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加强科技创新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20*中国·*科技节开幕之际,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南通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城市进行动员和部署。刚才,大会隆重表彰了科技创新重大贡献奖、科技兴市功臣、英才奖、自主创新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等。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向专程来启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市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根据本次科技创新大会安排,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加快科技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十五”以来,我市围绕跨越发展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连续两届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为我市今后时期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到目前为止,全市拥有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7家。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初见端倪。2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8亿元,销售收入37.4亿元,利税5.92亿元,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18.4%。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增长潜力的新亮点。
二是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十五”期间,全市建立了7家南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省级1家;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启动了电动工具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制作完善了*科技信息网,为广大企业提供了技术咨询、检测、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等较为便利的服务。“十五”期间,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市有22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43个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专利申请量845件,授权346件。实施省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9个,其中国家火炬、星火计划等国家级项目60个。
三是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先后与上海交大、东南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28家企业与18所高校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十五”期间,共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386个,其中57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14项成果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或先进水平,92项成果获南通市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合作开发、技术入股、共建高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速了科技成果在我市的转化。
四是农业技术创新实现突破。充分发挥我市农技力量雄厚的优势,扎实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十五”期间,全市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8个,南通市级农业星火龙头企业3家。引进农业新品种288个,组织推广新技术、新成果53项,新增经济效益6亿多元。实施南通市以上农业科技项目39项,其中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省级科技项目12项。
五是科技实力逐步增强。至20*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5.5万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达10934人。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十五”期间,全市投入科技“三项经费”4837万元,共争取市以上科技资金3394.3万元,引导企业科技投入2.46亿元;通过实施国家、省火炬计划等科技成果产业化计划,带动企业项目投资5.5亿元;新增销售58亿元,新增利税12亿元。
六是科学技术普及率不断提高。青少年科技馆、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场所等科普设施日趋完善。科普宣传周、科普知识竞赛、大型科普展等科普活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科普工作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正逐步形成。科普内容正向着传播科技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市民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缺少能带动全局的高新技术产品。全市虽然已有55家企业的产品属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但大部分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较低。二是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强。总体上还是引进产品、技术、设备为主,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为薄弱,从事自主研发的机构数量相对有限。三是科技投入虽稳步增长,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科技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四是人才总量虽逐年增加,但科技人才总量占比不高,在企业一线直接从事产品研发的人员很少。上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二、切实把握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科技创新创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经济发展转轨变型、提升能级、增强后劲的重要阶段。要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加快各类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此,各镇乡、各部门必须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增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创业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
第一,加快科技创新是应对日趋激烈国内外竞争的形势需要。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周期越来越短,国民财富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科技竞争已成为实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经济国际化提升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也面临资源环境制约等一系列挑战。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现新的更快的发展。
第二,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需要。“十五”以来,我市经济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通过外向带动、投资拉动和全民创业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显著增强。未来一段时期,*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和可持续增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市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将在“十一五”期间突破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三农”等问题都会以新的方式出现。传统的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将呈现递减趋势,科技进步与创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资源依赖向科技支撑转变、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因此,我们必须着眼长远,抢抓新机遇,增强新动力,加快形成以科技自主创新为动力的增长结构,以科技创新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结构,才能构建*经济发展新优势。
第三,加快科技创新是*企业走出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市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成功地开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其中不乏行业精品。但目前,还有不少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更谈不上自己的核心技术,他们基本上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低端,赚取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辛苦钱,这样的企业搞得再大,也只能是个加工基地。一些服装加工企业生产一件服装,所销售的价格不到外商返销到国内市场价格的十六分之一,利润就更无法相比。靠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所创造的效益与靠技术、品牌所创造的效益差距巨大。要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从低成本走向高技术,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层次,依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才能不断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第四,加快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的自身需要。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传统产业提升、农业支柱产业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建设创新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市科技创新现状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经济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定位,认清不足,挖掘潜力,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工作,全力构筑新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三、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全面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以推进产业升级为目标,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创新品牌,优化创新环境,增强创新活力,努力走出一条遵循科技规律、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工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55%和6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把*建设成为重要的高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跨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我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重点要实现“五个加快”。
(一)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处在创新的第一线,创新需求敏感,创新冲动强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提升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让企业担当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主力军。一是让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利用企业贴近市场、掌握潜在需求的特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投入机制,实现科技资金投入效益和创新回报的最大化。要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引导激励,放大科技创新的政策调控范围,用足用好各级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自觉加大研发投入;改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发展支持企业创新创业的投资体系和资本市场,畅通企业科技研发筹资渠道,着力解决科技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让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要扶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重点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平台或共性技术科研平台;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承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在巩固提高现有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对具备条件的企业重点支持、重点服务。到“十一五”末,南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到18家。三是让企业成为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开展以提高产品档次、增加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技术成果、专利发明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建立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专业技术协会和行业协会,努力将企业技术标准上升为行业技术标准,掌握产业发展的“话语权”。
(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引擎作用,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最重要的产业依托。要进一步强化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引导,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保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持续高位增长,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一是要建设高新技术大项目。按照“重点跨越、支撑发展”的要求,调整科技创新计划,抓住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环节,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六大领域的关键技术、产业链接技术,组织力量强势攻关。大力实施“三个一批”项目,即突出实施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关联效应大、支撑产业升级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创造自主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品;集成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实施一批火炬、星火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提高企业产业化水平。二是要培育特色优势大产业。在巩固发展已具备一定优势的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吸引与基地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企业、技术、人才进入基地,提升基地产业集聚能力,着力培育新能源领域的太阳能电池产业、电子信息领域的IT产业、通讯产业及新材料产业,不断拓展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在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传统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要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集成创新能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全球战略的视野,面向全国、面向海外,积极引进市外各类创新创业资源为我所用,走开放型的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之路,积极拓展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的空间。一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机制。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和技术创新的原生地,是科技创新的中坚。要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吸引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来启建设各种形式的创新载体;要积极引导和培育一批“合作机制更新颖、合作关系更紧密、合作成效更显著”的“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并以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载体,广泛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二要积极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是国家创新体系在相关专门领域的核心代表,肩负着引领各专业领域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重任,与之合作的地方企业往往站在了所属领域科技发展的枢纽位置。为此,要重点推进与国家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接触与沟通,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走出去、请进来,精心组织产学研活动,努力寻找我市产业与他们之间的结合点,促成他们参与到*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建设中来。三要积极培育产学研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是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核心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和省部计划项目中产生的科技成果在我市的引进转化工作,对一批具有高度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全市优秀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对前几年签约实施的重点产学研项目和科技招商项目要做好跟踪服务,并作为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预培育项目,精心组织申报、实施,加速提升我市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是开展和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服务平台,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支撑,要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一要着力构建自主创新平台。发挥重点企业集团技术主导作用,依靠高校院所,进一步推进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全市产业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吸引和鼓励国内外大企业、著名高校院所来我市创办、联办研发机构,促进创新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林洋工业新区、神通阀门工业新区、海四达工业新区等园区内部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二要着力构建成果转化平台。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天汾电动工具科技创业中心”专业孵化器,充分发挥电动工具创新服务平台、电动工具专项数据库的作用,推动电动工具产业的自主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林洋工业新区为载体,在已经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的基础上,按照孵化器建设标准要求,高起点建立综合型科技孵化器。三要着力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织引导企业以会员制等形式,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探索组建行业科技协会。市总商会及各行业分会要增强科技服务功能,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着重建立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他特色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实现行业科技资源共享,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五)加快打造科技人才高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是决定*未来发展的法宝。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着力构建一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一是培育载体,加大人才智力引进力度。通过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五大科技含量高的支柱产业,广泛吸纳人才。围绕科技创业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吸纳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积极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战略,把引才和引智结合起来,对拥有科技成果、发明专利或掌握高新技术及紧缺专业知识的各类高层次人才,通过项目合作、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兼职、短期聘用等方式积极引进。二是整合资源,增强人才培育能力。构建*特色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好党校、职校、电大以及建校等10多所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资源作用;建立与高校联合培养模式,鼓励在职人员通过脱产、函授、自修等形式接受学历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全面开展技能培训。抓好科技进步的重点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开拓能力建设,着力提高企业家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建设,着重培养一批高新技术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是深化改革,创新人才选用机制。科技创新创业,不仅需要高层次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也需要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我们要不拘一格,用人所长,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要营造鼓励科技人才善于创新创业、敢于创新创业的浓烈氛围,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提供创业载体等多种方法,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得到尽情的发挥。要通过评选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自主创新先进个人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激情。要通过重奖科技兴市功臣等措施,让创新创业有成的科技人才有荣誉、有地位、有实惠,让各类人才在*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不仅引得进,而且留得住、用得好。
四、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营造科技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各镇乡、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一,不断提高建设创新型*的组织程度。各镇乡、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把建设创新型*摆上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对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镇乡要根据全市科技发展的统一部署,抓紧制定完善切合实际的科技规划,并扎实推进实施。科技部门要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加强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引导;经济主管部门要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确保重大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财政部门要优先保证科技投入到位,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监督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优先安排对科技项目的贷款;税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出台的各项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创新的典型,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加快创新型*建设步伐。
第二,全面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市政府在贯彻落实省和南通市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6个方面33条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从财政科技投入引导、鼓励企业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承担科技项目等方面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二是从加强科技孵化器、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三是从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科技招商等方面推动科技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四是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各镇乡、各部门要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确保各项政策宣传到位、组织到位、执行到位。
第三,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已成为引进国内外投资和先进技术普遍关注的问题。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我市虽为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市,但我市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还不强,知识产权拥有量还不多。我们要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强化知识产权培训,努力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一步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培育示范企业、专利大户,建立企业专利数据库,引导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经营的多个环节中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战略,积极查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第四,大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要在全社会弘扬创新精神,宣传创新典型,推进创新实践,营造支持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的社会氛围。要以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市为契机,建立科普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扩大科普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强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做好面向农村和社区的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公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素养。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作用,将最新的科技成果、科技常识和适用技术传授给广大公众。要加强新闻媒体对科技创新成果和杰出科技人才的宣传,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要主动关心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积极弘扬创新文化,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氛围。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建设创新型*的伟大实践中来。
同志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加快富民强市、实现“两个率先”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