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农林牧发展报告会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为进一步推动我局及直属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按照局党组的部署,今天,我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和交流,进一步认识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并紧密联系我们的工作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我市农林牧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及其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进一步认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年4月,*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第一次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近年来,全党上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容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国内出现的严重冰雪和强烈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精神,举国动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快捷高效的灾害应急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夺取了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针对国际上剧烈的金融动荡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采取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重大战略措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解决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理论武器。
2008年9月,党中央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党的*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民新期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步骤。这次活动特别要“深入”,就是要在多年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和实践。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坚持重在实践特色、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实际效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精心做好各项工作,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确保圆满完成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为开创*农林牧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结合农林业和农村工作实际,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首先必须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全面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从农业农村工作来看,就是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确保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根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突出。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我们一定要好字当头谋发展,好中求快促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及时化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难题,尽快缩小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明显差距,真正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纵观我市农村改革开放3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等等,无一不是农民的创举,都是农民主体作用得到发挥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依靠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发展,让农民群众分享发展的成果。如果忽视了农民群众的利益,脱离了农民群众的愿望,那就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要把农民增收作为实现农民根本利益的核心,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要切实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关心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多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不搞强迫命令和包办代替,真正做到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他们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使他们更加充分地分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战略,紧紧依靠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村基层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向前发展。还要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广大市民的权益。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农业农村工作来说,就是要努力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在产业、区域、环境等方面的协调性。要在巩固和稳定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围绕提升蔬菜产业、优化水果产业、培育花卉园艺产业、扩大畜禽产业、做强水产产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完善农产品流通产业、拓展旅游观光农业产业、配套农村社会化服务产业等10大产业,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从区域资源优势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结构调整,继续深化五大农业优势区建设,配套完善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加工骨干基地建设,壮大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要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加大农业投入,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向农业重点区域、重点环节流动,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机结合,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妥善处理好农业农村经济中各方面重大关系。要统筹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推动工农并进,城乡并举。要统筹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关系,既要抓粮食生产能力的巩固和稳定,又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高农业收益;还要统筹处理好近期与长期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真抓实干,又要着眼长远谋篇布局,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多做打基础、增后劲的工作,等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兼顾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发展,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各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兼顾中求发展,推动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深刻认识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开创*农林牧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农林牧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必须看到,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有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到位的过程,对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有一个不断创新、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在有些同志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紧迫感不强、主观努力不够等问题,制约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影响*农林牧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转变。特别是我市农林牧业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偏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土地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方法、机制体制和素质能力,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是农林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思想认识问题,既有能力问题也有作风问题,既有长期积累的老问题也有现实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到科学统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协调发展,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根本,以作风建设为保证,全面推进思想、能力、领导班子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不断推动农林牧经济加快发展,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利益。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农林牧科学发展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我们要突出实践特色,推动科学发展。特别是要结合*农林牧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更快地推动发展。要突出抓好十一方面工作:
(一)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在保障全市一定粮食自给水平的基础上,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种养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建立起具有*特色的现代效益农业的构架。着力发展“十大产业”,即稳定优质粮食产业、提升蔬菜产业、优化水果产业、培育花卉园艺产业、扩大畜禽产业、做强水产产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完善农产品流通产业、拓展旅游观光农业产业、配套农村社会化服务产业。全面深化粮菜轮作农业区、“菜篮子”农业区、果林生态农业区、立体养殖农业区和南澳生态旅游农业渔业区等“五大优势农业区”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布局,并以此为依托,加快培育建设一批面积规模较大、生产水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骨干基地,壮大农业经济的总量堆头。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老区山区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老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努力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全面开展对围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整治建设,逐步把全市的基本农田、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生产骨干基地建成“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田成方、涝能排、旱能灌、地力高”的现代标准农田,夯实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强化土地资源保护和耕地质量管理,鼓励发展农村沼气,加强农村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农业现代物质装备水平,重点推进设施农业工程、水稻生产机械化工程和农产品加工工程。尤其要重视和发展农业设施化生产,这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市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的主要出路。
(三)创新农业科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要调整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科技从主要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安全、效益转变,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向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转变,从服务家庭经营为主向家庭经营和统一经营并重转变,从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从主要着眼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快实现农业种养技术优新良种化。争取大宗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争取每个农村劳动力都能接受1项以上的农业科技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和转移就业。要突出培养特色种养能手、农业科技带头人、产销服务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成就一大批引领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按照国家的“五个一标准”,加快发展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点,着力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继续加大对主要优势农产品综合标准体系的制(修)订力度,尽快为我市推广价值大、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好的特色农产品制订出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标准体系。要突出抓好农业标准的实施示范,扩大标准示范区建设,建立完善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大宗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按标准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县(区)级产地检测站为骨干,以镇级产地检测点、无公害基地、大中型龙头企业、批发市场检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快农产品质量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和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信息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实行农产品标识、质量可追溯和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环境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防止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积极引导农产品质量体系和生产环境认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打造农业品牌。
(五)扩大农业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汕台农业合作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强化出口农产品质量管理,培育出口农产品品牌,努力扩大“潮汕小菜”、速冻蔬菜、“潮汕凉果”、水产加工品以及蔬菜、荔枝、家禽等鲜活农产品出口。在稳定和扩大港澳、东南亚、美国、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欧盟、中东、南美等新市场,形成产品多样化、市场多元化的农产品出口格局。扩大农业区域合作,尤其要充分发挥*对台湾经贸合作的桥头堡作用,以及汕台农业交流合作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基础优势和有利条件,加快对台湾农业优新良种及其配套生产新技术的引进,优化农业种养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推进潮南台湾农民创业园以及*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构建汕台农业合作新平台。
(六)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经济。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连片规模化经营。与此同时,要把引导土地流转与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扶持引导土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在农业基地和园区集聚,加快去年新规划的1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使现代农业园区成为新时期特区农业经济的重要模式和载体。
(七)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要加快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积极探索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发展途径。一方面,要引导家庭经营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增加技术和资本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发展农户的联合与合作,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要特别重视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和载体建设,并围绕大宗特色农产品和农业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龙头+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扩大订单农业、合作农业、股分制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种养和加工、流通的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争取每个村都有1个以上的龙头企业或合作社覆盖连结,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例达到60%以上。要创新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村账镇理”,实行会计制。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务、财务公开,深入推进农村民主理财、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引导鼓励农村集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农村二、三产业,依法开发经营集体建设用地,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形成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经济实力。
(八)推进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监管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要按照省政府、市政府的部署,加快推进区县、镇、村三级畜牧兽医体制。要按三中全会的要求,全面铺开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镇级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并加快村级服务站点的建设。支持发展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经纪人等组织,为农民提供农机作业、种苗生产、代耕代种、用水管理、农资供给、产品仓储、运输销售以及科技咨询、市场信息、金融保险等全方位、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
(九)拓展林业生态建设空间,构建国土生态绿色屏障。按省林业局的部署,启动“建设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2009—2013年每个县区每年选择20个村,推行新的农村绿化美化模式,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为创建林业生态区县打好基础。加大力度实施国家新增扩大内需投资983万元、造林5.4万亩的沿海防护林国债项目,确保按时按质完成造林任务。要继续拓展林业发展新空间,积极争取国家、省和民间资金的支持,加快建设以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红树林)、绿色通道等多层次结合、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开展林业科技攻关和科技协作,加快木麻黄良种基地建设,加强乡土阔叶树种的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应用,努力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城乡绿化水平。强化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加强林地管理,积极稳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森林公园、湿地国际示范区二期项目宣教中心楼建设,并协助苏埃湾红树林公园开展规划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扩大以水灭火试点;加强基层派出所建设,严厉打击毁林造坟、乱砍滥伐、捕猎盗卖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安全。
(十)建立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和农村集体投入为主体,企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市、县(区)、镇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努力增加对关系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大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在地方财力暂时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地区性中小银行,为农村家庭经营和中小企业提供支持服务。争取和用好国家政策性贷款,增加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开展政策性、合作性和互助性农业保险试点。
(十一)狠抓机关作风,努力建设“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政型”机关,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创建勤奋学习的机关。建设勤奋学习的机关就是要求我们注重学习、注重提高,学以致用,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按照《实施方案》的学习要求,组织好必读书目和重要文件的学习,学习中,中心组成员和各单位及机关科室站领导要做学习的带头人、做自觉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的领路人、做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工作的先行者。第二,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创建办事公开、公正、高效的机关。要把学法、懂法、守法作为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内容,通过普法教育,使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科级以上干部、执法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要结合农林牧业实际,在减轻农民负担监管理,推行农村财务公开、“一事一议”,土地流转、农产品质量和项目资金监管,农资、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动植物检疫监控、防疫,森林防火、林地使用审批等方面履行好政府职能,增加执法工作的透明度,营造办事公开、公正、高效的政务环境。第三,着力健全完善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省、市构建的一系列新体制机制,对本单位过去制定的各类政策措施、意见办法、规章制度进行一次再清理,进行废、改、立:废除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完善跟不上科学发展要求、存在明显缺陷的规章制度,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促进工作落实的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重健全完善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干部作风、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规定。第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通过学习、调研和实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到满腔热情为基层、群众服务,设身处地为群众利益着想,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第五,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努力创建和谐型机关。健全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机关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坚持人才推荐使用制度,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营造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环境,努力构建既有个人心情舒畅、又有群体团结协作的和谐环境。第六,落实廉政责任制,构建廉政型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抓好市纪委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的落实,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在权力运作、服务基层、依法行政等方面做部下的表率、廉政的带头人,当好构建廉政型机关的引路人。
三、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高推动*农林牧科学发展能力水平,形成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关键在班子,关键在队伍,关键在党员干部。我局及所属单位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党员干部,处于*农林牧经济发展的前沿和基础地位,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是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的重要执行者、推动者,是推动工作、推动发展、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的中坚力量。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全市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把握政治方向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努力造就一支能够改造一方、发展一方、造福一方,能够攻坚克难、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开拓新局面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使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应对挑战、凝聚人心、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增强全系统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党风政风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邓小平同志:“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紧密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修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要加强纪律修养,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省委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要加强作风修养,做到执政为民有新举措、求真务实有新要求、廉洁从政有新成效。
(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广大党员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
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前提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实践表明,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愈深刻,贯彻落实的行动就愈自觉、愈坚定。因此,必须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领会,切实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地研究探索、创造运用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的新方法,实现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能力的新提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习惯性思维方式,自觉破除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观察分析新问题,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接受新事物,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拓展新思路,注重时代性,突出前瞻性,把握规律性,拓展科学发展新境界。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创新思维、转变观念的动力,使学习实际活动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转化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
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习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提高六个方面能力,不断提升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要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处理问题,既统揽全局、统筹规划,又在重点突破中推动工作协调发展。要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善于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善于发现人才,正确识别人才,科学评价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要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善于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科学预判和超前准备,增强临机处置能力,化风险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要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善于见微知著,增强维护稳定的果断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和积极实践。希望大家结合本部门当前的实际,努力学习,加查研究,及时总结基层的新创造、新经验,及时发现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推进发展的新对策、新举措。
同志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增强紧迫感,提高自觉性,坚定发展信心。让我们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东风,以狠抓活动的落实推进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以*农林牧科学发展的实绩,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效,团结一心,努力拼搏,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奋力开创*农林牧科学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