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提高县域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府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则。,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县域经济的主体是非公有制经济,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靠民营企业来支撑,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就不会有县域经济的大突破。如何使民营企业降低能源消耗,真正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品牌的企业,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笔者认为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只有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民营企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一、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企业自主创新就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从县域经济的自然特征上看,多数县域处于资本、技术、人才辐射的末梢,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国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难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同时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中,由于许多国有企业不断从竞争行业中退出,县域国有企业逐步实现民营化,民营企业实际上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因此,发展县域经济,现实的途径就是从挖掘民力、启动民资、发展民营企业入手,
1、加快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象州县为例,近年来,该县致力营造发展非公制经济的浓厚氛围,聚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强大合力,蓬勃发展的非公制经济占据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2005年,该县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为42%;全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7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00%,从业人数18666人,注册资本22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上缴税金4957万元,增长32.3%。民营企业在发展生产力、培植地方财源、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公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创造县域经济繁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县域经济新的主体和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支撑点,是当前和今后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但象州县的民营企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大多从事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大量自然资源的消耗发展起来,起点低、底子薄,资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成本高,竞争力较弱,经济结构不合理、运行质量低的问题依然突出,具有十分突出的粗放经营特点。如果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难以承受,县域经济也将难以持续健康发展。所以,民营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低、资源消耗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自主创新道路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加快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如果没有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目前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也将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期目标”。陈至立同志用了三个“破解”来诠释自主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自主创新是破解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难题的必然战略选择,自主创新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难题的战略安排,自主创新是破解提升国家竞争力难题的重大部署。通过自主创新厂达到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可以说,大力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3、加快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撑。朱镕基指出:“品牌,就是企业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能力的综合表现。”近年来,象州县的民营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大部分是特色资源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没有自主品牌,多为贴牌产品,为别人创造了高额的利润,自已只拿微薄的加工费。民营企业要改变目前的现状,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唯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这是保持企业长盛不衰的强大动力,也是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撑。
二、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1、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观念淡薄。由于民营企业自身产业研发先天不足,所获得社会资源的支持十分有限,在社会中一直处于受轻视、受歧视乃至受压制的状态,这势必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带来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实行国退民进的国有企业改制战略之后,县域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地方党委、政府对企业内部运营的关注减少了,鼓励、引导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自然就重视不够。再加上大多数民营企业主的创新愿望和动力明显不足,注重短期行为,只看见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自主创新。甚至对自主创新存在“不搞创新是等死,搞了创新是找死”的观点,导致许多民营企业面对自主创新感到进退维谷。
2、发展资金缺乏,研发经费不足。国家规定,一般企业的研发投入要达到当年销售收入的1%,扩张型企业要达2%,高新技术企业应达5%以上。而我国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正处于起步和成长阶段,缺少自主创新所需的资金。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38.9%的民营企业反映资金缺乏成为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问题,全国一般企业的研发投入为0.78%。象州县95%以上的民营企业没有科研经费投入,民营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其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0.2%。同时加上地方财力紧张,至今没有足够的配套资金扶持,因而不能有效引导企业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
3、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匮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稀缺,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及不能持久。调查资料表明,28.3%的民营企业认为“人才匮乏”是当前制约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因素。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一般的民营企业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为其服务。民营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与流失,无疑会大大削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4、政府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服务力度不够。在政策鼓励、资金扶持、人才培养及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和高校、科研机构走产-学-研着道路进行牵线搭桥等方面做得不够。
三、搭造平台,发挥政府作为,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先行的企业带动、“平台”支撑,各级政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环境,形成对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激励。
1、引导企业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自主创新与传统产业提升相结合。立足于改进和提升现有产业的品质,如象州的钡盐化工、制糖、冶炼、农产品深加工等。要通过对这些产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品牌创新来提高现有产业市场竞争力;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进一步形成技术创新的整体合力,如引导联壮公司与科研部门、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和新产品研发中心,研究开发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新产品;三是企业为主与政府推进相结合。面向市场,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又体现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四是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更要重视管理创新,切实转变县域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家庭式管理为现代企业管理;五是产品创新与品牌创新相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无形资产,品牌经济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产品创新的同时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十分重视品牌的创新。
2、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
企业自主创新需要政府投入引导,风险投资和金融资本做支撑。因此,必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不同性质、不同主体参与、不同服务功能的投资体系,强化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一是通过财政预算渠道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二是积极协调科技、经贸、财政等部门配合,向上争取企业自主创新的项目资金。三是设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基金,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最大程度地培育民间创新力量。四是成立企业投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民营企业向金融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五是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社会筹集资金。
3、搭建好三大平台。
①政策平台。一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实际研究和制订好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规划,成立机构,落实经费。二是制定一系列保护创新企业以及有利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如创新奖励、收费减免等政策。三是建立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对民营企业专利产品、名牌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宣传推介力度。设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奖,对在自主创新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给予有关人士一定的政治待遇。
②服务平台。一是为创新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二是为自主创新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服务。切实加强对企业技术人才、技工队伍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建立企业人才小高地。建立符合企业特点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培养、选用、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积极为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政策咨询、疑难问题解答、人才举荐服务。同时认真落实民营企业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为民营企业走产学研的道路进行牵线搭桥,提供政策、技术、信息、人才、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搭建和拓展技术合作平台和载体。
③舆论平台。一是定期组织民营企业家就自主创新进行座谈、沟通和外出学习考察先进企业的做法,广泛宣传和交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二是形成象州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营造敢于创新、崇尚创新、乐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三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解决企业自主创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