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试论新课程思想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考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陶老师,你能帮我进建中的特招班吗?特招班的班主任就是我们班同学程杨的妈妈!”
“我到郎中去报名,可他们不理我。老师,你帮我找找关系吧。”
我今年带的是六年级,学生们都小学毕业了,马上就要上初中,按理说,做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也算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带好下一届学生。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已经毕业的这些学生们的许多事情和问题仍然牵涉着我,需要我去思索,需要我去奔走,需要我去呼吁,需要我去总结。这里面最令我头痛的是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和他们上初中后进入什么样的班级。建中特招班要招语数两门课加起来为分以上的学生,郎中非语数总分分以上的不收。我所带的是普通班(我们实验小学也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大部分学生都达不到上述两所中学的要求。我一无权二无势,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凭我的社会关系是无力通过开后门将他们送入他们理想中的重点班的。这些可怜的学生被两所中学踢来踢去,没有了尊严,没有了人格,幼小的心灵上笼罩着浓浓的阴影。这么小小的年纪就知道要通过开后门找关系进重点班,那么当他们长大成人后又将怎样面对人生和社会呢?我简直不敢设想。
为什么仅仅凭一次并不科学的毕业考试就决定一个学生今后的命运,尤其是一个小学生的命运?
为什么要践踏民主教育的思想,把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把散发着生命芬芳的祖国花朵分成三六九等,进行歧视性教育?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想结合我对新课标的理解,从语文教育的角度,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语文考试,如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课程评价是贯串整个语文过程的。它既应体现于平时教学过程中随机进行的形成性评价,也要体现在学期或学年结束阶段定期实施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这在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已有强调。但不可回避的是,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或方式之一,如何从操作的角度具体落实评价改革的思想,就很有探讨的必要。考试和评价,它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的概念。考试作为一种测量的结果,它是评价的一种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后者的手段之一,前者是局部,后者是整体。一方面,考试作为一种抽样检查,尤其是单独的一次考试,它不可能全面反映教学过程,而且对考试结果的成绩的解释,它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果单纯用考试来代替评价,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这是因为单独的某次考试不可能覆盖课程目标的所有方面。但它可以为学生达到某一学段阶段目标的某些方面提供证据。教师可以把某次考试和学生前后的课业综合起来,以此作为判断学生达标的标准。所以,我县几乎所有的初级中学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历年来把仅有的一次小学毕业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小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惟一手段是一种片面的做法。但是,语文考试又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往往也是制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瓶颈”,因为考试,尤其是大规模的学业成绩考试或选拔考试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性,只要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不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很难能在教和学两个方面有大的突破。应该承认,考试虽然不等于评价,但考试还是需要的,它也应体现评价思想的改革。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语文考试,从命题的指导思想看,它至少应体现下列三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水平;
二是有利于突破旧有的评价模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综合评价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依据;
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平日的语文教学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我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考试改革至少可以作以下几点探讨:
首先,要突出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
前几年关于语文教育的社会大讨论,对考试的批评意见最集中、最强烈。这是因为语文考试仅凭一张试卷,只考查认知领域中的一部分内容,考试形式单一死板,考试内容范围狭窄,标准答案追求惟一,学生作文干篇一律。这种考试忽视语文课程内容的人文价值导向,不关注学生的感悟、体验和审美的心理过程,不注重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事实上,语文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它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确定的。语文考试要突出课程目标的整体性,除了知识与能力之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样不可回避。
从一份语文试卷来说,它离不开局部测试与整体测试,但应加强整体测试。对篇章的阅读来说,局部测试指的是立足于组成篇章的字、词、句、段的测试;而整体测试,指的是立足篇章整体,测试考生对阅读材料整体把握的能力,如把握主旨、思路、章法、人物形象等。以《桂林山水》为例,这是大家熟悉的一篇传统文章,它的基本结构是总—分——总。如果能够围绕文章的这一思路命题,就是立足于篇章整体的测试。过去,由于我们不重视整体测试,因此命题常常着眼于局部的所谓“知识点”,文章整体被肢解、过细分析,结果语文考试变得鸡零狗碎,被人斥之为“碎尸万段”。这种离开整体的语文考试,也使我们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处于瞎子摸象的尴尬境地。
其次,语文考试应加强综合性。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综合的,涉及知、情、意、行等许多不同的侧面。具体而言,大致包括听、说、读、写的言语行为,支配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以及作为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等。因此,语文考试应力戒过去考试中常有的东拼西凑的倾向。语文考试有单项性测试与综合性测试,应进一步加强综合性测试。
单项性测试指的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所进行的测试,一般不需要具体的语境,它的优点是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广,命题比较简单,调节比较容易,答案比较客观,评分误差小。但由于缺少上下文等语境,掌握不好容易产生难题、偏题、怪题等现象,加上它缺乏应有的综合程度,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而综合性测试则可以弥补单项性测试的缺陷。就阅读测试而言,所谓综合性,一般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语言材料应该具有综合性,即通常意义上的篇章或语段;二是测试的内容应该具有综合性,即使是测试知识和能力也不应是单一的,它应该包括多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读、理解、应用、评价等多种层次的能力,听说读写等多个侧面(当然,书面考试不能涵盖口语交际),以及语言的实际应用和创新等多元的指标。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它的形式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考试加强综合性测试无疑更符合语文科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低年级的语文考试由于受阅读材料的限制,单项测试相对比例较大,但要防止以技术操作的测试来代替学生自主的体验和感悟。请看下面小学语文考试的例子:
我能照样子填序(ù)号。
①一条②一朵③一群④一件⑤一座
例:(②)红花
()小河()天桥()事情
()衣服()白云()山羊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选填序号还不如让学生直接选择词语。因为它割裂了词语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利于学生建立起稳定的认知结构,而容易变成单纯的技术操作,所以这种题型少用为好。
第三,注重语感,知识的查考要尽可能结合语境。
语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它的培养和测试离不开语言环境。以往的语文考试,尤其是知识性考试往往是脱离语言环境考孤立的知识,所以它容易走向偏题、怪题。比如,“蒸蒸日上”这个词,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用来造句、作文一般不会有大的错误,但我们的一些试题却偏偏要模仿高考解释文言文加点词的做法,在“蒸”字下面加个点,然后要学生回答“蒸”是什么意思。又如“五颜六色”这个词,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不仅懂得它的意思,也不会用错,但有的练习题却挖空心思作了这样的设计:“五颜六色”形容什么?“五”、“六”各形容什么?再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才刚刚学习和认识标点符号,但一些练习、考试却是“四选一”的选择题,要他们在四个备选标点符号中剔除三个错误的,选择一个正确的。其实小学生学习,先入为主很重要。如果给他一个句子让他自己标点,要错也就犯一个错;而把错误的正确的混在一起让他辨,这一开始就把他们的思维搞糊涂了,这样的练习或考试就容易将学生搞垮。因此,语文考试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必须加强语境因素。事实上,语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之中,为了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进行的。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的交际,言语发送活动,实际上就是作者和说话人不断地适应语境,生成言语的过程。言语接受活动,实际上就是读者和听话人依据言语成品,不断地还原语境,理解语意的过程。因此,语境既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焦点,也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主要矛盾最终获得解决的前提条件。结合语境考语文知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比如下面的选择题,就设计得比较好:
◆我们的小草,在那纤细弱小的身躯里,竟然蕴藏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难怪古代诗人写下的咏草诗句:
“”,千载之后,读来仍然使人激动不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第四,主观式试题与客观式试题相结合,更应重视主观式试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在一份试卷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客观式试题和主观式试题的不同编制上。语文考试的答案既有确定的一面,又有不确定的一面。一般来说,具有确定答案的容易量化,比较适用于编制客观式试题,而答案具有不确定性的则可以描述过程,比较适用于编制主观式试题。所以从题型的角度看,没有哪一种题型是万能的,关键在于合理的编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考试中主观式试题的编制应该是主要的。以文学作品的阅读测试来说它的重点是作品的形象、意境和语言,以引起感情的共鸣。在考试中,要考虑文学作品欣赏的特殊性。形象大于思维。文学形象的多义性,决定了人们对文学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理解的不确定性,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统一的固定答案评价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一种结论,提倡多角度地探索事物的本质。例如有位老师教《狼和小羊》,学到最后“狼向小羊扑去”,老师问学生:这小羊死还是没有死?引导学生想像结果怎么样。学生有的说猎人把狼给打死了;有的说狼太用力,跌到河里淹死了……就是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说“羊死了”。上述这些说法应该说都是正确的,这就是学生根据文本进行再造想像,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如果我们习惯于用一个标准答案衡量学生,或者采用编制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选择,那他们永远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思想。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刻板划一的考试模式主要表现在用形形色色的高考模拟试卷来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为了与高考的试题模式和阅卷评分相适应,模拟试卷的答案追求标准、固定、唯一,阅卷评分尽量“客观”、具有“操作性”,因此评价采用大量的“客观题”,尤其是选择题。例如,即使是主观性很强,需要读者感悟、体验等情感参与的文学作品的鉴赏,也全是“四选一”的选择题。学生只能在命题者提供的有限的几种思想、看法中接受一种,而不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更谈不上创造性阅读。这样的考试方式不仅违背了阅读鉴赏的本义,也不可能全面、真实、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
主观式试题的本质特点就是注重过程,注重语言应用,因此较之客观式试题,它更容易检测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比如,杜牧的《清明》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若要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懂得“纷纷”这一词语在诗中的作用,就应该看他们的具体表达,而不宜采用选择题。如果学生能够看出“纷纷”既是写了春天的雨景,又是在形容雨中行路的那位行人的心情,这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写法,那么他们就具备了对这一词语的鉴赏能力。至于评分标准,只要抓住景与情两个要点,语言表达则完全可以放开。
通常,我们的一些试题喜欢让学生回答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实,这样的题目远没有让学生用这一修辞方法造句,或者按照某一句式仿造一个句子来得好。这是因为懂得某种修辞方法只是名词术语的考试,而造句、仿句则是语言的实际应用,是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测试,它较之理解修辞方法的测试更能显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测试采用主观式试题与客观式试题相结合,更应重视主观式试题,它更符合语文实践性的本质。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考试不管考什么和怎样考,有效的测试其最终成果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语言文字及实践活动表达出来。这样,语文考试才有可能真正地促进教学的发展,变成推动教学改革的动力。
最后,加强对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核。
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经久不衰的经典。如果丢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自身的悲哀,也是人类文化的损失。同样的道理,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内容在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实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其经典性。语文学习是累积性的,一般来说不容易立竿见影,因此语文考试需要加强对经典、对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核。
没有积累就没有发展,没有继承也不可能创新。但继承不同于死记硬背,积累也不等于八股训练。考核语言文化的积累要体现语文学习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语文学习的内容不同、方法不同,考试评价的方法也要有所区别。而且,也不能把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核简单地理解成只考查语言文学常识,做一些识记性的填空题、选择题等。
语言文化,说起来非常复杂,大致说来,就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精神遗产,具体表现为两种类别,一是文学,二是典籍(不一定全是长篇)。因此,看学生的语言文化的积累,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他们在文学方面的修养和典籍方面的修养,看他们能否把语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养转化为自己的文化素养。
由于我们习惯于强调标准答案,加上语言文化方面修养又不像单项知识那样易于检测,导致语言文化方面修养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长期不受重视。而旧有的应试教育体系和语文考试模式,更为“不考就不教不学”的功利主义不断滋长和蔓延推波助澜,它的直接负面作用就是导致学生少读经典,甚至不读经典。这对语文教育来说,真是致命的一击。
语文课程标准既然推荐了许多课外阅读书目,我们为什么不运用考试这一杠杆促进一下学习呢?须知,考与不考效果会大不一样,它很可能对语文教育起到治本的作用。至于语言文化积累具体怎么考,完全可以研究,而且方法一定会多种多样。在许多情况下只有简洁才是最好的。有些考法看起来很简洁,但非常实用,非常有效,如采用读写结合的形式就是一种很好的考试方法。一篇文章或一个材料,你读懂了没有,有没有文化积累,看你的表达就一清二楚了。
当然,探讨完善语文考试改革的途径并不限于上述,比如,语文考试要面向全体学生而非少数尖子,那试题是否应该增加选择性。以写作为例,能否既有必考题,也有选考题。必考题立足于基本要求选考题则侧重于让不同的考生发挥各自的特长。这样的选择在理科的考试中是非常普遍的,语文考试为什么不能一试?再如,能否要求每个学生都带字典、词典进考场,这样语文考试就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测试学生检索工具书的能力,而不必像以往考试那样设计许多单项知识题让他们进行回忆和再认。还有,怎样检测学生在阅读中有效筛选信息的能力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在考试改革中认真思考。
我相信,只要根据学科特点,坚持用新课程思想指导改革实践,语文考试一定能够获得重大突破,我们郎中也好,建中也好,在招收初一新生的时候,就不会把眼睛死盯在他们的考试分数上而忽视其他素养,就不会只见“分”而不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