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局发展蚕桑生产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发展蚕桑生产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局发展蚕桑生产讲话

同志们:

正当全县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狠抓全年各项工作目标责任落实的关键时刻,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蚕桑生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市蚕桑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年的蚕桑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查找存在的不足,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2009年蚕桑生产工作任务,进一步理清今后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真正把蚕桑产业培植成为我县的骨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刚才,县茶叶生物资源办主任、蚕桑公司分别作了发言,我都赞同。下面,我就如何抓好2009年我县蚕桑产业发展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20*年蚕桑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今天上午,大家统一参观了*镇富母乃组蚕桑嫁接及新植沟开挖情况和*村八一排的蚕桑冬耕管理情况。从实地参观情况上看,20*年的蚕桑生产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始终按照县委、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和20*年5月14日全县蚕桑工作岳宋现场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了领导,进一步明确了思路,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全县蚕桑基地规模从小到大,蚕桑养殖生产从无到有,实现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

(一)基地建设初具规模。20*年,全县蚕桑面积累计达10564亩,实有面积约8100亩,养蚕面积6325亩,全县7个乡(镇)30个村委会165个村民小组4032户农户,养蚕3625张,同比增长194%;产茧9.4万公斤,同比增长100%;实现产值181万元,同比增长106%,正秋蚕发种量达到全市第二,得到了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养殖示范成效明显,农民增收效果显著。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和养殖服务,蚕桑示范户积极性高涨,养蚕效益明显提高。截止目前蚕茧收入5000元以上的有13户,最高的已达1.1万元;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民小组7个;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委会有3个,收入最高的乡(镇)为翁嘎科乡;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摸索,种桑养蚕是适宜我县发展的一项短、平、快项目,是阿佤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柱产业。

(三)服务机构得到健全,服务设施基本完善。结合我县人员变动实际,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时以西办发〔20*〕26号文件调整充实了县蚕桑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部分乡(镇)已相应调整成立了领导机构,安排专职人员负总责,狠抓落实。同时,佳浩公司也在我县成立了分公司,配备了4名专业管理人员,为了方便桑农在乡(镇)配备了9名技术员、34名村级辅导员,还配备了村民小组联络员,服务体系基本健全;蚕桑公司在勐卡镇、力所乡南亢村、翁嘎科乡、中课乡、*镇设立了鲜茧收购点和烘烤点,为蚕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广大干部群众示范引导、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其可贵。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县的蚕桑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没有真正领会贯彻落实市、县有关精神,把发展蚕桑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列入议事日程来抓,只是开开会,发发文,坐车看看,没有具体抓,实实在在的抓,经常抓;部分群众只把蚕桑作为副业来种,种植零星,管理粗放;二是投入不到位。发展蚕桑产业既要种又要养,涉及面广,投入量大,蚕房需要建设,肥料、农药需要购买,但由于我县财力薄弱,群众经济基础差,投入力度不够;三是技术服务不到位。由于蚕桑产业是新产业,涉及种植和养殖,环节比较多,无论是对公司技术员、蚕桑办工作人员都是一门新的课题,都是边学边干,难以保证有效的科技服务,加之我县干部群众文化基础比较弱,推广普及种养技术慢;四是桑园管理不到位。全县桑园种植面积中存在着50%的桑园不施肥,20%的桑园受大牲畜危害,20%的桑园受草害,10%的桑园丢荒弃管弃养现象;五是蚕房建设不到位。由于种桑养蚕条件要求高,而我县群众经济实力弱,无力建盖专用蚕房,蚕房依然是制约我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切实抓好2009年蚕桑产业的巩固提高工作

当前,我县发展蚕桑产业虽然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涉农部门和乡(镇)领导干部,统一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适应市场发展和群众的迫切要求,一定能够实现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发展信心。任何产业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既然县委、政府已经把蚕桑产业列为全县“十大民心”工程之一,制定了发展规划,出台了优惠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就要围绕主要目标全力推进,顺应产业剃度转移的大势,紧紧抓住“南桑北移、东桑西进”的历史机遇,突出我县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坚定加快发展蚕桑产业的决心不动摇。目前我们要清醒的看到我县发展蚕桑产业的主要优势:一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据专家考察,西盟气候、土壤、环境最适宜于蚕桑生长,是世界上最佳的种桑养蚕区域,同时,我县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已具备发展蚕桑产业的基础。通过三年的引种、示范、推广,面积有相当的规模,服务体系已基本健全,干部群众已基本接受。二是效益相对较高。比较效益的高低是决定农户选择产业的主要依据,可以说农户收入有多高,积极性就有多高,据相关数据表明,国内蚕桑产业亩产收入最高达6000多元;省、市内最高达5000多元;县内当年亩产值最高达1800元,如:力所乡力所村1组刘军家种植3亩,第二年嫁接后,亩产值达到2300元;*镇*村汉族寨匡启龙家嫁接桑园4亩,20*年收入达9200元。三是综合效益好。发展蚕桑产业,没有什么可以丢弃的,桑叶可以养蚕,枝条可作燃料或作造纸的原料,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生态效益也好,符合中央关于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要求。实践证明,市委、市人民政府、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蚕桑产业的决策是正确的,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农民增收,近几年就是要举全县之力抓好、抓实我县发展的骨干产业。

(二)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落实的态度决定落实的力度,落实的力度决定发展的速度,而落实的关键在领导、在一把手,各级各部门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蚕桑产业的发展;要切实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坚决克服停留于开会搞动员、发文作部署、电话问进度、坐车看成效等形式的“抓落实”,把工作重心沉下去,多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落实到人。一是要尽快落实领导机构和人员,做到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落实。二是抓好宣传工作,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尽快抓好消毒、防病工作,对蚕台、蚕具、蚕房等进行彻底消毒。四是抓紧做好定杆冬耕工作,努力完成嫁接工作。五是加大蚕房建设的力度,千方百计改善养蚕条件。六是继续抓好种桑养蚕技术指导培训和物资服务工作,抓好示范样板,打造亮点。

(三)进一步加大投入,努力改善种桑养蚕条件。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投入就不会发展,难以发展,蚕桑产业是一次性投入量大,但是收益期长的产业,各乡(镇)要结合实际,正确处理好蚕桑产业发展与其他农作物发展的关系,要按照“统一规划、择优布局、连片发展、分户经营”的要求,做好蚕桑种植长远规划,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扶持蚕房建设,帮助群众改善养蚕条件。同时,要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帮助群众尽快掌握养蚕技术;广大桑农更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大桑园管理投入,加快蚕房建设步伐。

(四)抓好示范,广泛宣传。要认真总结蚕桑示范点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示范点建设水平,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同时,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蚕桑产业宣传,让农户由“要我种桑养蚕”向“我要种桑养蚕”转变,使农户自觉自愿种桑养蚕。

(五)认真落实好蚕桑产业发展奖惩兑现工作。要严格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意见(西发〔20*〕18号)相关规定,加大政策的落实,提高科技含量,走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子。

同志们,2009年我县蚕桑生产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脚踏实地抓落实。让我们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负重拼搏的昂扬斗志,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十足的干劲,克难攻坚,真抓实干,为确保我县蚕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