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质局灾害防治会议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回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形势,对地质局灾害防治工作会议讲话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入、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治理和移民工作进展顺利、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得到强化、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健全和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具体材料请详见: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贯彻全国、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今年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刚才,各地汇报交流了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并提出了今年工作打算。总的来看,各地按照省、市的工作要求,主动安排了今年的防治工作,并积极抓好落实。下面,我根据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并结合今年部、省工作要点讲三点意见:
一、200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回顾
2006年,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市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4起,直接经济损失约60.5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区域性地面沉降基本得到控制。总结去年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一)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入
为了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全民普及,地质灾害全民预防的目标,去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了防灾知识的宣传力度,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因特网等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年度防治方案》等,仅市局在日报等报刊上刊登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报道就有22篇。通过宣传,增强了全社会对地质灾害防治的认知度。与此同时,我市还狠抓了地质灾害重点县(市)区、重点区域的防灾知识宣传工作,按照中组部等国家四部委的统一部署,由我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建委和市教育局共同参与,联合开展了全市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行动,组织专家深入两县(市)地质灾害点周围的乡镇、山区学校,对受威胁群众、中小学生,以及镇村干部、地质灾害监测员,开展了针对性强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巡回宣讲。据统计,共有50个村、7所学校,共计3500余人接受了宣讲培训。通过宣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山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
(二)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
每年4至9月的汛期是全年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时段,也是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汛期到来之前,市局及时编制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市200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政发〔2006〕37号)。《防治方案》对全年的地质灾害发生趋势作了预测,重点对汛期地质灾害发生作出了判断,提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类型、重点地区和重点防范点,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对策措施,确定了28处市级重点地质灾害点,《防治方案》对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出台了当地的《防治方案》。为了落实《防治方案》中明确的各项防治措施,入汛前,市、县两级还开展了督查工作。市局组织了6个督查组,分别由局领导带队,直接深入地质灾害点,检查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市国土局与市气象局合作对地质灾害预报系统进行了升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并联合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全年共三级以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17次,不仅为各级政府开展突发地质灾害预防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也为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信息,为防灾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等地在气象部门的配合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取得了较好的防灾减灾效果。汛期,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共开展地质灾害巡查116次,348人次。在第1号台风(珍珠)、第3号台风、第4号台风和第8号台风影响期间,全市国土系统严阵以待,按照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和省厅要求,积极部署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认真落实汛期值班和灾情速报制度,防灾工作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三)地质灾害应急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保证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我市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了预案的编制工作。按照省厅和市政府的要求,市国土局重新编制了市级预案,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政办发〔2006〕120号),重点就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地质灾害的处置方式作了明确规定。为了保证《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我市还建立了市、县、乡、村、点五级地质灾害应急体系,明确了各级防治工作责任人、责任区域、联络方式等,并编制了网络图,刻录了光盘发放各地。为保证局机关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有序开展,市局还印发了《市国土资源局台风或暴雨期间地质灾害防灾救灾应急预案》(土资发〔2006〕3号)。各县(市)、区在建立县、乡、村三级预案的基础上,重点抓了“灾害点”的预案建立工作,每个灾害点周围受威胁的住户都有一张“避险明白卡”,卡上明确了“灾害点的位置、监测责任人、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内容,让“明白卡”真正成为群众的救命卡。实践证明,有了预案,我们的应急工作就可以做到“沉稳应对”,在第8号台风(影响期间,以及库附近公路边坡崩塌、火炉头山崩塌的事件中,都启动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了防灾和应急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地质灾害治理和移民工作进展顺利
2006年,通过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搬迁移民,使全市威胁常驻人口的地质灾害点从年初的116处减少到年底的89处,帮助上千人摆脱了地质灾害威胁。去年,全市完成地质灾害工程治理37处,投资1247.88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鄞州区塘溪镇上周村滑坡治理以70万元的投资保护了18户家庭、52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门前山滑坡治理以30万元的投资保护了70户家庭、23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继续推进地质灾害点移民工作,去年全市完成地质灾害点移民3处、83户,累计完成地质灾害点移民21处、670户,其中余姚市列入计划的204户地质灾害移民全部完成。根据《市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移民实施办法》,市财政对共下拨移民补助资金592万元。
(五)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严格执行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全市对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工程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去年共开展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57项。通过评估,对建设项目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提出了具体措施。同时,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积极监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定期或不定期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提出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因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坚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市对非法采矿引起大面积滑坡的三名违法分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两名被批准逮捕,一名被取保候审。同时,加大了对农村宅基地选址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指导,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六)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得到强化
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我市积极开展了1∶1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编制,以及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全市46个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街道,有33个完成了1∶1万地质灾害分布和易发区图编制,有13个完成了前期野外地质调查。余姚市和宁海县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均完成了方案编制、经费预算和立项,并已着手开展专项调查。由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承担的《市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编制也完成了初稿。同时,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市政府批准建立了市地质环境监测站,该机构主要职能是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和地面沉降的防治工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2名,机构已完成组建并正式运转。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形势
虽然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困难:一是地质灾害调查的准确度还不能满足防灾的要求,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往往未进入防治视野;二是地质灾害预报的精度和准确度需要提高,预报对局部区域的指导性还不强;三是干部群众麻痹松懈思想有所抬头。去年我市没有因地质灾害发生人员伤亡,部分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有所淡化;四是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缺乏保障,影响防治工作开展。
今年,我市面临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市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今年的台风暴雨次数可能增多,降水量比去年有所增加,因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机率比去年有所增大。因此,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更加繁重。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一定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认真落实。按照同级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20、、、、、、、、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抓好小流域滑坡泥石流调查与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群测群防和治理搬迁等工作,为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大限度地减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一)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去年以来,由于我市认真开展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和灾害点的治理,积极主动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因而没有发生重大地质灾害,少数同志因此滋生了松懈麻痹思想,还有些同志对灾害点防范工作中出现的“十防九空”现象产生了厌战心理,对地质灾害预报的精度和准确性不高产生了畏难情绪。带有上述消极思想的同志虽然为数不多,但危害却很深,任其蔓延,势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损失。最近国务院领导连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防灾工作做好做实,最大限度减少人民财产损失。昨天我局收到国土资源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特急电报,《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各项防灾工作。因此,全市国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来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清醒认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时刻绷紧防灾工作这根弦,牢固树立“防大灾”的思想。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切实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
为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地要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根据严峻的气候形势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对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二是制定并提请政府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至今还没有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地方,要抓紧制定并提请政府实施;已经的,要认真做好实施工作。三是开展一次深入细致的检查和巡查。一查有无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二查原地质灾害点险情是否加剧;三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明白卡”是否填写规范、是否发放到位;四查灾害点的监测员是否到岗到位、是否思想稳定;五查监测工具是否齐全,通讯、报警装备是否能正常使用;六查灾害点周围的警示牌是否设置完毕。同时,要利用检查、巡查的机会,对防灾责任人、监测员和受威胁群众进行识灾、辩灾、避灾等知识的讲解。四是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要根据上级部署和应急预案要求,认真落实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汛期值班要有领导带班;遇有灾情、险情等紧急情况,第一责任人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协助落实先期处置工作。
(三)健全和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体系
目前,市、县、乡、村、点五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都已编制完成。各地要根据预案要求,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反应迅速的应急反应机制,落实包括国土资源、建设、水利、公安、民政、交通、卫生等部门在内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队伍。适时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演练,增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为了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根据市政府应急办的要求,市局已完成市级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的编制工作。各地要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抓紧编制与应急预案配套的《操作手册》。市国土局与市气象局要进一步深化全市汛期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进一步完善系统的更新升级工作,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四)加强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我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要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开展群测群防是费用低、效果好,符合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的有效手段,各地必须高度重视,抓好落实。全市89处威胁常驻人口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进一步落实群测群防措施和责任,所有措施和责任都要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员,实现易发区群众共同参与群测群防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要将处于公路边、库区、旅游区及矿区内的灾害点书面告知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督促他们做好防治工作。今年,还要开展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试点,在3个地质灾害点安装滑坡位移无线监测仪,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实时全天候远程监测,进一步提高我市预防地质灾害的能力。
(五)继续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和移民工作
各地要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经济承受能力,对稳定性差、危害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轻重缓急制定工程治理或移民计划,认真抓好实施。在地质灾害工程治理上,一定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有专业资质的队伍进行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在治理项目实施中,既要加强质量监督,又要编制防灾方案,加强动态监测;在治理完工后,要按规定组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今年要完成34处灾害点的治理工作。同时积极稳妥地开展移民工作,对受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且不宜采取工程治理或治理费用超过移民费用的,应选择移民避险。县要完成剩余的31户移民任务,县要力争完成尖岭头村182户移民任务。移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困难较多,具体采用何种安置方式,各地要想得多一些、细一些,多站在移民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把地质灾害移民工程建设成为一项民心工程。
(六)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工作
要加强对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监管,督促项目承担单位严格履行合同,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没有完成1∶1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编制任务的县(市)、区,今年要力争完成。市地质环境监测站在继续做好地面沉降防治和日常监测的同时,要加快《市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的编制进度,在征求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按时完成规划编制。第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的县(市)、,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0)》的要求,着手规划修编的准备工作。
同志们,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为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