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发展学生终身教育动员会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各位校长、同志们,大家好!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广大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小学和幼儿园以教学为核心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和发展。值得一提的有四个看点:一是粗放型管理基本遏制,各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二是新课程理念从认识到实施得到进一步落实,主要表现为:大多数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又有递进式变化,对教学理论和策略的理解逐渐清楚,教学的人文环境逐渐改善,大多数课堂初步具有了民主、开放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味道。三是各校在“发展性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三项创新性工作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尝试。四是领导干部抓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加大了听课、指导和教学检查的力度。总之,我区小学、幼儿教育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这是不可也不能回避的现实。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为了更好的落实“三动战略”的工作思路,完成工作重心地有效转移,达成“亮点打亮,弱势扶强”的工作目的,结合我区小学教育现状,对本学期重点工作做简要的提示,希望各位校长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走好“*”这盘棋开好局。
本学期,我们小学和幼儿教学实施“基础工程”,即:以狠抓学生的基本素质(知识、习惯、能力)的养成,促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树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态度、认清幼儿、小学教育的特点和任务,重新审视和规范办学行为。今天我围绕“基础教育要打好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这一主题,主要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以养成教育为主线,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效益
洛克说过“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良好的习惯是在幼儿、小学开始养成的;一旦到了中学,不再存在“养”的问题,只有“改”的难度。在上学期的教学联查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管理粗放,精细化程度低(老师课上只关注传授知识,不注意学生的表现,忽视了学生态度、语言表达、思维训练这些育人的本质内容;学生的言行举止;考试的组织等点点滴滴的细节被忽视),真正原因,对养成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实施方法、途径不清楚。乌申斯基说“几乎一切人都承认,教育需要细心”,“一切人都承认”作为校长更应深谙这句话的份量:教育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细节决定成败,教育需要细心,关注了细节,才真正关注了孩子。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学习行为、学习品质的转变,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正当我们高喊着“能力”、“创新”、“个性”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常识,那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设想如果没有正确、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谈何能力素质,谈何创新发展。凡是有责任心的人都会发现:小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日益严重。这个问题要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和充分的关注。我们提出“只要关注了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小学不存在差生”的口号。
我们要进一步认清课堂教学的最本质的任务。杜威说:“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要场所,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不是唯一目的,在小学,最重要的并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点,而是通过这些知识点给予孩子一些本质的东西。第一,给予孩子学习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保持终生。第二,形成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第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发展孩子的思维和智力以及能力。因此,小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传授知识本身更重要,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
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给孩子们补上补好这一课,做好两个方面的指导和校正,一是学习行为习惯。如:怎样读书,怎样写字,怎样当众讲话,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倾听别人讲话,怎样与别人合作做事等。二是学习心理。包括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态度和主动性等。要把这些纳入师生教与学的任务目标和评价中,随时检查督促,定期组织展示、评比、交流、竞赛活动,营造氛围,拉动竞争,引领学生养成学习的良好行为品质和心理品质,为其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健康情趣、完善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
上学期教育局请了天津专家给各位校长进行了讲座,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我深受启发。我们可以面向全体学生,设立“全面发展奖”、“单项突出奖”、“显著进步奖”三个层次。在德、智、体、美、劳、心理、特长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发展的,可获得“全面发展奖”。凡是学习达标,又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可获得“单项突出奖”称号:学习小博士、读书小状元,艺术小明星、体育小健将、自律小模范、爱心小天使等。暂不能获得“全面发展奖”、“单项突出奖”的学生,但某一个方面或某一层面有发展、有进步、有提高,可以获得“显著进步奖”。
但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不是目的,更主要的是开展好与之配套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铃木镇一说:“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重要的是循循善诱,耐心地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科成立兴趣小组,进行有计划的第二课堂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某一方面的能力是完全必要的(但不能偏,要因材施教,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上学期,教研室组织了各科的竞赛,目的是发挥导向的作用,引起校长对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重视。各科的兴趣小组只是“学科类”的,但我们不能光停留在只抓文化知识的辅导,应更广泛的开展各种活动。如小主持、小记者、小作家、小书星等“人文类”的兴趣小组;小画家、小声乐家、小舞蹈家、小书法家等“艺术类”的兴趣小组。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爱好,挖掘各方面的潜能,提高全面素质。
名校长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把“小事做大”,并成为学校鲜明的特色,也就成了名校。
扎实开展“诵读工程”。“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是教育的至理名言。人在某个年龄段就应该阅读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名著,否则的话,耽误过去就再也无法弥补了。这话很有道理。就像儿童的发育,在他该吃奶的时候吃不奶,该补钙的时候补不到钙,长大以后再想弥补是不可能的。精神和才智的发展也是这个道理。让孩子们多读书,用人类文化的精品滋养孩子的心灵,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是为孩子们进行的一种最宝贵的教育“储蓄。”让读书成为习惯,关键是如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建立师生读书“积分卡”制度,语文老师率先垂范,与孩子们共同阅读。在教室里设一个图书角,让孩子们推荐适合的名家名作摆到上面。经常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比如读书大王擂台赛,百科知识竞赛,演讲竞赛等,引导孩子自己动手办手抄报,在手抄报上谈读书的体会、读书的方法、向同学推荐图书等。
书法,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和载体。一堂书法课,给予孩子们的,可能是内在的潜质和底蕴。不只望练出什么“家”,只要让孩子们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就可以了。
女红(就是穿针引线,缝纫、编织、绣花,是中国两千年流传下来的功夫)它蕴藏着缜密、沉稳、细腻,使人心灵手巧,能使人心灵沉静,对女孩儿的成人、成才,具有很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乐器。音乐最能开发人的智力和陶冶情操。
(这些传统的、优良的东西不能丢,得以继承和发展,赋予新的时代的内涵)
日记。目前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下降,一是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另一方面,读书太少,背诵和积累的语言、素材太少。日记,是很有效的途径。“以日记教育为突破口,练笔育人,一定能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完整智慧,有个性的创新型的人才。”本学期,教研室开展:
(1)落实晨读制度,每天下午20分钟诵读、写字时间,加强写字培训和诵读指导,从抓书写入手,进一步抓实养成教育。
(2)各校要进行月作业书写展评活动,围绕作业设计、书写格式、书写工整规范,开展书写漂亮班评比。今后教研室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对各校进行检查评比,促全区书写的规范。
(3)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将设立学生素质展示月。今年六月,全区以中心校为单位,从书写、诵读、演讲、作文、速算、阅读、科技制作、小论文、英语对话、品生知识等多项内容入手,搞全员素质运动会和幼儿“宝宝秀”、室外游戏评比等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和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届时选点观摩。并在全区举行类似于中央电视台“第二起跑线”的综合素质大赛。
希望校长们,一方面,“死规抓死,小事抓实”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活动放活,小题做大”,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死气沉沉的现状,开创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
二、创建学习型校园,改善教育生态环境
我区小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课堂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开放、民主、自主”为特征的课堂学习形式已成定势,而很多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显得力不从心,招架不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茫然不知所措,对学生交流中形成的课程因素不能及时地捕捉,丧失了大好的教育时机,同时也使很多学习资源浪费或流失。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的一个方面是教师的素质问题,知识储备不足和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差。大家都知道,在新课程理念下,“一桶水”的理论已成过去,教师要有一渠流动的清水。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源头”才能得以更新,才能永不枯竭。教师的本领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但练就真功夫确在课堂外,靠得人文底蕴和知识的积累与储备,学习是老师发展的催化剂。学生方面,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是有很多学困生、厌学生,他们不是因为“智商”而是因为“情商”,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尚未形成,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能力就更谈不上了。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网络游戏、五花八门的传媒等对儿童颇具诱惑力的社会生活日趋繁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建学习型校园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生成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第二是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信息快速扩变,学生的需求也随之变化,教材往往赶不上这些变化,因此学生需要更多广泛的资源信息来补充教材的局限,而创建学习型校园正是顺应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需要而提出的。
创建“学习型校园”,首先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打造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校园文化”;二是培育善于学习的“人”。
“校园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师生的发展,张扬师生个性。合理利用墙壁及其他空间,展现师生的风采和个性发展,激励每个人树立以学习为本,以学习为荣的意识,让每寸绿地、每块墙壁都能说话,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环境。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尽力满足师生学习的需要。如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要管理好、使用好。书买来是供阅读的,不是以备检查的。很多学校很多图书,崭新如初,便足以说明一切,什么计划、总结、汇报在它们面前是多么的苍白。
为了点燃师生的学习热情,培育终身学习型的人,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提出了“阅读伴我成长”这一宏观课题,大力开展自主读书活动。这个课题的主旨既是对实施“大语文”教育的延续,也有补充和扩展。所谓延续,要继续实施“大语文”教育思想,开展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书本和生活相结合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所谓补充扩展,包括两点,一是把“大语文”教育思想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即“阅读”不只是语文学习的事,也是其他学科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途径。“阅读”活动中信息的综合性、功能的多元性很自然的扣住学科课程的整合性。第二点是把阅读从学生群体扩展到校园的所有人,尤其是干部教师,要成为自主学习的带头人。从本学期开始,要组织干部教师开展自主读书、自主学习活动,学习的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人文素养类,主要是古今中外名著,一方面是专业类,主要是教育教学理论。各中心校、国办小学要做好计划安排,从本学期开始,每学期至少读两本书,哪学期读哪两本书做出统一安排。
为了使“阅读伴我成长”活动落到实处,各位校长认真制订好“学校教师读书行动计划”,制定有效的学习制度,同时把读书活动与教研活动、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读书沙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教师学习、教研、交流平台――建立教师读书论坛;加强反思,听三年好课,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要求教师们,以笔记、心得、随笔等形式建立“案例档案夹”。营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良好氛围。尤其要定期组织师生竞赛、评比、展示交流活动,并纳入评价体系。本学期,教研室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把学习作为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教师中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评比,演讲、辩论、写作等教师综合素质大赛。总之,各单位要把加强学习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切入点,构建“学习型”组织,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校长是“首席学习者”。学习型组织中校长应该是一位“首席学习者”,应该是一位能通过不断学习,带领教师们不断获得专业成长的发展者。每位校长都渴望自己有权威,权威=权力+威信。权力来源于校长的职务,威信来源于校长本身的人文修养和专业素质。只有业务功夫过硬,才能服众,只有过硬,指导才能有价值、起作用。而目前我区小学的领导干部队伍在这方面并不令人乐观,有的评课抓不住要害,甚至轻重不分,让教师难以接纳;有的优劣混淆,给教师造成负面干扰;有的教科研能力低下,将理论和理想与实践操作和实际问题混为一谈。这些现象无疑制约了课程改革和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从本学期开始,将利用教研网和讲台等平台,开展面向领导干部的辅导、竞赛、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努力使校长以及中层领导成为教育教学的能手和专家,打造一支坚挺的教学指挥员队伍。
三、加强教学研究,增强教研服务于教学的功能。
从今年开始,省、市要加大对教研室、学校等基层单位的教学检查指导,形式要求我们:
(一)要规范管理出成品:
1、以人为本,育教师。“人文管理”、“以人为本”越来越多的被管理者所推崇,也被很多名校长诠释着真谛:不能把学校只作为教师工作的场所,应当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教师的发展,才是学校、学生发展的动力。
每一位教师都渴望获得成功,得到别人的赏识,自身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职业价值在自身成长、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校长应当首先是育教师。努力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和不断发展的平台。实验一小每学期系统的教学活动、二小实施的“青蓝工程”:(1)拜师活动;(2)课堂教学达标;(3)基本功展示活动;(4)教学比武。效果很好,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上述提到的新的内容,根据学校的实际加以借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教师们创造展示的舞台,提供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校长要认真帮助教师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特别是对中、青年教师,对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制定出三年的成长规划,其中有教学改革、教学风格、教学基本功、读书及进修学习、课题研究及成果总结等。在教学检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教师个人档案,但内容比较少,教案、计划、总结、论文等,我们能不能丰富一些教师自主发展的东西:如教学反思、教学经历、自己的和身边同事的教学故事、案例分析、随笔(案例收藏夹)等。
2、抓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提高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
目前,不规范的教学现象很多,具有普遍性的有两个方面:即教材的使用和形式化的教学。
(1)在教材的使用方面,第一是对教材的编排体例和知识结构缺乏宏观的了解和把握,分不清渗透、学习、掌握和发展等教学内容的界限,导致训练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忽高忽低;第二是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理解不准确,具体表现为有的降低了教材本身的教育功能,有的拔高教学要求,从而导致违背教育规律或认识规律,造成事倍功半,高耗低效的后果。对此,学校领导一定要加强辅导、指导和检查,以尽量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利用校本教研这个平台,“通过专题研究”、“集体备课”、“个案分析”和“经验推介”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使“用教材教”成为全体教师的真实行动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2)“形式化”教学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所谓“形式化教学”是指只追求形式而忽视实效的教学现象。因此,也可称之为“虚假教学”,“虚假教学”有课堂表现和教师个人活动表现两个方面。课堂表现如:并没有发生讨论的小组讨论、没有思考价值或不用思考的教师提问、没有疑惑的学生质疑以及诸多没有发生教学的教学环节。这些都是光烧油不跑路的高成本零效益的教学现象,是一种濒临破产的经营方式。还有“两面课堂”和“造假课堂”现象,“两面课堂”者是指有的教师,平时课堂教学毫无新意,完全是老一套,只有在领导听课或搞活动时,才尝试新方法新策略,由于两种课堂形式、课堂结构乃至训练方法落差较大,造成学生难以适应,教师难以驾驭的局面。有的教师为了应付领导检查或教学观摩任务,课前打埋伏,指导学生准备预设答案,指使学生扮演“课托”角色,课上教师背教案,学生背答案,形成台词对话,毫无思考和探究的过程,这就是造假课堂。这两种课堂对学生产生的直接间接影响既严重又深远,甚至影响到做人。教师个体表现如:有的搬用别人的教案实施教学,结果课堂如一盘散沙,学生感觉是雾里看花;有的上交论文、案例大块剽窃或在网上原文下载。上述“虚假教学”现象日趋严重。同志们设想,没有思考哪能有思想?没有思想哪能有创新?没有创新哪能有发展?没有发展哪能有生存?因此,从本学期开始,我们要高举“打假”大旗,坚决杜绝虚假教学现象的发生。凡在检查、评比活动中,一旦发现,一律取消评比资格,并记入个人档案。
本学期,我们对各校的评估将采取点面结合的办法。所谓面,就是看学校的常规管理。校长要认真谋化学校的教学工作,根据小学教研室的工作要点,制订好教学计划及行事历。各校可以把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教研活动、骨干教师的培养、教师基本功、各种教学活动及竞赛等常规内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确定工作内容,并分解到每个月、每一周。本学期继续实行教学联查制度(为了更合理,形式、内容要做适当的调整),就依据各校自定的内容(教学工作行事历)进行检查,根据数量及完成的时间及质量进行评价。从看档案向抓过程的转变、克服“文不对题”和避免盲目应付的现象,使学校自主发展。
所谓点,就是我们不求学校“样样有”,而求“一招鲜”。所以,各校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现有优势,确定学校发展的方向,找准一个切入点(亮点),作为学校发展的支点,牵动学校的各项工作(教学反思、学生评价、日记、课堂教学模式等)。教研室对此项工作作为评估的一个重点。
(二)提升品味出精品。
教育科研是教师发展和学校提升的动力源。有效的教学研究,可以收获两种最直接的效益。一是直接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因此,要引起校长的重视。各中心校和国办学校要与教研室通力合作,共同搭建适合不同层次教师交流研讨的教研平台,围绕不同课题或问题开展多层面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逐步实现教学行为的理念化、方向化。
1、从实际出发组织校本教研,提高活动的实效。
校本教研要根据本校实际,着眼于师生的教学需求,确定出有针对性的、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问题或课题,切不可贪大求奇,而失去实际意义,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上学期联查中发现,“贪大求奇”现象并不是个例。有的研究问题涵盖广泛,需长时间分步突破,有的课题不适合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这些情况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研究的专题或问题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大处着眼,即所研究的专题要有生命力,符合课程改革的走势,是今后一定时期内不可能废弃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从小处入手,则要求确定的研究题目宜小不宜大,把大的课题化解成若干个小专题,既能体现师生的需求,又适合教师的研究能力、精力和时间等现实条件。我们开展校本教研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用教师的体验解读课程理念,最后达到教师能用行为解读课程理念的境界。
2、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和交流信息。
小学教研室的教研网页正在不断完善,现已设有“专家引领”、“骨干示范”和“信息导航”三大板块,包括“学科教研”“视频课堂”等八个栏目。今后,它将成为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领导与教师、领导与领导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大平台。广大干部教师要积极参与,借助这个平台不断充实自己、锻炼自己、展示自己,让这个小小的窗口成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多彩世界。
3、完善教学研究会的组织,发挥引领作用。
在原来教学研究会的基础上,进行人员调整,并积极运作。研究会成员由教研员、骨干教师和业务精良的领导干部组成,教育局直接领导管理。承担重点课题和典型问题的研究任务,负责优秀经验和成果的推介以及专题辅导等。
研究会定期开展活动,并与培养骨干、打造名师相结合,与实施“110”工程相结合,使之成为带领全体干部教师共同发展的专业组织,成为引领全区小学课程改革的先锋队和学科带头人。
4、小区域指导,大区域交流,促进平衡发展。
为了缩小校际间的差别,促进校际间优势互补和平衡发展,从本学期开始,采取划分小责任区指导的形式开展工作。由教研员指导小责任区的交流研讨活动,定期组织跨区大面积的交流、辅导或展示活动,以便更大限度的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功能。
5、完善评价体系。根据河北省教科所的指导意见,我们也正在着手准备对学校和教师两个体系评估方案和标准的制订工作。评估的基本内容基本涵盖了我们所有的教学工作,具体内容将通过网络发给大家,同志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作为谋划今后工作的指导依据来参考。评估自下而上分三级进行,先自评再申请他评。根据省教科所指导意见,我区将成立教学专家评估组和教学评估团,实施县区级评估工作;然后今年三月份唐山市教研室对我局小学教研室及学校评估,最后是省进行达标、评定示范验收。有关各校自评的时间、办法以及细则标准另行通知。
借这次河北省评估的契机,教育局和各单位,要建立长效机制,上下一致,坚持评估的常态化,并作为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促进两支队伍建设、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