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林业局林业产权改革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林业局林业产权改革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林业局林业产权改革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20*年全区春季植树造林及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握重点,扎实工作,推进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刚才,会春同志就今年植树造林和集体林权改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镇、*各庄镇、*乡分别就造林绿化和林权制度改革作了表态发言,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切实可行,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会上下发了《*20*年—2010年林业发展规划及20*年林业发展意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大家要深入学习,抓好落实;会后区政府与各乡镇还要签订造林绿化责任状。下面,就如何加快全区林业发展,以及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快林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林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状况,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绿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既是新形势下林业建设的基本内涵,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区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林业生产,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提高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与林业发达地区相比,与我们经济强区的地位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我区林业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20*年,全区林木覆盖率为*,不及省、市的平均水平;全区林业增加值占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加快林业发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农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加快林业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和谐丰南,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和谐,是生产发展、生活*、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已越来越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生态破坏的后果,对人类的影响极大。解决好生态恶化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林业发展问题。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状况、优化人居环境,保护人类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林木覆盖率每增长*个百分点,年降水量可增加*毫米。因此,林业担负着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物种资源,减轻自然灾害,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重大使命。可以说,没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改善;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可持续的发展,就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我区作为以钢铁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大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已经给我区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作为缓解这一矛盾有效途径的林业发展,已经提到了当前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题,因此,各地各有关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要责无旁贷地履行好加快林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第二,加快林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林业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使命重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其中三个方面与林业有关。林业是大农业的组成部分,夯实新农村的产业支撑,促进“生产发展”,需要发展林业;林果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帮助农民广拓致富门路,促进“生活宽裕”,需要发展林业;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建设优美自然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村容整洁”,也需要发展林业。总之,通过造林绿化,可以优化农村环境,培育林果资源,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三,加快林业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国内外的历史和实践表明,林业是一个具有很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产业。林业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用途广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经济资源,只要经营得当,完全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转变思想,理顺关系,推动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区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工业大区,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更加突出林业建设,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适应新形势谋划新举措。在具体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林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经济学中的“短板效应”也说明,林业的短缺,就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全区林业建设要坚持服务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局,在改善投资环境、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促农增收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发挥基础作用。各地要在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等经济工作中,充分考虑生态的承载能力,占用林地必须坚持从严把握,搞好科学论证,确需占用林地的要依法履行占用手续,以确保我区林业资源的稳定和平衡。总之,要通过完善林业总体布局,使林业本身得到更好更快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

二是正确处理好资源培育和保护利用的关系。森加快林业发展,首先要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把森林资源的蛋糕做大。要抓住国家林业投资增加、林业政策不断完善、社会办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的有利时机,大力培育全区林业资源。与此同时,要把资源保护利用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巩固资源建设成果。特别是在当前林业资源总量相对不足,生态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保护好现有的林业资源,解决林业资源的供给和合理利用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三是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身,是林业的特殊属性。没有产业发展的林业缺乏活力,一个健全的林业、完整的林业、健康发展的林业,能有效促进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生态和产业相协调。因此,要在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前提下,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加快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特别是要把农田林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当前我区宜林地面积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发展农田林网是有效缓解林地不足,增加林木覆盖率的重要途径,各地一定要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结合农地整理项目及农业开发项目的实施,落实资金,加大投入,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标准组织施工,选择适宜品种,规范操作,确保成活率。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走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以产业化带动现代化的路子。要结合我区实际,把发展果品深加工、林板林纸一体化等项目作为发展重点,通过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建设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强林业发展的动力。

四是正确处理好城镇与乡村绿化美化的关系。在城镇,要突出抓好城市森林、环城林带建设,努力创造安全、优美、自然、舒适的人居环境;在农村,重点搞好村镇绿化美化建设,积极开展建设绿色家园活动,充分利用坑、塘、渠等宜林地,大力植树造林、发展速生丰产林,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发挥防护林在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全区各级各类企业特别是污染企业要不断增强造林绿化意识。造林绿化对降低工业污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有效缓解企业与周边群众矛盾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企业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发展林业,美化、绿化丰南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识大体、顾大局,按照任务指标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在土地调整及造林方式上要灵活多样,可采取租地、承包等形式落实地块,在植树上可采取企业自栽或企业出资雇用当地村民等多种方式进行,确保完成造林任务。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开创林业工作新局面

加快林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大事;是新阶段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宏伟工程。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制定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区委、区政府在全区“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更切合我区实际的20*年—2010年林业发展规划,到2010年底,全区规划造林*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万亩。各地各有关单位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围绕全区林业发展的总体任务和目标,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林业发展规划,纳入本地经济社会的整体规划之中。规划要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时效性和连续性,使规划在解决全面性和长远性重大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要依法治林,加大工作力度。依法治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强区的制度保障。要强化林业普法宣传,大张旗鼓的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种子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依法治林意识。要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制度和征占用林地审批制度。要加大林政执法力度,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保护林业生态资源。要加强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要认真规范种苗生产经营秩序,保证苗木质量,提高工程标准。要大力抓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现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化、规模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各地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要对今年本地本单位的义务植树活动认真组织,率先垂范,强化落实。

三要狠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业发展注入活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件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事,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各地各单位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调研抓点,亲自协调解决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要明确林改工作的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事前指导与事后检查、日常督导和专项检查、阶段性检查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确保按时限、按质量完成改革任务。要按照林权改制《意见》和《方案》要求,规范运作,把明晰产权、明确经营主体作为重点,既要坚持原则,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又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对目前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林地、宜林地,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决策,可采取按人口分包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方式,也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联户承包,还可以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确定由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其他经营主体经营,所得收入按规定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分配,总之,形式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产权明晰后,要及时、依法进行林权登记,核发林权证,确认所有权或使用权,确保一步到位,不留隐患。同时,各地要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在运用好国家及省、市、区各级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也要制定本地的扶持政策,保证重点工程造林、林木良种繁育、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四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快林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履行好自身职责。各地要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将造林任务逐级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头。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健全行政领导负责制,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对于造林绿化重点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决策,亲自检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指导、行业管理的职能作用,认真搞好规划设计,严把造林质量,确保造林进度。

五要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区绿委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成员单位造林绿化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加强督导落实,努力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成效。造林结束后,区绿委会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对任务完成好、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对完不成任务,行动迟缓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总之,发达的林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各地各单位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精心组织,扎实工作,迅速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深入做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努力完成今年林业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下面,就做好今年全区的农业农村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市也对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区三级干部会议对今年全区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各级要求,因地制宜,把握关键,继续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以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深化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全区农业农村更好更快发展。

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各地各单位要继续按照“一个产业、一条龙型经济”配套推进的思路,狠抓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科教兴农等关键环节,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组织化程度、产品竞争力、科技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全年计划完成农业增加值*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分别比20*年增长*和*。

(一)深化调整,培植特色,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蔬菜生产,坚持设施菜与露地菜并重发展、同步推进。棚菜,继续抓好大新庄、黄各庄、尖字沽和钱营四个棚菜示范区建设;露地菜,突出抓好稻地、*等中东部地区的小拱棚、地膜速生菜和*、*、*等西部地区露地椒生产。年内,新增棚室面积*亩,累计达到*万亩;新增露地菜占地面积*亩,累计达到*万亩。优质棉种植,稳定面积,普及优新品种,积极推广棉菜套作、棉菜轮作,大力发展彩棉种植,年内分别达到500*亩、800*亩和*万亩。奶牛养殖,以小区建设、品种改良、饲喂方式转变为重点,继续大力推广“五统一分”模式,加快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打造绿色奶源基地。年内,新增奶牛存栏*万头,累计达到*万头;新建存栏规模100头以上养殖小区*个,新建机械化挤奶厅*个。水产养殖,重点抓好浅海毛蚶养殖、工厂化养殖、淡水粗改精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渔业强区。年内,新开发浅海毛蚶养殖500*亩,累计达到*万亩;新增工厂化养殖400*平方米,累计达到*万平方米。

(二)培育龙头,创新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对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优扶强,提升产业带动能力,并通过内引外联、结大联强,吸引更多的知名企业落户我区。重点抓好华成食品有限公司与日本钟化太阳食品香辛料合作的姜泥、蒜泥生产项目建设和黄各庄镇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唐山名远纺织有限公司、青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王兰庄镇白龙面粉厂续建工程,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实施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实现双促双赢。年内,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

(三)强化标准,打造精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制定完善奶牛、棚菜、瘦肉型猪、河蟹、海产品等主导产业,以及小拱棚速生菜、彩棉、棉菜套作、棉果套作等特色产业的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把先进技术、先进品种、先进模式的应用要领编辑成通俗易懂的知识手册,下发到村、户。区农口各部门要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标准化生产技术。同时,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开展质量检测,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包装能力,加大品牌注册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申报力度,实现统一标准生产、统一品牌销售。

(四)整合资源,健全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科技培训。区农口部门和区科协、农广校、职教中心、农中、乡镇成人学校等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继续搞好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农村党员干部、规模化种养大户、种养专业户、转岗转业农民的分层次培训。年内,举办各类培训班100期以上,培训人员*万人次以上。同时,积极开办特色专业班,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完善去年建成的*个区级科技园区和*个专家大院的基础上,谋划好辣椒、水稻、果树、生猪、肉蛋鸡、淡水池塘、浅海毛蚶、工厂化养殖等区级科技示范区建设,并配套专家大院。各乡镇至少要培育一个示范园,每个村至少培育一个科技示范户,带动周围农户发展。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年内,各乡镇要完成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文明生态村和专业村也要建立村级农业信息服务

站,解决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提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以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在完成剩余400*亩纯旱地改造任务,彻底消除纯旱地的基础上,完成*万亩地上水源不足及机井、线路老化等水浇地灌溉条件的改善,新发展节水灌溉*万亩,完成低洼盐碱地改造500*亩,推广机井灌溉ic卡控制设施*套。加强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总结成功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的实施。年内,新建沼气池400*个,利用沼渣、沼液发展粮食、蔬菜、林果种植*亩。加强以饮水安全工程为重点的农村水资源有效利用,年内,新打水源井102眼,解决*个村、*万人的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年内,完成*4公里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并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以网络整合为契机,加快农村有线电视的普及。

二、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实现乡村面貌新变化

实践证明,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截止到20*年,全区共有*个村作为分批创建的重点村,已达到创建指导标准,占全区总村数的*,还未实施创建的近*个村,由于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欠帐多、班子软弱等原因,创建难度增大,同时,今年5月份省里将在唐山召开现场会,我区被列为参观点。因此,各地各有关单位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重点,努力把创建工作抓实抓好。

(一)继续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以“打造滨海新城”为目标,继续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围绕“三轴”发展“七镇”,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城镇化牵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站位、高起点完成全区*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认真研究制定加快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聚,推进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快“空心村”治理,加强宅基地的规划和管理,鼓励发展中心村,节约农村建设用地,促进人口集中,优化村庄布局。加强小城镇管理,创新机制,健全制度,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

(二)深入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三线并进,全面创建”的要求,以“三化”建设为切入点,点面结合,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今年确定的*个重点村,要本着“坚持质量、缩减数量、加大扶持力度”的原则,严格标准,扎实创建。面上村创建,要不等不靠,积极谋划,明确重点,因村制宜,择项创建。达标村,一方面,要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建成果,防止反弹;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文明生态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丰富内容,提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要按照“村镇建设规划新、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事业发展快、民主管理服务优、乡村文明风尚好、生态建设环境美、长效管理制度硬”的指导标准,认真开展文明生态乡镇创建活动。年内,西葛镇、*各庄镇要达到文明生态镇创建指导标准,其他乡镇对照标准,增强补弱,为创建达标打好基础。

三、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各地各有关单位从群众最需要、最关心、最急迫的现实问题入手,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素质。紧密结合群众思想实际,搞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认真组织“基本道德规范”等知识讲座,积极开展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诚信示范户”和“十星级文明户”、“新型农民示范标兵”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加快“村民中心”建设,按照“六个一”要求,夯实硬件,加强管理,全面推进,切实使“村民中心”成为服务中心、学习中心、活动中心和民主议政中心,成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良好平台。

(二)完善文体设施和队伍建设,繁荣农村文化。深入贯彻落实区《农村文体设施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乡镇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年内,重点抓好*各庄镇、钱营镇高标准文体活动中心建设。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同步推进村级文体活动室达标建设,突出内部设施建设,做到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并大力抓好村级文体活动广场建设,年内,全区村级文体活动广场力争达到*个。大力组织开展农村文化体育活动,积极组织好全民运动会、文艺调演和各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贴近群众、联系群众、丰富群众的文体活动。

(三)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加大对经济薄弱乡镇学校的资金投入,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发展。建立“联校制”,将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学校与乡镇薄弱学校“结队子”,以强带弱,强弱结合,共同进步。在先进学校选拔中层以上干部到薄弱乡镇、学校任职,薄弱学校领导到先进学校挂职,相互交流。选派全区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职,引领教师教研教改,带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四)健全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乡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配备必备的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确保年内全区16所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巩固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成果,重点在无医无药及邻村代管村中选择新建6至*个村级卫生室,进一步提高村级卫生室覆盖率。继续做好区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建立健全上下合作、双向转诊、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同时,组织好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人员培训,规范医疗执业行为,提高技术和服务素质。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建设,在全面推行药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乡镇药品配送站的管理,规范乡镇和农村卫生人员的用药渠道,确保农民吃上放心药。全力推进医疗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改革,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质量。

(五)完善落实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整保障标准,提高救助水平,建立低保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加强农村五保工作,在完成乡镇敬老院整合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高供养标准和服务水平。继续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规范化进程。进一步加强社会

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对大病、残疾、子女上学、天灾人祸等导致生活困难家庭的救助,保障特殊困难群体正常生活。加强区慈善协会建设,建立乡镇慈善协会组织,畅通救助渠道。进一步抓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工作,扩大范围,提高标准,确保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管理民主

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要严格按照规定,以强化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村务运作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保障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项民主权利的有效落实和村务的规范运作。要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提高阵地标准,强化督导检查,真正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做好村干部、财会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和村民代表的培训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民主议政日制度,规范民主议政的内容、参加人员、活动程序和组织领导,广泛动员群众参加议政日活动。要进一步完善村有资金帐目乡镇“代管”体制,在乡镇经管站实行电算化的基础上,经济基础较好的村也要推行。加大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力度,年内,各乡镇要对本地所辖村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区经管局要完成全区三分之一村的审计,把审计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使其真正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行为规范。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大家尽快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明确目标,细化措施,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