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从源头预防和治理企业管理腐败的对策和有效机制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第一采油厂支文广
(电话:276034413582760701)
摘要:本文对企业管理腐败问题进行了定义,总结出具体的表现方式,提出了企业管理腐败问题治理的三项具体对策,又把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相结合,提出了源头治理五项有效机制。对当前企业治理管理腐败问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主题词:企业管理腐败机制
引言
腐败是与权利相伴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有权力的地方,腐败就有了它滋生的土壤。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等管理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权力性,决定了管理腐败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管理腐败就是权力腐败在管理领域的表现。它具有不同于政治权力腐败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主要指经营者为了达到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不惜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通过收取回扣、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款、把国有资产占为己有、进行过分的职务消费等等。落实集团公司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建立惩防体系,完善管理控制和监督机制,对从源头治理企业管理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管理腐败问题表现方式
国有企业管理腐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一是扩大职务消费。主要表现在:经营者在交通、通讯和办公设备一般都有较好的配置。每年的花费数目可观。一般国企经营者普遍配备了比较高档的通讯工具,有些人月通讯费达到数千元;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经常超支。还有些从“小金库”中开支,或转移为其他开支,以至无据可查。有些国企领导饭桌上一掷千金毫不心疼;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热衷于钓鱼、打保龄球、涉足色情场所,甚至,全部活动按公务活动做财务处理;二是灰色收入。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手中有决策、计划、审批、采购、工程发包、合同签订、财务开支、用人、调动等权力,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吃回扣,收中介费、拿提成、收红包、搞权钱交易等等;三是黑色收入。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索贿受贿,甚至想方设法把国有资产转化成自己的资产,通过开办个人公司,搞“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把自己的不明财产合法化。
二、企业管理腐败治理的对策
管理腐败既然是故意行为,那么只有在预期腐败行为能为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或好处,并且这种利益或好处至少要大于经营者为之付出的全部成本时,这种行为才可能发生。为了有效地阻止企业管理腐败,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加大实施腐败的总成本。实施腐败的总成本是由主动付出成本、案件查处率、查处后受到的惩罚和心理成本,及丧失的原来的收益共同决定的。因此要加大实施腐败的成本,必须通过这些自变量的增加来实现。一是加大主动付出成本。由于主动付出成本与经营者的权利成反比关系,所以必须制约经营者手中的权力,增强企业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形成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消除特权与集权,把权利放在有效的监督制约之下,为经营腐败行为设立重重障碍。二是提高案件的查处率。加强对经营者的内部党组织的监督,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建立和健全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度,用法制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造成经营者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三是加大惩治力度。腐败行为一经查实,应予以严厉打击,加大党纪、政纪、法律的惩罚力度,并把三者结合起来,使其在付出名誉、地位代价的同时,还要在经济上产生巨大损失。四是加大腐败行为的心理、道德成本。增强新闻媒体在反腐败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清正廉洁的个人进行大力宣传,而对于贪污腐败者,应予以曝光,并利用社会舆论加以谴责。
2、减少实施腐败的预期收益。为了预防和及时发现腐败行为,必须对经营者的各种行为所得的收益进行控制,实行严格的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实行严格的财产申报制度、收入申报制度与定期核查制度,对于经营者曝露出来的消费与其正常收入悬殊过大而又说不出正当理由者,有关部门要立即组织调查,弄清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严格控制职务消费。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者的职位消费纯粹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工作,我国个别企业的经营者的职务消费大多是为了弥补个人的收入。要杜绝职位消费的随意扩张,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经营者的职务消费进行合理的规范并严格控制。在经营者报酬确定和规范的过程中,适当引入协商机制和聘用合同制度,将经营者应执行的各项职务消费标准,连同工作职责、业绩标准等都写入聘用合同的各项条款,并认真遵照执行。建立经营者的职务消费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监事会、和职工代表报告,使职务消费处于比较透明的状态,便于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二是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和多样化的股权激励制度。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形成更好的利益捆绑机制,引导经营者自觉控制职位消费行为。适当提高经营者的收益。并建立健全对企业经营者全方位的激励机制,让经营者的收入与其贡献挂钩,提供优厚的合理需求条件。三是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职务消费项目进行清理整顿,有些纳入年薪收入,有些则要明确标准。将个人消费和与公务消费区适当分开。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核定公务用车、通讯、业务招待费等项目标准,合并成一个标准,进行包干使用,超支自付,节余提成。
三、将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相结合,建立源头治理有效机制
1、规范事权,建立招投标中心,构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合同审批和运行机制。为解决“暗箱操作”问题,对可以用市场机制替代审批的项目,如工程项目交易、采购等实行市场化改革,建立招投标、拍卖及采购机构等,对这些项目公开招标、拍卖,不仅减少了寻租和权钱交易的可能性,而且保证了工程、商品和服务质量,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规范财权,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构筑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全面清理预算外资金的基础上,取消“小金库”、“账外账”,对所有资金实行“收费统一管理、财务统一核算、会计统一派遣、分配统一标准”的“四统一”管理,堵塞漏洞,减少腐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协商决定、经济事项的审批与经办分离、账款分离等制约机制。制定《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采购办法》,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财务和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电费、废旧物资等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所有收费都上缴财务,纳入预算管理;其他预算外资金也都上缴财务,列入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严格执行预算。进一步细化预算并严格执行,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增加预算的透明度,杜绝经费开支的随意性。
3、规范人事权,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一是要建立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用人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尤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市场化的选人用人考核评价体系。要认真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的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以逐步形成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人尽其才,合理流动的良性循环。真正把被考察对象的实绩与虚绩、真绩与假绩、现绩与前绩、显绩与潜绩搞清楚,使“带病上岗”者无机可乘,把德才兼优的人选到各级领导岗位。二是改进考核考察办法,采取考察预告制、考察工作责任制及注重对干部“八小时”以外情况的考察等措施,提高识人的准确性,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可靠依据。对干部的评价不能只是一些定性的语言,而要用量化的数据说话。对干部的考察、考核要由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考察、考核结果应用大量真实的数据对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描述。三是强化廉政鉴定,在提交党委常委会讨论之前,由纪检监察机关对拟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进行廉政鉴定,实行干部提拔任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防止“带病”上岗。推行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着力从源头上预防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四是完善干部民主推荐制度,凡未经民主推荐和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一律不提拔任用。要充分尊重民主,不能把对干部的民意测验当作可有可无的参考,而要作为对干部评价的重要砝码。要进一步增强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研究制定强化干部工作民主程度、公开程度与群众参与程度的措施和办法,认真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要继续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等方法和程序,并把测评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受多数人拥护的干部,要坚决提拔重用;对那些被多数人反对的干部要坚决弃之不用。五是要教育干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的作风,以政治、思想、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上的优势去接受组织和群众的选择。要教育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正确看待和使用权力,正确看待名利和地位,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和“为民、务实、清廉”的标准,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从政,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考验,以自己坚定的政治信念、过硬的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知识储备、出色的业务能力、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党和国家服务,为集体和群众造福。六是要严肃追究用人失察和举荐失察责任,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和惩处措施。对干部提拔后发现任前有重大问题,且这些问题在对干部考察时亦有反映的,要严肃追究举荐者和考察人员的责任,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责任不明确、出现用人失察失误无人负责、难以追究的问题。
4、拓宽监督渠道,构筑反腐败源头治理保障机制。以经常性、制度化的公众监督来保证企业管理机关高效廉洁,做到廉政与勤政一起抓、两手硬,并把廉政投诉与总经理公开电话、电子信箱、网络公开流言板、专项投诉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投诉中心(廉政投诉中心),受理职工群众及其工作人员的投诉。把工会民主管理、民主评议管理人员活动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扩大群众监督力度和广度。
5、重视和加强对重要岗位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岗位轮换。加强对权力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一是要严把进人关;二是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三是了解和掌握权力部门和人员的情况,根据职能和业务特点,对易发、高发不廉洁行为和违法违纪的部门、环节实施有力监督;四是对重要工作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换、交流和离任审计制度。
结论
企业管理腐败也有其独特规律性。只要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找到了有效的对策,建立了有效的日常工作内部控制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相结合的预防体系和机制,腐败问题是可以制止和杜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