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坚持五个统筹树立科学发展观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表述明显不同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或GDP增长的观点,被称为“科学发展观”或“新的发展观”。2004年3月10日,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接性与统一性,指出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发展史。从最早的采撷社会、游牧社会,到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既是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人们交往方式与组织方式的变化。这个发展过程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几对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这些关系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是自成一体的,又是相互关联的。
自从500万年前人类诞生以来,地球上人的数量一直呈增长的趋势,而且增长日益加快。伴随人口增长的,既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利用,也有对生态的破坏:如部分物种的灭绝、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臭氧层的破坏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活动带来的后果。但是,对自然、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关注长时期游离在人们的视野之外,甚至也不在大部分经典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的论述之列。实际上,在上世纪中叶,当我们倡导批量生产、机械化、工业化、“赶超式”的发展时,“寂静的春天”已经来临。幸运的是,如今我国“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替代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绿色GDP的概念也日渐流行,环保与计划生育两大基本国策已深入人心。但同时也应看到,十几亿的人口以及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依然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出现与人口的增长也是同步的。与乡村比,大约9000年的城市历史要短得多,而城市化过程则更是在工业革命出现以后。城市化是发展话语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某些人看来,城市化本身就是发展的一部分。但显然,城市化的内容与形式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且与一国的具体历史进程及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有关。如果将我国置于这种宏观的时空结构中,并在此基础上来讨论我国的城乡关系与城市化问题,或许会避免盲目以及不健康的城市化诉求。“统筹城乡发展”显然不等于片面地追求城市化,也不等于采取一切方式减少农民数量,甚至也不等于仅仅强调缩小农村与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而是在于在发展中将城市与农村看作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二者之间是共生的、互补的、和谐的发展关系。农村与城市差距的缩小也不仅仅是收入差距的缩小,而且包括教育、卫生及其他公共事业间差距的缩小,也就是说,要兼顾经济与社会两方面的内容。
经济与社会间的关系之所以要协调,是因为其与社会结构相关,与人的需求相关。“天下大同”是我国先哲所倡导的理想境界。西方社会18世纪出现的启蒙运动也将“平等”作为三大追求之一。但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并不是一部平等的历史。不平等几乎出现在除原始社会外的所有形态的社会中。作为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全社会成员共同从经济发展中获益,以此使经济发展成为改变社会不平等结构的有利而不是有害因素。另一方面,从人的需求来讲,人不仅具有经济(物质)需求,也有社会需求,包括社会交往、教育、健康、心理等方面。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人们的社会交往、教育、健康、心理为代价。否则,就会人为物役,成为一个异化畸形的社会。
统筹区域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本质上是统一的。区域及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不仅是资本主义出现以后的现象,之前也出现过。目前,讨论我国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世界经济秩序与世界体系。显然,我国已不能通过大量消耗世界自然资源方式来实现国内的发展。我们的发展只能是低能耗的、可持续的、开发国内市场的、控制人口增长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进入国际市场、加入全球竞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对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我国的投资、能源、市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中国经济已经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所以,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既是统一的,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国内发展需要对外开放激励与拉动;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也使国内发展具有更大的脆弱性,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及其他国家行动的影响。以此为背景反过来看我国的区域发展,就会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应使地区间的发展形成互补与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不以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衰落为代价,这也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所在:无论“区域”是大是小,发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应是和谐与协调的。
但是,要落实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任重道远:我国有十几亿人口,自然资源与耕地极其短缺,实现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发展不容易;我国的城乡差距很大,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不容易;我国的地区差距显著,这种差距不仅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存在地理、资源、文化及社会方面的差距;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货币安全、能源安全、市场安全的压力日益增加。同样,从长时段的历史来讲,发展不是短期发展,而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由是观之,总书记提出的“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