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讲座上的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坚实的理论基础、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实的理论基础就是科学发展观。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整个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总书记去年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即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现阶段我国正在实现着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的历史性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战略要抓住历史机遇,顺应第二个趋向。
下面我就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谈谈自己的学习认识:
一是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发展阶段。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判断。支撑这一判断的数字有:
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左右,年累计约增长%。××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中国人均达到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沿海地区一大批省份〔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达到—美元,北京、天津两市已达到—美元,上海市高达美元以上,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接近。
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年我国财政收入只有亿元(相当××年北京一年的财政收入)。年达到亿元(经过十二年才达到这个数)。近些年来,不断迈上新台阶。××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又经过十三年才达到这个数),达到亿元。××年在解决出口退税陈欠后,财政收入又突破万亿元的门槛,达到亿元,人均财政收入达到元。××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短短二年就增加一万亿元)。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表明我国已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了。
由此,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三农”的措施,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主要政策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的“两减免”政策。二是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三补贴”政策。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三个高于”的要求,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据悉今年全年安排资金多亿元,占全国财政的十分之一强点。
我们××在北京地区经济总量虽然相对靠后,但是从全国年均水平来看,我们依然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
总之,无论从一个地区,还是全国来看,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了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
二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是对建国以来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但其背景、理念、政策、措施有明显不同。过去我们处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城市倾斜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进行新农村建设。
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很少,地方和农民实力不足,是不可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我们现在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站在工农、城乡关系必须调整的临界点上,经济社会发展为统筹城乡奠定了基础,国家财政增长初步具备反哺农业,带动农村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客观的必然性。
以前的新农村、小康村、文明村建设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提出来的,而现在则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战略提出来的。因此,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水到渠成,是有目标方向可寻、有经验教训可鉴的。追求的目标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借鉴国外农村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无论欧洲,还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各国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既抓地区开发,又抓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政府不仅是强有力的组织者,而且是直接的参与者。他们以国家投资为主导,以增加公共设施投入为主要手段,实施了一系列的地区开发项目,带动农民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新农村。
韩国、日本通过立法重视农业开发;通过改善农村公路、民居、电气,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协组织,实现农村振兴。欧盟通过设立专门基金作为农村建设及地区开发的主体,优先扶持落后地区和农业地区。这些做法对我国的农村建设很有启发。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领导、中央有关部门的同志和很多专家深入各地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包括到国外考察,在总结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目标要求全面,综合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进步的程度。
以往不论我们说多少遍“三农”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经验证明,如果仅仅在“农”字上做文章,是不可能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的。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农村,是一个需要打破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手工劳动、缺乏分工以及生态脆弱等诸多问题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甚至国际化的背景下来看待“三农”问题。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个字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中央一号文件条所构画的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
国内外观察家对此评论说,这不仅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的美丽新世界,也契合中国文化对于乡村社会的美好想象,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下面我就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谈谈自己的学习认识:
1、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生产发展总的要求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新农村产业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这是生产发展的总的要求。下面着重讲讲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几个新名词。
关于培育造就新型农民。要达到生产发展的目的,就要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五大新名词之首就是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并给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关于非农产业。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包含在“生产发展”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收入。在非农产业不发达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关于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五大新名词之一。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关于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城市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也是“生产发展”的有效渠道之一。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就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进行清理,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关于农民合作组织。××的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水平、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都较高,但是农民依然不富裕,还经常出现销售难等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缺少统一的、组织化程度高的合作平台。所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途径,也是现实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体现。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数量已经超过万个,成员数量达到多万人,占全国总户数。为了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据悉,全国人大正在酝酿农村经济合作社相关法律。
目前,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的意见》,正在加紧调研,为下一步研究制定××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意见,完成体制设计工作做基础性工作。
2、生活宽裕——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增收势头不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到广大农民支持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因为真正巨大的市场是在广大的农村。
其次,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重要条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第三,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目前,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分布不尽合理,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这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形成现代流通方式下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五大新名词,有一个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主要内容是商务部用三年时间,在试点区域内培育出万家左右“农家店”,形成以城市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全国现有69万个行政村,占行政村的。全国有多万个自然村,占自然村的。所以这个比例是很大的。今年全区在家“便民店”的基础上,计划再发展家“便民店”,使“便民店”覆盖到全区所有行政村,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实惠的日常生活用品。
⒊乡风文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有人比喻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生产发展,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并不表明文明乡风的自然形成。
广大农民需要文明的生活方式、先进的思想理念、健康的娱乐形式、和谐的安定环境……浸润其间的文明乡风,正是新农村的灵魂所在。融入文明乡风之中,可以让农民们心情舒畅,和谐安定,陶冶情操,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和生活之中。文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文明也是有价值的资本”。
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农村孕育出许多纯朴的乡风民俗。比如,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互助,诚实守信,勤俭持家,自立自强,致富有道,艰苦创业等。但有些地方,封建迷信、聚众赌博、铺张浪费、相互攀比、得过且过、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严重。这些,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倡导的文明乡风格格不入,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思路培育文明乡风,必须破立结合、扬弃并举。一方面,要大力破除当前农村存在的不良习俗和社会风气,特别是与市场经济建设和全民创业行动不相适应的陈规陋习。另一方面,要用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让健康向上的现代文明深入农村千家万户,在发扬传统优秀乡村文明的基础上,努力建立起学习科技、诚信守法、开放进取、奉献拼搏、艰苦创业等新型乡风。
今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要把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到重要位置来认识,要像工业反哺农业一样,充分发挥城市文明的辐射功能,通过文化下乡等多种形式,增强农民现代文明意识。“文明成了习惯,陋习就没了市场”。
⒋村容整洁——建设新农村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村容村貌不仅反映农村形象,也影响到农村生产发展、投资环境和农民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良好的环境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农村赢得新的更大发展创造条件。
村容整洁。就是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状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认为,打造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新秩序的农村新面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他把新房舍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大要素之首。
关于村庄规划。中央一号文件将村庄规划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范畴,提出要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
⒌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过去我们党和政府实行和支持村民自治,对中国农民是一场深刻的历史性的民主教育和训练;是一个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实践;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民主管理,最主要的任务是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据悉,全国人大会尽快出台村民自治法的实施细则,要把农民的民主权利用法律和制度固定下来,不受侵害和剥夺;同时明确农民也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开展自治活动,确保村民自治顺利推行。
据了解,××的基层民主管理方面,是很有经验可寻的。比如,村级财务由原来的各镇乡只负责帐目管理,逐步转变为现在的帐、款双托管;在村务公开方面,熊尔寨乡的“八公开”和南独乐河镇的“五民五卡”,都是很好的探索,也是创新。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探索一些新的民主管理方式,因地制宜地制定一些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的几个认识问题
(一)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这个理解不完整。因为三农问题只是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问题,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远远超出了“三农”范围,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解决全面发展的问题,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的共同发展。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就精神文明而言,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
(二)要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理论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有机地统一在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之中。
党中央强调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牢牢把握这个指导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目标要求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实践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五个必须”的基本原则。这些理论政策与原则和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关系?
简单地说,中央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集中完整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同时有机地统一在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之中。
▲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集中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观念。建设新农村主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和谐发展。生产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必须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只有生产发展,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物质基础。坚持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价值理念。新农村建设落点在“村”、重点在“村民”,既要为村民、又要靠村民。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民权益是新农村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历史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农民、依靠农民、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多年来农村工作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新农村建设必须以造福农民为宗旨,以依靠农民为途径。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如当前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财政支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资金,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都是从长远考虑推进城乡体制的整体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的制度体系。这种以改革为途径、改革为动力、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坚持规划优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要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从当地出发,明确提出并实施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要讲究可行性;尤其强调“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三)要从实践层面来考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从哪里入手寻求突破的问题。
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问题,也有叫主体性问题。意思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广大农民积极性的激发,要从群众最愿意、最迫切需要而又能做成的事情做起。如果农民的愿意不受尊重,其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淡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没有一个良性与稳定的心理预期,就不可能有农村真正的变革与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千头万绪,从哪里入手寻求突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我们××而言,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应当成为我们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我认为从“四改、五通、六建”入手,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四改”:即进行改路、改水、改厕、改电。“五通”,即实现通电信、通有线广播、通有线电视、通信息网络、通路灯。“六建”,即建新民居、建污水处理设施、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超市、建文化活动站、建农民培训设施。
四、广大团员青年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功立业
(一)带领团员青年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带领青年积极促进农村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大显身手。
▲组织青年投身现代农业建设。深入实施星火富民工程,示范推广科技项目,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引导农村青年学用科技,在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头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率先发展优势产业,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发展各类青年技术协会、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和青年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村的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组织动员农村青年参加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青年提高致富本领和就业技能。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帮助和引导农村青年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转移就业创业,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创业,促进农村青年有序流动、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引导进城务工有为青年返乡创业,回报家乡,促进当地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引导青年大力弘扬良好社会风尚。紧紧围绕“乡风文明”的要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村青年倡树文明新风,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中发挥重要作用。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广大青年的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激励他们以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状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促进广大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广泛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社区服务、扶贫开发等活动,努力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
▲大力推动乡村青年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乡村青年才艺展示大赛等活动,深入挖掘地方民间文化、乡土文化和广场文化、大院文化,繁荣农村青年文化,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通过技能比武、教育培训等形式,发现和推出乡村青年文化人才,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和积极作用。
(三)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紧紧围绕“村容整洁”的要求,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治理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建设生态××,打造绿色家园。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村青年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引导农村青年带头参与改善村庄环境的实践活动,带头使用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使他们成为新农村新生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引导农村青年勤俭节约,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
▲积极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动员更多的青少年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污染、保护水资源等活动,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农村青年深入开展生态监护活动,保护饮水安全,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自觉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种,积极发展节约农业和循环农业。引导乡镇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组织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开发和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替代等先进科学技术,为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贡献聪明才智。
(四)引导青年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作用。紧紧围绕“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使青年的意愿和诉求得到充分表达,使他们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深刻认识民主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享受民主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在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建言献策、发挥作用。;要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农村治安防范、群防群控等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活动,协同有关部门努力预防和减少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积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青年朋友们,现阶段党中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实现××的快速、健康、和谐、可持续和全面的发展而努力斗青春建功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