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和谐社会春风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5年,神州大地构建和谐社会的旋律更加高扬,四面八方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办实事,促和谐,经济社会正在转向协调发展的轨道。
城乡统筹,推动农村发展
在江苏常州武进区嘉泽镇,看着“哗哗”的自来水从水龙头流出,老农沈龙兴热泪盈眶:“一辈子没喝过这么甜的水!”他说,以前,尽管住在长江边,却喝不到长江水,常年饮用的河塘水水质差,含碱高。2005年8月,嘉泽长江引水工程胜利竣工,朝思暮想的长江水引进了家,怎能不高兴!武进区水利局的同志介绍,武进区长江引水工程惠及人口近93万,总投资5.08亿元,铺设管道870公里。
“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突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在城乡共建共享,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全国人大代表、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说:常州虽然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仍然相对滞后。我们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以城乡产业统一布局为基础,以城乡基础设施统一建设为重点,加快农村通讯、电力、道路、供水、广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城乡基础设施投资210亿元,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2005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已经成为各地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共识。江苏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加快振兴苏北地区;山东实施东、中、西“三个突破”战略,构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平台……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到2005年末,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63万公里,全国乡镇、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9.8%和94.5%。从2001年到2005年,我国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1200万无电人口用上了电;累计投入235亿元,解决了7100万人饮水困难的问题。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成果
三个大货架、一个玻璃吊柜和一台柜式冰箱,把这间只有6平方米的杂货店塞得满满当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大兴街267号大院里,两栋居民楼之间夹着这间工具棚改装成的杂货店。正忙着招待顾客的李秋香说:“今天我刚提前还完贷款,寻思着有点积蓄了再租个大点的门市房,也带几个下岗职工一起干。”两年前,她从国有企业下岗后,想开家杂货铺,正当她为资金周转不灵犯愁时,政府给她提供了小额贴息贷款。如今,她的杂货铺经营得有声有色。现在贷款也还清了,店里每年的毛利润能达到10万元左右。
“获得小额担保贷款的下岗职工李秋香正在积极创造着生活,她是哈尔滨市社会保障试点改革中很普通的一位。2005年,哈尔滨市安置就业再就业人员13.66万人,完成了32.8万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障并轨任务。”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市长石忠信感触颇深:民心顺一切皆顺,民心稳社会就稳。稳定民心,就要保证社会劳动力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在我市国有制改革实践中,我们注重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使改革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5年,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实际增长6.2%。就业是民生之本。去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7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0万人,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130万人。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资金规模成倍增加。到2005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了1.73亿、1.35亿和8200万;671个县建立了新型农村医疗服务体系,覆盖了2.33亿农民;90%的省区市、70%的县(市)初步建立起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每年纳入的救助对象总数已超过1亿人。
人与自然和谐,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位于黑河中游的甘肃张掖市,是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的试点,如今张掖人粗放的用水方式正在转变:一根根塑料水管分布田间,水按需浇给每株作物;一条条薄膜覆盖在地上,水顺着膜上的小孔流到作物根部,改“浇地”为“浇作物”,改漫灌为沟灌、滴灌,张掖人的节水行为随处可见。
“在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的今天,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水和谐相处的根本措施。”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张掖市副市长安永红认为,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供更多的水量;另一方面,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张掖的实践表明,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就能够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高级工程师卜漱和说:2005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共识。在华北等水资源紧缺地区,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深入人心;在西北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正在落实。目前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了用水定额,初步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用水管理体系。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过去的一年,“节约”成了一个热门字眼,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大力度,资源利用率趋于提高。去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9.9%,而石油消费下降了0.5%;中国钢铁协会会员企业吨钢耗电由上年的459.31千瓦时降到452.24千瓦时,节电1.5%。到2005年底,全国共建设了600个农业节水增产重点县和1000多个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立了近300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一定能谱写新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