农业兴才能百业兴,农民富才能全省富,农村稳才能全局稳。浙江省委、省政府对解决好“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新阶段新任务,坚持把握“两个趋向”,制定和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全省农村呈现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村容村貌加快改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良好局面。今年初,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就“十一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做好“三农”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把握新趋势,探索新规律,寻求新载体。

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走上富裕之路,才是从根本上增进农民利益,是真正解决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怎样把握好这一核心问题,结合浙江实际,我认为:

一、要跳出“三农”抓“三农”

新农村建设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从浙江看,人均半亩地,绝不可能把3000多万农村人口都拴在土地上。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165元提高到2005年6660元,年均增长8.5%,收入水平连续多年居各省区首位。靠什么?关键还是工业化、城市化。我们靠工业化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靠城市化促进农民向城市和城镇集聚。从某种角度讲,就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促进农民跳出“三农”兴“三农”,通过“减少农民”实现“富裕农民”。目前,我省农民的非农收入已占其总收入的75%,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已占75%以上,城镇人口已占5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工业化、城市化对浙江农业农村发展的带动效应。

跳出“三农”抓“三农”,实质是加快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运行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目的是实现城乡互动,关键是实现城乡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只有做好工业化、城市化的大文章,才能切实激活农村人力资源和各种要素,才能切实强化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这是从宏观机制上的“多予少取放活”,也是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围绕这一主题,要在深化上下功夫。

一方面,做好吸纳集聚的文章。多年来,我省积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建设环杭州湾等城市群,组织实施“中心镇培育”和“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有效促进了二三产业和城镇对农村要素的吸纳与集聚,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但从总体上看,工业化、城市化的吸纳集聚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现在,25%的农村从业人员,只提供占经济总量6.5%的增加值,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可能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因此,一是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布局规划。要搞好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中心镇、中心村的建设规划。着眼于优化农村人口布局,坚持以规划为导向,在继续发挥大中城市功能的同时,切实提高县城和中心镇对农民的吸纳集聚能力。二是要进一步拓展农民转移空间。从我省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政策措施,着力提升开发区(园区)发展层次,积极培育有特色产业基础的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镇,以此引导企业向工业功能区集聚,农民居住就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载体和平台。三是要进一步增强农民就业能力。能否有效“减少农民”,主要在于农民自身是否具备“洗脚上岸”、“背包进城”的素质。适应工业化中后期农民分工分业的新形势,2004年以来,我省对315万农民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实现转移就业83万人。这些短期培训要继续坚持,并进一步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与此同时,我们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技能和就业能力的途径。要整合城乡教育资源,配套制定相应政策,加快培育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农村后备劳动力队伍。

另一方面,做好延伸覆盖的文章。重点是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近年来,我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2003年以来,全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累计投入4**亿元,其中财政投入占30%左右,已完成5060个整治村、480个示范村的建设任务;建设乡村道路4.3万公里,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车率达83%,客运班车通村率达84%;治理清洁河道7400公里,改善365万农民饮用水问题;农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88%和80%;65%的乡镇和行政村开设了连锁超市和“放心示范店”。同时,努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针对农民“看病难、就学难、养老难”的实际,加快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各级财政每年投入17亿元,用于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2400万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并让农民每两年享受一次免费体检;各级财政从2005年至2007年将投入42亿元,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食宿改造、贫困学生资助扩大、爱心营养餐等四项工程。今年省财政还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切实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已有53万农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180万农民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90%的农村“五保”对象被纳入集中供养,实现下山异地脱贫22万人。这些工作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机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强化城市延伸覆盖功能,逐步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更好地在我省形成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良性格局。

二、创新农业增长方式

促进农民增收,不仅要跳出“三农”寻路子,还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立足人多地少的省情,浙江农民不可能靠多种多收来致富,惟一的出路是改变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努力走出一条新型现代农业路子。

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我省既要抓自主创新,更要抓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扶持和改革,特别要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同时,加快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继续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全面启动“百万农民信箱工程”,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切实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是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在依靠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农民的同时,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百万农业专业大户,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生产和布局结构的优化。要加快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推进农业经营形式创新。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联接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近年来,我省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联接农产品基地1500万亩,形成了一大批贸工农一体化的特色块状经济和品牌农产品。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延伸产业链,以深加工为重点,加快培育1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着力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培育农业产业集群,促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

三、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从浙江来看,当前既面临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战略机遇,又处于一个无比艰难的爬坡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效如何,关键是能否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为此,要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切实把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当前,农村发展正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农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日益迫切,农村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各种利益矛盾冲突增多,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以此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要明确乡镇政府功能定位,进一步理顺职责和权限,切实从过去以催收催种、收钱收粮、创办企业为主,转向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来。要规范乡镇机构和人员设置,创新事业站所运行机制,努力形成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的乡镇管理体制。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仅是对乡镇党委、政府的要求,也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需要切实抓好的重点,必须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据统计,去年我省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达31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4%,其中省财政投入60亿元。这个投入力度不仅不能减,而且要按照中央“三个高于”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各级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在增量上重点倾斜,充分体现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