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副市长林业发展管理会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副市长林业发展管理会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副市长林业发展管理会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明确今后工作思路,进一步部署*年林业工作。近年来,全市林业工作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发展总体目标,植树造林、资源管理、产业建设、森林防火等工作全面完成,成效显著,成功举办了全国第17届兰博会、全国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完成了试点工作,有力推动了武汉林业建设,宣传了武汉林业,得到了国家局、省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林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对过去一年为武汉林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受到表彰的单位、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江夏区、黄陂区分别介绍了绿色家园建设、林权制度改革方面的典型经验,他们的经验和作法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陈伟同志就下阶段的林业工作作了全面安排,我完全同意。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当前林业工作也迎来了大好的历史发展机遇。

(一)倡导生态文明,把林业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党的*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全新理念。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加快林业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纽带,对于推动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作用。倡导生态文明,把林业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因此,全市林业部门和林业工作者要担当起生态建设的重任,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不仅要创造大量的生态成果和物质成果,还要尽可能多地创造出丰富的文化成果,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重要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播,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建设“两型社会”,赋予了林业部门新的重大使命

去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总要求,大胆尝试,大胆改革,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发展新路。发展“两型社会”,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支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建设和保护好生态。林业部门作为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承担者、实施者,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两型社会”生态建设新模式,努力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林业部门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责任重大,也大有可为。

(三)创建森林城市,给林业工作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

“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具权威性、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发展生态文明,对我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个性魅力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高度重视。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市政府就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市林业局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汇报。2月24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苗圩书记、阮成发市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创建工作从今年开始启动,到2010年基本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我市林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市委、市政府既对林业工作寄予厚望,也为林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各地要着眼当前,立足长远,以科学的规划引领森林城市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以科学的机制保障森林城市建设。

面对新的阶段、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务必保持冷静的头脑,清醒认识到我市林业仍存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发展林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深入贯彻*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以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为中心,以构建林业三大体系为目标,抢抓林业政策机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现代都市林业建设,为新农村和“两型社会”建设、实现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二、突出特色,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繁重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我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两型社会”,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用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机制,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当前要突出“五抓”:

一是抓规划先行。要按照科学合理、坚持标准、体现特色、整合资源的总要求和“城乡一体,林水相依,生态和谐”的理念,认真抓好武汉市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要组织国内高水平森林城市规划机构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邀请著名专家参与总体规划的咨询和评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总体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总体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武汉特色,搞好山、水、林等资源的整合与提升。苗书记讲过“四边”植树是大事,要突出抓好路边、村边、水边、田边的绿化。要进一步加强建成区58座山体和25个湖泊的保护和提高,努力形成山成林、湖成环、滩成带、路成片、点成景的绿化景观。两江四岸以及长江其他8条一级支流、沿京广铁路和汉十等9条快速出口通道两旁的造林绿化要加快推进或巩固提升,努力形成“绿成带、树成片、色成块、林成景”的森林生态体系,把武汉建设成为“城外绿带环抱,城内绿化环绕”的现代森林城市。

二是抓责任落实。各级政府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责任主体,要迅速成立相应的创建专班,落实专人负责抓创建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创建森林城市工作摆上本单位、本部门主要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定目标、定任务、定实施进度、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创建工作。

三是抓任务分解。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抓好落实,争取3月20日左右召开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要将今年的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区要迅速召开森林城市动员大会,及时启动创建工作。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标准,对本部门的创建工作抓紧进行细化、量化,有计划分步骤地落实创建工作。要通过层层落实创建机构、创建方案、创建指标、创建经费、创建措施和创建进度,实现创建工作统一指挥,条块结合,责任上肩,管理有序,突出重点,全面提高。

四是抓机制创新。要积极整合策划大项目,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扶持。同时,要不断创新建设机制,积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运用市场办法,广辟资金渠道,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投资造林绿化。要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不断深化认建、认养和代征代建活动,多点设立各类纪念林基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切实提高公众参与度,形成全民参与、社会共建的良好态势。

五是抓宣传造势。要广泛运用多种宣传手段,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在全市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扩大创建宣传的覆盖面,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切实抓好其它各项林业工作

春节前,我市遭受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冰雪灾害,给全市林业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为确保*年我市林业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迅速掀起春季林业开发高潮。植树造林的季节性很强,今天是3月10日,当前真正有效的造林时间已经不多。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抢抓季节,扎实推进林业开发工作,确保完成全市的林业生产目标任务。一是要在实效上下工夫,全面完成全年村湾绿化任务;二是要在特色上下工夫,加大林果基地开发力度,提高林果基地建设水平;三是要在质量上下工夫,不折不扣完成退耕还林、碳汇造林、血防造林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任务。特别是碳汇造林项目在我市是首次实施,意义重大,一定要抓好抓实,为全省、全国树立样板;四是在科技服务上下工夫,全力搞好林业抗灾生产。林业林木受灾具有表现滞后性、长期性的特点,农业受灾伤一季,林业受灾伤一年,有的甚至是几年,所以一定要坚持科技抗灾和长期抗灾,落实抗灾措施,力争将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二)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去年6月8日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会后,各地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成立工作机构,深入宣传发动,制定改革方案,开展调查摸底,积极试点探索,已完成确权面积76万亩,占41%。总的来说,全市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工作比较顺利。各地要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符合实际的改革模式和方法,精心谋划,正确引导,统筹安排,乘势而上,力争通过今年的努力,基本完成确权发证任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动群众参与,让农民全面了解林改的政策法规、决策程序、操作办法、确权形式、利益分配、配套政策等;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狠抓确权发证环节,加强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配备和培训,加大对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规范林权发证程序;三是要把握政策,注重研究实际问题,特别做好乡镇林场和国乡合作林场、划入生态公益林的集体山林、划入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集体山林的确权工作;四是要规范程序,依法操作,因地施策,科学定案,强化林改工作质量管理,提高工作水平。总之,各地要本着有利于林业发展、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原则,采取确权不确地、分股不分山、分地不分林等模式,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加强督办检查,切实抓好确权到户工作。要通过林改工作的逐步深入,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推进土地流转,稳定所有权,鼓励社会各界投资林业,发展林业。

(三)着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林业产业发展纲要》,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去年10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林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决定从今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扶持优质林果茶产业的发展,这是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作出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抓住机遇,加强引导,落实措施,注重实效。一是要掌握好政策。基本要求是通过业主开发,规模经营,科技支撑,以奖代补。二是制定好规划。各区要结合“*”林业发展规划,认真搞好林果产业基地的区域化布局。基地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三是引进好业主。发展林业产业,源泉在民力,活力在民营,希望在民间。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鼓励广大企业、业主参与林果产业的开发。四是把握好标准。花卉苗木基地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其品种主要选用市场前景好的高档彩色化苗木新树种、新品种;茶叶基地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茶叶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标准建园;干鲜果基地要按照《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建园,选择适合本地区自然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五是经营好品牌。要十分注重品牌的培育,力争打造3—5个有知名度、有规模、有效益的名牌产品,使林业品牌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四)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春节以来,我市天气持续晴好,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加上清明节又快到了,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森林防火问题,按照节后省、市森林防火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采取得力措施,组织防火物资,落实防火队伍,明确防火责任,加大野外用火巡查,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全市森林防火实时监控系统24小时运转监测,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一是以野外火源管理为重点,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认真做好防范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按照应急预案,做好森林防火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森林防火的思想意识、领导责任、措施方案、防火扑救各项保障到位。三是实行昼夜巡逻制度,抓好监测预防工作。四是落实防火责任目标,确定专人,划片包干,重点防范,严防死守,加强督办检查。

四、加强领导,转变作风,合力推进武汉都市林业发展

今年是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起步年。林业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全市林业发展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一)切实加强领导,搞好组织协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重视、支持林业,要把加快林业发展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各区政府对本区林业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各级林业部门肩负林业建设的重任,要主动当好参谋,搞好组织协调和服务指导。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林业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二)搞好部门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涉林部门都要牢固树立重林、扶林、富林、强林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履行好职责。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支持林业、发展林业的政策和措施,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做到政令畅通,确保林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和配合,特别是涉及到跨行业的涉林事务,要协同研究,齐抓共管,共同为林业发展办实事、办好事。

(三)加大财政投入,推动林业快速发展。林业是个弱质产业,需要加大投入。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民营投入为主体、社会其他力量投入为补充的林业长效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按照逐年加大农业投入的总体要求,不断增加对林业的投入,要特别落实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绿色家园建设、林果产业基地发展、低效经济林改造和重点种苗、商品林基地的投入资金,以强有力的财政保障推动林业快速发展。

(四)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各级领导和林业部门的同志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林区,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有步骤、有重点地思考和解决当前林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学会更多地用办示范样板和提供服务的方法来推动林业的发展,用政策、法规的手段来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充分保障农民利益,正确处理林业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同志们,当前我市林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期,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抢抓季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市现代都市林业发展新局面,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