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解说词向生态绿洲型工业新城迈进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男)九曲黄河,滔滔奔涌,阅尽人间春色,汇聚百川壮美。
(女)乌海,这颗伟大母亲河金腰带上的璀璨明珠,这个联接华北与西北地区的重要枢纽,正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向生态绿洲型工业新城阔步迈进。
(男)乌海,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成立于1976年,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有蒙、汉、回等25个民族,辖海勃湾、乌达和海南3个行政区。21秘书世纪网
(女)乌海,又是一座从荒漠中崛起的工业城市。地处乌兰布和、毛乌素和库布其三大沙漠交汇处,年均降水量不足160毫米,蒸发量达3200毫米。“风吹沙石走,飞鸟也不留”,“全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描述的就是当年乌海贫瘠荒凉的情境。
(男)回首1958年,乌海地区作为正在建设的包钢煤焦基地,拉开了“万人上山夺煤大战”的序幕。亘古荒原顿时勃发出无限生机。
(女)然而,单一的煤炭采掘业,在漫长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中,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沉重的历史包袱日积月累地压在了乌海人的肩上。
(男)资源、环境、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摆在乌海人的面前。那么,作为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出路究竟在哪里?
(女)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关心乌海的发展,始终把乌海作为全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的工业基地。
(男)储波书记和杨晶主席等自治区领导多次视察指导工作,明确指出:总量要做大,结构要优化,生态环境建设要加快,经济社会要统筹发展。
(赵忠书记同期声)
(女)在一度是“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西域风情中,孕育一片充满青春希望的生态绿洲已不是遥远的梦想,乌海人正在将宏伟蓝图上的圈圈点点挥洒到奔腾激越的实践中。
(男)乌海市委、市政府立足于自然环境恶劣和资源潜能充足的现实,重新审视乌海发展的曲折里程,作出了以循环经济带动生态健康发展,以生态健康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努力打造内蒙古西部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的战略决策。
(女)“政府——企业——社会”三体联动,坚持以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产品链条和综合回收利用废物为特征的循环模式,构筑“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三级分层推进的循环经济大格局,如今已跨出非常可喜的一步。
(男)政府推动犹如一部发动机引擎,为循环经济的加速发展创造了广阔的舞台。
(女)紧跟国家改革开放的节拍,乌海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先行做了一篇大文章,一场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的改革大刀阔斧地展开了。
(男)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率先完成了企业转机建制这一重要环节,市属214家国有企业在逐步完善的市场体系中退出国有序列,注入新的活力。
(女)全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使非公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异军突起,成为乌海财政收入、社会就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男)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上,实行退出一批,改造一批,引进一批。由淘汰大批落后生产力,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再到发展新兴替代产业,构建起以能源、化工、建材和特色冶金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框架。
(女)“一煤独秀”已经成为过去,“四柱擎天”、“多点开花”已经变为现实,比重占71%的工业经济中,煤炭采掘业由80%下降到不足8%。
(男)在生产力布局调整上,不断整合生产要素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产功能,工业向园区集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聚效应日益增强。
(女)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本改变了资源型、粗放型、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男)把握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乌海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国家法律和产业政策的地方性政策,以及一系列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专业性规划,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加大了宏观调控地区经济的力度。
(女)稳定的政策和完善的规划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男)针对经济发展的需求,乌海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温馨的人居环境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创业的沃土,生存的乐园。
(女)为治理大气污染,在全自治区率先推行的“跨世纪蓝天计划”,还给了乌海人民一片蓝天。
(男)为拉开城市建设框架,启动滨河新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点亮了依山傍水工矿城市建设的明灯。
(女)为创建卫生城市,实施的亮化、美化、净化、硬化综合整治工程,增添了城市清新绚丽的色彩。
(男)为改善生态环境、乔、灌、草同植、网、带、片并举,建成的黄河护岸林带,防风固沙林带,园区隔离林带,公路绿化林带,形成了城沙之间的绿色屏障。森林覆盖率从零开始提高到12%。
(女)为建造城市绿色景观,拆墙透绿,拆房增绿,见缝插绿,实施的“万棵松柏进城”计划,“泄洪沟改造”工程和“植绿护绿”行动,绘制了城市美丽的画卷。
(男)优雅宽松的环境,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女)立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乌海努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社会成员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男)以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为核心的讲道德、改陋习、树新风行动蔚然成风。
(女)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初中高等教育改革,逐年迈上新的台阶。
(男)以普及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及构建科技服务体系为内容的主题活动,深入到机关、学校、厂矿和农村的每个角落。
(女)以社区、企业、校园、广场、乡村文化相互交融为特征的地区文化,成为西部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
(男)以解决长期困扰城乡居民就医难、看病难为目的的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控体系日趋完善。城市医疗社会统筹和农区医疗合作救助制度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从“九五”期末的109个增加到283个,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岁。
(女)公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男)企业互动犹如一趟前行的列车,激活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细胞。
(女)确立企业的循环经济主体地位,乌海首先从成长在主导产业链或主要产品链上的企业入手,培养“点”上的小循环。
(男)大力倡导和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一批自我闭路循环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带动循环经济的排头兵。
(女)内蒙古黄河工贸集团公司,自1999年开始,以原煤—焦化—炼铁为基础链条,利用原煤洗选后产生的煤矿石和炼焦生产的煤气为动力发电;利用炼铁水渣和发电粉煤灰生产水泥。整个生产过程互为原料,逐环升级,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目的。
(男)内蒙古海吉氯碱化工有限公司,以石灰石—电石—氯乙烯和聚氯乙烯为基础链条,研发“一费二用”项目,矿热炉产生的蒸气用作烧碱、聚氯乙烯反应装置所需的蒸气;热交换产生的热能用作中央空调冬季供暖的热能。工业废水经过先进工艺处理,得到有效地循环利用。
(女)依托工业园区为阵地,乌海以产业集群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龙头,构建“线”上的中循环。
(男)围绕循环经济对园区建设的要求,建立项目库,推行绿色招商。以园区内部企业分工协作,配套生产,互为依附及园区之间突出循环特色,防止重复建设,共同拉动循环经济为发展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十五”以来,总投资729亿元,规模在亿元以上的工业循环经济项目达78项。
(女)海南西来峰工业园区,重点以消化煤焦油,粗苯、煤矸石等工业中间附产品为特点,发展煤化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仅神华集团投资新建的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100万吨捣固焦,2×2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和60万吨甲醇项目,使焦煤得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使煤化工进一步向深加工方向拓展。
(男)乌达工业园区重点以回收焦炉煤气,粉煤灰,电石渣和煤矸石等工业中间废弃物为特点,发展盐碱化工,精细化工和新型建材工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清华大学产学研联合的中润镁业项目,利用排空自燃的焦炉煤气和大量生产的硅铁为原料,进行金属镁与镁合金深加工,利用了废料,消化了初级产品,减少了污染,实现了产业高技术化的目标。
(女)落户乌海的重点项目,都在不同程度地以不同的循环方式推动着循环经济的发展。
(男)社会联动犹如一股沸腾的热潮,掀起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巨澜。
(女)广泛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乌海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导向,构建“面”上的大循环。
(男)为统筹城市协调发展,率先在全国地级市中推行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全市5万多农民免费免税,一次性转为市民户籍,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在就业、住房、子女入学、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完全平等的待遇。
(女)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内蒙西部“小三角”区域服务中心,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渠道,促进了地区间的“共赢”和“多赢”。
(男)为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正在筹划建设海勃湾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从根本上能够改善乌海生态大环境,遏制自然灾害,转化新型能源,发展文化旅游。
(女)为提高全社会生态健康意识,创建节约型社会,广泛开展“营建绿色家园”、“循环经济进万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
(男)乌海发展循环经济的集聚效应已经显现出来。2004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列西部50个大中城市之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一般财政收入四项指标增速列全自治区第一。
(白向群市长同期声)
乌海发展循环经济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我们将通过不断探索具有西北工业城市特点的高层次循环经济模式,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的发展。
(女)大河潮涌天地阔,风劲长空丹霞舒。乌海未来的蓝图更美好,更壮阔。乌海在循环经济的全力带动下,一定会成为西部地区有较强辐射力和持续发展力的生态工业城市。
(男)滚滚母亲河,流淌着黄河儿女的豪情壮志。在这片年轻的热土上,乌海人必将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