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发展扶贫开发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这次全省扶贫开发*现场会暨社会扶贫表彰会,是省委、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20*年扶贫开发工作,表彰20*年度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分析形势,理清思路,安排部署2009年工作。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动员全省各族人民,加大扶贫力度,提高开发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次现场会在*州召开,主要是*州的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大,成效明显,经验值得学习、推广、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重点区域,把南部6县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实行政策、项目和资金倾斜,建立南北县(市)对口帮扶联系制度,把州级领导和州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扶贫联系点主要安排在南部6县,构建全州支持南部发展的扶贫大格局。二是坚持集中连片打造,全面实施“万村建设千村推进‘十项’工程”,集中打造扶贫开发示范片区,每年推进1000个自然村的扶贫开发,成功打造一批脱贫致富、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三是注重优先发展产业,州级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作为南部地区产业培植资金,综合运用产业扶贫、信贷扶贫等方式,支持南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四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专项资金,采取政府配套投资、政府担保贷款、政府贴息贷款、发动群众集资和投工献料等多种形式,改善南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昨天,大家参观了*县红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元阳县产业发展基地、排沙村和菱角塘村整村推进现场,很受启发、很受鼓舞。希望*州以这次现场会为契机,继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在缩小南北差距、消除农村贫困上投入更大精力、出更多实招,为全省扶贫开发创造更多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今天下午,7家单位还要作交流发言,还有7家单位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大家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加大力度,共同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得更好。
对2009年全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垂柱副省长还要作具体部署,大家要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3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是大事难事要事较多的一年。一年来,我省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和产业培植、劳动力培训转移“一体两翼”战略,不断创新扶贫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落实扶贫开发党政一把手责任制,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到11%以上,解决和巩固了6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一是加大四项投入。投入财政资金20.5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投入边境贫困地区资金4.89亿元,进行综合扶贫开发;安排扶贫贴息贷款24.6亿元,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集中扶持了49家扶贫龙头企业,使39万贫困农户受益;27家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上海市、232家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6000多家州市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以及社会各界共投入扶贫资金达到10多亿元。二是取得四项新进展。完成9240个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受益贫困农户38.4万户、157万人;全年培训转移劳动力40万人;搬迁贫困人口5万多人;新增5个“普九”县,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现全覆盖,241.6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费补助,完成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农村的工程建设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3222万人,完成132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117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并将贫困地区的258万贫困人口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三是迈出四项新步伐。边境民族和特殊贫困群体扶贫迈出新步伐,在兴边富民扶贫开发中开展了创建带头致富党支部和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活动,专门制定对藏区的扶贫倾斜政策,加大对革命老区和僰人、莽人、克木人的扶持力度,苦聪山寨旧貌换新颜;连片开发迈出新步伐,在云县、会泽、马关、永仁4个县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资源整合迈出新步伐,整村推进整合部门资金达到11.95亿元、比上年增加5.49亿元,各类扶贫项目整合到整村推进中的资金6.81亿元;产业扶贫迈出新步伐,推进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模式发展产业,贫困地区经济林果、经济作物、畜牧业发展迅速。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曲靖市扶贫开发的做法和成效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和认可,为全国、全省积累了经验,探索了新的路子。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动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扶贫战线干部职工和贫困地区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这次扶贫开发现场会,同时也是社会扶贫表彰会。刚才,会议对20*年度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给予了表彰。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战斗在扶贫开发第一线的同志们,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定点帮扶云南的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上海市表示诚挚的感谢!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扶贫开发既面临严峻挑战,又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方面,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社会各界极为关注、贫困群众积极性普遍高涨,扶贫开发形势很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标准、重点等提出了新要求,是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通过的省委贯彻《决定》的实施意见,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具体部署。特别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制定出台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重点就是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力度最大、形势最好的时期。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农业和国民经济关系出现根本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农民思想观念、就业渠道和生活方式逐步更新,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上扶贫工作体制、机制方面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扶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一是扶贫开发任务更加繁重。今年国家已经将扶贫标准调整为人均1196元,并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20*年底,我省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合计为737.8万人,占全国的11.5%;按照调整后的标准,我省还有贫困人口555万人,占全国的13.9%,这意味着全国每7个贫困人口中就有1个在云南。我省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环境更差、居住更加分散、构成更加复杂、社会发育程度更为落后的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原战区、边境一线、“三江”沿岸地区,扶贫工作难度大,成本高。二是致贫因素更加复杂。在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同时,因自然灾害返贫、因病致贫仍然突出;市场变化和食品安全因素带来的风险,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性、政策性致贫因素也在增加,工程移民、建设用地、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项目,都可能产生新的贫困群体;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增速放缓,造成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农产品价格下降。传统因素和新增致贫因素交织在一起,增加扶贫工作的不确定性。三是扶贫开发使命更加艰巨。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区域、不同社会群体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2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4.27:1,按现价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94年的水平,落后于城镇14年。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玉溪市为4761元,最低的怒江州为1448元,相差3313元。73个国家重点扶持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391.3元,仅为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77.1%。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四是建立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更加迫切。目前,我省扶贫开发资金投入较为分散,扶贫开发资金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尚不完善,迫切需要建立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扶贫开发新机制。五是扶贫开发中一些新出现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如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促进“三农”问题解决,采取有效措施缩小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公平,遏制农村人力资源、金融资本、土地资源等要素流失,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与生态安全双赢,把扶贫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农村建设、生态补偿等强农惠农政策衔接起来,扶贫开发“点、线、面”统筹考虑整体推进,把政府推动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都是扶贫开发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适应扶贫开发新形势,顺应贫困人口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把农村贫困地区作为最薄弱的环节,把农村贫困人口作为最弱势的群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紧研究完善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抢抓机遇,扎实工作,打好扶贫攻坚战,奋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根据中央的要求,结合实际,今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定不移地瞄准贫困群体和贫困对象,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特殊贫困地区作为优先扶持地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连片开发,突出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投入、创新内容、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努力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年力争解决和巩固60万贫困人口温饱,确保8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10%以上。
在具体实践中,要突出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和返贫问题可能更加突出,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一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把握宏观环境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影响。重点了解和分析农民工返乡及打工收入减少的情况,农产品销售和价格情况,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中贫困人口受益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和解决措施。二要适应拉动内需政策,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州(市)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和适应国家拉动内需的各项政策,把农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国家投资的重点与扶贫开发相关的内容紧密结合,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沟通联系,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增加扶贫开发投入。三要利用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的有利条件,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入。积极协调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扶贫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建立财政扶贫资金引导扶贫信贷的倍增机制和信贷担保机制,努力扩大扶贫信贷资金和小额信贷扶贫资金规模,积极推广村级互助发展资金模式,解决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四要努力增加贫困农户受益的机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切实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让贫困农民从政策中增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让农民在活跃农村经济中增收。结合整村推进、产业开发、移民扶贫、灾后恢复重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努力增加贫困农户受益的机会。
第二,抓好产业扶贫,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后,为扶贫开发突出产业发展、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二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不能相互替代。扶贫部门和民政部门要搞好衔接,确保绝对贫困人口全面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开发式扶贫要把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千方百计加大产业发展力度,使贫困群众从生产环节得到增收。要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出发,认真选择发展的主导产业,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有特色、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特别是要选择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规模优势,做到近期增收有保证,远期增收有潜力。要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力度,大力发展各种类型和所有制的龙头企业。有条件的扶贫龙头企业,应尽量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完善贫困农户和扶贫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
第三,加强基础工作,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扶贫开发既要解决应急之需,又要消除贫困之根,着力改善环境、提高素质,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好基础,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要抓好基础设施扶贫,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以及“水、电、路、气、房”建设和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门特别是贫困地区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二要抓好科技扶贫,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围绕我省贫困地区已经形成的畜牧、马铃薯、中药材、林果、蔬菜等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切实增强贫困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三要抓好智力扶贫,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整体素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贫困儿童入学率和受教育程度。抓好贫困户“两后生”职业技术培训,加大对贫困青壮年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能力。深入探索“雨露计划”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由短期培训向职业教育转变,由以向外输送劳动力为主向素质培训、技能培训、定单培训和证书培训转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切实为农民提供免费、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第四,突出工作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中连片开发。近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在边境一线和苦聪人聚居地区,在扶持基诺族、布朗族、克木人、莽人发展中,都创造了不少成功经验,促进这些地区和民族中的部分群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标准,贫困地区集中连片的特征更为突出,集中连片开发是缓解特殊类型地区贫困的需要,是实现新阶段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需要,是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的需要,是扶贫工作的“牛鼻子”。要紧紧抓住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不放,高度关注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发展,强化用“区域发展统领扶贫工作”的理念,打破重点县、贫困村的界限,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连片开发,综合治理。一要科学制定好全省扶贫连片开发综合发展规划。国务院扶贫办提出用3年时间确保革命老区县、边境地区重点县和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区三类地区优先完成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三个确保”任务,有关部门一定要抓紧落实;要通盘考虑我省“三江”沿岸地区、昭通、迪庆、怒江等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制定规划,推动主导产业向这些重点地区覆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向这些重点地区延伸、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向这些重点地区倾斜。二要分区研究,因区制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贫困群体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贫困人口结构、致贫主要原因,区别高寒山区、山区、半山区、坝区和石山区,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连片开发工作方案,并根据不同资源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扶贫开发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产业重点和发展模式,分类指导。三要扫除“盲点”,不留“死角”。扶贫开发工作,特别要关注边远地区的贫困群体,瞄准人口较少民族和僰人、莽人、克木人等贫困群体,采取特殊政策措施,继续加大扶持力度,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在政策制定、项目资金安排等方面向特殊地区贫困村倾斜,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彻底扫除贫困“死角”。
第五,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充分发挥聚集效应,是提升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以贫困村整村推进为平台,以扶贫资金为“黏合剂”,建立各种扶贫投入的联动机制,将各种资源有效地引导到贫困地区来,更好地发挥不同渠道资源的综合效益。一要加强扶贫部门内部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的整合。统筹安排好扶贫项目中各子项目间的整合、国内扶贫与外资扶贫的整合,切实做到扶贫重点村安排在哪里,移民搬迁、“雨露计划”、小额信贷、社会扶贫、外资扶贫等项目就跟踪倾斜到哪里。二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把部门履行职能和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寻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与扶贫开发的“结合部”,强化部门协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落实措施,使资源整合走上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规范运作的轨道,真正建立起信息沟通、计划衔接、项目整合、资金捆绑的工作机制。三要强化县级资源整合。县一级是整合扶贫资源的关键所在,扶贫开发重点县要做好扶贫规划与各项涉农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整合前移,把资金整合与规划整合结合起来,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各级各部门和社会资源支持的资金项目。四要强化社会资源整合。实行部门驻村帮扶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领导联系点、部门帮扶点与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同步安排,组织动员企业、社会团体、个体业主参与支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
第六,扩大试点,着力抓好“整乡推进”。2007年以来,我省在总结已往扶贫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会泽县五星乡成功进行了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的探索,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国务院扶贫办专门到会泽县召开了全国性理论研讨会,专题研究会泽的扶贫模式和经验。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继续开展会泽县五星乡“整乡推进”试点的基础上,今年要扩大试点,在全省16个州市各选择1个贫困乡镇,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的新路子。在试点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以规划为龙头组织实施。采取一次集中规划,一年启动实施、二年深入推进、三年检查验收的办法,实现以乡镇为单位的整体脱贫。制定规划要注重分类指导,突出产业开发,着力片区扶贫,重在具体项目。二是要突出发展模式创新。种植业上要突出规模经营,实行连片开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种植、统一管护;养殖业上要突出养殖模式创新,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探索“园区带小区、小区带大户、大户带农户、覆盖贫困户”的发展方式。三是要着力于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格局。采取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自己筹一点的办法,重点培育产业发展大户,发展一批产业带头人,做到每个试点乡镇都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主导产业突出、规模发展迅速、带动增收明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四是要集中力量投入。采取省给补助、州(市)和县(市区)为主,整合资金、整体推进的办法,安排实施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投入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与解决贫困群众温饱最直接相关的项目,州(市)、县(市区)要通过整合部门资金,解决基础设施、社会公益设施建设项目。五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建设主体作用。始终把农民群众作为扶贫开发的决策主体、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广泛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试点乡镇掀起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家业自己创的热潮,形成群众大发动、社会大参与、资源大整合、连片大开发的“大扶贫”格局。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开展“整乡推进”试点,要防止和避免将面上扶贫资金过份集中到试点乡镇,锦上添花、垒大户,一定要严格按照“十一五”规划切实搞好面上的扶贫开发工作。
三、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全面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扶贫开发的领导责任,继续坚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切实落实好扶贫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部门扶贫责任。要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不断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统筹安排各类扶贫资源,强化各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的职能。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研究扶贫开发的重大举措和中长期发展规划,部署年度计划和工作重点,把扶贫开发任务分解到成员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各有关部门要优先研究和安排贫困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资源分配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加大对少数民族、妇女和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的扶持力度,扶贫政策要向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倾斜。
第二,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贫开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加强与定点扶贫云南的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络,争取更大的支持。充分发挥沪滇对口帮扶合作的良好机制,力争在对口帮扶的范围、层次、内容、质量和效果上取得新的突破。认真落实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挂钩扶贫责任制度,探索驻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与扶贫开发的有效方式。动员组织民营企业和社会个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积极组织扶贫志愿者参与扶贫事业的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千企扶千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对在扶贫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与个人要给予表彰、广泛宣传。争取更多的国外政府援建项目、世界银行贷款和非政府组织反贫困资金、各类慈善基金等投入贫困地区,推动扶贫领域国际合作。继续加大定点挂钩扶贫联系制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为扶贫开发出钱出力,切实构建“大扶贫”格局。同时,要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作为扶贫开发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的作用,发动群众积极投身扶贫开发的伟大实践,把扶贫开发工作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满意。
第三,要创新扶贫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制定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一套规范的、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的考评体系与奖惩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州(市)、县(市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完成比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把抓好扶贫开发作为党政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纳入县域经济考核体系,凡是扶贫目标任务没有完成的,不得提拔和重用。要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将扶贫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同扶贫效果挂钩,一部分财政扶贫资金按照贫困规模、贫困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配,体现公平;一部分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激励各地扶贫积极性。要建立贫困人口识别和监测机制。结合扶贫与低保两项制度衔接的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对贫困户的识别机制,把那些真正的贫困户纳入扶持范围,确保贫困群众真正受益。凡是底数不清,不能瞄准贫困人口扶持的地方,暂缓资金支持。省、州、市、县扶贫办要搞好摸底调查,掌握贫困人口、贫困区域的基本情况,瞄准扶贫“靶心”。要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投向有关规定,严格扶贫资金项目的集体决策制度,严格扶贫资金项目的报批制度,严格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的公开透明制度,筑牢上级监督、部门监督、监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五道”防线,使扶贫资金真正用到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身上。
第四,要转变作风用心工作。扶贫开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扶贫系统广大干部和各级扶贫部门要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履行扶贫工作使命,以综合配套的思维不断丰富扶贫工作思路,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努力拓展扶贫工作空间,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扶贫工作成效。要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用身影和行动指挥,少用声音指挥,用脚印和实效来落实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落实。要提倡用心工作,在工作中要使出自己最大的力气,出手的事情要达到自己最高的水平,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做好扶贫开发的每一项工作。
第五,要着力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部署,切实抓好第二批、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云南提供有力保障。要强化县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第一人的责任,下大力气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大力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适当提高村干部待遇的政策措施,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的力度,鼓励各州市、县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要继续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继续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为定向考录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这三股“新生力量”在农村干事创业搭建平台、营造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要大力加强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教育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行家里手。要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等模式,注重从优秀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调整、整顿软弱涣散的村级组织,形成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相适应的党的基层组织格局。
同志们,加快推进扶贫开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大的决心和更强有力的措施,努力搞好扶贫开发工作,为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