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面向全体重视发展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面向全体重视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面向全体重视发展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了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完善,其目的在于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

确定这一目标,首先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把每一个普通人都按照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来培养,课程脱离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学术化、专业化倾向严重,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中小学课程内容繁、难、偏、旧是近年来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反映最突出的问题,虽经多次调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在规定的课时计划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在学生有限的九年时间里学什么最有价值,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在制定新课程标准前,专家组成员首先达成共识,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当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拔高。而且,义务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因而课程要给学生全面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重新界定了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每一门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材编写都力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适当降低难度,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

众所周知,儿童特点、学科体系和社会需求是课程编制的三个基本要素。本次课程改革,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兼顾学科体系、儿童经验和社会需求三者。学生最终要走进社会,走向生活。课程唯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为此,新课程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部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如在体育与健康中增加了保健和健美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探究性活动等内容。

现代研究表明,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儿童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没有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原有经验的建构,任何脱离儿童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学习。此次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新课程面向每一个儿童,以儿童的经验和生活背景为基础,从新课程中随处可见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人体会到联系生活的教育所具有的感人魅力。

例如,物理课程关于声和光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音的用途。具体步骤是:一、观察,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二、了解超声波的应用实例。三、举例说明建筑物中是如何防治噪声的。实践表明,如果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将所学的东西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理解所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