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林业会上的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林业会上的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林业会上的讲话

一、肯定成绩,保持清醒

**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山多林多是我省的一大资源、一大优势、一大潜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着眼海西建设总体布局,作出了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重大部署,把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推动林业发展的根本举措,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林业改革与发展扎实推进,为加快建设生态优美之区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林权改革深入推进。2003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6年推进综合配套改革,2008年6月中央《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后,我省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取得了新的进展。制度建设方面,建立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落实4226万亩生态公益林的管护责任;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稳步增长机制,补偿标准提高到12元;改革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在5个设区市43个县市区推行林木采伐指标分配“阳光操作”;规范森林资源流转,成立66个县级林权交易平台和74个林权登记管理机构。服务体系方面,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在52个县开通“96355”林业服务热线,为林农提供科技咨询;做好金融服务,全省累计发放各类林业贷款近91亿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31亿元,林业小额贷款27亿元,有效解决林农发展资金难题;引导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成立各类合作组织2万多个,促进林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实行森林火灾统保,全省1.15亿亩森林资源按每亩500元的标准参加保险;成立**森林武警总队,应对重大和突发森林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依法行政方面,成立省、市、县三级林业综合执法机构,实现分散执法向集中执法转变;健全林业行政处罚流程,促进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深化林业行政许可改革,改进职能部门的服务;加强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促进林区安定稳定。

(二)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一手抓造林绿化,一手抓资源保护,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2005年以来,全省植树造林面积每年都超过200万亩,2009年达251万亩,比2004年翻一番。森林覆盖率从2004年的62.96%提高到63.1%。活立木总蓄积量从4.96亿立方米提高到5.32亿立方米,净增3600万立方米。人工林林分蓄积量1.9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0%,位居各省市区首位。

(三)林业建设有效加强。一是建成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3037公里,沿海绿色生态屏障得到巩固和完善。新建绿色通道11028公里,累计48202公里,基本建成生态绿色长廊。二是城市和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38.9%、33.1%,省级以上绿化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分别达到18个、23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达到84个,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三是建成省级以上林业自然保护区33个,保护总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6.6%。林业的持续较快发展,有力促进了我省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林业发展效益显现。一是产业稳步增长。2009年全省林业产值将达1460亿元,比2004年增加645亿元,年均递增9.7%。我省林业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国家免检产品7个。林博会、花博会成为促进两岸交流、经贸合作、林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二是生态功能增强。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省环境质量评比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生态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优”的省份,林业的贡献功不可没。三是农民创业增收。5年来,林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年增长20-25%,一些主要林区的农民从林业发展中获得的收入已占到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林业成为林区发展、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千万不可盲目乐观。必须看到在郁郁葱葱的满目绿色之下,我省的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稍有松懈就会出问题。当前影响和制约林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对林业在海西建设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认识不足,对森林资源保护不够重视,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动不够有力。二是一些地方经过林改后产权仍然明晰不够彻底,有的地方林权证发放进度偏慢,有的地方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林权纠纷还时有发生。三是林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适合林业生产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还不够,林业经营者的处置权落实还不到位。四是全省森林资源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林分质量不高,江河流域森林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弱,局部地区生态治理任务仍然较重。尤其是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还未得到根本治理,要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仍需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五是林产品结构单一,高附加值、深加工的产品偏少,生物资源系列开发水平不高。这些问题,有认识上的原因,也有运作中的欠缺;有长期形成的老问题,也有的是近年出现的新矛盾;有省里工作指导的不足,也有的是市县、乡镇工作落实的不够。我们要看到问题,研究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林改和林业发展走到今天,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不能局限于一般性的号召,必须认识到在现有的水平上要再提高0.1个百分点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工作稍有放松就会很快出现滑坡。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巩固林改成果,在省里出台的政策措施基础上加以细化、具体化,破解发展难题,在新的层次上推动我省林业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二、明确方向,把握要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湿地缩减、干旱缺水等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林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中央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确立了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突出地位,强调发展林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经过持续多年的努力,我省林改有效突破、林业发展势头良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推动现代林业发展,努力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站位全局。第一,林改是以人为本、造福农民的德政工程,现代林业是推动绿色增长、发展低碳经济、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产业,我们要把林改和现代林业发展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第二,抓林改是解放生产力,抓现代林业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把林改和现代林业发展放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的定位上来把握;第三,林改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林业生态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系统,现代林业是海西产业支撑体系的组成部分,林业对台合作是海西先行先试的重要对接内容,我们要把林改和现代林业发展放在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海西新一轮发展进程中来推动。这三条认识到位了,工作部署就能到位,措施就能到位,成效就会出现。

(二)明晰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要把林改和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省建设统一起来。我省2002年提出建设生态省,2005年省委、省政府将生态省建设纳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体系作为海西建设的十大支撑体系之一。要立足生态省建设这个大目标、大背景,使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省建设紧密衔接、相互促进。二要抓好量化指标。全省森林覆盖率到2015年要稳定在现有63.1%的水平,到2020年要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到2015年达2200亿元,到2020年达3080亿元。这意味着林业产业在今后几年要保持年均7.6%以上的增长速度。与前几年年均增长9.7%的速度比,这不是一个高的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在保护资源、集约发展上下功夫,提高单位资源消耗的产出率,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拓展林业多种功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统筹规划。一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林业发展规划。把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森林文化体系规划好、布局好。要与“十二五”规划以及城镇、国土、交通、旅游等专项规划有效衔接,促进行业发展相协调、空间布局相呼应、产业分工相配合。二要统筹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山区的林业布局。既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又促进城乡面貌改善,提高全省林业区域均衡发展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要协调林产业内部合理分工。促进种植需求与种苗供应相配套、资源基地与加工基地相适应,推动林业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四要注重发挥高水平机构和高端人才的作用。智力资源有的在省内,有的在省外,比如我省与荷兰花卉界和相关大学建立了密切的科技合作关系,可以采取联合攻关、知识服务外包等形式,满足林业发展的技术需求。要通过引进和使用优秀人才,提高规划科研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引导导各地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加以突破。

(四)分区推动。各设区市要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发展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树种、产业和项目,做到适地适树、一市一品、各具特色。一是南平、三明、龙岩等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全省的60.6%、76.2%,发展基础较好,要围绕做强林业,重点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丰产竹林、珍贵树种用材林等高优森林资源培育业,发展生物制药、林产化工等资源系列开发的高效现代林产业,发展森林旅游等服务业,提升林业综合效益。二是福州、泉州、厦门、漳州、莆田、宁德等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林地面积少,要围绕做优做大林业,见缝插绿,适合种植的荒山荒坡荒地都要种上树,开展城乡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扩大森林面积,提高城市绿化层次与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其中,福州、厦门要多种树、建片林,发挥林业生态效益;泉州、莆田要加快发展家具、林产品贸易和精深加工等港口林业,发挥林业加工和物流功能;漳州要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名特优经济林、苗木花卉等产业,发挥林业特色优势;宁德可以利用山区林地条件扩大造林面积,积极发挥生态旅游功能。

(五)善用抓手。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是推动发展、落实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深化林改、推进现代林业发展中同样具有方法论的重要意义。特别要抓好项目带动,注重用项目这个载体来落实部署的工作、解决面临的问题,注重开展具有可行性的前期工作、具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有效推进一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有效生成一批现代林业产业的大项目、有效实施一批森林文化建设的好项目、有效深化一批闽台林业合作交流的新项目,依托一批又一批有效推进的项目,把林改和现代林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好。

三、抓住关键,深化林改

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开展了6年,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党中央、国务院肯定。在深化改革中,要进一步稳定和落实林地承包政策,培育林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林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林业科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进一步明晰产权。这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要通过明晰产权工作“回头看”,做到掌握实情到村、落实权益到户,真正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一是对林地只承包到村民小组、自然村的,只要农民有承包到户要求,就要将林地承包到户;农民愿意保持联合经营的,也要将股份明晰到户,并建立健全联合经营管理制度。二是对由于村级组织不健全、工作不力,以及山林纠纷长期没有解决等原因,至今尚未完成明晰产权任务的村,县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的指导督促,组织专门工作组,下派村支书,强化村级组织建设,确保明年底全面完成任务。三是对林改前森林资源流转过度,导致林改时农民无山可分的一些地方,可以借鉴松溪、顺昌等地的做法,采取预期均山等有效方式,将未到期限的林地提前预分给无山或少山的农户,落实林地家庭承包政策。

(二)加快林权证发放进度。林权证是保护广大林农合法权益的法律凭证,核发林权证是稳定林地家庭承包政策的重要内容。一要尽快将林权证发放到林农手中。加强对发证工作的组织协调,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好发证所需的人员、资金、设备等保障,让群众早日拿到证,吃下“定心丸”。二要确保发证质量。进一步推广林权证现场定界拨交的做法,现场核对山林界址,做到山证相符。三要加强林权管理。林权登记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林权登记、变更、注销和档案管理,确保有人抓、有人管,实现动态管理。

(三)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针对林改后林权分散、经营单位变小等问题,各地要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引导农民走合作经营的路子。一要依法组建。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引导林业经营者通过股份合作、家庭合作、专业合作等方式,组建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二要规范运作。各级林业部门要指导帮助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提升管理水平。三要积极扶持。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做到“三免三补三优先”,就是免收登记注册费、免收增值税、免收印花税,实行林木种苗补助、贷款贴息补助、森林保险补助,采伐指标优先安排、科技推广项目优先安排、国家各项扶持政策优先享受,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

(四)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要按照“长大于消、总额控制、分类经营、分类管理”的思路,逐步建立起“一控、三严、三放”的采伐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林农对林木的处置权。“一控”就是要控制采伐限额总量不突破,这是确保森林覆盖率不下降的根本措施。“三严”就是要严格控制生态公益林、天然阔叶林,以及铁路、公路、重点江河沿线一重山等“三线林”采伐。“三放”,一是放宽采伐年龄,集体人工用材林可按最低采伐年龄进行采伐,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采伐年龄由经营者自主确定;二是放活采伐计划,林农可以依法自主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确定采伐计划,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森林经营方案落实采伐指标;三是放开非林业用地种植的林木采伐,实行报备制,不纳入采伐限额管理。同时,全面推行林木采伐指标分配“阳光操作”,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分配采伐指标。

(五)引导森林资源有序流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林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前提下,引导林农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要加快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流转服务平台,制定林木交易规则和规范化管理办法,为森林资源流转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变更登记和公平交易等综合服务。

(六)着力化解林区矛盾纠纷。经过大家的努力,全省开展各类涉林纠纷调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局部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一要依法处理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按照去年出台的《**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条例》,加快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调处工作责任制,积极引导当事人以协商方式解决争议;对协商不成的,要依法及时调处。涉及到地区之间的纠纷,当地政府要顾全大局,上一级政府要及时协调。二要妥善解决林地承包经营纠纷。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加快建立林地承包经营调解仲裁制度,有效化解林地承包经营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三要正确处理国有林业经营区稳定问题。针对一些地方侵占、蚕食国有林业经营区的现象,各级政府要坚决制止,切实稳定国有林场、采育场经营区。国有林业经营单位也要按照文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林地使用费和相应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维护集体作为林地所有者的权益。

四、发挥优势,壮大林业

我们要按照海西建设战略部署和建设生态省的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新理念来谋划林业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立足提质提升,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全面推进海西现代林业建设。重点是构建四个体系、一个平台:

(一)林业生态体系。主要是实施生态建设“五大工程”:一是重点江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结合“六江两溪”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做好闽江、九龙江、汀江等流域造林、补植和封山育林,加快树种林种结构调整,提高针阔混交林比重,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二是沿海防护林工程。充分利用国家把沿海防护林建设纳入扩大内需投资范围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落实配套资金,推进沿海基干林带、纵深防护林、红树林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三是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结合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交通、铁路、建设、国土、林业等部门的协调,合力推进绿色长廊、园林城市、生态村庄建设,特别是要鼓励农村利用房前屋后多种绿色植物,改善人居环境。四是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我们经常讲,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只有不断“强肾润肺”、增强“免疫功能”,才能保障地球的健康。要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出发,切实加强濒危物种、重要湿地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将重点区域的生态公益林列为自然保护区,对珍贵濒危物种实施拯救。五是森林灾害防控工程。要把林业灾害防控纳入政府应急管理,建立森林火灾预警监测、扑救指挥系统,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测、检疫防治体系建设,加大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疫情除治力度,保障林业生态安全。

(二)林业产业体系。一要抓紧制定实施《**省林业产业振兴规划》。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加快建设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比如,油茶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利国富民产业。我国食用植物油的60%依靠进口。去年,中央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我省是油茶的中心产区之一,适宜种植油茶的山地面积超过2000万亩,覆盖全省63个县市区。根据林业厅规划,今后10年将要发展520万亩高产油茶林,年产茶油提高到16万吨,价值达96-128亿元,可带动农民增收40-50亿元。又如,森林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森林旅游,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游憩探险、回归自然等需求,而且可以拓展森林功能,提高经营森林的效益。我省森林景观资源十分丰富,今年全省森林公园吸引游客910万人次,仅福州森林公园就达301万人次。要进一步优化规划,保护好自然景观资源,禁止破坏性开发,提高开发森林旅游的规模和层次,做到持续利用、持续增收、持续发展。再如,生物医药等生物资源系列开发,是一个附加值很高的新兴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森林的利用已从简单的木材利用向化学利用转变,将大大提升森林利用价值。这几年,三明建成草珊瑚等中药材基地22万亩,利用红豆杉、三尖杉提炼抗癌物质已形成产业,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达40亿元;永春制定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创办生物医药企业24家,今年预计产值可达4.1亿元。生物医药作为我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全有条件发展成为林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二要加快林业基地建设。目前,世界主要产材国对森林采伐、原木出口控制越来越严,要解决木材资源安全保障问题,最终必须立足国内。要重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林农联合办原料林基地,重点建设十大基地,包括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丰产竹林、珍贵树种、大径材、种苗花卉、名特优经济林、森林食品、森林药材和生物质原料林等。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使我省森林资源总量、森林质量有一个新跃升。其中,工业原料林基地,要根据企业用材需要,重点发展桉树、相思树,也可以发展速生杉木和马尾松;珍贵树种基地,要结合新农村和绿色通道建设,利用宜林空地,重点发展樟树、楠木、红豆杉、降香黄檀等;生物质原料林基地,围绕发展生物能源、生物制药产业的需要,重点鼓励种植油桐、无患子、山苍子等;森林药材基地,重点发展已有产业带动的厚朴、雷公藤、太子参、金线莲等。三要做大产业集群。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和林业品牌创建。以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漳州百里花卉走廊、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阳海西林产工贸城和建瓯(中国)笋竹城为载体,建设一批特色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林业产业集群。

(三)森林文化体系。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森林文化宣传教育。将森林文化教育纳入公民文化素质教育规划,普及生态知识,鼓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弘扬热爱森林、保护森林的良好风尚。二是建设森林文化基地。在有代表性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大型绿化工程和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一批森林文化博物馆、科技馆、科普教育和示范基地。三是培育森林文化。加强名木古树保护,挖掘竹、花、茶、古树和森林旅游等文化内涵,提供更为丰富的森林文化产品。

(四)科技支撑体系。把林业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研发力量,推动成果转化,引领林业发展。一是推进主要造林树种种苗科技攻关,建设高世代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提高林木良种供给能力和水平,突破森林资源培育“瓶颈”。二是充分利用“6.18”平台,开展双向推介对接,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转让、服务和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抓好科技入户工程,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引导林农应用先进林业科技,经营森林资源,加强森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分改造,提高兴林致富的本领。四是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建设,切实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五)闽台林业交流合作平台。一要抓好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办好林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六个合作区,逐步将实验区建成林业对台交流合作的示范窗口。二要推进两岸林业科技文化交流。与台湾在林木种源改良、花卉苗木培育、生物资源利用、林业专业人才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台湾林业“五新”的引进、推广。三要提升一系列合作载体。主要有三明林博会、莆田艺博会、漳州花博会,以及台湾农民林业创业园,其中有以花卉为主的漳浦创业园、以苗木为主的清流创业园和以果品为主的仙游创业园等,拓宽闽台林业合作空间。

五、有效推动,增强合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林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特别要加强对深化林改和现代林业发展的谋划、推动和问题的及时协调解决。要根据各自实际出台推动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能上下一般粗,只讲意义和远景,不解决问题,不具体落实。要把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级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做到有部署、有要求、有考核、有落实。

(二)强化配套政策。政策是深化林改、发展现代林业的关键。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持续深化林改、建设海西现代林业的意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政策。一是金融政策。多年来我省相关金融机构主动配合林改、支持林业,积极提供大量富有成效的金融服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家银行要进一步研究推出适应林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进一步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创新金融服务;保险机构要在完善森林火灾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险种拓展到风灾、冻灾等领域,降低林业经营风险。与此同时,林业部门要切实履行“一个确认,两个承诺”制度,对林权抵押贷款要做好林权证合法性和真实性的确认,在抵押贷款期间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不予办理林权变更手续,有效降低贷款风险。二是林权证使用政策。发放到林农手中的林权证,是林木采伐、林地征收征用的法律凭证,具有相当的含金量,可以象房产证一样向银行抵押贷款,可以凭证流转、盘活资源,可以使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资源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经营提升。三是造林政策。重点是建立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制度。(1)从2010年起将开展省级财政对林木良种、造林苗木进行补贴的试点,对造林优质苗木给予扶持。(2)落实新的育林基金管理办法,育林基金征收标准由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20%降到10%,林业部门要依法征收、用好基金,专款专用、不得挪用;财政部门要通过同级部门预算拨足林业行政事业经费,确保不再从育林基金中列支。四是生态补偿政策。(1)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条件的市、县要在国家和省级投入的基础上,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资金投入。(2)进一步研究推出水电、旅游等受益行业合理补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具体办法。(3)鼓励开展生态公益林林下利用,增强自我补偿能力。(4)全面推行“一卡通”账户管理办法,减少各种中间环节,确保补偿资金直接足额拨付到农户。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完善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将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监测、林权管理以及林业执法等方面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将林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六是社会投入政策。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和外资,投入现代林业产业;大力推进森林认证工作,为林产品出口解决市场准入问题;探索林业碳汇交易机制,鼓励各类企业通过林业碳汇交易参与林业投资;倡导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认养生态公益林、名木古树,参与林业保护与建设,等等。总之,现有政策要落实,新的政策要继续研究,政策空间要不断拓展。

(三)强化部门服务。林改和现代林业发展,涉及资源、流通、金融、生产、城乡建设、进出口、执法等各相关部门。大家要本着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精神,协同联动,合力推动。发改部门要抓好林业重点项目的协调管理;各级财政部门要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意见》确定的每年用于林业生产发展的支出不低于财政总支出1%的要求;建设、交通、铁路、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要主动抓好城乡、道路、矿山、流域绿化工作;工商、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要为林业搞活流通、创立品牌做好服务;监察部门要加强林改工作和生态建设的督导;宣传教育部门要将国土绿化、可持续发展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齐抓共管,增进工作实效。

(四)强化队伍建设。各级林业部门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重新“三定”,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效能、落实责任、优化服务。要提倡干部勤学习、肯钻研、懂政策、多做事,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推动事业发展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领导带头,从严管理,带好队伍,努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林改和现代林业,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生态系统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更多地要依靠自己,依靠各设区市的努力,依靠各流域上下游的协同配合,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机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工作,推动我省林业科学发展,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