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傲立潮头舞大风计生协会与贫困姐妹手牵手共奔致富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火无情,人有情”。1998年9月的一场大火把东方红镇兴阳村李世梅家烧的一无所有,使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李世梅家有4口人,仅靠种植不到20亩的旱田地和卖园子里的青菜来为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这场大火把全家人的信心和希望全给烧没了。虎林市计生协会领导得知李家的情况后,立即与当地党委政府取得联系,一道看望了李世梅的全家,为其送去了慰问金和物品。同时鼓励李世梅要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尽快摆脱贫困。为了帮助李世梅一家,计生协领导同地方政府一道利用一周的时间为她家建起了30平方米的土坯房,解决了住的问题。计生协还为她送来了“幸福工程”救助款,这对李世梅的一家无疑是雪中送炭,给她家生活带来了希望,增添了她战胜困难的信心,这部分救助款基本解决了当年的生产费用。为了帮助谋划脱贫之路,计生协针对她家园子大,距离东方红镇区近的实际,为她选择了扣蔬菜大棚脱贫致富的路子,43岁的李世梅欣然接受了领导的建议。
东方红地处山区,第四积温带,山区小气候使这里的年积温很低,所以镇区的蔬菜供应一直由外地调入。多年来,许多单位和个人都想通过搞大棚蔬菜即能解决本地的蔬菜自给,又能带动经济发展,但都不成功。不管单位还是个人,搞一个黄一个。启初,李世梅对搞大棚蔬菜也心有余悸。为了排除顾虑,把她的大棚蔬菜扶植起来,市计生协对整个生产实行全程服务,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在市计生协的支持和鼓励下,1999年春天,李世梅终于建起了全村唯一的一座5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为了解决大棚生产技术上的困难,市计生协特意邀请了农技方面的专家现场指导,还为她提供有关棚室蔬菜种植方面的书籍,购置了优质的蔬菜种子。大棚建成后,勤劳的李世梅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大棚生产上。白天在大棚里伺弄蔬菜,晚上看书学习,不懂的问题就及时与市计生协联系,计生协都积极帮助解决。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计生协积极协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帮助解决。通过实践摸索,李世梅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棚室蔬菜种植技术。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付出总有回报。当年李世梅的500平方米大棚纯收入4500元,如此丰厚的收获是她没有料到的,这使李世梅的干劲更足了。2000年,李世梅又建了一个5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这一年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合理利用空间,纯收入达10000元。要获的更高的效益,必须适时调整种植计划。市计生协针对李世梅已掌握了一定的棚室技术,便引导她由单一的种春季菜向种春秋两季蔬菜的立体交叉种植方向发展,打时间差,以获得更大的效益。经指导,2001年李世梅把单纯的春菜生产转变成春、秋两季蔬菜生产,纯收入高达15000元。越干越会干,获益更壮胆。2002年李世梅的蔬菜大棚扩大到3个,1500平方米,纯收入2万多元。蔬菜大棚让李世梅彻底翻了身,摆脱了贫困。2004年9月,李世梅家盖起了86平方米的砖瓦房,儿子也娶上了媳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致富后的李世梅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能有今天,应得益于市计生协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村民的帮助。自己今天富了,不能忘记在困难中曾帮助过自己的人。李世梅的脱贫致富让村民看的实在,夸她了不起,是个能人。别人想干而不敢干,做又做不好的事让她个女人家干成了,于是都纷纷登门讨教。对于每个来取经的村民李世梅都毫不保留的向她们传授经验,不仅如此,就连林业局的下岗职工也来了。无论谁家在生产上遇到了什么问题,她都亲自去帮助解决,手把手的教。现在,李世梅真的成了村里的大忙人,经她的带动,2002年兴阳村的蔬菜大棚发展到1万多平方米,2004年已发展到2.8万平方米。东方红镇居民的蔬菜由25%出自于兴阳村,兴阳村仅蔬菜大棚这一项人均可增收多1000元,种植蔬菜已成为这个村的一项支柱产业。因此,兴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而李世梅也因此出了名,成了镇、村致富带头人、蔬菜协会理事。近年来,李世梅经常对人说:“是计生协帮了俺,选对了路,脱了贫、致了富,俺从心眼里感谢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