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领导在农村大会上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这次农村工作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部署年重点工作,动员市各有关部门和农口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农口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七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提出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富裕农民”的基本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产业提升、环境整治、素质提高三大工程,郊区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扎实推进、开局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再上新水平。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240亿元,同比增长14.3%,比年的533.5亿元增长1.2倍,提前四年实现了比年翻一番的“三步走”战略第二步奋斗目标;预计完成财政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6.8%。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总产达到143万吨,创近五年来最好水平;蔬菜、肉类、牛奶、水产品生产实现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农户已占到全市总农户的75%。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组织实施了198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院校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农业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的基地抽检平均合格率分别达到96.2%、98.4%和100%。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保有量达到59.25万台(套),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二是郊区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优势产业带动能力明显提高,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4.2个百分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预计郊区工业技术改造投入110亿元,同比增长23.5%;实施了郊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科研机构13家。招商引资质量明显提高,预计郊区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1.3亿美元,同比增长20%;内资到位额达到418亿元,同比增长27.4%;新增世界500强企业3家,达到41家,5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投资额所占比重达到76%。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拉动农民收入增长8.5个百分点。三是郊区服务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预计郊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2亿元,同比增长15%;从业人员达到65万人,比上年增加5万人。“三进工程”进展顺利,新建投资亿元以上的商贸设施18个、农贸市场20个,新建固定资产达亿元以上的物流企业16个。
(二)农民生活质量实现新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的,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一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36元,增加734元,同比增长10.2%。二是社会事业加快向农村覆盖。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改扩建35所农村中小学、6所区县级医院,改建37个乡镇卫生院,建成了一批档次和水平较高的文化体育设施。“351”农民培训全面推进,参加培训人数累计达86万人。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管网入户工程,解决了30.1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面启动了“数字新农村”建设。三是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进一步加强。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参合农民达到176万人,参合率达到78.9%,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和重要目标,加大了乡风文明的建设力度,推动和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八荣八耻”宣讲活动和形势政策教育。组织了科技大集、送书下乡、送文艺下乡、农民体育比赛等活动,新建改建了一批乡镇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等文体设施,积极营造农村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深入开展“两户”、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文明村镇“五个一”创建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新变化。坚持以城市化带动新农村,以新农村促进城市化,以解决农村道路、照明、供排水、清洁能源、生活环境等农民关心的问题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一是城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新建公共设施75万平米,住宅楼600万平米,新修拓宽镇区道路125.3公里,新建和改造乡村公路830公里。11个新城和30个中心镇镇区居民生活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率分别达到94%、55%,城镇的住宅成套率达到64%。“三镇两村”以宅基地换房试点进展顺利,新开工住宅和公建面积183万平米。预计全年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16万人,郊区城市化率达到49.2%。二是文明生态村建设成为新亮点。启动311个文明生态村创建,硬化村内道路1305公里,建设地下排水管道349公里,8万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三是村庄环境整治效果显著。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2.8万亩,义务植树593.2万株,治理山区水土流失25平方公里。开展了以“二改三清四加强”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新建污水处理厂7座、垃圾转运站13座,整治坑塘233个,92.6%的农户用上了卫生户厕。
(五)民主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坚持把农村党组织建设作为根本保证,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农村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了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了村级领导班子;4500多名在职或后备村干部参加了大专以上学历学习,村干部全部实现了持证上岗。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全市农村广泛推广了“七步决策法”、《村民自治示范章程》、《村民代表会议议事示范规则》等,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的进程。
今年,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大家向工作在一线的农村广大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及所有关心、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市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努力做到以下七个坚持:
一是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规划是龙头、是基础,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引导、推进和规范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目标、二个重点、三大工程、五大机制和重点任务;市有关部门修编完善了《市小城镇及新农村布局规划》、《滨海新区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和30个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各区县均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了新农村布局和村庄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科学的规划,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是必须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推进新农村建设,经济是基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增强农村的经济实力。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化促三农”的基本思路,通过实施农村产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区县经济,促进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三是必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和机制,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市委、市政府制订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性文件,形成了一整套惠农政策体系,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扩大。今年市级财政新增支农资金3.85亿元,达到12.5亿元,成为“以工哺农”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手段;市有关部门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强化了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了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步伐。
四是必须坚持让农民群众得实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今年我们实施的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351”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低收入群体增收“三个一”工程、农村饮水管网入户工程、农村户厕改造等,均着眼于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等民生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的力度,尽量做到进村入户、落实到人,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受到农民的称赞和拥护。
五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按照郊区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情况,提出了融入城市型、城镇带动型、中心村聚集型、特色村开发型和自然村建设型等五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在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上,提出示范型和标准型两种类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七是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加快新农村建设,依靠农民的辛勤劳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我市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联合推动机制,实施市级系统包区县,所属部门、单位和重点企业包乡镇村的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据统计,仅农口支出的8.4亿元扶持资金,就带动区县镇村、企业个人资金投入近40亿元,体现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调动了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必须看到,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地方认识不到位,理解有偏差,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个别地方不注重发挥自身力量,还存在等靠要思想。个别地方没有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不够。二是有些村庄重环境整治,轻经济发展,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环境整治,对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任务重视不够。三是有些干部急于求成,工作简单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将建设新农村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缺乏对长远发展的统筹谋划。四是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加大,受农资价格上涨过快、政策增收效应减弱、有效就业不足、工资性收入增长难度越来越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要保持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10%的增长速度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正确认识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正确地分析形势、把握形势,是各级领导干部定思路、做决策、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充分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的上升期。我市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上升期,这是市委做出的一个重要而科学的判断。坚持不懈地抓好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经济工作三件大事,显著增强了综合实力,这是新的上升期形成的坚实物质基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举全市之力开发建设滨海新区,将全面增强辐射和服务功能,成为带动发展的强大引擎,这是新的上升期形成的显著标志。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切实抓好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文化品位新三件事,促进了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这是新的上升期形成的良好社会条件。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激发活力,这是新的上升期形成的强大精神力量。新的上升期,增强了郊区的创新活力,拓宽了郊区的发展空间,展现了郊区的美好前景。农口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识好新的上升期,把握好新的上升期,利用好新的上升期,努力推进郊区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充分把握我市郊区发展已经进入新的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增强危机感,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精神,连续几年出台了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对“三农”工作支持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对“三农”工作的资金投入一年比一年多。刚刚闭幕的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指出,要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思路,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努力使我市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当前,全国上下、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支持“三农”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郊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利用好新的上升期,抓住新的机遇期,发扬拼搏创一流的精神,郊区就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充分把握我市郊区发展已经进入新的转折期。新的历史机遇期,郊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情况、环境、问题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目标任务、招法措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长方式的转变。当前,我市郊区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是能源和资源消费强度较高的时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资源、资本、能源短缺问题,我们只有把增长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改变粗放的增长方式,才能担当起发展壮大区县经济的历史使命,实现“实力看郊区”的目标。二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近年来,我市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很快,农村人口结构、农村组织形式、乡村治理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出现明显的不协调。用科学发展观去分析,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纺锤型转变的任务十分艰巨。解决和协调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矛盾,还缺乏完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支撑。三是政府职能的转换。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各级政府的职能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农村、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都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提高政府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切实把政府职能转换到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上来。
(四)充分把握我市郊区发展已经进入新的竞争期。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步伐越来越快,在为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三个制约”。一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环境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实践表明,哪个区县招商引资规模大、出口量大,哪个区县实力就强。可以说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今天我市郊区发展的大好局面。今年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过渡期即将结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将越来越严峻,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成本的增加,贸易技术壁垒与贸易顺差过大引发的贸易摩擦加剧,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竞争加剧,将导致招商引资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因此,我们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思路必须根据新的形势做相应的调整。二是体制与机制的制约。经过多年发展,各方面的体制和机制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完善,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突出表现为城乡二元体制的问题,产权制度问题,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等等。构建和谐新农村,对体制和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改革的内容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繁重。三是技术创新和人才制约。当前我们的干部和农民素质还不够高,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农村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还很少,这些都是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入分析和充分认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遇到的新问题,认真研究招法、采取新措施,以实实在在的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年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关键的一年。
做好年的“三农”工作,我们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总要求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坚持“以三化促三农”,着力提高城乡融合度,着力滨海新区与区县互动,壮大区县经济,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力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不失时机用好上升期,确保“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实现,努力使我市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农口生产总值达到14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区县财政收入达到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直接利用外资1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5元,比上年增长10.3%,提前三年实现比年翻一番;向小城镇转移农村人口18万人,郊区城市化率达到52%。实现上述目标,要在以下十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抓住当前大好机遇,加快壮大区县经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谋划,在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来部署,在现代化建设的大平台上来推进。要认清使命、勇挑重担。农村作为全市发展的重要一翼,是全市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所在,肩负着重大历史责任。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郊区经济发展的规模还比较小、水平还不够高,对全市发展的贡献还不够大,一定要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新机遇,推进区县发展与滨海新区互动,借势发展,乘势而上,努力做大做强区县经济,为实现全市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要突出发展特色。本着“高水平、有特色、差别化”的发展路子,各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技术和人才优势等,尽快确定和培育壮大自己的区域主导和优势产业,依靠科技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打造区域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形成区域优势产业群,在全市农村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培育一批强区、强县和强镇。努力保持区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农村的物质基础。要鼓励更多的区县成为创新能力更强、增长速度更快、面貌变化更大的强区强县。年要力争有3-4个区县生产总值超过15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或接近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要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和提供日益完善的信息、技术、法律等服务,尽快在津郊大地崛起一批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大、各具特色的强镇,使之成为区域梯度生产力发展的辐射带动中心。
(二)坚持沿海都市农业型发展方向,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通过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项功能,规划建设一批农业观光项目、农业教育基地和农家休闲旅游庭院,体现大都市农业特点和内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组织实施好优势产业技术升级、农产品加工保鲜、百村千户科技致富等10项农业科技推广工程,组织1500名农业科技人员,推广150个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园区、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的创新能力,强化院合作,新建渤海水产研究所、盐碱地综合治理试验及成果转化基地、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等一批新的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滨海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农业科教园区。高质量地完成农科院科研大楼、农学院教学楼建设。基本完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要进一步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的标准化,初步形成我市农业标准化框架体系。建设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数字化管理中心,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检测体系。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达到70%以上,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蔬菜基地全部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初级重点农产品依标生产要提高到85%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要进一步提升农业装备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节水灌溉及配套工程,加强引调、储备水源,新增蓄水能力800万立方米。加大农业装备补贴力度,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继续抓好各类设施园区建设,加快实施生态养殖工程,新建和改扩建高标准养殖园区70个。支持发展远洋渔业,加快陈塘庄冷库搬迁和水产品冷藏加工物流园建设。要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市级和市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10个左右,力争有4个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实施细则,年各区县都要建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要适度向农民倾斜。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一批组织化程度高、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产品示范村镇。要进一步提升农业国际化水平。强化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制定扶持政策,选择优势产业吸引外资投入。积极筹划建设国内一流的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加工、展示和交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不断提高农业的服务功能。继续用好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出口信用保险等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出口。
(三)打造现代化制造业基地,着力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把郊区建成我市现代化制造业基地,是全市产业布局的战略需要,也是增强郊区实力,富裕农民的客观要求。年郊区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要进一步推动郊区工业科技创新。研究制定我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向郊区工业倾斜的有关政策,支持一批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健全研发机构,培育引进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继续实施名牌战略,研究制定名牌产品奖励扶持政策,新创一批市级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要进一步提高技改规模与水平。本着高标准、贴得出、用得上、效果好的原则,扩大贴息规模和范围,研究修订我市郊区工业技改贴息办法,主要围绕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循环经济等四大领域抓好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努力提高技改企业效益,带动郊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要积极推进郊区工业的战略重组与集中。按照节约、集约、生态的要求,依法征占土地,严格土地管理,加大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容积率。进一步强化开发区、工业园区和经济功能区的载体功能,加快郊区工业的适度集中,促进我市郊区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用足用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促进民营经济扩大规模,提高水平。要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继续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认真研究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动郊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办法,使更多区县融入滨海新区的发展,主动接受带动和辐射。强化招商引资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土地资源,完善服务体系,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创郊区外向型经济工作新局面。要加强郊区工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创办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支持一批专业型的企业孵化器、创业指导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强与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逐步完善郊区工业的信用担保体系。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多方融资,推进郊区工业担保中心的工作,努力扩大郊区工业的贷款担保业务,逐步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四)坚持城市化带动,提升村镇建设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是缩小区域差距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在继续办好“水、路、气、电”四件实事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不落地,不急于建设。年内完成11个新城的总体规划,完善30个中心镇的规划,启动一批一般镇和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要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重点围绕打造经济强镇,探索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在继续抓好“三镇两村”试点工作基础上,启动第二批示范小城镇建设,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进一步加快城镇经济发展,强化城镇建设对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要提高文明生态村建设水平。强化分类指导,拓宽筹资渠道,提高创建标准,确保创建质量。年内高标准创建文明生态村100个。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的重大举措,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发展农村服务业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得力措施,实现农村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新建8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大型商城、商贸中心和星级酒店,新建扩建15个农贸市场,发展一批超市、便民店、连锁店。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新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的物流企业6个、营业收入超亿元的4个。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加快旅游业招商引资步伐,建设一批观光游乐项目和设施。
(五)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构建和谐农村。明年是贯彻十七届七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第一年,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都要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农村更加和谐。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各级政府都要落实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新增经费大部分用于农村的政策,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资源向农村延伸。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加快以高水平、均衡化为目标的学校布局调整。确保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政策的落实。建立和完善助学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化。要提高农村文化体育水平。各级政府都要围绕构建和谐文化,增加对农村文化体育发展的投入,新建和完善一批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和文体活动场所,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设施配套、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要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乡镇卫生院三项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搞好以“五一两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反应能力。办好区县和乡镇生殖健康服务中心,提高服务水平,认真推行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切实保证低生育水平。要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关键,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年,中央将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时要求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是中央的一个大政策,是明年农村政策的一个大亮点,是广大农民的一个大福音,是党和政府实施的一个大德政!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农村作为大城市郊区,有条件走在全国的前列。各级政府都要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件大事来办,各级财政都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力争明年有一个大的突破。年,要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率达到80%以上,有条件的区县、乡镇要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简化报销手续,增加报销比例;要全面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出台我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探索建立农民退休金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正做到全覆盖,而且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低保标准的长效增长机制。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问题,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必须把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完善和强化扶持农民自主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实施“三个一”工程,促进低收入群体尽快增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长效增长机制。
(七)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集约用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强区强县的战略之举。各区县、各部门都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下更大的力气加以推进。要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我市郊区和各区县都要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扶持政策,确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年度约束性目标,通过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加强依法治理等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积极筹划建立一批节约型农业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示范企业,为推进郊区节约型社会建设树立典型,提供样板。要加强生态系统建设。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蓟县京津风沙源治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七项重点工程,大幅度提高我市林木覆盖率。加大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建设滨海湿地示范工程,加强水生生物养护和资源增值,实现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村村都要建立生态林。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实施以“二改三清四加强”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工程,按照“村收集、镇运输、区县处理”的模式,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区县配套,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专职保洁队伍,确保垃圾清运正常运转。启动农村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安排一批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探索农村污水处理投融资方式和建设模式。
(七)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新型农民、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任务。要全面完成“351”农民培训工程任务。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协调,确保“351”培训工程各项任务全面完成。要建立农民培训长效机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将“351”培训工程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各级政府都要把农民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农民培训专项资金并逐年增长;探索新形势下农民培训工作的有效方式,基本建成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农民培训机制,实现培训与就业联动。
(八)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不竭动力,要大力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以改革促和谐,以创新增和谐。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机制、土地征用和补偿机制、集体建设用地留用制度。市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市委10号文件关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的各项政策要求,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细则。要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对传统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机制,保障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使农民变股东,促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股权的有序流动,促进民间资本集聚和优化组合。探索建立农民财富积累机制。要继续深化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乡镇机构改革。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乡镇政府为目标,明确乡镇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财政体制、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巩固农税费改革成果。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更好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各类金融机构都要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尽快明确区县域内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比例。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和担保机制,切实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要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和造林绿化先进奖励机制,实现造林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生态建设管护机制,实行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偿机制。要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按照中央先行先试的要求,以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主攻方向,率先在土地制度、社会保障、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产权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为全市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闯出一条路来。
(九)坚持城乡统筹,强化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强农政策,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加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和覆盖。按照中央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以及明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市和区县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编制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的规划,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把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逐年提高比重,尽快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持续稳定增长机制。要确保已有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认真执行中央和市委、市政府近两年已经明确的多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对建立郊区工业战略重组与集中专项资金、农地征用集体按比例留用、区县域内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土地置换等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求的原则性政策措施,市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加大协调力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落在实处。要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市各部门、各区县都要按照市委关于和谐社会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研究制定扶持和谐农村建设的新的政策措施,特别要下力量研究制定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政策措施,以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农业创新与组织化程度为重点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比重、建设用地税费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以及“三个高于”的要求为重点,健全完善扶持“三农”长效机制的各项政策措施。
(十)加强基层三项建设,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作用。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一起抓。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巩固和发展“三级联创”成果,不断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标准,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村选人渠道、用人机制,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有效途径,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一批政治素质好、热心农村事业的人才,充实到村镇干部队伍。继续采取“五位一体”等综合治理措施,建立加大对10%相对后进村和矛盾突出的重点村进行集中帮促和整顿。要进一步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认真开展形势教育,通过组织宣讲团、“百名记者走进新农村”、“感动乡亲”评比表彰等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办好市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和花会、健身秧歌、戏曲表演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开展创建和谐家庭与和谐村镇试点工作,巩固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格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认真总结和推广村级组织重大事务“七步决策法”的经验,进一步健全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农民群众自主维权相结合的农民权益保护机制。
四、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农村,关键在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自觉提高政治素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真正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农村的历史重任。
(一)要努力提高工作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坚持学习,掌握科学理论,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知识水平,切实增强工作本领,努力提高五种能力。一是提高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把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指导调控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农村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提高促进协调发展的能力。把城与乡、工与农、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纳入一个整体,通盘谋划,特别要着眼于广大农民现在最紧迫、最直接的社会事业入手,促进社会事业的大发展。三是提高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全面落实各项民主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大力开展农村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教育广大农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四是提高统领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健康向上、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是提高化解矛盾、驾驭局面、保持农村稳定的能力。要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凡是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当作大事来对待,凡是农民群众提出的意见都要真心实意地听取,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引导群众理性上访、依法上访,善于发现苗头性问题,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好我市农村的稳定。
(二)切实加强作风建设。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着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全面落实。要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深化认识,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用创新的精神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新问题,实现观念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实,责任落实,工作抓实。要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群众的愿望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在利益上服务群众,善待百姓,善解民意,按照立昌同志提出的“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进一步改进生活作风。发扬艰苦创业、吃苦实干、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精神,一手抓发展经济坚定不移,一手抓廉洁自律毫不放松,自觉遵守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不但要切实管住自己、管住亲属、管住下属工作人员,还要认真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保证权力干净运行,以党风正保证干群关系的和谐,树立起党和政府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有效的机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一要落实好领导工作机制。农口区县要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三农”工作,有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农村的指导推动力度。要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贯彻落实好党的支农惠农政策。二要落实好全社会广泛参与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等各种经济成份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体系,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三要落实好政府部门联合推动机制。应该说,一年来全市各部门不断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了各部门热情关心、积极参与、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联合推动机制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实施市级系统包区县,所属部门、单位和重点企业包乡镇村制度,并立足长远,做好长期帮扶的思想、物质和人力的准备,坚持突出重点,多干实事,务求实效,不断探索和充实帮扶内容,逐步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推动机制。
同志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农村,赋予了我们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使我市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构建和谐多做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