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落到实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四部分集中论述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有五个方面。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要求”的丰富内涵,正确理解“新要求”的客观依据,结合河南实际,切实抓好“新要求”的贯彻落实。
正确理解“新要求”的客观依据
一是基于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五年来,我们在各个方面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需要对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新要求。
中原崛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河南的生动实践。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中原崛起已取得重大进展,预计今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按照省八次党代会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的要求,实现中原崛起,就是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新河南。
二是基于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在延续,资源的供求矛盾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更为突出;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在发展。这些既是制约今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也是在奋斗目标中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新要求的针对性所在。
从河南的情况看,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人均发展水平低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三农”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城乡发展差别较大。同时,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及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层次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经济开放度低、高层次人才匮乏等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经济增长方式亟须转变。
三是基于党的执政治国理念有了新发展。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不断探索过程,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精神贯彻落实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
四是基于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有了新期待。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河南,实现中原崛起已成为9800万中原儿女的共同心声和根本利益所在。省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的历史任务抓住了中原崛起的根本,符合十七大提出的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顺应发展趋势,积极反映人民期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乘着十七大的强劲东风,巩固和发展大好形势,不失时机地加快中原崛起的历史进程。
切实抓好“新要求”的贯彻落实
一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总揽全局”,就是要从维护和发展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善于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集中精力解决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新要求中经济与社会、全局与局部、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达到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的目的。
结合河南实际,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就是要坚持以下指导原则:第一,落实一个统领,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第二,着力取得两个重大进展,即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取得重大进展。第三,有效做到两个防止,即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第四,努力实现五个协调,即要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立足点,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和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第五,切实注重四个坚持,即坚持稳中求进、坚持好字优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
二要抓住重点,着力推进。要抓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新要求中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一是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二是努力推进城乡共同繁荣;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四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做到“三个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相统一,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相统一,经济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统一。
实现中原崛起,最根本的是抓住发展不放松,最关键的是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为此,必须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以好促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刚刚结束的河南省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了明年突出抓好的重点工作,一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要分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要切实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四要强力推进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五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此,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
三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贯彻落实“新要求”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在实际工作中,要调整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一是兼顾国家、企业、群众三者利益;二是兼顾发展能力强的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的群体的利益;三是兼顾改革中得益较多群体与得益较少群体的利益;四是兼顾社会中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的利益;五是兼顾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在制定政策、推进发展中,注意寻求各方利益的结合点,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省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更加重视民生,筑牢和谐中原建设的坚实基础。为此,要切实做到认识要到位,牢记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政治、改善民生状况是最大政绩,牢记民生问题无小事,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改善民生。投入要到位,真正做到舍得投入、及时投入、足额投入;部署要到位,突出抓好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努力在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职工工资增长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十大实事”要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四要深化改革,借力发展。抓好“新要求”的贯彻落实,必须坚定不移地改革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一是着力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二是着力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经济调节机制。三是着力构建市场主体能动与规范运作的制度基础和社会环境。四是着力形成合理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和有效的社会成员风险应对机制。五是着力打造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基础。六是着力推进以机制转换和创新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
从河南实际出发,要继续努力破解改革开放滞后带来的矛盾,为中原崛起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强大动力。要着眼于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快国有骨干企业的战略性重组,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创品牌,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发展金融产业,在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上迈出新步伐。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这个重点,实现利用境外省外资金的大突破,鼓励有条件企业扩大境外投资,积极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