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建局优化生态建设动员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建局优化生态建设动员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城建局优化生态建设动员讲话

同志们:

一、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充分肯定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发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生态经济知识,不断探索生态经济建设模式,开创了发展生态经济的良好局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家喻户晓。

(二)五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农业方面,完成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改造,建立了粮、油、棉、茶、果、林等各类生态示范基地,实施了水资源综合治理工程,推进了生态渔业名牌战略项目和生态畜牧业基地建设。绿色农业的兴起使池州40多个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业方面,关停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否决了一批影响环境的待上项目。采取以新带老、扶大关小的方式整合了一批环保型的企业;通过源头治理和污染防治,使一批企业获得了新生。通过招商引资,一批科技含量高、工艺先进、无污染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始落户池州。旅游方面,采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等措施,以九华山旅游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形象逐步提升,生态园林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

城乡建设方面,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清溪河综合治理工程,着手启动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池州有色等企业的搬迁工程,优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城市面貌。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开展创建生态示范户、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活动,使一批乡镇、村和农户成为田园风景中的绿色明珠。文化建设方面,以九华山佛教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挖掘“尧舜文化”、“傩文化”、“目连戏”、诗文化等文化宝藏,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提升了池州生态文化的品位。

(三)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各类保护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2.54%,工业企业基本完成达标排放任务,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点源污染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也在同步跟进。

(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们始

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发展生态经济之路,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7亿元,增长13.6%,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经济和社会事业已进入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回顾八年来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抓领导,提供组织保证。市、县区都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分别到县区、乡镇挂职任生态经济专职负责人,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抓宣传,夯实思想基础。几年来,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生态经济建设宣传活动,特别是在北京举办了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新闻会、在池州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绿色化学会议和第一届九华山生态经济论坛,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抓规划,加强建设指导。中国科技大学和原池州行署共同编制的《池州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以及各县区编制的规划,有力地指导了示范区建设。

——抓制度,强化政策支持。我们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加快建设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决定》、《关于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实施意见》和《池州市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文件,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抓培训,开发专业人才。我市充分利用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培训机关工作人员2000多人次,并定期在地方党校开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专题教育。从英国海外志愿者服务社邀请外籍教师授课,提高了一批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和对外交流的能力。在地方大中专院校开设生态经济专业课程,组织编写《生态经济》科普读本,作为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常识的普及教材,并创建了生态学校和生态教育基地。将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列入普法的重要内容。

——抓示范,实行典型带动。多年来我们培育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示范点70多个,投入2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扶持示范点和示范项目,以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方式抓示范区建设。

——抓科技,硬化技术支撑。围绕示范区建设,我市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21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5项、国家星火计划2项,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池州有色“年产10万吨氧气底吹法炼”项目获专项贷款1.7亿元。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有力地推进了示范区建设。

——抓联动,整体协调推进。各级各部门围绕生态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实际,制定规划,落实政策,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生态接口技术推广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经果林开发工程、生态网络建设工程、万里绿色长廊工程、江河治理和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等。

二、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生态市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开展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扬州、绍兴、长沙

、上虞、岳阳、台州等一批城市已先行一步。就我省来讲,马鞍山、淮南、黄山、六安等市也都向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

市试点申请。我市人大代表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以代表团议案形式,向省人大提出将池州市列为“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的建议。省人大十分关心和支持池州生态市建设工作,7月初,昆森主任率领省直有关部门就此议案办理落实情况来我市进行督办,并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作了很有针对性的报告,为池州生态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建设生态市,我市既有较好的资源条件,也有长期的工作基础,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定的基础优势、先行优势、能力优势和示范优势,决定着我市理应成为生态安徽建设的“排头兵”。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

制约我市生态市建设的因素还很多,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数量型、粗放型增长为主;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生态经济效益还不明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技术的引进、开发和运用还有待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人口比重大,人的整体素质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难;自然灾害影响频繁;等等。同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市建设试行标准,我市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指标中,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差距最大的是经济发展类指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生态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生态市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池州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和推进生态市建设

生态市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持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市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10至15年的努力,全市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各类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真正把池州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

城市。

生态市建设的阶段性任务是: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10年,为生态市建设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基本形成以生态系统工程为主的产业框架,初步形成基地化、系列化、集约化的生态主导产业,奠定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建成生态市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2011年到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进一步加强系统管护、产业深化和生态宣传,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产业体系,优化经济结构,形成生态社会风尚,把池州建设成为皖江地区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重要城市。

第三阶段:2016年到2020年,为提高完善阶段。五大体系建设趋于完善,生态市建设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各项生态环境质量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资源与能源消耗动态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生态市建设,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五大体系:一是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生产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城乡互益的生态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二是建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三是建立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稳定人口出生率,减轻资源承载力,创建生态城镇,打造绿色社区,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村庄。四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培育生态文明观,倡导绿色生产观,弘扬绿色消费观,崇尚文明生育观。五是建立保障有力的科教支持体系。注重科技开发创新,开展生态技术的基础研究,推进生态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建立健全生态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加强生态市建设的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生态科普教育。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依法推进生态市建设。生态市建设,关键在于第一阶段。当前,我们要着重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以实施“861

”行动计划池州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构建沿江基础产业、沿线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带,培育安全食品、轻工造纸、纺织服装玩具、机械仪表、旅游文化产业,建设农业保障、城镇建设、交通网络、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人才开发工程,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亿元,工业化率达40%左右,城镇化率达37%左右。二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基本框架。大力抓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林业、生态服务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化和管理系统等八大重点工程建设。尤其要加快培育优质米、优质棉、优质油、名优茶、蚕桑、水产、速生丰产林、经果林、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基地;组织实施好皖南国际旅游区明星板块塑造工程、三环战略系统规划与有序实施工程、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系统工程、九华山旅游股份公司运营上市工程、生态旅游基础保障体系配套工程。三是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加大生态恢复力度,开展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对全市各类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使全市生态环境指标数基本达到生态市的要求。四是加快城乡生态家园建设,建成10个生态城镇、100个生态村、2000个生态户,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入户率达到20%以上。五是推进重大生态项目建设,完成生态市建设10类重大项目总工程量的50%左右,实际投资80亿元左右。有关部门要尽快拿出修编后的《池州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完善《池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使生态市建设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