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建局郊区管理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建局郊区管理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城建局郊区管理讲话

同志们: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央政治局专题研究了农业农村问题,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年前同志来我市考察工作,对。全市工作特别是郊区工作作了重要指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和落实同志视察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表彰郊区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分析郊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研究部署郊区的各项工作,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快郊区的现代化步伐。刚才,有成同志对郊区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我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加以落实。

近年来,全市改革与发展的势头很好,郊区的形势也很好。抓机遇、求发展的热情十分高涨,找差距、赶先进的氛围十分浓烈,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牢牢把握富裕农民的工作主线,郊区经济实力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代农业的水平不断提高;二、三产业迅猛发展,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退耕还林和综合开发取得新的成效,山区建设出现新的可喜局面;城镇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郊区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全面加强,郊区的各项事业都有了新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结果,是郊区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全市各条战线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单位和同志表示祝贺!向在郊区工作的同志表示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就如何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郊区的各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同志的重要讲话,从巩固工农联盟、加强国家的政权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系统阐述了党的十六大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奋斗目标、基本纲领和主要任务,深刻剖析了农业农村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的突出位置、客观要求和重要意义,提出了做好农业农村工作需要把握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基本要求。这篇重要讲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大纲。同志春节前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要求我们发挥好首都信息、技术、市场、人才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做好郊区工作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同志的这些重要讲话精神。

一是要深刻认识做好郊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北京是特大型城市,郊区农业的规模、份额不大,农村人口相对也不多,但郊区面积很大、资源很多、发展潜力很大,随着首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充分发挥郊区在首都经济中的作用越发急迫,发挥郊区支撑首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地位越发重要。从郊区发展的水平看,长期以来,郊区农村围绕着服务首都、建设首都,为保证首都人民的吃粮、吃菜、喝水等基本生活需求,满足首都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为提高首都城市道路、交通、能源等承载能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郊区社会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郊区现代化建设的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人均从元到元之间,城乡之间的种种差别还存在,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郊区。加快郊区的发展是郊区群众的迫切需要,是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全市上下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更加重视郊区的发展,自觉地支持郊区的建设。从全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全市万平方公里面积,规划市区只有平方公里,郊区的面积占到%以上。郊区广阔的发展空间,较低的投资成本,丰富的发展资源,蕴藏着加快首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区,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发展区。抓住奥运机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发挥好郊区的诸多优势,是缓解首都人口、交通、环境压力,提高城市运行质量,解决城市运行中诸多难题的重要出路;也是发展首都经济,加快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托。从首都发展的需求出发,必须把郊区作为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形成“新北京、新奥运”投资建设的热点、亮点。首都的现代化起步在城区,实现在郊区;没有郊区的现代化,首都的现代化就无法完结,只有把郊区更快的发展起来,首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才能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二是统筹协调,加速郊区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中央农村工作会对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做了具体部署,同志到北京考察工作时特别强调,要突出抓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作。统筹协调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推动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城乡两个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我市郊区具有许多发展优势,包括资源优势、空间优势、区域优势。市区则集中了更多的智力、资金、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些优势都是首都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必不可少的条件。城乡协调发展就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资源集成、整合,通过统一规划,同步推进,提高优势要素的发展空间,促进社会财富的更快涌流。如,把城区的教育、科研资源与郊区的产业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出高新技术的发展空间;发展现代制造业、城区工厂搬迁,在城乡整体规划,统一布局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可以发挥出有限资源的更大潜力;各区县的发展,通过打破城乡禁锢,跳出区域束缚,推进优势互补,产生新的发展优势,可以形成最佳的经济布局。要充分发挥好市区与郊区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发挥好市中心区的辐射作用,运用好郊区的承载能力,使首都的各种资源优势在郊区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要运用好首都的科技智力优势,不断地提高郊区经济的科技含量、发展水平和产业档次。要用好首都的开放型优势,更多地吸引外商投资、更多地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要充分利用好郊区的优势,为发展现代制造业,调整改造传统工业,奥运场馆的投资建设和旅游休闲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要研究这些优势,挖掘新的发展潜力,开拓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城区工作的同志,还是郊区工作的同志都要跳出地区、部门的局限,探索新的出路,在城乡结合中寻求新的发展,依靠统筹协调,实现新的跨越。

三是要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推进郊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把关心农民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农民问题核心是收入增长缓慢。郊区工作要特别注意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围绕着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主题,第一是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在这个问题上各级党委政府决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当前,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随着郊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而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多。不解决好土地流转问题,不解决好农村征地补偿问题,不解决好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计问题,就难以保证郊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对于这个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务必给予高度的重视。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和《农村土地承包法》,认真研究郊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首都发展需要、维护广大农民权益、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和征用制度。第二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要全面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措施,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根据中央的精神和市财政状况,逐步减轻以至完全取消一些不应当或不需要再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要认真搞好专项治理工作,强化减负工作的责任制。要根据北京的特点,在减轻农民直接负担的同时,认真研究减轻农民间接负担的问题,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第三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按照中央确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郊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和鼓励农民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广开农民的就业门路,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活跃和繁荣郊区经济。在加快郊区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郊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郊区的社会进步。

二、努力实现郊区经济的加速发展

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键是认清形势,找出不足,确定目标,制定措施,加快发展。最近,农工委、农委的同志通过分析研究,概括出了郊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提出郊区经济存在“不足、不强、不活、不深”八个字。他们的概括是准的。北京郊区近些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如何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出差距,看到不足,认清奋斗的目标,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农工委、农委的同志在胜利的时候、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没有沾沾自喜,这种精神应当肯定。我们在市委九届二次全会上确定了加快发展的总的基调,并且把郊区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原因就是郊区有潜力、有条件,可以发展的更快一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郊区工作的主要任务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农业落后问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郊区农村稳定和社会进步问题。加快发展,目标就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郊区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最终实现郊区的现代化。为了加快实现这个目标,农委的同志把郊区的工作概括为: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建设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形成四个产业带,即以中关村一区五园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以汽车城、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光机电一体化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四大基地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带,以绿色生态农业为标志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带,以人与自然高度和谐为特征的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等四大产业带;建立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中心城区——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四级城镇体系,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郊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郊区工作的重点:

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新跨越。农业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要围绕着农业结构调整这个主线,不断加大调整农业结构的力度,要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养殖业的结构,种养业的结构,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要不断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要按照农业生产的规律,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行区域化生产,形成林果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带。从北京的发展看,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重点是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运用工业化的管理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靠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靠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程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靠农业产业化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用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改变农业生产传统落后的生产组织、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推进农业产业化,关键是抓好龙头企业。要落实好国家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市和区县都要研究相应的办法,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特别要注意扶持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的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推进郊区工业化的新突破。发展二、三产业是扩大郊区经济总量的重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市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振兴现代制造业的要求,最近,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振兴现代制造业的规划。振兴现代制造业,郊区大有可为。郊区要抓住这个机遇,利用自身的优势,为首都现代制造业服务。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过程中,完成郊区工业化的任务。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改进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到郊区落户,使郊区成为首都的制造业基地。要进一步加大乡镇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的力度,通过资产重组、企业转制,实现引进资金、引进产品和技术、引进管理人才的目的,增强郊区企业的活力、竞争力。在发展大企业的同时放手发展中小企业。要围绕现代制造业的大型龙头企业,扶持和发展一大批服务配套的中小企业。要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无论什么所有制形式,只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符合安全和环保标准,都要鼓励发展。要把发展中(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作为解决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事来抓。每个区县都要完善政策,让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能够充分地享受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一切应当由企业享受的政策。

三是推进郊区城市化的新发展。郊区城市化是九次党代会确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郊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郊区面貌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相比,郊区城市化的差距仍然很大,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工作重点还不够突出,分散投资、分散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标准不高、水平不高、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跟不上,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投资政策、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等等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从北京的实际出发,加快城市化进程,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在卫星城与中心镇的建设中要突出卫星城的建设,在个卫星城建设中,也要注意突出重点。要组织力量,搞好卫星城建设总体规划的修订工作,按照城乡一体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考虑卫星城的道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当集中力量,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卫星城能够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便利,基础设施配套,并且有一定数量二产、三产企业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成为首都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郊经济实力比较强,应当加大力度,加快改革,使城市化的速度更快一些。要重点支持有一定规模、基础条件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建设,发挥好小城镇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推进郊区非农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现郊区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工作上要明确职责、明确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工作部门一定要切实关注郊区,研究郊区,把发展郊区的各项工作做实。要逐步理顺郊区农村工作的管理体制,加大郊区工作的力度。农委作为市委市政府主管郊区工作的部门,要成为市委市政府郊区工作的参谋部,研究问题,反映情况,提出决策建议,组织协调各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郊区工作的各项决策。搞好郊区工作不仅是各区县的事、农委的事,各个部门都有责任。教委要对郊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负责,科委要对提高郊区经济的科技含量负责,规委要对郊区的建设发展规划负责,各部门都要对郊区相应事业的发展负责,加强对郊区的支持力度,主动与郊区的同志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各部门、各区县在相互支持和分工中,实现郊区的快速发展,增强城市发展的整体实力。

加快发展要注意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各区县资源条件不同,发展优势各异。市委市政府在发展郊区工作中不搞一刀切,允许各区县在加快发展总基调的要求下,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近郊、平原地区、山区,不同的区县都应当认真研究自己的优势、劣势,找出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论是农业、二三产业还是城镇建设,都应当力争形成自己的特色,增强本区县经济的竞争力。

三、营造促进郊区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实现首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完成“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全市各条战线的同志都要按照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的要求,按照加快发展的总基调,加倍努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当前,制约发展的瓶颈是投资环境还不如人意、不够宽松。土地价格过高,收费项目过多,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报率低。一些大企业在这里感觉有诸多不便,想投资的一些企业觉得其他地区的条件可能更好,正在办理投资的一些企业常常反映办事效率低、政策不透明,甚至存在吃拿卡要,有意刁难。这些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是它打消了许多企业的投资意向,干扰了许多企业的投资信心,损害了政府的信誉和形象,破坏了首都的创业环境,影响极为恶劣,问题极为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大力量加以解决。

优化环境的内容很多。从全市工作看,当前亟需加强五个方面的环境建设。一是要加强政策环境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企业投资、创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目前,各部门积极性都比较高,许多区县、委办局都提出了优化环境的一些措施。要在这个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优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要综合研究,防止出现新的政策部门化的现象。同时要加大各项政策的落实、执行和督促、监督力度。二是要加强服务环境建设。必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规范政府行为,完善“一站式”服务,为投资者提供更方便的服务。进一步研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三是要加强法制环境建设。要加强社会治安治理,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地方法规规章,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公务员要依法行政,保证公正司法,不断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形成规范有序的治理环境。四是要加强市场环境建设。规范市场经济的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劳动市场,健全中介体系,形成符合资本运行规律的、有利于发展的市场氛围。五是要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增强首都的文化教育科技氛围,完善的社区管理体制,搞好绿化美化,完善生活设施,创造更便利的生活条件。

优化环境的主体是各级党委政府。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提高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合理配置各种环境要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工作上要三管齐下。一是要深化改革。积极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发展创业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二是要用好现代科技手段。采用电子政务、网上审批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三是要转变作风。要通过开展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学习教育活动,从转变作风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优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的任务很重,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当前亟需解决的是,规范市和区县的职能和权限,改革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项目,解决政府机构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多头执法等问题,不断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在放权上还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最近看到新华社的一篇文章,讲浙江的发展。其中几个观点引人深思,提出来请大家共同思考。一个观点是,小河有水大河满。只有让区县、乡镇、村发展起来,全市才能真正发展起来。第二个观点是,特色就是优势,个性就是竞争力。北京郊区各区县的特色是什么,优势在哪?如何把特色、优势发挥出来?第三个观点是,放权就是解决生产力。。萧山区委书记讲,政策是发展的“加速器”,放下来的权力就是生产力。放权的直接效应是,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使萧山走上快速发展之路。萧山从年到××年月工业技改投入高达多亿元,没有“扩权”,报批拐来拐去,肯定没有这么快。现在,萧山乡镇都可以批万元的项目。把这些观点归纳起来,加快郊区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放权,解放区县的生产力,让区县放开手脚发展,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自的特色,把城区那些长期没有得到很好配置的资源,在郊区重新集成,产生新的效益。希望全市上下在这个问题上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拿出具体办法。

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重要任务,但是必须从现在开始,找出一个突破口,确定阶段性的工作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使首都的发展环境能够在近期有一个较大的改善。郊区发展的形势很好,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发展相对充分,具有政策操作便利的优势。全市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要以郊区为切入点,力争取得更多的突破。郊区在环境建设方面当前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鼓励郊区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政策。加大引进大型外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力度。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引资办法,鼓励更多的外资企业在郊区落户,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郊区的建设,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参与郊区企业的重组转制。要在市场准入、税收、土地使用、上市融资、进出口、引进人才等方面,使民营企业享有与其他类型企业同等的待遇。调动民营企业的发展积极性,让他们为郊区的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加强对引入企业的各项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投资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特别注意加大对投资企业的后续服务。决不能只关注企业是否投资,不管企业能否正常经营、能否取得合理的收入。各区县都要制定相应的办法,帮助企业尽快投产运营,帮助企业解决投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由于我们现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不十分规范,因此各级政府都有责任主动地去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要根据各区县的实际,对重点企业,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出面,亲自帮助企业协调各方,排忧解难。一定要树立主动为纳税企业服务的意识,决不允许出现刁难企业,吃拿卡要,“关门打狗”企业投资前怎么都行,企业投资后到处刁难的现象。

二是下放一切可以下放的审批权。审批手续复杂、周期长、透明度低是影响发展环境的一大难题,也是基层和企业反映最为强烈、又长期没有能够得到解决的顽症。特别是在土地审批、规划审批、建设项目的审批方面尤为突出。许多审批办法所耗时间之长,涉及部门之多,程序之复杂,内行都不一定能够清楚,许多企业、外商根本就摸不着头脑。对这种只增加企业负担,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繁琐的审批办法必须坚决改革。要进一步明确市区县的管理分工,把更多的权限下放到区县,由区县负责审批,市里负责监督。改变不了解情况盲目审批、乱审批的现象。规划部门已决定公开已审定的郊区规划图则,对已批准的郊区卫星城和工业园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下放审批权力,并公布限建区的范围。市级主管部门要管宏观、管规划,行使监督权。把权力与责任最大限度地一致起来,谁审批谁负责,实行责任追究。

三是解决好企业在郊区发展的用地问题。吸引大企业到郊区投资,除了要提高办事效率外,我们还必须给企业必要的创业空间,让这些企业有用武之地。解决企业用地问题,必须在节约使用土地的前提下,改革现行的管理办法,把土地资源用活、用好。今年要在土地使用和管理方面有所突破,要尽快拿出土地流转和异地置换的办法。要认真总结通州、大兴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出租等形式解决建设用地的经验,逐步推广这种农民欢迎、投资者满意、又符合国家土地使用政策的办法。

四是切实帮助投资企业降低投资成本。许多企业不愿在北京投资、在北京发展,原因是北京各方面的成本太高。应当说,北京的投资成本高是有客观原因,但是不能说没有改善的空间。今年在降低企业投资费用方面要研究一些政策。可以研究采取减、免、缓的办法,先把费用降一些,企业发展起来后,再采取其他形式补上。总的原则是蓄水养鱼,降低门槛,从长计议。

五是加快郊区基础设施建设。郊区基础设施落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要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加大力度,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郊区基础设施有明显的改善。工作的重点是,加快各卫星城与市中心区的路网建设,使郊区交通畅通起来。加强郊区水、电、气、热等设施建设,提高供应能力,改善郊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强郊区污水、垃圾的处理能力,搞好郊区卫星城、小城镇的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加强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打破部门垄断,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外资、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管理基础设施。采取多元投资的方式,加大盘活资产存量的力度,优化配置资源。引进竞争机制,探索新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机制,规范权力与义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和费用。

六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郊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最大差距是社会事业发展落后。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加大财政对郊区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比重。针对目前郊区社会事业建设明显滞后的情况,把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作为工作重点,每年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郊区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今年在郊区农村的教育、卫生和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上要有新的突破,确立发展目标,研究发展规划,增加必要的投入,尽快改变郊区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落后的面貌。

七是研究农村户籍制度改革问题。农村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农村户籍管理制度的呼声很高。这项改革涉及的问题很复杂,解决起来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石景山区搞了全区非农化的试点,要认真总结经验。今年开始,先从减少增量入手,农民新生子女可以登记为城镇户口,岁以下各类在校学生也可以办理农转非手续。要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途径,逐步把农民转为非农人口,通过减少农业人口来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

八是制定郊区吸引人才的政策。加快郊区发展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要下力量帮助郊区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我市作为全国的教育中心,每年有大批学生毕业,组织部门要拿出一个办法,采取一些政策,安排一批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到郊区、到乡镇、到村里去,发展生产,锻炼自己。具备条件的可以安排在乡镇中挂职。让更多有知识的年轻人在郊区这个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注意安排好他们的工作生活,使到郊区工作的青年学生能够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

另外,还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如农村低保问题,城区与郊区不同,郊区各区县之间条件差距也很大,一个政策显然不合理,应当尽快调整。又如农村集体资产处置、拆迁政策严重地制约着郊区的发展,都要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做实,要采取“折子工程”的办法,每项任务都有责任单位,任务要求,完成时间和督促检查单位。

四、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加快郊区的发展,实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一是围绕着加快发展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使郊区干部群众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跳出狭隘的部门、地域限制,跳出小农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改变“人上楼,思想上不了楼”,“富而土”、“穷而土”的落后观念,落后现象,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区域发展意识,现代化意识,在郊区干部群众中牢固地树立起加快发展的观念。要把发展的观念融入郊区各项工作之中,研究问题、制定规划、部署工作都要把加快郊区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找差距、谋思路、定目标、立措施、抓落实,深化改革,优化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郊区的大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责任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群众观念,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把广大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创业热情和不懈奋斗的积极性引导、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三个解放出来”和“三个坚决”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形成有利于干事,鼓励干事,保护干事,能干成事的发展环境,使郊区成为一切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进发,一切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的大舞台。

二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郊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郊区农村基层组织是国家政权的根基。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基层组织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去完成。实践证明,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组织必须成为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郊区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郊区的发展。要紧紧围绕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来开展工作。

要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要按照十六大精神提升创建活动标准,丰富创建活动内容,创新创建工作载体,增强创建工作实效,坚持创建和整顿并举,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使更多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进入“六好”、“五好”行列。

要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党的建设要根据郊区工作的特点,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今年,要在继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以及社区、机关、学校党的建设的同时,注意加强合作经济组织中党的组织建设。宣传党的政策,发挥党员作用,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搞好村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的各项工作,要积极推动“村帐乡管”的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不断加强民主监督。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在郊区形成奋发有为、健康向上的发展氛围。

要加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干部队伍建设。围绕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增强活力的要求,在干部引进录用、培养选拔、教育管理、监督激励上大力创新,有所突破。要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工作。帮助郊区干部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金融知识、依法办事的知识和群众工作的知识,切实提高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领导能力和工作能力。要制定和完善人才政策措施,开辟郊区人才的“快车道”,鼓励和选派一批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改善基层干部结构。今年各区县都将开始换届的准备工作。要结合区县换届工作,选好班子,配齐干部,把政治上强、懂业务、熟悉农村工作、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郊区工作的领导部门。

三是以好的作风来促进发展。一个地方的工作好坏,干部的作风至关重要。郊区基层干部工作在农村的第一线,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作风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一个村、一个乡镇的发展与稳定。

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做好工作就要扎扎实实地抓落实。各级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定决策、做规划、干工作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要和现实条件;要克服浮躁情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通过我们的工作,让郊区的农民群众手中的钱更多一点,致富的速度更快一点,生活环境更好一点。要建立健全“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要健全各项工作的责任制,通过责任制的形式,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地区、单位、岗位,落实到人头。

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艰苦创业的精神、吃苦实干的精神、勤俭节约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切实加强“两个务必”的教育,不断提高郊区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水平、政治水平,抵御铺张浪费、挥霍奢侈的歪风。广大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做到顶得住歪风,耐得住艰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

要加强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对每一个党的干部来说,忽视了群众就会迷失工作方向,忘记了群众就失去了生存之本,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一事无成。要坚持发扬民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千方百计地为广大群众谋利益。要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树立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组织带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能力。要继续在郊区开展“民心”工程和“便民”活动,多花一点时间研究群众的需要,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要经常想想群众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我们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切实加深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赢得农民群众的信任,调动农民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同志们,做好郊区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振奋精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狠抓落实,加快郊区的大发展,开创郊区的新局面,实现郊区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