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

在国际形势多变、国内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袭击的条件下,2003年全国仍取得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是年最重大的成就,是中央政府提出和实现了发展观的转变。经过实践和探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就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做到“五个统筹”。2004年是实施新发展观的第一年,一方面要大力阐释和宣传新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取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识,另一方面要做好以下诸方面的工作。

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四个方面:

1.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的调整。如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而城市化还在初期阶段,2002年城市化率为39.09%,比世界平均城市化率48%,低10个百分点,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2002年中国的三个产业结构依次为:一产14.5%,二产51.8%,三产33.7%;而就业结构为:一产50%,二产21.4%,三产28.6%,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

2.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不协调。仅以教育和卫生事业为例,20多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做得很好,但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很不理想。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只有360万人,适龄青年毛入学率只有6.7%,1999年后,连续几年扩招,2003年全国各类高校在校大学生19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达到世界平均16.7%(1996年)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但滞后于经济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一方面是财政投入少,尤其是,体制不合理,“重城轻乡”,85%的医卫资源和经费投在城市,农村缺医少药状况严重,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基本垮了。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对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状况进行排名,中国排在第188名。2003年“非典”突袭,幸好发生在大城市,加上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否则一旦在农村传播,后果不堪设想。

3.管理相对落后,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许多城市都已建设起来,公共事业设施建设也已初具规模,高楼大厦、豪华宾馆、各种广场、绿化美化、“硬件”都已相当现代化,但就是管理不善。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空气污染严重,“软件”跟不上。以公路交通为例,1949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只有8.07万公里,2002年达到176.5万公里。1988年中国开始有第一条高速公路,2002年已经超过2.5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交通管理水平却没有相应提高,各类交通事故频发,2002年共发生77.3万起,死亡109381人,比1986年增加了一倍。

4.目前,我国已初步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过来。这方面的改革还在试点、摸索。多数事业单位还在按计划经济体制时形成的体制在运行。效率低、成本高、服务质量差,阻碍了社会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亟需改变目前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首先,要从理论认识上提高对于调整社会结构、加快社会事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国家和地方建设,都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针,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把社会发展提到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

其次,要逐步增加对于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经济建设的资金今后应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由社会集资,政府的财力应该主要投资于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环境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事业和公共事业。

再次,要下决心改革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城乡一体化、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这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本来是率先改革的,但自1985年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以后,农村的改革相对滞后,原来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户口制度、就业制度、流通制度、财税制度等等,其改革尚未到位。实践证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束缚,使农民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受到限制,使他们很难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由于农民是背着上述“包袱”进入市场,起点就不平等,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逐年扩大,2002年达到1誜3.1,比1978年1誜2.4还大。2003年将是1誜3.2,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农村必须进行旨在继续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村生产力束缚的改革,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格局,就不可能建成全面、统一、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其一,继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稳定完善这一制度,是保障农民生计和农村稳定的关键。2004年,要针对近几年一些地方非法或越权审批圈占大量耕地,又不给合理补偿、不作妥善安置的问题,按照三中全会的《决定》,分别作出处置,该退的要退,该补的要补偿,该安置的要安置,做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这样才能做到保护耕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以消除因“圈地”而引发的社会冲突,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其二,逐步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逐步改变重城轻乡的状况。国家已经决定2003年对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新增的拨款,主要用于农村。2004年也要继续实施这个方针。对有些资源城乡分配过于悬殊的(例如医疗卫生经费和资源,城市占85%,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只有15%),不仅增量要调整,存量也该适当调整。目前中西部的县乡两级财政多数仍十分困难,有不少在负债运转。现行的财政体制也应作适当调整,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和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

其三,不断改善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就业环境。实践证明,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2002年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足15%,而在农业就业的劳动力还占50%。要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三、统筹区域发展,实现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原有基础和主客观条件不同,这些年地区差别扩大了。以城乡居民收入为例,东、中、西三大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1980年为1.11誜0.93誜1,1990年扩大为1.26誜0.92誜1,2000年为1.40誜0.94誜1;三大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之比,1980年为1.28誜1.05誜1,1990年为1.59誜1.19誜1,2000年为1.92誜1.3誜1。调查研究表明,中西部发展所以缓慢还有两个因素。一是市场的程度低,改革相对滞后,现在全国市场化率为69%。从东、中、西三大区的市场化程度来说,其比例大致为80%誜50%誜30%。如以60%为临界线的话,那么,中西部地区还没有实现市场化。二是城市化程度低,2002年全国的城市化率为39.09%。除吉林、黑龙江两个中部省以外,其余中西部省市的城市化率都在39.09%以下,有的还不足30%。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中西部的多数大中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并不低。所以,中西部与东部的差别,实质上也是城乡差距的表现。

自党中央1999年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科教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势头良好。2003年国家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几个省区正在实施中部隆起战略。

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西部地区的改革,扫除体制上的障碍,加快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和加强小城镇建设,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国家要在投资项目、财税政策、转移支付等方面,要加大对中西部支持的力度,使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四、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内涵,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少,至今仍然是以消耗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对环境压力比较大。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大江大河的治理,防沙治沙和京津风沙源的治理,库区、湖区的污水治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毋庸讳言,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仍未从根本上扭转。今后,要把坚持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道路,合理开发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为此,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进行体制改革,使之既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此外,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使对外开放和国内的发展与改革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