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审计局长思研会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审计局长思研会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审计局长思研会讲话

同志们:

党的*报告讲,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审计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审计这片沃土上,孕育了*审计人独具特色的精神之树,引领着*审计人不断开拓、不断创新,推动着*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本次“思研会”,围绕*审计精神这个主题,开展的研讨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去年初开始,研讨活动就在全市审计机关广泛展开,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年来,研讨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研讨活动。全市审计机关全员参与、深入调研,形成了34篇研讨文章。第二个阶段,组织了集中交流和点评。第三阶段,总结、归纳、提炼*审计精神。我们在市局机关、部分区县局抽调人员,与*市社会科学院专家组成课题组,历经了四个月的精心提炼、反复论证,归纳出“上善至诚、海涵睿智、审慎公正、计是求真”的十六字*审计精神。经过局党组、“思研会”常务理事会审议,认为这个表述是贴切的、富有特色的。为了大力弘扬*审计精神,更深入地理解把握“上善至诚、海涵睿智、审慎公正、计是求真”十六字深刻内涵,受“思研会”常务理事会委托,我作一个主题报告,着重谈三个问题。

一、培育*审计精神,保障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审计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丰富的审计实践活动,离不开全市审计机关干部的共同努力。十六字*审计精神,也必将对审计事业科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培育*审计精神是促进*审计队伍建设发展的需要

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相对于队伍建设而言,业务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当前要实现审计的转型和水平的提升,唯有精神的培育,才能赋予队伍建设灵魂和活力支持,肩负起日益繁重的审计工作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审计精神,是审计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审计干部获取精神食粮、丰富文化生活、体现自身价值、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培育*审计精神是促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审计事业发展的过程,是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整体演绎的过程,其中精神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审计精神是审计文化的灵魂,代表着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发展要突破,精神首先要突破;造就新的事业,必须有新的精神境界”。*审计事业要在新的形势下寻求新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审计精神的引领作用,为审计工作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十六字*审计精神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审计工作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任务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三)培育*审计精神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当前,*正面临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日益清晰,对规范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城市,在实现“四个率先”,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中,*将加快在城市形态、城市产业、城市功能和城市制度等领域的艰难变革。*审计,在这历史时刻,如何既要保障*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健康全面快速推进,又要通过有效监督来杜绝各种错误行为和问题倾向,同时,又要科学审察在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制度机制转型期间的新旧体制冲突,保护其中的创新趋向,这对*审计功能和作用的进一步发挥讲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正在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审计机关讲的活动主题就是“进一步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四个率先”,这既是如何促进*审计自身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如何保障*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审计机关增强功能作用的重要基础在于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自身提升的关键在于文化培育和精神塑造,必须努力塑造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营造一种浓郁的精神氛围,律动一种旺盛的精神脉搏,培育一种具有*特质、时代特征和审计特色的“*审计精神”。

二、提炼*审计精神,引领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审计精神,它应该是*审计人的信念、意志、风格、准则的综合体现,是*审计历史的积淀结晶和重大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体现审计快速发展的丰富成果,引领*审计事业的美好未来。“上善至诚、海涵睿智、审慎公正、计是求真”十六字*审计精神,其核心就是“立德、立新、立行、立志”,其实质是“以德敬事、秉公执法,海纳百川、虚怀若谷,严谨细致、清廉守正,与时俱进、崇实匡风”,倡导的是“依法审计、无私奉献、服务大局、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一)上善至诚:传统道德追求与审计价值取向的融合

“上善至诚”有两方面的深刻涵义。如果将“上”字解读为“上级”,则“善”字为动词,涵义是“正确行为”,“上善”可预示着审计工作的开展,关键在于领导。“至诚”中的“至”字,也作为动词使用,是“致力于达到”的涵义。在这种方式的解读下,“上善至诚”昭示着只有领导在工作中“善行”,以身作则,才能“上下一心、上令下达、上行下效”,最终达到“诚”的境界。如果从更高层次进行解读,则“上善至诚”有着更为深刻的涵义。参考老子《道德经》中“上善若水,上德若谷”的提法,“上”字还可以解读为“至上的、最高的”涵义,“善”字的涵义对应为“品德”,则“上善”解读为“最高的德”;“至”字也可解读为“至上的、最高的”涵义,则“至诚”解读为“最高的诚”,寓指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必须以“至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而形成“诚信、诚实、诚心、诚恳”的“最高品德”。尽管解读的方式不同,但落脚点是一致的,都体现在“诚”字上。在渊源上,审计产生于对国家和人民的受托责任,需要“诚信”,以诚惠民。在职能上,要求审计工作如实反映被审计对象的真实情况,需要“诚实”,以诚履职。在方式上,要求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摆正位置,需要“诚心”,以诚敬业。在态度上,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秉承服务的理念,需要“诚恳”,以诚待人。

“诚”不仅是一种品行,也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也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也是一种资源。只有将“诚信、诚实、诚心、诚恳”组合到一起,才构成“诚”字涵义的有机体系,才能体现审计以诚惠民、以诚履职、以诚敬业、以诚待人的全貌。最重要的是,以审计自身之“诚”,促进被审计对象之“诚”,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之“诚”,充分发挥审计在社会诚信建设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海涵睿智:*城市精神与审计行业精神的交汇

*的发展孕育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这种城市品格给*审计注入了同样的精神元素。“海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顺改革之势,走开放之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与*发展同步。另一方面要具备“大气谦和”的襟怀,行包容之事,襄宽容之举,豁达大度、谦逊明礼,树文明审计之风。“睿智”主要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聪明才智,主要包含对知识的学习力、对事物的洞察力、对技能的创新力,具备与“开明睿智”的*城市精神相匹配的智能素质。

“海涵睿智”对*审计人讲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客观地分析,正确的判断,不就事论事,不拘泥于旁枝末节;二是不仅要帮助被审计对象纠正问题,而且要从完善制度上建立长效机制;三是要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海涵”、“睿智”二者相互补充,使审计行为更为合理,将大大提高审计结果的科学性。

(三)审慎公正:当今时代需要与审计职业品格的统一

审慎公正的审计职业品格,是与公平、正义的时代需求相一致的。“审慎”是一种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既不草率行事,又不瞻前顾后。从字面上讲,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做到“三慎”:一是“慎微”。审计过程是在纷繁复杂经济活动中不断分析、甄别问题、判断是非的过程,要做到客观公正地揭示、处理问题,必须保持职业谨慎。二是“慎行”。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研究,弄清事实本质、产生原因和造成危害,准确定性处理。三是“慎重”。对可能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要尽可能采取措施,查清事实,防范审计风险。“公正”是一种公平正直的职业品质,这就给审计人员讲了两个方面要求:一是于“人”求公,体现在审计活动中公心处事、公平待人,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客观。二是于“己”求正,体现在审计活动中清正廉洁、刚正无私,保证审计过程的公正客观。

“审慎”、“公正”二者相互依托,使审计结果更为可靠,将大大提高审计机关在社会上的公信力。

(四)计是求真:审计传统模式向审计现代本质的演绎

审计传统模式向审计现代本质的演绎,关键在于审计理念的创新,不仅要查错纠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还要揭示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发挥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计是”,体现在三个层次上:一是计“是何”。即弄清楚“是什么”。这是审计的基本要求。具体地讲,“是什么”既包含对被审计对象的认识,又包含对经济活动等内容的了解。二是计“是否”。即弄清楚被审计对象是否具有违反国家政策和财经纪律的问题。三是计“是非”。即弄清楚审计定性、如何评价等问题。这三个层次是递进的,体现了审计方式的不断优化。

“求真”,就是指不但要清楚被审计对象的问题、短处等事实,而且要进一步分析被审计对象所存在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对审计对象讲改进完善的系统方案。与审计的“计是”功能一样,“求真”同样体现在三个层次上:一是求“真相”。即拨开“迷雾”,追根溯源,深刻分析原因,说明“为什么”的问题。二是求“真理”。即针对问题,对症下药,讲整改方案,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三是求“真善”。即探寻规律,追求完善,建立长效机制,昭示“会怎样”的问题。这三个层次同样是递进的,体现了审计目标的不断深化。

“计是求真”通过计“是何”、计“是否”达到计“是非”的高度,通过求“真相”、求“真理”达到求“真善”的目标。秉承“计是求真”理念,探寻的是规律,追求的是境界,努力提升审计监督的层次和水平。

综上所述,对“上善至诚、海涵睿智、审慎公正、计是求真”十六字*审计精神的解读,不仅阐发了其丰富的内涵和宽泛的外延,而且表明了其内在的联系和相互的关系。“上善至诚”,体现*审计的宗旨;“海涵睿智”,体现*审计的特色;“审慎公正”,体现*审计的原则;“计是求真”,体现*审计的功能。“上善至诚”,是*审计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海涵睿智”,是*审计工作健康发展的保障;“审慎公正”,是*审计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计是求真”,是*审计工作健康发展的追求。

当然,“上善至诚、海涵睿智、审慎公正、计是求真”十六字*审计精神的提炼,不是一个终结定论,而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在蓬勃发展的审计事业中,审计实践必将赋予审计精神新的内涵。今天,我们全面系统地解读十六字内容,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审计精神,担当起*审计事业长远发展赋予这一代审计人的历史责任。

三、践行*审计精神,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培育和提炼*审计精神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弘扬和实践*审计精神。这就需要我们用“水滴石穿”的毅力、“寓教于乐”的方式、“润物无声”的艺术引导审计人员,把“上善至诚、海涵睿智、审慎公正、计是求真”十六字融入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怀、行为规范,把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加强全市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转化为激励审计人员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转化为促进审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

(一)形成共识,深刻理解*审计精神内涵

践行*审计精神首要的就是要形成共识。对*审计精神的概括和提炼,既是对审计工作本质特征和审计人员精神面貌的客观反映,也是树立和倡导审计机关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有效的自我教育活动。要通过对“十六字”的再学习、再理解,认识到提炼出来的“十六字”是全市审计机关在履行审计职责、开展审计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目标追求的“精神之魂”,是审计人员共同认可并遵循的职业规范、工作作风、社会责任的“行为之树”。因此,全市审计机关要在前阶段研讨、总结和提炼*审计精神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抓实对“十六字”的深刻理解,努力通过“三个过程”的学习形成共识,真正使“十六字”入耳、入脑、入心。第一,在学习中形成共识。学习,就是原原本本的学习“十六字”。这是形成共识的第一个环节。提炼“十六字”有一个过程,理解“十六字”也有一个过程,领会“十六字”更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十六字”内涵丰富,不仅体现*城市精神,也蕴含了时代精神;不仅体现审计的基本功能,也融入了科学审计理念。另一方面,“*审计”四字隐含其中也颇具*、审计(古时称“上计”)特色,是“*”赋予“*审计”难得的机缘。当前,最要紧的不是对“十六字”说三道四、评头论足,而是要熟记“十六字”、认真解读“十六字”、全面理解“十六字”,力争把学习研读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第二,在结合中形成共识。结合,就是结合各自研讨成果学习“十六字”。这是形成共识的第二个环节。提炼*审计精神,不是一厢情愿的事,也不仅仅是这几个月的工作任务,而应该是全市审计机关共同的夙愿,也是审计干部今后或相当长时间里自觉的行动。去年,全市审计机关向“思研会”提交了34篇“我心目中的*审计精神”研讨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为提炼“十六字”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样本。因此,各单位要结合研讨的成果,加深对“十六字”的学习理解,提高知晓率、认知度。第三,在深化中形成共识。深化,就是深化学习解读的内容。这是形成共识的第三个环节。这次“思研会”年会上讲的“十六字”的内容解读,仅是初步的,也有一个需要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为此,要在解读“十六字”内容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完善丰富其内涵,并以此深化学习成果,达到抓铁留痕的效果。

(二)多方联动,精心打造*审计文化品牌

*审计精神,是审计机关孕育成长起来的、行业特色明显的管理文化。它的属性决定了*审计精神的产生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正确引导和精心培育的。倡导践行*审计精神,更需要多方联动,形成打造*审计文化品牌的合力。

1.不断提升思想底蕴,赋予精神之“魂”。我们在总结提炼过程中感到,十六字蕴含的文化理念与刚刚结束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讲的“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文化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为此,首要的是提升十六字的思想底蕴,就是要在审计机关大力倡导“三正”:在思想上正心。就是要注重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监督与服务并举的理念。在心理上正德。就是从严要求自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行动上正行。不但要做保持先进的表率,还要做引领先进的表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2.不断夯实实践基础,赋予精神之“本”。*审计精神的本质是人的精神,是通过活生生的人的精神和气质表现出来的。就是要大力倡导“四气”:要有朝气。朝气是指一种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精神。注重在工作中经常磨砺意志,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保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永不自满、不断超越,保持敢想敢干、与时俱进的蓬勃朝气,抢抓机遇,推动发展,成就事业。要有才气。才气是干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增加才气,唯有勤奋学习、广见博识。审计干部要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有先进经验的地方学,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成为广泛涉猎的“杂家”,以博识专业赢得审计的权威,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推动审计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有锐气。锐气是一个人思想、品行、魄力的综合体现,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审计干部要有开放性的思维,乐于接受新观念,接受新事物,勇于打破条条框框,在工作中体现出一种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经验的改革精神。在审计建议中体现超前性和预见性,为领导决策和事业发展当好“探路石”。要有大气。大气是气度和风范,是品位和层次。审计干部格外要做到大气,境界要高,淡泊名利,追求远大的理想;眼界要广,登高望远,走一步,看两步,要有战略眼光;胸怀要宽,心底坦荡,与人为善,甘当人梯,有奉献精神。

3.不断铸牢支撑体系,赋予精神之“基”。要让十六字在审计机关“落户、成长”,就是要大力增强“四力”:丰富教育内容,增强影响力。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为依据,以提高审计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工作能力为目标,以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组织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形式为方式途径,培养坚持原则、公正客观、严谨细致、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养成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思考、不断创新的工作习惯。着力营造氛围,增强渗透力。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小品、书画、摄影、文学作品、体育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寓教于乐的主题精神活动,正确引导舆论,努力营造浓厚的廉政舆论氛围。注重载体创新,增强感染力。既要坚持传统的培训班、报告会、书法绘画、文艺演出等形式,又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现代信息、现代传媒等手段,创新审计精神实践活动的载体,增强审计精神的感染力。突出示范引领,增强亲和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实践审计精神,承担起*审计精神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的重任,用自身人格的力量来倡导、塑造和建设审计精神。

(三)深入实践,着力增强*审计发展动力

践行*审计精神,目的是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十六字*审计精神,产生在审计奋斗历程中,凝聚在审计活动过程中,反映在审计各项成果中。因此说,*审计精神不是虚的东西,它存在于审计活动之中,体现在审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中。对审计精神的概括和总结,不仅是对审计工作的总结与回顾,也将为*审计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以思想引领为先导,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精神作用于物质,更多的是体现在思想上的引领。十六字*审计精神,对推动*审计事业发展所起的作用,首要的也是直接的就是思想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支撑作用,二是示范作用。十六字*审计精神,核心就是“立德、立新、立行、立志”,支撑了*审计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理想信念,昭领着*审计人与时俱进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落实到审计实践活动中,就是确立起科学的审计理念,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共识。

2.以监督活动为抓手,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字*审计精神,倡导的是“依法审计、无私奉献、服务大局、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它直接作用于审计实践活动,将起到“强化”审计自身、“优化”审计环境两个作用。只有把十六字*审计精神融入到审计事业的方方面面,才能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进而达到两方面效果。一是通过良好的审计监督活动,赢得社会信任和支持,实现审计自身发展环境的优化;二是通过有效提升审计功能,真正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作用,以审计之“诚”推动社会之“诚”,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的优化。

3.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为政之道,要在得人”。十六字*审计精神,培育靠人,提炼靠人,弘扬更靠人。它来源于审计实践活动,产生于审计发展过程,践行于审计目标追求。十六字*审计精神,实质是“以德敬事、秉公执法,海纳百川、虚怀若谷,严谨细致、清廉守正,与时俱进、崇实匡风”。它作用于人,提示了*审计人在审计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它体现于人,展示了*审计人在审计实践活动中的良好形象。因此,践行十六字*审计精神,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手段和目的,实现*审计人的全面发展。

同志们,*审计精神的培育、提炼和践行,与审计事业发展相协调,与当今时代特色相呼应,与*城市精神相融合。“上善至诚、海涵睿智、审慎公正、计是求真”,十六字*审计精神,是为*审计二十五周年庆典献上的一份厚礼。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弘扬*审计精神为新的起点,促进*审计事业新的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