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会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6月12日—13日的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暨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表彰会议精神,具体安排部署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建立健全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市基础教育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等一会,杨浩明市长将就这项工作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就这项工作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吃透政策,把握内涵,切实肩负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的责任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高度重视,从*年在全国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到*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由农民负担的状况,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变。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秋季起,在全省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免除本省所有农业户籍(含城镇农业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在此基础上,继续对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切实保证农村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失学。这是党和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一项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深受亿万师生期盼和拥护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
按照省的政策,这次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资金将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由省、市、县分担。据测算,*年,我市享受义务教育新政策受益学校1447所,受益学生58多万人,政府财政共需投入免费义务教育补助资金18,772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14,612万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4,160万元。应当说,财政对农村教育这样的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各县(市、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抓到底,确保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工作按时顺利开展,确保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一个不漏地落实到每一所基层学校,落实到每一个应当享受政策的学生身上。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秋季开学前各项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时间紧迫,按照要求,今年秋季开学时,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的各项政策就要落实到位,资金就要到校。因此当前要突出抓好秋季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及教育、财政等部门必须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早动手,周密安排,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里已成立了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政研、教育、财政、发改、监察、人事、编办、农业、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掌握改革动态,加强指导和协调。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地区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建立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共同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要紧急动员,精心部署。省会议召开后,市财政、教育等部门已经立即着手制定我市的改革实施方案。会后,各县(市、区)政府也要结合这次会议的精神,尽快研究制定本县(市、区)的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对需本级承担的投入,各地要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尽快筹集资金,严格落实支出责任,在此基础上,抓紧做好免费学生的核实确认、统计汇总及加强学校收费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务必确保新学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能够如期实施。
三要把握政策,确保落实。对于这次改革,中央及省的有关政策已基本确定,一些需要由市明确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也已经研究确定,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1、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对象问题。
首先在总体范围上,省允许各地级以上市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扩大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覆盖面。考虑到我市实际,市里这次并没有在范围上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我市免费义务教育对象与省的规定一致,都是“具有本省农业户口(含居住镇的农业户口)、农垦系统、华侨农场职工子女在普通中小学(包括民办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复读学生不予免费)”。
其次,对随同父母跨县流动的学生,省已明确“符合流入地条件和免费范围并能确认学位的,可列入流入地免费义务教育范围。”因此,对随同父母跨县流动的学生,经核实确认符合省规定的“流入地条件、免费范围、能确认学位”这三个条件的,流入地政府应按规定将其列入当地免费义务教育范围。这是省确定的政策,希望流入、流出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够顾全大局,加强沟通,共同配合把这项工作做好。
第三是对高新区的学生,由于其户籍属四会市管理,所以统一由四会市统计报批,但需县级承担的部分由高新区财政自行承担。
2、关于免费项目、标准和分担比例问题。
在免费项目方面,是指杂费,除杂费以外的项目不属于免费范围。除原享受“两免”政策的学生可继续免收书本费外,学生书本费按照省当年义务教育教材招投标中标价和物价部门认定的书本费收费标准收取;住宿生的住宿费等其他费用,继续按照现行规定执行。以上规定与省的政策是一致的。
在补助标准方面,省规定珠江三角洲和其他14个地级市市辖区农村义务教育补助标准,由各地级以上市根据当地“一费制”标准确定,但标准不得低于珠江三角洲以外县(市)的农村义务教育免费补助标准。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市政府决定无论是对县(市),还是对市辖区,统一按省确定的“小学每生每学年288元,初中每生每学年408元”补助标准执行。任何地区、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免费义务教育学生收取免费补助标准以外的杂费差价。
在补助资金分担比例上,根据省的政策,省对我市所属的两市四县的承担比例是80%,对鼎湖和端州两区的承担比例是40%,其余部分由各地级市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市与县(市、区)之间的分担比例。考虑到市财政的承受能力及各地不同的经济状况,市政府决定分三类四个标准对各县(市、区)进行补助:第一类是对*、*、*、*4个山区县,市的补助比例是6%;第二类是对中心区的高要、四会两市(含高新区),市的补助比例是5%;第三类是对端州、鼎湖两个市辖区,市对端州的补助比例是20%,对鼎湖的补助比例是30%。
在这里我想再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市级财政在这次义务教育资金分担问题上已经是竭尽所能了。事实上,我市市直财力占全市财力的比重与其他市相比,一直偏低,市里也从来没有从县一级集中财力,相反,上级很多政策还需要市给县配套资金,市财政的运作也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二是这次市对各县(市、区)的分担比例,主要是依据各地不同的经济状况来确定的,市对山区县的补助比例比对中心区的比例高一个百分点。另外考虑到省对端州、鼎湖两个市辖区的补助比例只有40%,其余60%要地方负担,且端州区作为中心城区,来自各县(市)的流入生较多,教育资源投入大;鼎湖区虽然是市辖区,但经济发展仍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比例大,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改革负担重,因此适当调高对上述两区的补助比例。希望各县(市、区)对此给予理解,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四要加强宣传,强化监督。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执政为民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各地、各部门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改革的宣传工作,力求让每一所农村学校教职员工,每一个农村家庭和学生都了解、掌握这个政策,既要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发挥最大的效用,又要通过广泛的政策宣传,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真正将这项改革办成一项阳光工程和德政工程。
三、健全制度,合力推进,不断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引向深入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各地、各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要通过健全经费供给、收费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不断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工作推向深入。
一要统筹兼顾,确保供给。按照改革要求,各地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除免费义务教育补助保障机制外,还包括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校舍维修改造保障机制和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在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方面,目前相当部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主要靠收取杂费支撑,免收杂费后,各地获得的财政补助资金将成为学校公用经费的主体。但是,由于此次补助标准与原来的收费标准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各地仍要注意做好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工作,尤其是原来安排的义务教育经费要继续保留,防止发生经费投入上的“挤出效应”,以确保学校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转。在建立校舍维修改造保障机制方面,当前教育部门要会同财政、建设等部门,抓紧对本地农村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和核实,积极向省申请资金,力争在省规定的两年期限内完成农村危旧校舍的改造工作,从2008年开始,要按照省的要求,逐步建立省、市、县分担的校舍维修改造保障新机制。在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方面,按照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我市教师工资已实行由县统一管理、财政统一发放,当前各地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要求,切实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完善这一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
二要严格管理,规范收费。在各方面对财政支出需求很大的情况下,这次各级政府拿出这么多钱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很不容易,也是需要下很大决心的。另外,这些资金直接关乎众多农村孩子的未来,是他们的“读书钱”,更是他们的“希望钱”。从这两个意义上说,我们对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资金的监管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三公开、一加强”,一是教育部门和各有关学校要把核实确认后的免费学生名单在学校和村委会张榜公示,接受监督;二是财政部门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时要做到公开透明,要把各级的分担责任与经费投入情况向同级人大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免费义务教育补助金必须按规定用于公用性质的费用开支,不得用于工资、福利、基建及偿还历史欠债,更不得上缴政府行政部门,农村中小学校在每学期结束时,要将包括免费义务教育补助金在内的公用经费使用情况,作为校务公开、财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在校内公开,同时在当地村委会政务公开栏公布,接受师生和群众的监督;四是监察、审计、财政、教育等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对免费义务教育资金投入、划拨、使用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的建立,为从根本上治理农村中小学乱收费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年秋季开学起,任何地区、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免费义务教育学生收取免费补助标准以外的杂费差价。除享受“两免”的政策的学生继续免收书本费外,学生书本费要严格按照省当年义务教育教材招投标中标价和物价部门认定的书本费收费标准收取,住宿生的住宿费等其他费用,继续按现有规定执行,坚决禁止自立项目、提高标准、扩大范围、改变用途等违规行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费用支出,一律在财政安排的公用经费预算中开支,不得再向学生收费,各学校要严格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一切乱收费行为。收费纪律是一条高压线,对违规者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三要认真指导,合理预算。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是建立新机制的关键内容之一,是改革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和极其重要的基础。各县(市、区)财政、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汇总、审批工作,要正确指导农村中小学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把预算做全面、做规范。各农村中小学要健全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立足长远,加快发展,从根本上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要从根本上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就必须立足长远,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切实增强县级财政的保障能力。6月12日的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会议,同时也是*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表彰会议,省将两个会议并在一起,突显了两者的内在联系。
我市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7%,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全市经济提速增效,整体上规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后涌现出了高要宏图科技、四会峻马水泥、*岭南钢铁、*龙昌水泥等一批税收超千万元的县域支柱企业,*年6个县(市)共实现生产总值303.75亿元,占全市的67%,增长14.3%,高于全省67个县(市)平均增幅(13.4%)0.9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5,342万元,占全市的56.45%,增长20.97%,高于全省县(市)平均增幅(20.5%)0.47个百分点。
但是,我们要清醒的看到,我市县域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总量偏小,“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表彰会上,我市参与评选的六个县(市)中,有四个县(市)因为上划省“四税”超全省平均水平而获得了*年度县级领导班子奖励(全省共47个县市获奖),但在获得“*年度加快县域财政发展奖”的14个县(市)中(条件是获得100万元以上县级领导班子奖励的县(市)),我市没有一个;在获得“*年度县域财政发展组织奖”的4个市中(条件是所属的县(市)全部获得县级领导班子奖励),我市也没有名列其中。这反映出我市在县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近年来,省对发展县域经济越来越重视。从2002年的全省山区工作会议,到*年省政府出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型财政机制,无不显示了省委、省政府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心。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优先和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坚持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紧紧抓住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契机,以超前的眼光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人才积累,最终实现县域经济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省的改革实施办法还没正式印发,上面提到的免费对象等政策,最终应以文件为准。
同志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放眼长远,扎实工作,把党和政府的这一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为广大农村学生能够共享教育的同一片蓝天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